美的三个层次——感官美、理性美、感性美

第一种:感官美

感官美来自天然感官所面对的对象,由感官能力建构,接受到对象发来的刺激所形成的感觉,在感官美之中我们知道有一个外物,有一个对象存在那里,它和我们相互对立,我们用感官,知觉能够去触摸到它。但我们对于外物仅仅知道它存在在那里,或者说,我们仅仅知道,那里有一个外物,它与我是不同的,

第二种:理性美

理性美是理性能力的建构。理性美的特点是,它是由人类的理性主动地构造起来的东西,因此他是不生不灭的,但在理性美中并没有外物,它只是纯粹的形式。当我们看到所有的外物时,我们除了用天然感官,用我们的知觉能力去接受外物的刺激,更同时在用理性能力,或说,用理性的眼睛在打量外物,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有形式,有规范的世界,比如我们看到圆形的太阳,圆柱形的树干等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用理性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不再是生灭的,而是包含了不生不灭的部分。这个世界中不仅仅有实际之物,更有理性之物,理想之物,真际之物。

那么我们的美感是不是只有这两种呢? 还是来分析。理性的形式规范和来自感官的杂多的刺激是两类完全异质的东西,这两类东西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是个重大的问题,对此问题,康德的思路是,理性的形式是个筐,装进了来自知觉的杂多。所谓理性的形式去整理感觉的杂多。 康德的思路看似合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两类异质的东西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没办法说明两种异质的东西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于是杂多的感官刺激就只能是杂多,其中没有规律和形式可言。而规律和形式又没办法下降到感官现象中去。也就说,理想只是空洞的理想,虽说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但这只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实际上这样那样做都是不行的,因为在实际中并没有应该怎样,并没有理想,实际中只有实际怎样。 当然康德后来写了判断力批判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更严重的挑战是,感官美所面对的对象只是一个虚无的「有」,这个对象即是「有」,也是「没有」,它空洞抽象。理性的对象中则根本没有外物,因此感官美和理性美的结合,只能是让空洞的对象装在一个空洞的形式中,空洞加上空洞仍然是空洞,在这两种美中都没有丰富的,具体的外物。面对这个根本性的挑战,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思路是,证明理性美是绝对客观的,这个证明最终是由黑格尔完成的。

但黑格尔的论证中虽然充满了智慧,终究不过是彻底的虚无。

解决的方法是找到第三种美——感性的美。发现人类的最高的能力——感性能力。 感性的美是人类感性能力所感知到的。

首先必须把感官美和感性美做区分。用圆圈做对比的话,实际的圆圈是个小圆,真际的圆圈是个大圆,感官美是个小圆,感性美是个大圆。 感官美是天然感官的对象,是知觉能力构建起来的。应该说,感官美是所有有知觉能力的存在物都具有的能力,比如动物也有感官,也能接受到外物的刺激,我们看到,猫狗也喜欢被人轻柔地抚摸。它们也能享受这种温柔的刺激。这说明他们也能享受这种感官美。但人的感官美显然有超越了动物感官美的地方。就拿最原始的一些感官之欲来说,饮食男女,不论是口舌之欲,还是肌肤之欲,人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不满足於单调、单一,总是在试图超越。

其次感性美和理性美也有分别:数学的美只是空洞的,一个只会画几何图形的人不能叫做艺术家;而生活的美是丰富而具体的,把生活的美表现出来的人才被称做艺术家。原因在于,理性美中抽象掉了感性经验,数学的世界是绝对的秩序和规则,没有例外,惟其如此,数学的世界与实际生活无关。实际的世界中包含了秩序和规则,但也包含了混乱和无序;具体的,丰富的内容中结合了有序与无序,偶然与必然,充满了例外,充满了不可预测,这才是感性经验,感性经验中包含了针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也正因此它才是美感的起搏器。

这说明人的感觉中有一个更为根本的东西,这个东西既非来自感官能力,也不是来自理性能力。它促使人去否定,去超越。这种东西只能来自于人的感性能力,人类的感性能力不同于知觉能力,知觉能力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感性能力则在于,它是主动的,他是在建构。

对感性的建构能力有充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著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人类的感觉不是起源于外物的刺激,而是起始于外物的刺激,刺激只是感觉开始的契机。人类的感觉是独立的,所以人类的感觉是无限的,自由的。

从人的感觉活动根本性的发现是:感觉开始于外物,起源于自我本身。这个哲学层面的根本规律有其心理学上的证明:有效的感觉必须从外物刺激开始,不从外物开始感觉很可能只是种种疑神疑鬼的臆想和猜忌,我们要不断地突破封闭的个体性,要广泛地接触各种刺激源。而感觉的根本在于个体自身,这正是所谓苦中作乐的道理。

对感觉活动做进一步哲学分析,从中发现美的活动。

感觉活动的两个基本点,其一说明感觉的主观性,这可能与常识有冲突,感觉既然起于外物那么感觉应该是客观的。常识没有想到的是,当感觉开始于外物之时,它只是开始于来自外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性刺激,而这些刺激都是偶然的,生灭的,这样的感觉当然也是偶然的,生灭的。事实上这个观点可以被实例证明,两个人对同样一种刺激源的反应完全不同,他们相互之间也完全不可能交流彼此的感觉。常识认为起始于外物的刺激是客观,根本错误在于还是没有把握住一个观点:在人类感觉之外的外物是不真实的,外物只有被纳入人的感觉才能获得其真实性。对于这个结论会在其他地方进行阐发。

感觉起源于自我,这证明了感觉的相对客观性。个体之间虽然难以交流对寒冷的感觉,但却可以交流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感受,一部成功的电影必须要做到两件事情:一,它可以让观看者分享一些共同的体会和心得。这样观看者才能借此暂时地抛弃个体小我的孤立而进入那个大我的世界;这证明了感觉的客观性;二,同时它也要让每个观看者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这说明了感觉的主观性。

美的活动就是把握住了感觉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美的活动中有个体性,有来自个体的差异,因此每个人对一个美好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美的活动中也有共性,因为美的活动把规律纳入自身,于是美的活动就是拥有必然性的活动,因此美的活动中有真理的成分;美并不仅仅在实际中,美更在真际中,美的活动是人人心向往之的,所以美的活动是对理想的追求,是实现应然的活动,这是善的活动。所以美的活动不是思想的静观,美的活动是去占有外物的活动,它有最坚实的物质的基础,美的活动也是实际地去改造世界的活动。

美的活动和从中产生的艺术,都有两个根本的特点:1、它是具体的,拥有生活的全部内容,因为美的活动是去占有外物的活动,是实际的产生活动,美是活动 2、它拥有形式,所以在美的活动中的生活不是僵死的被动的质料,而是生动的,积极的形式,因为美起源于自我,起源于规律,美是目的。


不知道你的知识背景是咋样的。。。所以不好说。。。

如果是具有科班背景,这个问题你应该问老师去。。。

如果是爱好者,那也应该有同读,也有所门径吧。。。

如果是没有相关知识背景,建议先读哲学史和概论,然后读康德的原著,熟悉西哲的叙事方式和常用术语,再读黑格尔有详细解读的视频或著作,读一些后再读美学原著吧。


黑格尔作为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学》反映了其美学思想,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读这本书建议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主要思想,作品的形成条件以及哲学与美学的思想加以理解。学无止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不见得全部看吧,其中我觉得第三卷下讲文学的基本都还能理解。另外如果你不是哲学专业的,而是想了解哲学里的美学观点,可以去关注一下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有罗曼英加登,杜夫海纳,伽达默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