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中所介绍的场景,讲的是他倾尽了心血的「随园」。简单说就是,开池塘,建楼台,植绿竹,养花草,造假山,买古玩器皿,书籍图画。将这些精品和名品集中在一起,建造了一个理想中的园林。也就是在这个园林中,袁枚创造了他的厨师界「宝典」——《随园食单》。

袁枚对吃的态度可谓虔诚又认真。四处游玩时,碰到美食怎么办?记菜谱!只爱吃又不会做怎么办?派厨师去参观学习。这样一个会吃、会记、会品的袁枚创作出的《随园食单》,自然味道好极了。

《随园食单》出版于1792年(乾隆57年)。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等十四个方面,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文字方面,《随园食单》简单清爽,许多家常菜人人都可照著去做,如黄鱼切丁,用酱油泡过,沥干后爆炒之,带皮肉煮半熟,经油烧,切块蘸椒盐,都在家居就可以尝试制作的。

在描写方面,袁枚能让简单的文字迸发出香甜的味道来,例如有一种「栗糕」:「煮栗极烂,以纯糯(江米)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还有,世人或许只知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高邮鸭蛋,实际上袁枚在二三百年前就到过高邮,品尝过高邮鸭蛋,印象极佳:"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袁枚写吃,跳出了自身的桎梏,完全不似老儒生,倒颇似市井小民道家常。有时间不妨跟著《随园食单》,多多体会一下这些穿越历史的味道。


随园钱塘,承了六代繁华和燕化火宋文明


因为他们精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