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擊戰(Blitzkrieg)又叫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發明和使用的全新立體作戰模式,其創造者便是有「閃擊戰之父」稱號的古德里安。

圖註: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圖片來自網路

閃擊戰的核心力量是航空兵和裝甲突擊羣,其中的裝甲突擊羣包括有坦克部隊、機械化的炮兵和步兵部隊等,同時對於後勤、通訊及指揮靈活性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圖註:集結中的裝甲集羣,圖片來自網路

在戰鬥戰役發起之前,要保證進攻部隊的隱蔽性,以此達成進攻的突然性。

戰役開始後,具有優勢的航空兵在戰役發起階段必須集中力量快速打擊敵人的機場,以此獲得戰場制空權。在獲得制空權之後,航空兵對敵人的指揮通訊系統、後勤保障體系、交通樞紐及部隊集中地進行打擊,給敵人造成混亂和恐慌。

圖註:進行空中支援的德國JU-87「施圖卡」俯衝轟炸機,圖片來自網路

在航空兵實施打擊的同時,以坦克為核心的裝甲突擊集羣迅速突破敵人的防線,然後快速向縱深發展,進行大範圍的穿插迂迴。這個過程中,已經獲得制空權的航空兵應該對地面部隊進行及時有效的支援,形成空地一體的聯合突擊。

圖註:前進中的德國坦克部隊,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突進中的德國裝甲集羣,圖片來自網路

在閃擊戰的整體作戰中,速度是關鍵,必須在敵人沒有組織起有效防禦並且進行戰爭動員的情況下打垮對方,戰爭應該在幾天、幾星期,最多幾個月內獲得最終勝利。

閃擊戰是德國根據自身的戰爭潛力,運用最新的武器裝備探索出來的戰略戰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得到了成功運用,橫掃了歐洲大陸。

儘管閃擊戰震撼了整個世界,但是其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首先,閃擊戰需要隱蔽性和突然性,如果敵人已經探知了己方意圖,並且調集兵力進行防禦,那麼閃擊戰就無法發揮作用。

第二,閃擊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獲得絕對的制空權,如果無法在整個戰爭中牢牢保持制空權,那麼地面行動同樣無法順利進行。

第三,後勤壓力。由於閃擊戰是進行長距離的突擊和迂迴,對於後勤的要求很高,如果各種物資無法及時跟上,那麼目標便無法達成。

第四,閃擊戰在設計的時候只是針對於國土面積比較小的歐洲國家,當遇到國土面積遼闊、資源眾多的大國時,閃擊戰就失去了作用。

圖註:在蘇聯前進的德國裝甲集羣,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的缺陷造成了閃擊戰最後的失敗,最好的例子就是蘇德戰爭,德國使用閃擊戰在戰爭爆發的前幾個月一路高歌猛進,但是蘇聯面積遼闊,能夠在遭受巨大損失的同時組織防禦、進行動員,最終形成了力量的倒置。在具體的戰役中,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想再次使用閃擊戰,但是蘇聯軍隊早就探明瞭德軍的意圖,在庫爾斯克建立了堅固的防禦,結果德軍在整個戰役中的前進速度緩慢,損失巨大。

圖註:進行堅強防禦的蘇聯軍隊,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列寧格勒的防禦工事,圖片來自網路

閃擊戰是特定環境和技術時代的產物,在合適的環境和運用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德國閃電戰自帶致命BUG,其一是無視硬實力,其二是「不能停」。

這兩個BUG,讓德國的閃電戰註定長不了。事實上,閃電戰更像一種「陰謀」,而不是「陽謀」。陽謀者,拼的是硬實力,例如工業基礎,兵源素質,兵源儲備,後勤保障,作戰能力,指揮系統,預警系統等等,還包括戰略縱深等因素。然而,德國人搞的閃電戰,卻是在無視硬實力方面的因素,妄圖以突然襲擊,先發制人的打擊,迅速擊敗對手。這也就是說,閃電戰大概只能成功一次,例如法國被滅掉了,英國被打殘了。但是,接下來怎麼辦呢?德國的對手有了防備,他們處處提防德國,此時還能繼續搞一場閃電戰嗎?

希特勒還真就敢這麼搞,其實是在賭。他第二個下手目標,是蘇聯,可閃電戰固有的bug,必須無視硬實力,蘇聯的戰略縱深很大,綜合實力很強,在閃電戰開始後,德軍就必須一路往前推,既然已經招惹了蘇聯,也就絕無妥協的可能。這也就是說,閃電戰是不留後路的戰法,贏家通喫,可一旦輸了,就徹底完蛋了。因為,這肯定是很拉仇恨的,德國突然給蘇聯來這一下子,讓蘇聯人損失慘重,他們一旦緩過勁來,怎麼可能放過德國?

這一下,第二個BUG出現了,閃電戰不能停,因為一旦停下,其戰略目標就無法達成,搞閃電戰的意義就失去了。這就要求,德國必須做好戰爭準備,來應對這一風險。然而,德國很明顯沒有做好準備,直到後期,才開始搞全面戰爭,此時英美蘇三國已然結盟,要團結一致幹掉納粹,德國不可能招架過來。

在前線,閃電戰被遏制了,蘇聯保住了莫斯科,繼而在斯大林格勒殲滅德軍主力。到了這個時候,德國已經失去閃電戰的本錢,甚至失去了進攻的本錢。如此一來,閃電戰走向破產,雙方開始拉鋸戰,拼硬實力。離開了閃電戰,德國的短板暴露無遺,蘇聯的實力要遠強於德國,人口比的德國多,地盤比德國大,石油和鋼鐵產量,都遠強於德國。與此同時,蘇聯還獲得了美國的援助,而英美盟軍也對德國本土展開轟炸。從表面上看,德國是在與蘇聯打仗,但在1944年前,德國就已經與蘇美英三國同時對抗。

從某種程度上說,德國人為何要搞閃電戰?這其實也是心虛的表現,他們知道光明正大的打仗,幾乎毫無勝算,那就搞點陰謀招數,想著出其不意般擊敗對手。結果,德國人在蘇聯被教育了,他們最終自食惡果。

文 / 圖維坦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閃電戰在戰爭初期可謂是百戰百勝,然而,隨著戰鬥的持續下去,它的弊端也顯現出來。

最主要的就是補給的問題。在經過波蘭和法國的入侵後,1941年,納粹德國再次把閃電戰用在蘇聯身上。在初期也是無往二不利,然而,隨著戰線的拉長,德軍的補給越來越難以跟上,不得已前線部隊必須停下來等待後勤部隊的到來,由此造成了時間的浪費。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閃電戰針對中小型國家還可以,但是對蘇聯這樣擁有龐大戰略縱深的國家來說起不到大的作用,閃電戰是力圖在短時間內殲滅敵人,然而,納粹德國對蘇聯的閃電戰可以推進的距離相對蘇聯的國土來說太短。蘇聯可以將大量的工業和人力轉移到後方,等其鋒芒過去之後,重新組織兵力發起反擊。

另外,閃電戰需要經過前期長時間的準備,大量的軍事物資需要生產。


一戰結束後,雖然協約國對德國軍力進行了嚴重限制,包括坦克在內的大量武器被銷毀,德國不準研發裝備這些武器,但德國國防軍的精華-軍官團,卻得以保留了下來,魏瑪共和國政府還建立了一支精幹的10萬人國防軍,可以說,這是最最重要的,協約國對德國軍事能力限制的最大缺陷。

國防軍集合了幾乎德國當時最優秀的人才,從戰敗的那一天起,就開始研究一戰的失敗經驗教訓,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面對美英法等國同盟,德國繼續進行一戰時代的總體戰是沒有勝利希望的,事實上,一戰前德軍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很不幸,技術和戰術上的問題,導致一場快速決戰演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德國沒有能力與多個強國同時對抗。

德軍提出的閃電戰,最大的特色就是機動,在西歐戰役中,可以看到,德軍坦克性能要大幅落後法軍坦克,不管是火力還是裝甲,但在機動性上,尤其是集團作戰中具備強大優勢,在繞過馬奇諾防線後,法軍基本敗局已定,最終投降,英軍也遭受重創。

但在蘇聯,閃擊戰遇到了新的環境,雖然在戰爭初期消滅了數百萬蘇軍,但一來,蘇聯戰略縱深太廣,蘇聯的道路環境比不上西歐的公路,嚴重影響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前進速度,耗油量和零件磨損加劇,同時冬天也提前到來,這些屬於自然環境上的問題,二來,蘇聯的政治體制明顯不同於西歐,不少西歐國家在意識到軍隊主力被包圍,或者繼續戰爭會導致國民遭受災難的時候,選擇投降來保護國民聲明和財產,但斯大林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再多的人民也可以犧牲,只要能維護蘇維埃的統治,不惜用大量生命來減緩德軍前進速度,蘇聯紅軍一向以傷亡慘重著稱,德國最終在蘇聯被拖進消耗戰,加之美英,當德軍在莫斯科城牆下停止前進的時候,德國在二戰中的結局就已經註定。


閃電戰本身作戰理論沒有任何問題,即便現在的美軍實際上使用的仍然是二戰德軍的閃電戰理論。至於說德軍做到的不足的地方那就拿曾經的德國來對比現在的美軍,那就可以看到對應缺陷的地方了,比如戰機不夠先進,導彈不夠精準,缺乏陸軍航空兵與武裝直升機等等。

很多電視評論員學家不懂軍事,而很多軍事家又不搞學術研究,才導致了會把閃電戰當成是簡單的裝甲部隊機動作戰。實際上在發明德國的閃電戰的人是古德里安,古德里安在給這個全新作戰理論的時候並沒有名字,閃電戰反而是英法兩國給他命名的。

古德里安的作戰理念就是多兵種配合作戰,既儘可能的讓各個兵種配合作戰,利用兵種的優勢來取勝,比如用航空兵來替代炮兵轟炸敵人的裝甲集羣與碉堡羣;用坦克裝甲車來對打敵人的步兵;再用步兵來突擊敵人的炮兵陣地,等等,都是拿自己最強的一個點去擊打敵人薄弱的環節,這樣才能佔優勢。法國就是這麼被擊敗的!法國由於坦克裝甲車分散在步兵中使用,使得他們的裝甲兵跟步兵一樣,面對德軍的裝甲集羣攻擊完全沒抵抗力。

其次,盡量的讓節奏快起來,節奏快起來以後,各個兵種的配合就容易出破綻,這時候紀律性強的一方就會獲勝,比如在對陣蘇聯的時候,蘇聯不論從戰機數量到坦克數量都遠遠多餘德軍,蘇聯在戰爭爆發前有戰機12000架,德軍只有3900架;蘇聯有坦克14000輛,德軍只有2800輛,但是蘇聯的空軍裝甲軍之間沒有任何聯繫,這才使得德軍能夠在戰爭一開始就暴擊蘇聯。


「閃電戰」是二戰前由「裝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為首的革新派發明並完善的新時代戰法,它與一戰時期的塹壕戰、要塞戰、陣地戰存在代差,戰爭形式依然停留在此階段的軍隊遭遇閃電戰時是沒有還手之力的,事實上波蘭和法國在數周內戰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閃電戰」算是現代戰爭的雛形,是初始版的陸空聯合作戰,核心是裝甲兵和空軍的應用,同時強調步兵摩托化、後勤鐵路網和無線電通訊的保障,這是至關重要的。「閃電戰」進入實施階段時,空軍會率先出動,由俯衝轟炸機對敵前線陣地縱深的機場、指揮部、鐵路、橋樑公路、武備燃料庫、炮兵陣地進行不間斷地精確打擊,之後裝甲兵以集羣向預定的重要目標高速突進,突破敵防線後不作停留,繼續高速向敵縱深突擊,最終以鉗形攻勢將敵軍整塊合圍。同時,摩托化步兵應緊隨裝甲兵鞏固消化突破區域並防止裝甲兵側翼受到衝擊,傘兵應適時佔領敵縱深的重要樞紐、橋樑。閃電戰可以出其不意地向敵軍發起突襲,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給敵軍造成毀滅性打擊,敵軍會在沒有任何集結喘息的時間裡被迅速合圍殲滅,波蘭、法國以及蘇聯的斯摩棱斯克、基輔……閃電戰在這些戰役中造型了對方毀滅性的損失。

我認為,閃電戰最大的缺陷,一,在於對軍隊裝備與後勤保障能力的要求極其苛刻。閃電戰的實施要求軍機、坦克、裝甲車等的大量集中使用,伴隨而來的是對彈藥、燃料、配件的巨大消耗,這對戰時國家的後勤保障能力提出了考驗。就算在當年工業體系如此完善、國力如此強大的德國,在面對閃電戰的高昂消耗時也顯得力不從心,尤其在戰爭中後期面對聯軍的戰略轟炸,德軍很難再像戰爭前期那樣,發動一次像樣的閃電戰攻勢。都說德軍機械化程度高,其實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樣高,在波蘭、法國、蘇聯戰場,德軍大部分的後勤補給依然要依賴騾馬,在波蘭和西線戰場上尚能接受,但在東線蘇聯戰場上,廣袤的蘇聯國土讓200多萬侵蘇德軍和隨行的保障隊伍顯得那麼的渺小與無力,最終突襲變成了持久消耗戰,德軍最終耗死在了東線戰場上。一句話,閃電戰是奇襲,講究快、準、狠,但拖不起、耗不得,一停滯下來就是死。

閃電戰的缺陷,二是基於奇襲的本質,它的套路太單一,如果對方有針對性地充分準備,閃電戰難以發揮作用。戰爭初期,各國從未有過閃電戰的作戰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就沒做充分的戰爭準備,思想上根本不走心,所以在初見閃電戰時,必然陷入空前混亂,一敗塗地。但縱觀整個二戰全程,但凡德軍發動的大規模攻勢,總歸是以裝甲兵為矛頭,以鉗形攻勢做兩翼高速突破,然後合圍,然後殲滅。但是,蘇軍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等地那上百萬軍隊是白死的嗎?難道人家不長點記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庫爾斯克戰役了,德軍依然發動兩翼鉗形攻勢企圖合圍蘇軍的突出部陣地,然而蘇軍在陣地側翼佈置了重兵集團並適時地反突擊,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有威脅的大規模進攻就此失敗。可見,閃電戰適用於體量、國力等與自身相當的國家,可以在短時間內造成敵方的混亂、休克並殲滅,而在面對蘇聯、美國這樣的大縱深並有強大戰爭潛力的國家,閃電戰只能打疼打傷敵方,並不能速戰速決,反而自身會被拖入消耗戰,最終必然走向戰敗。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閃電戰也一樣,憑著超強的機動性在敵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攻擊敵方的指揮中心或從側翼包圍過去。強大的機動集團帶來可怕後勤保障和輔助兵力的需求,古德里安的閃電戰是多兵種互相配合作戰。坦克沖在前面必需有步兵配合,現在是步兵戰車,還有自行火炮,天上要有轟炸機、強擊機(現在是武裝直升飛機)。德國受「凡爾賽條約」影響只保留了10萬陸軍,軍工生產也幾乎停滯。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軍工生產才開始恢復,但是為討好德國人民,希特勒許諾每個德國家庭要有一輛轎車,以及投入其它的民生產業中,德國的軍工生產一直沒有全面恢復。德發動戰爭開始坦克和其它機動力量數量一直處於劣勢,步兵摩托化不足,無法有效策應坦克軍團。德國的二戰前期的勝利就是靠閃電戰坦克結合摩托化步兵機動能力,在西歐有著較好的公路網路,德軍無往不勝。可是入侵蘇聯就不同了,蘇聯戰略縱深大,加上很多地方道路交通不好,德國戰線拉長,後勤保障就無法跟上,德軍的機動性強的特點無法發揮,必然會陷入陣地戰、消耗戰。

德軍的閃電戰前期獲得成功的時候,看到最多的AB兩個集團軍羣向敵人發動「鉗形」攻勢,兩個坦克師在敵後會師,德軍完成對敵包圍。西線的法蘭西戰役,B集團軍進攻荷蘭、比利時吸引英法聯軍,A集團軍從阿登森林切入完成包圍。東線的波蘭戰役、明斯克戰役、基輔戰役又能看到德軍兩翼鉗形突破敵軍在敵後會師完成包圍。古德里安對著滿地的戰俘沒時間去抓,要求戰俘讓開道路,讓德軍坦克通過,等待後面部隊過來收攏戰俘。閃電戰的精髓繞開敵軍重兵把守地區,先孤立,利用機動性從兩翼鉗形攻擊,在後方會師完成包圍。數量和實力強於德軍英法聯軍和蘇軍在後方被德軍突破形成包圍後,軍心渙散,或各自突圍,或原地死守、或逃之夭夭,還有在路邊等著做俘虜的。這幾次戰役結果是法國40天亡國,有40萬聯軍從敦克爾刻乘船到英國;波蘭亡國;明斯克戰役蘇軍指揮官發現不對,沒有聽令死守,倒是撤出不少人馬,但指揮官被抓,上軍事法庭;基輔戰役被俘60萬,傷亡20萬,只突圍15萬。俗話說「一招鮮,喫遍天」,德軍的閃電戰讓各國摸不著底細,前期喫了很大虧,幾次慘敗也讓蘇聯的將軍們摸索出了閃電戰的規律,開始想出對策。

蘇聯人對付閃電戰的辦法就是不讓你包圍,改變環境因素拖住你。朱可夫在莫斯科戰役時採取挖反坦克戰壕,和佈置幾道防線的辦法來遲滯德軍進攻。第一道維亞玆瑪防線有二百多英里長,後面還有幾道防線,德軍擅長的兩翼鉗形包抄被防線阻擋無法展開。當年的老天爺也給力,下了幾場大雨,使通往莫斯科的道路泥濘不堪,坦克在泥地裏前進困難。德軍閃電戰神話就此被打破。

接下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對德軍閃電戰應付起來也比過去從容許多。而德軍開始因為戰線拉長,後勤保障無法跟上,閃電戰的威力發揮不出來了,當然這還有德軍統帥部的失誤,沒有一開始就投入重兵。德軍兩翼突破的時候,保盧斯率領B集團軍羣被蘇聯軍隊利用頓河與伏爾加河的灘頭陣地拖住德軍,使德軍無法形成包圍。突擊不利,閃電戰就變成了城市巷戰,這種消耗戰對有著漫長運輸路線的德軍是非常不利。德國的A集團軍羣在攻到蘇聯最大的油田還有幾十英里的地方再也無法突破了,因為沒油了,。雖然希特勒換了指揮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勤油料跟不上,A集團軍羣的包抄無法進行。保盧斯聽從了希特勒的命令,沒有及時率軍撤退,一直耗在斯大林格勒,一直耗到蘇聯方面完成反攻準備。朱可夫給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來了個德國人擅長的鉗形攻勢,完成了對第六集團軍包圍。軍隊的素質對應付閃電戰有很大作用,包圍圈中的德國軍隊表現遠優於法國和蘇聯的軍人,積極組織突圍和抵抗,直至彈盡糧絕,才投降。

蘇聯在東線戰場和德軍的長期作戰中摸索出了對付閃電戰的辦法,利用地理和環境因素使德軍無法完成突破形成包圍。使閃電戰打成消耗戰,德軍無法迅速擊潰敵人,自身戰線冗長,後勤無法跟上的致命缺陷就暴露出來了。


閃擊戰是現代戰爭的主要作戰模式,在二戰中,德國的閃擊戰可以說給世界各國上了一堂戰術課。

德國的閃擊戰可以說針對性非常強,主要的假想敵就是西歐和中歐的,這些國家國土面積和德國差不多,或者略小,和這些國家作戰,德軍的空軍可以直接打到目標國的全部縱深,可以說是可以一下子把對手先打蒙,然後地面的部隊迅速跟進,可以迅速佔領大部分重要目標。這裡邊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要把敵人先打蒙,趁著對方沒有回過神來,迅速完成地面佔領,等對方回過神來,地面上已經站滿了德軍的士兵,已經無法抵抗了。

這一手對付法國時非常奏效,當德軍突破阿登之後,法國人的心理上徹底被打敗了,法國人放棄了繼續作戰的勇氣,放棄了退去殖民地繼續作戰的計劃,在20年前的火車箱裏投降了。到了蘇聯,一開始斯大林也被打蒙了,連向蘇聯人民說明出了什麼事都不去,而是由莫洛托夫做了演講。但是後來斯大林終於回過神來,開始把蘇聯轉入戰時體制,開始全面動員,投入戰爭。

這就是德國閃擊戰最大的缺陷,就是如果第一次打擊不能把對方打蒙,並且佔領的對方的全部要點,如果要是讓對方回過神來,那麼德國可就是很麻煩了,讓戰爭進入長期化,那麼德國的各種不足就會表現出來。

對於德國空軍來說,只能充當空中炮兵的角色,對於敵方深遠縱深的戰略目標就無能為力了,可以說如果在1941年6月22日,有一架德國轟炸機在克里姆林宮附近扔下幾顆炸彈,那麼斯大林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回過神來。

而對於德軍的坦克部隊來說,過分的集中使用,使步兵部隊沒有坦克支援,而對於堅固設防的陣地,使用有坦克炮兵加強的步兵部隊最合適,但是德軍支援步兵的坦克或者突擊炮嚴重不足,德軍在遇到堅固設防陣地時的突破速度很低,這樣就失去了閃擊戰最重要的速度,德軍的做法是把坦克放在第一線,遇到堅固設防陣地就繞過去,堅定的向敵軍縱深突進。

這種做法過了一段時間,被各國地面部隊找到了防禦的辦法,守軍大量設置反坦克障礙物,同時建立大面積有炮火掩護的雷場,使用阻,炸,陷等手段降低德軍的進攻速度,從而折斷德軍的閃擊利劍。

而德軍的閃擊戰非常講究進攻的突然性,如果失去了突然性,那麼進攻很有可能失敗,就像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軍在防禦階段,德軍由於失去了進攻的突然性,從而導致德軍的進攻失敗。


首先要說明的是,到底有沒有「閃電戰」這個理論? 它是怎麼來的? 誰提出來的? 對這些問題的爭議越來越多,尤其是進入了21世紀以後,國際軍事史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閃電戰」本身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事兒:

因為第一: 「閃電戰」三個字最初的出現是德國隨軍記者的新聞報道;第二: 從繳獲的大量德國國防部檔案裡面來看,根本就沒有「閃電戰」的任何蛛絲馬跡。

因此,世界上許多歷史學以及軍事史學家認為,「閃電戰」並非是一種成熟的軍事理論;換言之,德國人從1939年到1942年(巴巴羅薩行動除外)所進行的戰役是即興的,而不是基於特定的軍事戰略。

閃電戰曾被稱為軍事革命(RMA),但許多歷史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德國人並沒有發明一種新的戰爭形式,而是將新技術應用到傳統的「陣地戰」思想中,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965年,牛津大學戰爭史教授羅伯特?奧尼爾(Robert O"Neill)提出了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

「閃電戰」其實就是一種戰術思想,它表示了德國軍隊對戰場上科技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繼續發展一種新的戰爭形式;而這種對戰爭的解讀遠遠超過了對手。

希特勒本打算在1939年以後發動一場不受限制的快速戰爭,但第三帝國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迫使這個納粹國家在準備就緒之前就投入了戰爭。

希特勒和德國國防軍在20世紀30年代的計劃並沒有反映出閃電戰的方法,而是相反。德國國防軍從未使用過這個詞,它也沒有出現在德國陸軍或空軍的戰地手冊中;

1939年9月,是《紐約時報》的一名記者創造了這個詞。

閃電戰既不是一種理論,也不是一種作戰計劃,甚至也不是一種戰術體系。

事實上,它根本不存在,至少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德國人從來沒有在準確的意義上使用過閃電戰這個詞,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引文之外使用過它。

它僅僅意味著一場迅速而決定性的勝利(閃電戰)……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發明任何新東西,而是使用坦克、空軍和無線電控制司令部等新技術來恢復他們仍然認為有效的舊戰爭方式。

下面再來看這種戰術的致命弱點。

一) 地理環境。當時德國的所謂「閃電戰」機械化部隊移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地形和天氣條件。如果天氣以及地形不允許,坦克集羣快速運動是不可能的。

只有當地形平坦、堅固、暢通無阻,沒有障礙物或防禦工事並且毫無抵抗時,纔可能成功; 反之,如果丘陵地帶,樹木繁茂,沼澤遍佈,或者是城市,坦克集羣必然會受阻。

二) 制空權。在1944年的諾曼底戰役中,盟軍的制空權,特別是在裝備著8枚RP-3火箭的情況下,對德國裝甲和機動車輛構成了威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空軍在地面上的影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早期的德國成功是在盟軍飛機無法對戰場產生重大影響時進行的。

1940年5月,德國空軍和盟國之間的飛機數量接近於相等,但德國空軍已經發展為支持德國的地面部隊移動的有效支持手段,而每一架戰機的飛行次數也明顯增加。

而反觀盟軍空軍,他們缺乏近距離的空中支援飛機,盟軍每天的飛行架次是法國人434,而英國人只有160,但攻擊地面目標的方法也沒有根本性的突破。

德國空軍平均每天飛行架次1500。

只是到了戰爭的後期,盟軍的空中優勢才慢慢突出,成為德軍坦克集羣移動的一個重要障礙。到1944年6月,西方盟國完全得到了戰場上的制空權,他們的戰鬥轟炸機在攻擊地面部隊方面非常有效。

在諾曼底登陸日,盟軍僅在戰場上飛行了14,500架次。6月6日,德國空軍只飛行了大約300架次。

三) 地面部隊以及後期補給。

閃電戰的特點之一就是「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當時在鋼鐵洪流滾滾向前推進的時候,同樣暴露出了致命弱點——地面部隊(步兵)以及後勤保障難以適應推進的速度。

閃電戰雖然在對波蘭和法國的快速運動中有效,但在以後的幾年裡,德國無法維持這種快速移動。同時,由於推進速度過快,也會暴露出補給線的弱。

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大量的德軍飛機、坦克由於得不到油料的補給,被德國人紛紛遺棄。特別是美國遠程戰略轟炸機加入對德軍後勤保障線進行轟炸以後,這種情況更甚。


德軍的閃電戰也是有自身的缺陷的,其戰術理念確實先進,但是很多方面最終限制了德軍閃電戰的實際作戰效果。

坦克問題。提到二戰德國裝甲部隊,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這些裝備,但是這都是在戰爭中後期纔出現的。戰爭早期德軍在坦克方面實際上是很喫虧的,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比如在法國戰役中,德軍主要還是二號輕型坦克和三號輕型坦克,四號中型坦克還是少數,面對法軍的B1、S35等坦克,以及英軍的瑪蒂爾達等,完全無法對抗。

質量不如敵人也就罷了,但是坦克的數量也是如此,當時德軍總共纔有2500輛坦克,而法軍開戰之初就有3400輛。可以說如果沒有空軍等其他兵種的協助,以及德軍裝甲戰術的優勢,德國的閃電戰極有可能在法國破產。

步兵機械化程度差。步兵在閃電戰中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當時德軍的機械化程度很低,能裝備SDKFZ251等這些裝甲輸送車的都是少數,很多部隊連卡車都沒有,這就導致步兵機動能力差,而且受制於機動方式,很多重型兵器無法及時得到使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