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去世后,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大大缓和,被囚禁十九年的苏武等大汉使团成员,在李陵的帮助下也陆续回国。这时,大汉帝国掌握大权的人物是辅佐大臣霍光与上官桀。霍光与上官桀与李陵都是旧日好友,都很欣赏李陵的才能,于是便派李陵的同乡好友任立政等人前往匈奴,劝他归国。

见到李陵后,任立政说:「少卿兄(李陵的字),现在时过境迁,李家的悲剧,我听后也十分悲痛。现在朝廷上下,都希望少卿兄能够返回中国,继续为汉室效力。少卿兄意下如何呢?」

李陵摇摇头说:「回中国很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了。」拒绝了任立政的请求。最后,李陵老死在异国他乡。

那么,李陵说的再次受辱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什么不愿归汉呢?

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李陵无颜见昔日的好友、部下。

李陵是很自负的人,当年如果不是过于自负,也不可能吹牛以五千步兵扫平匈奴。牛皮吹破后,李陵全军覆没,除了四百余人突围返回国内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战死沙场。然而,作为主将的李陵居然在最后关头选择投降,尽管他自己的说法是假投降,但谁信呢?如果回到国内,试想想,他要如何面对昔日的部下与战友,以他如此自负的性格,这不是再次「受辱」?

第二,李陵投降后,曾与汉军有过交锋

李陵这个人的品格,我觉得是不错的。在投降匈奴后,他并没有做很多对不起汉室的事,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征和三年(前90年),武帝派出三路人马进攻匈奴,其中一路是商丘成率领三万人马出西河。商丘成兵团深入匈奴后,没有找到匈奴人的影子,准备班师回国,此时匈奴大将与李陵率领三万骑兵跟踪追击。这是李陵投降匈奴后第一次与汉军在正面战场交锋,可能也是惟一的一次。两军在浚稽山相遇,大战九天九夜,双方都伤亡惨重,最后匈奴人引军北去。

如果说仅仅是投降,或许还能得到谅解,但李陵都参加与汉军的战争,倘若回国,大家可以想像,商丘成手下那三万战士,会怎样看待李陵呢?

因此,李陵最终没有回国,老死于匈奴。


李陵,是西汉名将,后为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的长孙。

他擅长骑马射箭,爱护士卒,在军中有著良好的口碑。李陵曾与匈奴交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后来,李陵有几次可以归汉的机会,但是他都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兵败被俘,不能归汉。

公元前99年10月,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他的5000步兵遇到匈奴单于11万骑兵。

李陵带兵浴血奋战8天8夜,50万支箭全部射尽,武器全无,军队陷入绝境。

他回到军营,左思右想,决定把军队解散。解散令一发出,军中一片哗然,各自逃生。

半夜,李陵带十余位壮士向南突围,准备回汉,被凶奴骑兵数千人紧追。眼见已到穷图末路,李陵将手中的剑举向脖颈,准备自杀。

「且慢!」一声顿喝从不远处传来,是且鞮(dī)侯单于。单于知道李陵之祖父「李广难封」的传说,以及李家人始终没能在朝廷中大展身手的魔咒。

他用「振兴家族使命」「死节易,活节难」等语,劝李陵。此刻,李陵的生命意识突然变得很强烈。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把剑收回,决定先投降,然后再从长计议。

虽然如此,李陵这个受「文死谏,武死战」传统教育的儒家弟子,又怎么能禁受得住道德的谴责,以及良心的拷问?

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到大汉以后,汉武帝大怒,当时很多大臣都斥责李陵,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解。

可是当时汉武帝正在发怒,于是就迁怒于司马迁,把司马迁处以宫刑。

国雠家恨,不愿归汉。

冷静下来的汉武帝也明白了李陵的委屈与无奈,就赏赐了李陵的残部,同时又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去接李陵回朝。

这个公孙敖也是个不靠谱的主儿。他来到目的地以后,却听说有个姓李的汉朝降将正在教单于练兵,准备对付汉朝军队。

他也没问到底是「哪个姓李的」,就返回了汉,把听到的消息告诉汉武帝。

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对李陵彻底失望。大怒之下,他就把李陵的母亲、兄弟、妻子全部处死。

李陵听到他全家被杀,悲痛欲绝。其实当时替匈奴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这李绪本也是汉朝人,后来投降匈奴,并且地位还在李陵之上。

李陵深恨李绪,因为李绪为匈奴练兵,却让他全家被汉武帝所杀,于是李陵就杀了李绪。虽然这样做稍稍解了恨,可也改变不了他全家被杀的事实。

他想,如果汉武帝当初念他杀敌有功,理解他投降的无奈,保全他的老母亲,能够给他一个回归的理由。

他也可以像古人那样,逼迫敌人签下和平条约,戴罪立功,用另一种方式为汉家奉献光和热。

可是,有一种委屈是,我想付出全部,你却没有给我机会。

悲痛欲绝的李陵现在已有国无家,大汉再无亲人可以牵挂,回汉后只能触景伤情,因此,李陵在心里不得已关上了那扇回汉的大门。

知遇之恩,不忍背离。

当李陵杀了李绪以后,凶奴的正妻因为更看好甘心投降的李绪,对李陵特别仇视,于是扬言要杀死李陵,为李绪报仇。

而单于为了保护李陵,亲自护送他到北方苦寒之地避难,又将自己最喜爱的拓跋公主嫁给李陵。

李陵成了单于的驸马,自然没有人再敢动他。单于还立李陵为右校王,并给足李陵时空,「有大事,乃入议」,任他沉浸在个人的悲痛中,收拾支离破碎的内心。

单于尊重李陵,见他消极抗汉,也尊重他一颗赤子之心,从此不再派兵攻打汉。

单于为了李陵一再破例,一再退步。对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单于,再想想薄情寡恩的汉武帝,李陵百感交集。他内心的天平彻底倾斜,也彻底断了回汉的念想。

恐再受辱,拒绝回汉。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李陵旧时好友霍光、上官桀当政。

向李陵递来了橄榄枝:他们派遣李陵的一个旧任前往凶奴,劝李陵回国,为大汉效力,并且也让李陵不用担心回去后的前途和富贵。

打量著穿著胡人衣服的李陵,老友好不辛酸。李陵也感慨万千。好久,李陵抚摸著自己披散的头发,感叹道「吾已胡服矣!」其实李陵内心也有些挣扎。

如今的新君即位,他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是不是依然如汉武帝一样对自己的过往揪住不放?

自己离开大汉已经二十来年了,如果回汉,对时局一无所知,会不会有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这些,都是未知。

而且自己「投降」的经历,会成为一生的「污点」,日后难免再被清算、受辱。思前想后,李陵又一次狠心拒绝回大汉。

几年后的公元前74年,李陵老死在匈奴。

后来,大权在握的两位老友下场都不好:上官桀以谋反罪被处死;霍光权高名重,死后,全家被诛杀。

李陵如果当初回汉,又因为他以前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他的下场一定比老友还惨。可见,李陵当时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

伴君如伴虎,面对充满变数的政治时局,李陵选择继续留在匈奴,也给自己留下了一条活路。

李陵因为军事力量悬殊,成为阶下囚,本想有朝一日再为大汉效力,没想到,一个讹传,让他家园荒芜、家族灭门,使他失去了对大汉的归属感。

反而是凶奴收留了他25年。这25年里,娇妻稚子,伯乐红颜,给了他那颗破碎的心太多的抚慰。

他心中虽充满国雠家恨的矛盾,他也因此害怕再次回到故园,触景伤情,再次受到来自各方的非议。因此,李陵纠结半生也没有归汉,而是选择在他乡终老。

李陵的人生丰富,经历坎坷,他的一生也饱受争议。若有罪,他已用消极抗汉的实际行动赎罪。

若要罚,他已被迫用亲人的惨死与半生的内心煎熬自罚。是非功过,都归于尘土,任由后人评说。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谢邀!

也不一定不愿归汉,后来,武帝把李陵家人全部诛杀,还让李陵怎么回来啊?

李陵的悲情源自汉武的错乱

李广一门,极尽悲情。老李广一辈子就想封个侯,和匈奴打了近五十年仗,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自杀;儿子李敢,以战功封关内侯,因认为老爹是大将军卫青逼死的,于是打伤卫青泄愤,结果被骠骑将军霍去病一箭射死;今天要讲的是李广的孙子李陵,简直就是悲情的化身,让人唏嘘不已。我个人感觉,这祖孙仨人,有个共同特点,都有点「二」,这种特质,一方面促使他们在作战时勇冠三军,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高度自负,行为失谨,非常容易主动陷入险境。李陵,作战能力恐怕还在其祖李广之上,其结局之悲情,也在李广之上。

自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之后(两人最后一次出战是在前119年),近二十年间汉匈没有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此间,经过张骞两通西域,贰师将军李广利两征大宛,汉朝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而西域本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从匈奴控制范围看,其疆域远远大于汉朝),汉朝的介入,实际上是动了匈奴的乳酪。当初,虽然卫青、霍去病重创匈奴,但匈奴并未伤筋动骨,再经这十几年的休息,军事实力依然强大,汉匈之间,征战的号角随时都会吹响。

前99年,五月,武帝刘彻派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郡(甘肃省酒泉市)出塞,进击驻守天山(新疆东北部)的匈奴右贤王,格杀及俘虏匈奴一万余人后班师,归途中陷入匈奴包围。李广利缺粮,将士伤亡惨重。幸亏假司马(副军政官)、陇西(甘肃省临洮县)人赵充国,率敢死队一百余人,将匈奴包围圈冲出一个口子,李广利率大军紧跟其后,得以逃脱。此役,汉军阵亡十之六七,赵充国受伤二十余处。李广利上奏朝廷,刘彻专门召见赵充国,一边查看他的伤势,一边发出叹息,封赵充国为中郎(皇家警卫官)。

衣赐履说:从《通鉴》记载看,李广利西征大宛凯旋后,汉匈之间,也有数次冲突。到了前101年,且鞮(读如低)侯单于继位,汉匈关系缓和,都释放了以前扣留的对方使节,又重新互派使节出访。苏武于前100年出使匈奴,被牵连到一场政治谋杀案之中,被匈奴扣留(详见拙文《这一年,苏武开始在贝加尔湖畔放羊》)。自此,汉匈关系又降至冰点,大战即将展开。我们的悲情英雄李陵,急不可待要登场了。

飞将军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三子李敢。李当户早死,留下一个遗腹子,叫李陵。李陵担任侍中(宫廷随从),家传的骑射本领无人能及,爱护部属,善对贤士。刘彻发现,李陵颇有其祖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骑兵总监),统御丹阳郡(安徽省宣城市)和楚国(首府彭城,江苏省徐州市)战士五千人,在酒泉郡、张掖郡(甘肃省张掖市)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衣赐履说:李陵的老爹叫李当户,这名字挺怪。据说,李广在与匈奴作战时,曾经俘获了一个「当户」,恰巧生了儿子,干脆就起名李当户。「当户」是什么意思呢?

匈奴的职官是冒顿(读如墨毒)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后所制定的,单于之下依次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单于总揽一切军政大权,而左右贤王为地方最高长官;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共二十四长,其下各自设置了千长、佰长、什长、禆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

由此可见,当户是匈奴的一个中下级官职,李广在俘虏那个当户的时候,应该还很年轻,虽然当户职位不高,也足以让李广兴奋几天的了。

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刘彻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押运辎重,搞好后勤工作。李陵叩头请求出战,说,我手下的战士,都是荆楚地区勇武之士和奇才剑客,单兵能够扼住猛虎,射箭全都百发百中,希望能让我率领他们前往兰于山(今地不详)以南地区,用以分散匈奴兵力,减轻对贰师将军的压力。

刘彻说,你小子是不愿给别人当下属吧?不过呢,你要带兵出塞,而我调动的军队太多,没有多余的马匹分配给你。

李陵说,我用不著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踏平匈奴单于的王庭。

衣赐履说:李陵确实有点「二儿」,尽管本事很大,但太小看对手了。

刘彻一看,李陵同志豪情万丈,心下也有些感动,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下诏命强弩都尉(强弓兵团司令)路博德在李陵撤回时接应。路博德是沙场老将,曾跟随霍去病北伐匈奴,因功封侯,又曾以伏波将军的身份与楼船将军杨仆一道灭了南越国(详见拙文《汉武开疆之灭南越国》),如今让他给李陵打下手,心中十分不爽,便上奏说,秋季将到,匈奴马肥,正是兵力最强的时候,不宜攻击,希望陛下命李陵稍等,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

刘彻怀疑是李陵夸下海口之后,又心生怯意,不想出征,就鼓捣路博德上书取消出击计划,非常恼火,下令路博德率兵从西河郡(内蒙古准格旗西南)进击,命李陵于九月出发,由遮虏障(内蒙古额济纳旗古居延海南,路博德所筑的城堡),直到东浚稽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南面的龙勒水(今已堙没),搜索察探匈奴行迹,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五十公里新忽热)休整。

衣赐履说:我对刘彻,越发地不能理解。李陵年轻,不知深浅,可能意气风发提出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然而,刘彻与匈奴打了几十年,匈奴的实力,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匈奴清一色的骑兵,以李陵的五千步兵深入大漠,只要碰到匈奴主力,几乎就是送死。我非常诧异,刘彻为什么能够同意李陵出征?

另,西河郡在今内蒙古中部,而遮虏障在今内蒙古最西部,刘彻让路博德接应李陵,而两地相距两千余里,如此遥远,如何接应?这不是放嘴炮吗?

李陵率五千步兵按时出发,出居延(内蒙古额济纳旗)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扎营,沿途命人将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骑兵陈步乐送回长安。刘彻召见陈步乐,听他报告说李陵能使部下拚死效力,非常高兴,封陈步乐为郎官(宫廷禁卫官)。

然而没有料到,就在浚稽山,李陵竟然遭遇且鞮侯单于亲自率领的三万骑兵,被团团包围。李陵屯兵两山之间(应为东、西浚稽山),用大车围成营寨,亲自率领士卒在营外列下战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匈奴见汉军人少,便直逼营前阵地。汉军千弩齐发,匈奴兵纷纷应弦倒地,只得退回山上,汉军追击,杀死匈奴数千人。

汉军如此骁勇,单于大吃一惊,急召西部兵团及东部兵团八万余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率部且战且走,向南撤退,数日后,来到一个山谷之中。汉军接连作战,士卒大多身带箭伤,仍顽强苦战。李陵下令,受伤三处的乘车,受伤两处的驾车,受伤一处的继续战斗,又斩杀匈奴三千余人。李陵率部沿著龙城(此龙城指故南单于庭,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旧道向东南方撤退,四五日后,退到一大片沼泽芦苇之中。匈奴顺风放火,企图火烧汉军。李陵已先纵火自救,开辟出防火隔离带。汉军继续南行,来到一座山下。单于登山观阵,命他的儿子率领骑兵进攻,汉军退入树林,又杀死匈奴数千人,使用连弩射向单于,单于下山逃避。

当天,生擒匈奴俘虏,报告李陵说,我们听单于说,这一定是汉朝的精兵,我们如此猛攻居然不能将他们消灭,而他们似乎在引我们向南接近汉朝边塞,恐怕是设了个圈套让我们钻诶。各位当户、君长都说,单于御驾亲征,亲率数万骑兵攻击几千名汉军,如果不能将他们消灭,以后怎么号令边臣?而且还会使汉朝更加轻视匈奴。目前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我们必须在山区奋力作战,如果还是不能取胜,再撤退不迟。

此时汉军处境越发凶险。匈奴骑兵多,一日交战数十次,汉军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匈奴不能取胜,终于打算撤兵。然而就在此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名叫管敢的军候(低级别的军官),受到校尉(指挥官)的欺辱,逃往匈奴投降,泄漏李陵的底牌——汉军既无后援,箭矢也将用尽,只有李陵部下和成安侯韩延年所属部队各八百人在前面开路,以黄旗和白旗作为标志。如派精锐骑兵集中力量猛攻,汉军立即就可击破。

单于喜出望外,恨不能抱著管敢狠狠亲上一通!即刻命骑兵一齐向汉军发起进攻,同时高喊,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不知用汉语还是匈奴语)!又派兵截断汉军的道路。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继续向南退却,尚未到达鞮汗山(蒙古西南部诺颜博格多山),一天之中,射尽五十万支箭,于是放弃辎重车辆,继续南行。此时军中士兵还有三千余人,刀枪已折,就砍下车的辐条当武器,文职人员拿著笔刀(那时还没纸张,用刀把字刻到竹简上)战斗。汉军退入狭谷之中,单于亲自率兵截断汉军后路,指挥匈奴兵卒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汉军多数死去,不能前进。

衣赐履说:虽然惨烈,但李陵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损失步兵两三千人,杀敌骑兵近万人,让人嗟叹。

夜幕降临,李陵著便衣走出大营,左右要跟随,被他制止,说,不要跟著我,大丈夫当独自生擒单于!良久,李陵回到营中,叹道,我们已然兵败,即将死于此地了!于是将所有的旌旗全部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再次叹息,说,如果再有数十支箭,我们就足以逃脱了,如今没有武器,天亮以后,只能坐等被擒,不如各自逃命,还有人能够侥幸逃脱回去报告天子。

于是命将士每人带二升干粮,一块坚冰,约定到遮虏障会合。半夜时,李陵命人击鼓叫醒将士们,但战鼓已破,敲不响。李陵与韩延年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匈奴数千名骑兵随后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已无面目报答皇帝陛下了!于是投降。其他人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有四百余人。李陵兵败之处距边塞只有一百余里。

衣赐履说:不知是哪个边塞。李陵向北三十余日,到达东浚稽山,而在匈奴大军攻击包围之下南撤,只用了十几天就到达汉塞,材料不详,颇为费解。

另,李陵投降,匈奴自然减轻攻势,汉军士卒才有可能突围,如果死战,则必然全军尽没。

边塞将领将此事报告朝廷。刘彻本希望李陵能死战,后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大为震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满朝大臣都说李陵有罪,刘彻问太史令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衣赐履说:刘彻收到报告之后的反应,原文为「上欲陵死战,后闻陵降,上怒甚」,我颇不能理解。硬去想,似乎刘彻送李陵出塞时,本就是送他去死,或者知道他必死,才会有「上欲陵死战」这样的话。那么,他为什么要送李陵去死?我不能解释,恐怕,汉武大帝已经被自己的武功烧得糊涂了吧。

司马迁说,李陵对长辈孝顺,对士人仗义,赴国难奋不顾身,正是他的志向所在,可以说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不幸失败,那些保全了性命、与妻子儿女厮守的大臣立即捏造他的短处,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率领不到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与匈奴数万骑兵对决,杀伤数倍于己的敌人,匈奴将全国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调来围攻李陵。李陵转战千里,箭矢用尽,无路可走,将士们手拿著没有箭的空弩机,冒著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拚死力战,能够让将士们如此,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但他痛击匈奴的壮举,也足以名扬天下了。另外,我认为,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并不是真的投降,可能是想找机会报效国家。

刘彻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是为了诋毁李广利,为李陵游说开脱,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衣赐履说:关于李陵,满朝大臣都说他有罪,只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太史公为他鸣不平。为什么?因为刘彻认为李陵有罪,所以所有人都认为他有罪。记得秦始皇嬴政吗?他临死前,忌讳言死,故群臣莫敢言其身后事者,这才有了沙丘之变,赵高、胡亥矫诏干掉公子扶苏,顺便干掉了大秦帝国。循著这个思路,刘彻问臣僚意见,居然都问到了司马迁,说明他要让所有人都认为李陵有罪,李陵事件,他刘彻没有责任。岂料,这个司马迁居然不识相,居然为李陵鸣冤!那就给你好看,老子阉了你!哈,实话,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说的。

很久以后,刘彻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说道,应当在李陵率军出塞后,再让路博德前去接应;而我预先就颁下诏书,使老将路博德生出奸诈之心,不肯接应李陵。

于是对逃脱回来的李陵余部进行慰劳赏赐。

衣赐履说:这是刘彻在为自己开脱。我们在《汉武开疆之平朝鲜国》里讲过,左将军荀彘灭了朝鲜凯旋归来,却被刘彻以「争功相嫉、计谋乖戾」的罪名斩首,已经让人瞠目,刘彻恐怕已经陷入到某种错乱之中,自己也不知道吧。如让路博德接应李陵,又为何也派路博德出塞?李陵和路博德分别出塞之处,相距两千余里,事先不计划安排两军如何接应,一句「得令老将生奸诈」,就把过错推给了路博德。我只能说,言及于此,意还更深。倘若真的是「老将使诈」,刘彻完全可以像斩左将军荀彘一样,一刀解决了路博德不就完了?理由非常充分,然而他却没有。因为,不是那回事儿。

前97年,刘彻征发全国七种贱民(即,七科:①犯罪的小吏;②逃亡的罪犯;③赘婿【从妻姓的男子,应该就是倒插门儿的】;④商人;⑤曾经当过赘婿、商人的;⑥父母曾经当过赘婿、商人的;⑦祖父母曾经当过赘婿、商人的)和志愿者,派李广利率骑兵六万、步兵七万自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岸)出塞,路博德率一万余人与李广利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自五原郡(内蒙古包头市)出塞,因杅(读如于)将军公孙敖率骑兵一万、步兵三万自雁门郡(山西省右玉县)出塞,袭击匈奴。

匈奴听到这一消息后,将其家属、财物等全部迁徙到余吾水(土拉河。发源于肯特山,流经乌兰巴托市南,向西转北,注入鄂尔浑河)以北,然后由单于亲率十万大军在余吾水南岸迎战。李广利率兵与单于大军连续交战十余日,撤兵而还。韩说没有收获。公孙敖与匈奴左贤王作战失利,撤兵而回。

衣赐履说:刘彻当年慧眼识将的本领已经丧失,只能用李广利、公孙敖这些二流货色出征,这一时期与匈奴的对决,基本以失败告终。

刘彻命公孙敖深入匈奴腹地,还有一个打算,就是想办法把李陵接回来。结果公孙敖兵败返回,上报说,据匈奴俘虏交代,是李陵教导匈奴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因此我们才没有收获。刘彻再次大怒,下令将李陵的家属满门抄斩。不久听说,教导匈奴的不是李陵,而是另一个汉朝降将李绪所为。

李陵悲痛之余,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在北方,直到大阏氏死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卫律是先前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后来又重新投降匈奴,详见拙文《这一年,苏武开始在贝加尔湖畔放羊》)同时都受到尊重,并握有权力。卫律经常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地,有大事才到王庭会商。

班固评论:……司马迁所定的是非标准,非常荒谬,跟圣人并不一样……可是,以司马迁的闻博见广,却不知道保全自己。既然已经陷于极刑,发愤著作,《报任安书》上的话,也可以相信(关于司马迁为李陵鸣冤事,记载于《报任安书》)。可看出他之所以自怨自艾,不过《诗经·小雅·巷伯》之流的哀怨,而只有《大雅》,十分明哲,才能保身,可是司马迁却办不到。

衣赐履说:这一段话,是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里对太史公的评价。班固说司马迁的是非标准荒谬可笑,我就不评论了。然而,班固嘲笑司马迁不能明哲保身,以致被刘彻割了鸡鸡,这句话实在太搞笑了,因为,班固在评价司马迁时,正傍著如日中天的外戚大将军窦宪,班固本人大红大紫,因此,褒贬臧否人物,自有一番居高临下的悠游感觉。奈何窦宪一朝被诛,班固连《汉书》都未完成,便被捕死在狱中,比太史公还惨。官场中人,非善终那一刻,千万不要吹牛逼精通「明哲保身」之道,随时可能打脸,呵呵。巷伯,是掌管宫内之事的宦官。《巷伯》是一首政治抒愤诗,作者被谗言陷害,作诗以发泄满腔的怨愤。班固把太史公比作一般的太监,真的是从心底里瞧太史公不起。然,太史公又瞧得起你班固吗?

王夫之《读通鉴论》:司马迁挟著私心写《史记》。班固讥刺他不忠,十分恰当。李陵之降敌,罪状昭著,无法掩饰。如果说他孤军抵抗匈奴,而他率步兵五千人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并不是刘彻命令,使他不能推辞。李陵全族被诛杀,却嫁祸给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远征匈奴,李陵率三万余骑兵追击,转战九日,难道也是李绪干的?如果说李陵被单于控制,不得不被驱使,难道匈奴除了李陵,便没有可以任用的大将?如果李陵有模棱两可之心,匈奴如何能交给他重兵?使他跟中国军队对抗?

司马迁替李陵遮盖过失,惟恐遮盖不住,并对李陵祖父李广赞不绝口,褒扬他们世代勋业。司马迁那种背弃公义,图利于死党的话,怎么可以相信?

衣赐履说:我本对王夫之无所谓印象好坏,但看他如此评价司马迁和李陵,不得不说几句。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三大思想家,最初,也是反清复明,复明无望之后,王夫之隐居山野,不在清朝为官,著书立说,《读通鉴论》就是其晚年作品。据说,王夫之誓死不剔发,保了晚节。

王夫之说司马迁挟私心写《史记》,让我颇为不解,不晓得王夫之认为司马迁如不挟私心写史,当写出什么样子来。又说班固讥刺司马迁不忠,十分公允。这话就是胡说八道了,我上上下下看了班固对太史公的评价N次,并未发现任何「不忠」之处,王夫之下这个断语,实际上已经是血口喷人了。文人毁人,一毁就是连根毁起,因此,动笔之际,心术不正,那真叫毁人不倦。

王夫之说李陵孤军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并不是刘彻的命令,这一点自当不错。我也表达过,李家这几代人都有点「二」,否则不至于带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几千里。又说李陵全族被诛杀,却嫁祸给李绪。这里自也有李陵无处发泄,李绪充当了出气筒的成分在。然而,我不知王夫之如何看待刘彻诛李陵全族这件事,如果搁在王夫之本人身上,他会如何?通篇看过,但觉刘彻的凶残霸道、李陵的英勇和悲惨遭遇,王夫之均视若不见,他似乎要求的是,李陵绝不能降,只有一死。这一点最为好笑,你王夫之老先生苟活在清朝二十多年,号称不剔发,然而,你的画像为何永远戴著帽子?不要告诉我天冷取暖!那帽子还是前后左右罩得严严实实的那种,让人分不清究竟剔发了没有。满清入关,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不大相信,会对王老先生一人格外开恩。你既然是忠于大明的,为何独不殉国?反而活到七十多岁?你这不是投降?你这与李陵何异?你又凭什么羞辱李陵?大家都降了,那也是没办法,你降了,谁也不会说你。关键是,你自己是个叛徒,却骂古人为叛徒,这就实在不地道了。一句「不做清朝的官」,就能苟活几十年,你的价值观也太向著自己了吧。

有人说,读王夫之,要了解他的背景来判断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未必是字面上的意思。开什么玩笑?白纸黑字地毁人,司马迁、李陵凭什么要去了解你的背景?真是岂有此理!

对王夫之的印象,被他这一篇全部毁了。

另,读著读著,发现匈奴的单于很不简单,单在用人上,大度得让人咂舌。对汉朝降将,单于们往往委以重任,以前讲过的中行说,最近讲的卫律、李陵、李绪,包括再后来的李广利,还真是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得不叹服呢。


李陵的祖父是飞将军李广,作为将门虎子,为何会投降于匈奴呢,甚至不肯归汉。

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知道后大怒,文武百官也在责骂李陵,司马迁为其求情,却被处以宫刑。

过了一段时间,武帝悔悟到李陵是无救援所致,导致全军覆没。于是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武帝听到后,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苏武归汉。归汉前,李陵曾设宴为其践行,他在席间对苏武说道:「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李陵一直身在匈奴心在汉,但汉武帝误信谣言,诛李陵三族,导致李陵在这种国雠家痛之间一直彷徨,从李陵对苏武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来,最终无法接受汉武帝夷灭他三族,导致李陵投降匈奴以后至死不肯归汉。


说李陵不愿归汉是不对的。首先,李陵投降匈奴实在万不得已;第二,李陵不是不归汉,而是归不了。

当初,李陵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走投无路,被迫投降匈奴。李陵的家人被杀,李陵又背上了叛国投敌的骂名,李陵为求自保,只能暂时归降,以图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祖国。

另外,当初苏武被匈奴扣押,李陵就向他表明过自己想回大汉而不能的无奈。李陵虽然身在匈奴,却心系自己的祖国。

并且,相传,在前段时间的考古发掘中,曾经发现一个类似李陵的墓地,就身穿汉朝衣服。如果此事被证实,更证明了李陵不愿归降的内心想法。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受家风熏陶,从小就精通骑马射箭。汉武帝也很喜欢,就封他为骑都尉,带领5000人马,跟随大将李广利出击匈奴,结果运气不好,碰上了匈奴的主力,5000人马被8万匈奴骑兵包围,虽然奋力抗击,杀伤了许多匈奴兵,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兵败被俘。

汉武帝知道李陵投降后大怒,将其全家处斩,并夷灭三族。司马迁认为李陵是迫于无奈,暂时投降匈奴,所以为其求情,结果也被残暴的汉武帝处以宫刑。司马迁惨遭屈辱后,万念俱灰,一心著书立说,这才产生了伟大的《史记》。

其实李陵投降匈奴也是权宜之计,想著日后反正,但是当得知全家惨遭屠戮,也就死心塌地投靠匈奴了。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决定,汉朝的大军再一次出征。这次的主帅为李广利,共统领三万骑兵,他们从酒泉出发,任务是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

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此时在朝中担任侍中建章监,这是一个什么官职呢?是直接供皇帝指派的一个官员。大军已经出征了,汉武帝召见李陵,要他带兵为大军运送粮草,也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我们大家都知道,过去领兵打仗,将士们的军功都是以杀敌数量多少来衡量的。做后勤保障工作就是敲边鼓的角色,很难立下大功。李陵的爷爷,飞将军李广,当年就是因带兵作战时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大军决战的机会,而在悲愤中自杀的。

到了孙子这一辈,也不知是祖辈的遗传基因,还是后天的性格使然,李陵一看,皇上让自己去打仗,不是让他到前线去跃马杀敌,而是做大军的后勤支援?他不干了,他要争取一下,于是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屯边将士,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力可缚虎,射必中的,望能自成一军独当一面。」

对于争功之人,当皇帝后的自然喜欢。勇于争功意味著就能奋勇杀敌,是自动自觉的革命行动,不用扬鞭自奋蹄,大汉就需要这样的将领,于是汉武帝和颜悦色的问道:「你是耻于做下属吧!但是这一次发兵太多了,已经没有马匹拨给你了。」

只要能让自己独当一面就行,李陵一看,有门。既然皇帝松口了,别再谈什么条件了,于是爽快的答道:「不须给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

看到这么奋勇争先的将领,看到这么急于立功的属下,汉武帝被他的勇气所感动,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在中途接应李陵。

这个路博德是什么人物?他以前担任过伏波将军,后因犯法被剥夺了爵位,目前以戴罪之身担任强弩都尉,他此时据守居延泽的居延塞。虽然现在落魄了,但虎死雄威在。

现在皇帝诏令,让他给一个年轻后生做后援,他觉得很掉价。于是在接到皇帝的诏令后,便以推辞的口谕给皇上奏:「现在刚进秋季,不是开战的时机,臣希望等到来年春天,与他各率酒泉、张掖五千骑兵分别攻打东西浚稽山,必将获胜。」

汉武帝见到奏章非常生气。心说怎么地?要改变我拟定的作战方针?真是胆肥了。后来一琢磨,这个路博德上书,定受了李陵的指使。我没给李陵骑兵,他一看全是步兵,现在后悔了。那你当初何必夸这个海口?于是传诏路博德:「李陵夸下海口,『要以少击众』,现在速带你部赶往西河,守住钩营的道路,阻击匈奴进犯。」

又传诏李陵:「应在九月发兵,应从险要的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以观敌情,如无所见,则沿著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将情况用快马回朝报告。你与路博德说了些什么?一并上书说清楚。」

无端的遭受怯战的怀疑,又得到皇帝的一顿训斥,李陵无奈之下,率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到目的地浚稽山扎营。将沿路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陈步乐快马回朝禀报。

李陵带兵出征,就要独当一面,好建功立业。他整天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但有句俗语不是说得好吗?人心不足蛇吞象,李陵就是这样。没敌人时盼敌人,来了敌人又怕敌人。这是为何?因为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他带的是五千步卒,遇到的却是三万多匈奴骑兵!这一口真是咬到了钢板上,两个馒头的胃口,让你去吃一筐馒头,看你怎么消化!

李陵于是决定,正式开始排兵布阵,军队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前排的士兵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摆开作战队形,并且下令:「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

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李陵挥师搏击,千弩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匈奴兵数千。

单于一看汉军作战这么勇猛,大吃一惊。心想,这块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于是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兵合一处,八万多骑兵一起围上来。汉军顿时吃不消了,向南边战边退,几天后又被困在一个山谷中。

李陵的军中,有一个叫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逃跑,然后投降了匈奴。他对单于泄露了汉军的军机:「李陵军无后援,并且箭矢已尽,只有精兵打著黄白二色作旗帜,单于只需派精兵射杀旗手即可破阵了。」

单于知道了详情,大喜,命骑兵合力进攻,边打边喊:「李陵、韩延年快降!」

接著挡住去路猛烈攻打李陵。李陵处在山谷底,敌军居高临下,矢如雨下。汉军顽强抵抗,一天之中五十万支箭已全部射光,便丢弃战车而去。

当时,还剩士兵三千多,赤手空拳的就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也只有短刀。又被一座大山所阻折入狭谷,单于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在险要处放下垒石,很多士卒被砸死,不能前进。

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把珍宝埋藏在地下。又扼腕道:「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束手待擒了。不如各作鸟兽散,还可能有逃回去报告陛下的人。」

他令将士们每人拿上二升干粮,一大块冰,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

李陵兵败之处,离边塞只有百余里,但是没有一只部队前来救援,就这样,孤军奋战了好几天,最后没有了箭矢,刀也卷刃了,最后力竭而降。

此时在朝中的文武百官,听说了西部战况,都在骂李陵。武帝以此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则说:「李陵在家孝敬老人,在军队与步卒同甘苦,具有报国之心。这次他只领了五千步兵,但遇到的是匈奴主力,朝廷军队顽强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而且以臣看来,他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后来使者从匈奴带回消息,说李陵在漠北,在帮著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汉武帝十分震怒,心说你投降就投降了,还要帮助敌人对付朝廷,在盛怒之下,将其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

而当初说了几句公道话的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此罪按律当斩。但司马迁为了父亲交待的完成史书的编辑工作,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就这样,一代伟大的史学家,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家伙式。

此后,有汉使到匈奴,李陵对使者说:「我因孤立无援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

使者说:「陛下听说,你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

这个李绪本来是汉朝的塞外都尉,驻守奚侯城,匈奴来攻时,战败投降。

李陵一看,由于这个李绪,致使自己家族被诛杀,气愤不过。便派人刺杀了李绪。

李陵这才知道,汉武帝为何诛杀其全家,也刺杀了真正的罪魁祸首,但也于事无补,大汉他是回不去了。

结语:李陵扫北,遇到的这场遭遇战,应该说虽败犹荣。他带领的是步兵,本身军力就弱于骑兵,又是孤军深入,但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却杀敌一万余人,这个战绩已经很骄人了。

后来弹尽粮绝,体力不支才投降的。后人猜测是假投降,这个没有证据。但就是真投降,他已经为大汉倾尽全力了。

匈奴死伤那么多人,居然没有屠俘,这倒是让人佩服了。最主要的还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有崇拜强者的传统。否则,就是单于同意了,他手下的士兵也不干呀!看不把这些俘虏剁成肉酱才怪呢。

再看看我们的大汉朝廷,从汉武帝的祖爷爷刘邦开始,一个白登之围,走了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的后门才得以逃生,从此后,公主、美女、财物每年开始给匈奴进贡;到了他祖奶奶吕雉,又让冒顿单于意淫了一把,写信要娶年届六十的吕雉为妻,对于这种羞辱,吕后却不敢放个响屁,卑躬屈膝的写告饶信,奉送上年轻的女子和众多的财宝。

当皇帝皇后的可以向匈奴献媚求饶,而要求文臣武将以死尽忠。这种双重标准,肯定让人不爽。再说,汉武帝错听了传言,灭名将全家,致使飞将军李广血脉自此在中土绝种。

这是李广整个家族的悲哀,还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关于李陵的功过是非,只有人后人去评说了。

做为李陵,自此以后他是不能回到大汉本土了,同时他本身也不想再回去了。

参考资料:《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先说重点,李陵一开始是非常希望有朝一日重回汉朝的,只是可惜,阴差阳错之下,再无半分回转之念。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年少时就很受武帝喜爱,把他作为未来的将军培养,李陵也很争气,不仅麾下有一批能征善射的荆楚勇士,而且十分有胆魄,曾入匈奴绘其地理图貌,但是一切随著一次没必要的出征,都变了。

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归来,武帝欲派人接应,但苦无人选及马匹,这时李陵主动请缨,愿带麾下五千步卒出征,吸引匈奴注意。

也是天不予时,偏偏碰到了匈奴单于主力,李陵胆气豪壮,军队以战车结阵,以强弓劲弩给予匈奴骑兵狠狠打击,且战且退,奈何匈奴人越聚越多,最终箭矢用尽,汉军以步抗骑,仍浴血奋战,而就在这时,贰师将军畏敌不前,居然不发救兵,眼睁睁看著李陵部覆灭。

李陵无力回天,投降后,本想以有用之身以图后报,但也是天不遂人愿,武帝派去匈奴的使臣误以为李陵在教匈奴人军法战阵,于是大怒之下,族诛李陵家!

李陵得知后,万念俱灰,从此无回归之念。

可惜可叹,本是少年豪气,奈何天妒,阴差阳错下,再也不归故国。


李陵永远都是一个解不开的迷,作为陇西将门之后,秉承家族传统以战争作为自己终身的宿命,以五千荆楚健儿对抗八万匈奴骑兵,连日血战从未胆却,最终寡不敌众,生死存亡之际,却选择投降,著实让人费解。以秦汉之间风气,始当民族初兴之时,碧血丹心,铁血悲歌,宁可战死,绝不苟活,战败自刎乃是为将者本分,典型者如楚霸王乌江自刎,自是一腔豪气,即便是李陵同时代的苏武,北海牧羊何曾亏过气节?即使是宋代杨老令公身陷重围,也是选择头撞李陵碑而亡,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谁也没有必胜之把握,如不把生死置之度外请别上沙场,李陵让人同情之处在于汉武帝操之过急,如不殊杀李氏全族,暇以时日或许李陵会择日归汉。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至于李陵会不会因此而归汉,谁都不能保证。


谢谢邀请。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弄清楚匈奴人是怎么来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关于匈奴起源,司马迁记载的是匈奴祖先和夏同,也就是一样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在商汤时叫淳维的逃至了北方地区,并且在那里生存了下来,他的子孙后代逐渐繁衍成了匈奴一族。也就是说,汉帝国和匈奴都是炎黄子孙,也就是同一个爹,由于三观不一致,老大跟老二分了家,同时两边实力都很牛,今天打完明天又和亲,弄清楚了这层意思后在来看李将军的事。

李家世代效忠汉帝国老刘家,跟老二匈奴打得不可开交,但结果是一门孤寡。李大将军带著那么点兵跟匈奴数万精骑,本来就是必死无疑的,战败后回汉帝国刘家无论是否降都得问罪,身家性命不保;此时匈奴惜才爱才,既往不咎,并开出丰厚条件招以驸马,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将军做此决定无可厚非,否则就太不识抬举了。

之所以我们接受不了的原因,则在于忠君爱国的熏陶,皇权至上,我们可以看看曹操,他手下降将遍布,关羽,张辽等等,关羽最后也被封为武圣,所以这就看皇上的气度,汉武帝刘彻固然厉害但胸襟则不敢恭维。李陵降的消息一传到汉庭,没有任何的过滤,即使你世代忠良,灭门之祸仍无法避免,连司马迁替他说上几句话都给阉割了,所以不是李陵想投匈奴,是老刘家逼著你投匈奴,并且匈奴也是炎黄子孙,所以历史描述为叛投是不够严谨的,应该是转投,只是从南京同仁堂转去了北京同仁堂,仅此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