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经济政策和撒切尔经济政策是上世纪两大解决经济滞胀的手法,这两种主义使得美国和英国在经济遭遇瓶颈的时候获得了向上突破的动力,并保证了这两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同时代,苏联解体,中国开放,很多的新制度实质上源头来自于欧美经济政策的这两个流派。

相同点:里根也好,撒切尔也好,他们都主张财政需要收支平衡。他们都主张政府减少干预,他们都是为了解决通胀和失业双高的问题。他们都主张货币不可过度宽松。里根的供给学派和撒切尔的奥地利学派实质上都是异议凯恩斯主义。

不同点:

里根属于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通过减税做大经济总量,当经济总量提升之后政府收入也随之改善。而撒切尔的做法是私有化,让低效率国有企业提高效率。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投资回报率。细微的差别就在于,减税是通过提高低效率产业的投资回报率,使其变得有利可图。而私有化是通过财富摄取积极性来提高投资回报率。所以相对来说里根的经济政策争议更小,而撒切尔的经济政策由于拉大了贫富差距,争议更大。(虽然都提倡财政收支平衡,但是里根时期到底是没有平衡财政,有得必有失,饱受争议的撒切尔档案没有财政的问题。当然也有迹象表明,撒切尔时期英国穷人的收入实际上是提高了,只是富人可能增长更快)

实际上普遍认为,对于凯恩斯主义的修正实际上就是在经济繁荣的时候政府应该适时撤下餐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周期应对方面依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有放必有收。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将利率降到零,很简单的,你得有一定的利率水平你才可能调低利率释放资金。


里根时代经济政策主张平衡预算,反对赤字财政政策。主张采用减税和紧缩政府开支,实行预算平衡和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通过刺激供给、自由竞争,使美国经济达到自动复兴和发展。

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掀起私有化浪潮主张运用货币财政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福利开支,开放市场。

相同点:

主张财政需要收支平衡。主张政府减少干预,他们都是为了解决通胀和失业双高的问题。他们都主张货币不可过度宽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