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战(Blitzkrieg)又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发明和使用的全新立体作战模式,其创造者便是有「闪击战之父」称号的古德里安。

图注: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图片来自网路

闪击战的核心力量是航空兵和装甲突击群,其中的装甲突击群包括有坦克部队、机械化的炮兵和步兵部队等,同时对于后勤、通讯及指挥灵活性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图注:集结中的装甲集群,图片来自网路

在战斗战役发起之前,要保证进攻部队的隐蔽性,以此达成进攻的突然性。

战役开始后,具有优势的航空兵在战役发起阶段必须集中力量快速打击敌人的机场,以此获得战场制空权。在获得制空权之后,航空兵对敌人的指挥通讯系统、后勤保障体系、交通枢纽及部队集中地进行打击,给敌人造成混乱和恐慌。

图注:进行空中支援的德国JU-87「施图卡」俯冲轰炸机,图片来自网路

在航空兵实施打击的同时,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突击集群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然后快速向纵深发展,进行大范围的穿插迂回。这个过程中,已经获得制空权的航空兵应该对地面部队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援,形成空地一体的联合突击。

图注:前进中的德国坦克部队,图片来自网路

图注:突进中的德国装甲集群,图片来自网路

在闪击战的整体作战中,速度是关键,必须在敌人没有组织起有效防御并且进行战争动员的情况下打垮对方,战争应该在几天、几星期,最多几个月内获得最终胜利。

闪击战是德国根据自身的战争潜力,运用最新的武器装备探索出来的战略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得到了成功运用,横扫了欧洲大陆。

尽管闪击战震撼了整个世界,但是其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首先,闪击战需要隐蔽性和突然性,如果敌人已经探知了己方意图,并且调集兵力进行防御,那么闪击战就无法发挥作用。

第二,闪击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获得绝对的制空权,如果无法在整个战争中牢牢保持制空权,那么地面行动同样无法顺利进行。

第三,后勤压力。由于闪击战是进行长距离的突击和迂回,对于后勤的要求很高,如果各种物资无法及时跟上,那么目标便无法达成。

第四,闪击战在设计的时候只是针对于国土面积比较小的欧洲国家,当遇到国土面积辽阔、资源众多的大国时,闪击战就失去了作用。

图注:在苏联前进的德国装甲集群,图片来自网路

以上的缺陷造成了闪击战最后的失败,最好的例子就是苏德战争,德国使用闪击战在战争爆发的前几个月一路高歌猛进,但是苏联面积辽阔,能够在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组织防御、进行动员,最终形成了力量的倒置。在具体的战役中,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想再次使用闪击战,但是苏联军队早就探明了德军的意图,在库尔斯克建立了坚固的防御,结果德军在整个战役中的前进速度缓慢,损失巨大。

图注:进行坚强防御的苏联军队,图片来自网路

图注:列宁格勒的防御工事,图片来自网路

闪击战是特定环境和技术时代的产物,在合适的环境和运用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德国闪电战自带致命BUG,其一是无视硬实力,其二是「不能停」。

这两个BUG,让德国的闪电战注定长不了。事实上,闪电战更像一种「阴谋」,而不是「阳谋」。阳谋者,拼的是硬实力,例如工业基础,兵源素质,兵源储备,后勤保障,作战能力,指挥系统,预警系统等等,还包括战略纵深等因素。然而,德国人搞的闪电战,却是在无视硬实力方面的因素,妄图以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打击,迅速击败对手。这也就是说,闪电战大概只能成功一次,例如法国被灭掉了,英国被打残了。但是,接下来怎么办呢?德国的对手有了防备,他们处处提防德国,此时还能继续搞一场闪电战吗?

希特勒还真就敢这么搞,其实是在赌。他第二个下手目标,是苏联,可闪电战固有的bug,必须无视硬实力,苏联的战略纵深很大,综合实力很强,在闪电战开始后,德军就必须一路往前推,既然已经招惹了苏联,也就绝无妥协的可能。这也就是说,闪电战是不留后路的战法,赢家通吃,可一旦输了,就彻底完蛋了。因为,这肯定是很拉仇恨的,德国突然给苏联来这一下子,让苏联人损失惨重,他们一旦缓过劲来,怎么可能放过德国?

这一下,第二个BUG出现了,闪电战不能停,因为一旦停下,其战略目标就无法达成,搞闪电战的意义就失去了。这就要求,德国必须做好战争准备,来应对这一风险。然而,德国很明显没有做好准备,直到后期,才开始搞全面战争,此时英美苏三国已然结盟,要团结一致干掉纳粹,德国不可能招架过来。

在前线,闪电战被遏制了,苏联保住了莫斯科,继而在斯大林格勒歼灭德军主力。到了这个时候,德国已经失去闪电战的本钱,甚至失去了进攻的本钱。如此一来,闪电战走向破产,双方开始拉锯战,拼硬实力。离开了闪电战,德国的短板暴露无遗,苏联的实力要远强于德国,人口比的德国多,地盘比德国大,石油和钢铁产量,都远强于德国。与此同时,苏联还获得了美国的援助,而英美盟军也对德国本土展开轰炸。从表面上看,德国是在与苏联打仗,但在1944年前,德国就已经与苏美英三国同时对抗。

从某种程度上说,德国人为何要搞闪电战?这其实也是心虚的表现,他们知道光明正大的打仗,几乎毫无胜算,那就搞点阴谋招数,想著出其不意般击败对手。结果,德国人在苏联被教育了,他们最终自食恶果。

文 / 图维坦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闪电战在战争初期可谓是百战百胜,然而,随著战斗的持续下去,它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最主要的就是补给的问题。在经过波兰和法国的入侵后,1941年,纳粹德国再次把闪电战用在苏联身上。在初期也是无往二不利,然而,随著战线的拉长,德军的补给越来越难以跟上,不得已前线部队必须停下来等待后勤部队的到来,由此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闪电战针对中小型国家还可以,但是对苏联这样拥有庞大战略纵深的国家来说起不到大的作用,闪电战是力图在短时间内歼灭敌人,然而,纳粹德国对苏联的闪电战可以推进的距离相对苏联的国土来说太短。苏联可以将大量的工业和人力转移到后方,等其锋芒过去之后,重新组织兵力发起反击。

另外,闪电战需要经过前期长时间的准备,大量的军事物资需要生产。


一战结束后,虽然协约国对德国军力进行了严重限制,包括坦克在内的大量武器被销毁,德国不准研发装备这些武器,但德国国防军的精华-军官团,却得以保留了下来,魏玛共和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支精干的10万人国防军,可以说,这是最最重要的,协约国对德国军事能力限制的最大缺陷。

国防军集合了几乎德国当时最优秀的人才,从战败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研究一战的失败经验教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面对美英法等国同盟,德国继续进行一战时代的总体战是没有胜利希望的,事实上,一战前德军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很不幸,技术和战术上的问题,导致一场快速决战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德国没有能力与多个强国同时对抗。

德军提出的闪电战,最大的特色就是机动,在西欧战役中,可以看到,德军坦克性能要大幅落后法军坦克,不管是火力还是装甲,但在机动性上,尤其是集团作战中具备强大优势,在绕过马奇诺防线后,法军基本败局已定,最终投降,英军也遭受重创。

但在苏联,闪击战遇到了新的环境,虽然在战争初期消灭了数百万苏军,但一来,苏联战略纵深太广,苏联的道路环境比不上西欧的公路,严重影响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前进速度,耗油量和零件磨损加剧,同时冬天也提前到来,这些属于自然环境上的问题,二来,苏联的政治体制明显不同于西欧,不少西欧国家在意识到军队主力被包围,或者继续战争会导致国民遭受灾难的时候,选择投降来保护国民声明和财产,但斯大林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再多的人民也可以牺牲,只要能维护苏维埃的统治,不惜用大量生命来减缓德军前进速度,苏联红军一向以伤亡惨重著称,德国最终在苏联被拖进消耗战,加之美英,当德军在莫斯科城墙下停止前进的时候,德国在二战中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闪电战本身作战理论没有任何问题,即便现在的美军实际上使用的仍然是二战德军的闪电战理论。至于说德军做到的不足的地方那就拿曾经的德国来对比现在的美军,那就可以看到对应缺陷的地方了,比如战机不够先进,导弹不够精准,缺乏陆军航空兵与武装直升机等等。

很多电视评论员学家不懂军事,而很多军事家又不搞学术研究,才导致了会把闪电战当成是简单的装甲部队机动作战。实际上在发明德国的闪电战的人是古德里安,古德里安在给这个全新作战理论的时候并没有名字,闪电战反而是英法两国给他命名的。

古德里安的作战理念就是多兵种配合作战,既尽可能的让各个兵种配合作战,利用兵种的优势来取胜,比如用航空兵来替代炮兵轰炸敌人的装甲集群与碉堡群;用坦克装甲车来对打敌人的步兵;再用步兵来突击敌人的炮兵阵地,等等,都是拿自己最强的一个点去击打敌人薄弱的环节,这样才能占优势。法国就是这么被击败的!法国由於坦克装甲车分散在步兵中使用,使得他们的装甲兵跟步兵一样,面对德军的装甲集群攻击完全没抵抗力。

其次,尽量的让节奏快起来,节奏快起来以后,各个兵种的配合就容易出破绽,这时候纪律性强的一方就会获胜,比如在对阵苏联的时候,苏联不论从战机数量到坦克数量都远远多余德军,苏联在战争爆发前有战机12000架,德军只有3900架;苏联有坦克14000辆,德军只有2800辆,但是苏联的空军装甲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才使得德军能够在战争一开始就暴击苏联。


「闪电战」是二战前由「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为首的革新派发明并完善的新时代战法,它与一战时期的堑壕战、要塞战、阵地战存在代差,战争形式依然停留在此阶段的军队遭遇闪电战时是没有还手之力的,事实上波兰和法国在数周内战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闪电战」算是现代战争的雏形,是初始版的陆空联合作战,核心是装甲兵和空军的应用,同时强调步兵摩托化、后勤铁路网和无线电通讯的保障,这是至关重要的。「闪电战」进入实施阶段时,空军会率先出动,由俯冲轰炸机对敌前线阵地纵深的机场、指挥部、铁路、桥梁公路、武备燃料库、炮兵阵地进行不间断地精确打击,之后装甲兵以集群向预定的重要目标高速突进,突破敌防线后不作停留,继续高速向敌纵深突击,最终以钳形攻势将敌军整块合围。同时,摩托化步兵应紧随装甲兵巩固消化突破区域并防止装甲兵侧翼受到冲击,伞兵应适时占领敌纵深的重要枢纽、桥梁。闪电战可以出其不意地向敌军发起突袭,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给敌军造成毁灭性打击,敌军会在没有任何集结喘息的时间里被迅速合围歼灭,波兰、法国以及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基辅……闪电战在这些战役中造型了对方毁灭性的损失。

我认为,闪电战最大的缺陷,一,在于对军队装备与后勤保障能力的要求极其苛刻。闪电战的实施要求军机、坦克、装甲车等的大量集中使用,伴随而来的是对弹药、燃料、配件的巨大消耗,这对战时国家的后勤保障能力提出了考验。就算在当年工业体系如此完善、国力如此强大的德国,在面对闪电战的高昂消耗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战争中后期面对联军的战略轰炸,德军很难再像战争前期那样,发动一次像样的闪电战攻势。都说德军机械化程度高,其实并没有你们想像的那样高,在波兰、法国、苏联战场,德军大部分的后勤补给依然要依赖骡马,在波兰和西线战场上尚能接受,但在东线苏联战场上,广袤的苏联国土让200多万侵苏德军和随行的保障队伍显得那么的渺小与无力,最终突袭变成了持久消耗战,德军最终耗死在了东线战场上。一句话,闪电战是奇袭,讲究快、准、狠,但拖不起、耗不得,一停滞下来就是死。

闪电战的缺陷,二是基于奇袭的本质,它的套路太单一,如果对方有针对性地充分准备,闪电战难以发挥作用。战争初期,各国从未有过闪电战的作战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就没做充分的战争准备,思想上根本不走心,所以在初见闪电战时,必然陷入空前混乱,一败涂地。但纵观整个二战全程,但凡德军发动的大规模攻势,总归是以装甲兵为矛头,以钳形攻势做两翼高速突破,然后合围,然后歼灭。但是,苏军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地那上百万军队是白死的吗?难道人家不长点记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库尔斯克战役了,德军依然发动两翼钳形攻势企图合围苏军的突出部阵地,然而苏军在阵地侧翼布置了重兵集团并适时地反突击,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有威胁的大规模进攻就此失败。可见,闪电战适用于体量、国力等与自身相当的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敌方的混乱、休克并歼灭,而在面对苏联、美国这样的大纵深并有强大战争潜力的国家,闪电战只能打疼打伤敌方,并不能速战速决,反而自身会被拖入消耗战,最终必然走向战败。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闪电战也一样,凭著超强的机动性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攻击敌方的指挥中心或从侧翼包围过去。强大的机动集团带来可怕后勤保障和辅助兵力的需求,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是多兵种互相配合作战。坦克冲在前面必需有步兵配合,现在是步兵战车,还有自行火炮,天上要有轰炸机、强击机(现在是武装直升飞机)。德国受「凡尔赛条约」影响只保留了10万陆军,军工生产也几乎停滞。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军工生产才开始恢复,但是为讨好德国人民,希特勒许诺每个德国家庭要有一辆轿车,以及投入其它的民生产业中,德国的军工生产一直没有全面恢复。德发动战争开始坦克和其它机动力量数量一直处于劣势,步兵摩托化不足,无法有效策应坦克军团。德国的二战前期的胜利就是靠闪电战坦克结合摩托化步兵机动能力,在西欧有著较好的公路网路,德军无往不胜。可是入侵苏联就不同了,苏联战略纵深大,加上很多地方道路交通不好,德国战线拉长,后勤保障就无法跟上,德军的机动性强的特点无法发挥,必然会陷入阵地战、消耗战。

德军的闪电战前期获得成功的时候,看到最多的AB两个集团军群向敌人发动「钳形」攻势,两个坦克师在敌后会师,德军完成对敌包围。西线的法兰西战役,B集团军进攻荷兰、比利时吸引英法联军,A集团军从阿登森林切入完成包围。东线的波兰战役、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又能看到德军两翼钳形突破敌军在敌后会师完成包围。古德里安对著满地的战俘没时间去抓,要求战俘让开道路,让德军坦克通过,等待后面部队过来收拢战俘。闪电战的精髓绕开敌军重兵把守地区,先孤立,利用机动性从两翼钳形攻击,在后方会师完成包围。数量和实力强于德军英法联军和苏军在后方被德军突破形成包围后,军心涣散,或各自突围,或原地死守、或逃之夭夭,还有在路边等著做俘虏的。这几次战役结果是法国40天亡国,有40万联军从敦克尔刻乘船到英国;波兰亡国;明斯克战役苏军指挥官发现不对,没有听令死守,倒是撤出不少人马,但指挥官被抓,上军事法庭;基辅战役被俘60万,伤亡20万,只突围15万。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德军的闪电战让各国摸不著底细,前期吃了很大亏,几次惨败也让苏联的将军们摸索出了闪电战的规律,开始想出对策。

苏联人对付闪电战的办法就是不让你包围,改变环境因素拖住你。朱可夫在莫斯科战役时采取挖反坦克战壕,和布置几道防线的办法来迟滞德军进攻。第一道维亚玆玛防线有二百多英里长,后面还有几道防线,德军擅长的两翼钳形包抄被防线阻挡无法展开。当年的老天爷也给力,下了几场大雨,使通往莫斯科的道路泥泞不堪,坦克在泥地里前进困难。德军闪电战神话就此被打破。

接下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对德军闪电战应付起来也比过去从容许多。而德军开始因为战线拉长,后勤保障无法跟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不出来了,当然这还有德军统帅部的失误,没有一开始就投入重兵。德军两翼突破的时候,保卢斯率领B集团军群被苏联军队利用顿河与伏尔加河的滩头阵地拖住德军,使德军无法形成包围。突击不利,闪电战就变成了城市巷战,这种消耗战对有著漫长运输路线的德军是非常不利。德国的A集团军群在攻到苏联最大的油田还有几十英里的地方再也无法突破了,因为没油了,。虽然希特勒换了指挥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勤油料跟不上,A集团军群的包抄无法进行。保卢斯听从了希特勒的命令,没有及时率军撤退,一直耗在斯大林格勒,一直耗到苏联方面完成反攻准备。朱可夫给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来了个德国人擅长的钳形攻势,完成了对第六集团军包围。军队的素质对应付闪电战有很大作用,包围圈中的德国军队表现远优于法国和苏联的军人,积极组织突围和抵抗,直至弹尽粮绝,才投降。

苏联在东线战场和德军的长期作战中摸索出了对付闪电战的办法,利用地理和环境因素使德军无法完成突破形成包围。使闪电战打成消耗战,德军无法迅速击溃敌人,自身战线冗长,后勤无法跟上的致命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闪击战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模式,在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可以说给世界各国上了一堂战术课。

德国的闪击战可以说针对性非常强,主要的假想敌就是西欧和中欧的,这些国家国土面积和德国差不多,或者略小,和这些国家作战,德军的空军可以直接打到目标国的全部纵深,可以说是可以一下子把对手先打蒙,然后地面的部队迅速跟进,可以迅速占领大部分重要目标。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要把敌人先打蒙,趁著对方没有回过神来,迅速完成地面占领,等对方回过神来,地面上已经站满了德军的士兵,已经无法抵抗了。

这一手对付法国时非常奏效,当德军突破阿登之后,法国人的心理上彻底被打败了,法国人放弃了继续作战的勇气,放弃了退去殖民地继续作战的计划,在20年前的火车箱里投降了。到了苏联,一开始斯大林也被打蒙了,连向苏联人民说明出了什么事都不去,而是由莫洛托夫做了演讲。但是后来斯大林终于回过神来,开始把苏联转入战时体制,开始全面动员,投入战争。

这就是德国闪击战最大的缺陷,就是如果第一次打击不能把对方打蒙,并且占领的对方的全部要点,如果要是让对方回过神来,那么德国可就是很麻烦了,让战争进入长期化,那么德国的各种不足就会表现出来。

对于德国空军来说,只能充当空中炮兵的角色,对于敌方深远纵深的战略目标就无能为力了,可以说如果在1941年6月22日,有一架德国轰炸机在克里姆林宫附近扔下几颗炸弹,那么斯大林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回过神来。

而对于德军的坦克部队来说,过分的集中使用,使步兵部队没有坦克支援,而对于坚固设防的阵地,使用有坦克炮兵加强的步兵部队最合适,但是德军支援步兵的坦克或者突击炮严重不足,德军在遇到坚固设防阵地时的突破速度很低,这样就失去了闪击战最重要的速度,德军的做法是把坦克放在第一线,遇到坚固设防阵地就绕过去,坚定的向敌军纵深突进。

这种做法过了一段时间,被各国地面部队找到了防御的办法,守军大量设置反坦克障碍物,同时建立大面积有炮火掩护的雷场,使用阻,炸,陷等手段降低德军的进攻速度,从而折断德军的闪击利剑。

而德军的闪击战非常讲究进攻的突然性,如果失去了突然性,那么进攻很有可能失败,就像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在防御阶段,德军由于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从而导致德军的进攻失败。


首先要说明的是,到底有没有「闪电战」这个理论? 它是怎么来的? 谁提出来的? 对这些问题的争议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以后,国际军事史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闪电战」本身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事儿:

因为第一: 「闪电战」三个字最初的出现是德国随军记者的新闻报道;第二: 从缴获的大量德国国防部档案里面来看,根本就没有「闪电战」的任何蛛丝马迹。

因此,世界上许多历史学以及军事史学家认为,「闪电战」并非是一种成熟的军事理论;换言之,德国人从1939年到1942年(巴巴罗萨行动除外)所进行的战役是即兴的,而不是基于特定的军事战略。

闪电战曾被称为军事革命(RMA),但许多历史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德国人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而是将新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阵地战」思想中,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965年,牛津大学战争史教授罗伯特?奥尼尔(Robert O"Neill)提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

「闪电战」其实就是一种战术思想,它表示了德国军队对战场上科技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继续发展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而这种对战争的解读远远超过了对手。

希特勒本打算在1939年以后发动一场不受限制的快速战争,但第三帝国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迫使这个纳粹国家在准备就绪之前就投入了战争。

希特勒和德国国防军在20世纪30年代的计划并没有反映出闪电战的方法,而是相反。德国国防军从未使用过这个词,它也没有出现在德国陆军或空军的战地手册中;

1939年9月,是《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创造了这个词。

闪电战既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作战计划,甚至也不是一种战术体系。

事实上,它根本不存在,至少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德国人从来没有在准确的意义上使用过闪电战这个词,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在引文之外使用过它。

它仅仅意味著一场迅速而决定性的胜利(闪电战)……德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发明任何新东西,而是使用坦克、空军和无线电控制司令部等新技术来恢复他们仍然认为有效的旧战争方式。

下面再来看这种战术的致命弱点。

一) 地理环境。当时德国的所谓「闪电战」机械化部队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形和天气条件。如果天气以及地形不允许,坦克集群快速运动是不可能的。

只有当地形平坦、坚固、畅通无阻,没有障碍物或防御工事并且毫无抵抗时,才可能成功; 反之,如果丘陵地带,树木繁茂,沼泽遍布,或者是城市,坦克集群必然会受阻。

二) 制空权。在1944年的诺曼底战役中,盟军的制空权,特别是在装备著8枚RP-3火箭的情况下,对德国装甲和机动车辆构成了威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空军在地面上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的德国成功是在盟军飞机无法对战场产生重大影响时进行的。

1940年5月,德国空军和盟国之间的飞机数量接近于相等,但德国空军已经发展为支持德国的地面部队移动的有效支持手段,而每一架战机的飞行次数也明显增加。

而反观盟军空军,他们缺乏近距离的空中支援飞机,盟军每天的飞行架次是法国人434,而英国人只有160,但攻击地面目标的方法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德国空军平均每天飞行架次1500。

只是到了战争的后期,盟军的空中优势才慢慢突出,成为德军坦克集群移动的一个重要障碍。到1944年6月,西方盟国完全得到了战场上的制空权,他们的战斗轰炸机在攻击地面部队方面非常有效。

在诺曼底登陆日,盟军仅在战场上飞行了14,500架次。6月6日,德国空军只飞行了大约300架次。

三) 地面部队以及后期补给。

闪电战的特点之一就是「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当时在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推进的时候,同样暴露出了致命弱点——地面部队(步兵)以及后勤保障难以适应推进的速度。

闪电战虽然在对波兰和法国的快速运动中有效,但在以后的几年里,德国无法维持这种快速移动。同时,由于推进速度过快,也会暴露出补给线的弱。

尤其是到了战争后期,大量的德军飞机、坦克由于得不到油料的补给,被德国人纷纷遗弃。特别是美国远程战略轰炸机加入对德军后勤保障线进行轰炸以后,这种情况更甚。


德军的闪电战也是有自身的缺陷的,其战术理念确实先进,但是很多方面最终限制了德军闪电战的实际作战效果。

坦克问题。提到二战德国装甲部队,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这些装备,但是这都是在战争中后期才出现的。战争早期德军在坦克方面实际上是很吃亏的,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比如在法国战役中,德军主要还是二号轻型坦克和三号轻型坦克,四号中型坦克还是少数,面对法军的B1、S35等坦克,以及英军的玛蒂尔达等,完全无法对抗。

质量不如敌人也就罢了,但是坦克的数量也是如此,当时德军总共才有2500辆坦克,而法军开战之初就有3400辆。可以说如果没有空军等其他兵种的协助,以及德军装甲战术的优势,德国的闪电战极有可能在法国破产。

步兵机械化程度差。步兵在闪电战中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当时德军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能装备SDKFZ251等这些装甲输送车的都是少数,很多部队连卡车都没有,这就导致步兵机动能力差,而且受制于机动方式,很多重型兵器无法及时得到使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