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简明扼要的说: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是汉代第9个皇帝,同时也是汉代数百年的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

公元前74汉昭帝突然死亡,而且没有留下后裔,于是当时的权臣霍光便迎刘贺继皇位,这是的刘贺刚19岁。但是仅仅当了27天皇帝,刘贺就被霍光废黜,赶回封地,之后又被元封为海昏侯,将封地迁移到现在的江西南昌。神爵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9年,刘贺在郁郁中去世,史称汉废帝。

(刘贺画像)

再稍微详细点:汉武帝时期发生过一次「巫蛊之祸」,导致太子被废,年仅8岁的刘弗陵成为新太子。

汉武帝时候年幼的刘弗陵继承皇位,但由于无法亲政,便由霍光等大臣辅政,但是霍光是个野心家,把大权独揽于一身。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刘弗陵突然离世。汉昭帝刘弗陵死后没有留下子嗣。史书记载:「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臣们都在考虑由汉武帝仅存的儿子时任广陵王来按照传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矩接替皇位。但是当时的大将军、大司马霍光却怎么也不同意,说汉武帝遗诏中说过刘胥不是做皇帝的料,绝对不能立他,同时以太后之名,派人去把当时的昌邑王刘贺请来立为皇帝。

(影视作品中的刘贺)

刘贺就这样从一个地方的王戏剧性的成为了天子。

刘贺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当上皇帝后本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心态,把原来的封地昌邑国的大小官吏全都调到京城来给予高官厚禄。霍光这时候不开心啦,原来他阻止成熟的刘胥当皇帝而支持年轻的刘贺是为了更好的大权独揽,把持朝廷,然而事与愿违,刘贺的行为彻底超出了霍光的预期,他发现这个年轻人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于是仅仅27天后,就被霍光废黜。先是被赶回封地昌邑,又被前往今天的江西南昌,改封「海昏侯」,之后在郁郁中度过余生十几年,34岁就去世。

(刘贺墓考古发掘现场)

刘贺的一生确实充满戏剧性。

根据现有的文字资料和考古材料,有人推测,刘贺的一生或许并不像史书那样说的那么荒诞,刘贺甚至有可能是一位有野心的实干家,只是因为他刚登帝位,立足不稳,就想挑战霍光的权威,结果只能被废黜,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出土刘贺印)

史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刘贺被封海昏侯后,扬州刺史曾上报中央政府,刘贺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有著密切的交往,孙万世就问过刘贺,在知道要被废除帝位的时候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刘贺回答道,还不是因为当时太年轻。于是之后刘贺就被中央派来的官员一顿检查,差点彻底废除爵位。最后皇帝削除他大部分的封邑,仅给他剩下1〇〇〇户的封邑。

(刘贺墓出土金饼)

从这件事情足以说明,刘贺一直被中央监视,如果他真的是荒唐至极,毫无野心,还有什么必要随时监视他呢?总之,过去的历史,真实的真相是永远不可探寻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一步比一步的更接近真相。


海昏侯刘贺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祖母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两个舅公是协律都尉李延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

由于李夫人早逝,汉武帝对刘髆很是怜惜,给了他很多赏赐。公元前88年,因为父亲去世,年仅五岁唯一的刘贺嗣位昌邑王。

△刘贺玉印

公元前74年,无子的汉昭帝刘弗陵去世,辅臣霍光和群臣考量,选刘贺入长安继位。因为刘贺久在山东,朝中无势好驾驭。

18岁的刘贺喜出往外,比不得先祖文帝刘恒步步小心,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奔入京。

继位仅27天之后,据《汉书》记载,霍光以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举证说他短短在位期间就干了1127件坏事,(如此言之凿凿不免叫人生疑。)废帝成庶民,成为汉朝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

霍光让其返回封地,在严密的监视下苦熬,不过刘贺得到了父王刘髆的全部家财,另加两千汤沐邑两千户封赏。但他从昌邑带来的群臣二百余人,被霍光以"陷王于恶」之罪名诛杀,死前哀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专家猜测他们在27天里,曾试图除掉霍光,操之过急还是刘贺举棋不定,事败导致刘贺被废。

10年后,汉宣帝刘询经过考察,终于放下心来,封叔叔刘贺为海昏侯,举家搬到偏远的江西海昏县。5年后,33岁的废帝郁郁而终。

而根据其墓发掘发现,里面有编钟琴瑟,还有孔子屏风像,让后看到背负"荒淫迷惑"之名的刘贺,应该是个知书达理,好音律,有著高雅情趣的文艺青年,而不是史书上所言的"昏侯」。

但令人不解的是,那他为什么将巨量的黄金同葬呢?刘贺墓中黄金重量约200斤,约当时全国总量的千分之一。

考古人员发现墓中的金饼和金板等,并非流通货币,而是祭祀高祖的供奉酎金。一些金饼上刻有蝇头小字"海昏侯臣贺:酎黄金"。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发起祭祀赞助活动,而且制度严苛,以酎金不如法夺去106个侯爵之位,占当时列侯半数。

他没有把黄金留给二十二个子孙,因为一生沉浮让其明白,祖上丰厚遗产既带来幸福,也深感露富于外,前途凶险不测。自己虽远离朝堂,在时时受到监视。加上算缗和告缗的财产税法,财留子孙会祸及后人,不如尽埋地下以绝后患了。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闲鱼??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文藏来答】海昏侯刘贺的身份,那是相当复杂,相当高贵,相当奇葩……

首先,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他父亲是汉武帝的第五子昌邑王;(皇孙)

其次,刘贺幼年早孤,四五岁是就继承了昌邑王之位;(诸侯王)

然后,刘贺的小叔叔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汉昭帝没有儿子,刘贺便入京继承皇位;(皇帝)

接著,刘贺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了,被皇太后贬为庶民;(平民)

最后,刘贺被废之后很老实,新皇帝(他的堂侄汉宣帝)念亲情封他为海昏侯。(列侯)

可以说,真是一波三折还多……

(海昏侯墓出土金饼)

原本刘贺继承昌邑王位后,作为藩王,不用管理朝政,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便可保一生荣华富贵。他从小也展现了吃喝玩乐的天赋,郎中令龚遂劝谏他,他就用手堵著耳朵,一边跑,一边说:「郎中令你可真会使人羞愧。」然并卵,知道羞愧的他毫不收敛。

(海昏侯刘贺的印章之一)

奈何,突然天降大任。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刘贺的小叔叔——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汉昭帝没有儿子,因此大将军霍光扶持十九岁的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

刘贺带著大批封国的属臣和仆役,浩浩荡荡前往长安城奔(登)丧(基)。哭丧完毕后,刘贺接受皇帝玺印和绶带,继承帝位。可是,他却没来得及谒见高祖庙(汉高祖刘邦的宗庙),登基仪式没有完成,这给他留下了轻易被废的巨大后患。

(海昏侯墓出土金饼)

入宫之后,刘贺在服丧期就吃肉开荤,扮戏子,听伶人演奏演唱,还在服丧的地方随意打开皇帝印玺。跟来进京的属官又拿著符节,带著从昌邑过跟来的从官、马官、官奴等二百多人进入皇宫,随意游玩,把皇宫当成了封国的王宫……这一系列行为,引起大将军霍光的强烈不满。

大将军霍光联合朝廷百官,一起上奏皇太后废除刘贺的皇位。皇太后是霍光的外孙女,当然听霍光的。于是,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刘贺就被废了,成为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海昏侯墓出土铜钱)

皇太后把刘贺贬为平民,送回封地,并且废除了昌邑国,降为山阳郡,只保留了原昌邑王宫的财产给刘贺。跟刘贺进京的那二百多人都被诛杀,只有郎中令龚遂、中尉王吉和老师王式3人,因多次规劝谏他而免于一死。

(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

即位的新皇帝是刘贺的堂侄——汉宣帝刘询。汉宣帝秘密指使山阳郡太守张敞,严密关注刘贺的一言一行。张敞的汇报之详细,包括刘贺有多少妻妾儿女,他们与朝廷官员有何瓜葛,王宫的183个仆役都来自哪里都叫什么,王宫有多少财物……全都上报。

刘贺被废后也知道收敛了,几乎隔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以便让皇上对自己放心。昌邑王宫终日大门紧闭,只开小门,每天只有一个穿著朴素的差役早上到街上采买,送一趟食物进去,此外几乎没有人员出入。张敞不放心,还亲自拜访过刘贺,后来他给汉宣帝的密奏中说,昌邑王刘贺的穿著打扮、言行举止,都显得十分白痴。汉宣帝这才放心刘贺,下旨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海昏侯墓出土玉器)

刘贺跟一位叫孙万世的太守属吏有来往,孙万世问刘贺:「从前您被废帝位时,为什么不坚守在皇宫里并斩杀大将军霍光,却听凭别人夺去天子印绶?」刘贺说:「是啊,我错过机会了。」这点刘贺没说错,当时他的两百多位属官被诛杀时,纷纷哭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是在骂刘贺当时没抓住机会杀了大将军霍光,以致被废。孙万世对刘贺说:「只怕你的列侯之位也不会长久啊。」刘贺说:「将来肯定海昏侯之位也不保,但这已不是我应谈论的了。」

(海昏侯墓出土铜雁鱼灯)

海昏侯刘贺的这些话被密探报告给汉宣帝,汉宣帝大怒,削去刘贺三千户食邑。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汉武帝的孙子,作为曾经坐过龙椅的人,海昏侯刘贺多么富有不难想像。因此,他的墓还才会出土那么多惊世骇俗的文物。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


命好的,但历史事件里聊聊几笔的大人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