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指蔡京的。蔡京是北宋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连当时的米芾都自叹不如。元朝的陶家仪在他的《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当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被当做蔡体字的代表。

但是蔡京其人人品极差,在宰相位上的17年间,做尽了坏事。被称为六贼之首。后人因此,将蔡体字的代表归为他师从的蔡襄。以示公道自在人心。


这个「蔡」,原本指的是蔡京,靖康之变后,逐渐变成了蔡襄,延续至今。靖康之变以前,蔡京是当朝大院,皇帝身边的红人,皇帝在书法上的知音,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要评全国书法名家,都得有他一席的,搞不好还得是首席,这很符合中国的人情世故传统。但靖康之变以后,宋朝的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们,遭受这种首都陷落、二圣被俘、大片国土沦丧,还不得不割地称臣、岁纳贡币的变乱,很痛苦。痛定思痛,总结原因,他们认为,蔡京辅政时期,惑乱朝纲,欺上瞒下,让皇帝不干正事,是造成靖康之变的重大原因。这样一来,自然不会去传颂一个国家级恶人的亮点,正好蔡京的本家蔡襄书法也不错,没什么恶行,所以这个「蔡」,从靖康之变后,逐渐从蔡京变成蔡襄了,这也是中国的人情世故里去恶扬善的体现。抛开功过,蔡京的书法是有两刷子的。


应该是蔡京,然世人恶其为人,以其族人替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