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想必大家都了解,而且也一定是跟俄罗斯挂钩的,但是,芬兰的伏特加你了解吗?在全部由海冰和雪造成的冰雪城堡里的酒吧里,就有来自芬兰本土的品牌Finlandia。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芬兰伏特加Finlandia与伏特加Водка的不同之处。

  酒吧柜台是由海冰制成

  芬兰伏特加Finlandia选用纯正的冰川水及上等的大麦酿造。芬兰伏特加于1970年诞生于北欧Scandinavia斯堪的纳维亚,由于它的品质纯净且独具天然的北欧风味及传统,因而树立了高级伏特加的品牌形象。

  芬兰伏特加Finlandia,酒瓶是一件取材于芬兰冰川冰柱形状的艺术品,其中有60%的主要成份——水,这是经过10,000多年冰碛过滤,保留了冰河时期的纯美形态,绝非净化、过滤或其它技术所能赋予的。为了确保清纯之水不受污染,竟将水源方圆1,200公顷纳为保护区!

  而邱黎所喝的这款是Finlandia蔓越莓口味的,其透明的瓶身里流淌着蓝色的伏特加,配上由冰块制成的酒杯使其味道更加可口,虽然酒精度数已达37.5%,但是蔓越莓口味的甘甜使人忘记这是一款烈酒,忍不住一直喝!

  这款蔓越莓口味入口之香甜,会忘记这是一款高度酒精类饮,这对于喜欢果味类酒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简直是“把妹神酒”!味道虽好,但请注意不要贪杯哦!

  冰块酒杯的形状有很多种,但也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一模一样的,如果你对冰块酒杯感兴趣,可以自己在冷藏室制作一款属于你的酒杯。天然冰川水冻成的冰块加上芬兰伏特加之后口感会更加的好,入口就会感叹一句,“这是芬兰的味道!“而当你喝完一杯酒的时候,酒杯也会随之变小融化,所谓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备,有趣极了。

  伏特加在酿造原料上并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所有能够进行发酵的原料都可以用来酿造伏特加,当然包括葡萄和马铃薯。俄罗斯伏特加Водка使用的原料大多是含有淀粉的马铃薯及玉米,而芬兰伏特加Finlandia使用的原料是生长在洁净生态环境下的六棱小麦,因其气候寒冷土壤鲜少被污染,所以六棱小麦含油量极低,使伏特加的口感更加天然。

  Водка是源于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词当中“水”的发音“вoда”,因这种烈性酒中水比酒精含量多,所以取俄语水的发音谐音,它也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伏特加Водка酒精经蒸馏稀释之后在40~60之间,芬兰伏特加Finlandia度数则在40度左右,且有多种口味,非常容易入口,而Водка显然要烈的多。

  伏特加国际通用的最主流的喝法是静饮,也就是喝纯的,一次在杯底倒入15-30ml,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块或几块冰。在俄罗斯和芬兰等国享用伏特加的方法则更为激烈一些,将伏特加放入冰柜,在0度一下冰冻至液体粘稠状,这时取出饮用,那种入口冰爽,在喉咙处发热的酒精刺激是最爽的!

  在北欧国家喝伏特加就像餐前酒一样,一般会配卤制过或熏制过的海鱼,比如鲱鱼、鲭鱼,甚至大马哈鱼一起配餐饮用,味道实在好极了!

  除了喝纯的,还可以按比例与果汁兑饮,也就是鸡尾酒,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款简单的伏特加鸡尾酒的做法。

  1.螺丝起子- Screwdriver

  在美国石油工人在中东上班时喜欢悄悄把橘子汁混入伏特加饮用,由于手边没有趁手的勺子,于是用螺丝起子来搅拌,于是得其名。

  原料:伏特加1份、橙汁2份

  制作方法:杯中装满冰块,依次加入伏特加,橙汁,用吧匙轻轻搅拌即可。

  口感点评: 口感酸甜爽口、清爽,清香微苦,淡淡的酒香带来纯粹的醇香。

  2.莫斯科之骡-Moscow Mule

  20世纪40年代,美国伏特加酒厂老板马丁和朋友摩根设计的这款“莫斯科之骡”鸡尾酒来准备推销各自的商品。没想到“莫斯科之骡”鸡酒大获得成功,成为以伏特加为基酒中最负盛名的鸡尾酒。

  原料:伏特加1份、干姜水或姜汁啤酒1份、青柠1个

  制作方法:在杯中装满冰块,加入切好的青柠瓣,倒入伏特加和干姜水,最后把其中一瓣青柠挤在酒上,用吧匙轻轻搅拌即可。

  口感点评:口味清新爽口,淡淡的酸楚让人回味无穷,12度,随时可饮。

  3.时髦灰雁-Spruce Goose

  这是一款出道不久的鸡尾酒,2011年调酒师根据《海上烟云》特制的一款鸡尾酒,配料简单却口味独特。

  原料:灰雁伏特加1份、西柚汁1/2份、汤力水3份

  制作方法:在杯中装满冰块,加入西柚汁,加入1份灰雁,再加入3份汤力水,用吧匙调匀即可。

  口感点评:清新口感,西柚汁的清酸口在齿间,持久回味。

  我去看世界之芬兰之旅还在继续,请持续关注纪录片我去看世界~随我一起进入冰雪芬兰,了解更多风土人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