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想必大家都瞭解,而且也一定是跟俄羅斯掛鉤的,但是,芬蘭的伏特加你瞭解嗎?在全部由海冰和雪造成的冰雪城堡裏的酒吧裏,就有來自芬蘭本土的品牌Finlandia。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芬蘭伏特加Finlandia與伏特加Водка的不同之處。

  酒吧櫃檯是由海冰製成

  芬蘭伏特加Finlandia選用純正的冰川水及上等的大麥釀造。芬蘭伏特加於1970年誕生於北歐Scandinavia斯堪的納維亞,由於它的品質純淨且獨具天然的北歐風味及傳統,因而樹立了高級伏特加的品牌形象。

  芬蘭伏特加Finlandia,酒瓶是一件取材於芬蘭冰川冰柱形狀的藝術品,其中有60%的主要成份——水,這是經過10,000多年冰磧過濾,保留了冰河時期的純美形態,絕非淨化、過濾或其它技術所能賦予的。爲了確保清純之水不受污染,竟將水源方圓1,200公頃納爲保護區!

  而邱黎所喝的這款是Finlandia蔓越莓口味的,其透明的瓶身裏流淌着藍色的伏特加,配上由冰塊製成的酒杯使其味道更加可口,雖然酒精度數已達37.5%,但是蔓越莓口味的甘甜使人忘記這是一款烈酒,忍不住一直喝!

  這款蔓越莓口味入口之香甜,會忘記這是一款高度酒精類飲,這對於喜歡果味類酒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簡直是“把妹神酒”!味道雖好,但請注意不要貪杯哦!

  冰塊酒杯的形狀有很多種,但也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複製一模一樣的,如果你對冰塊酒杯感興趣,可以自己在冷藏室製作一款屬於你的酒杯。天然冰川水凍成的冰塊加上芬蘭伏特加之後口感會更加的好,入口就會感嘆一句,“這是芬蘭的味道!“而當你喝完一杯酒的時候,酒杯也會隨之變小融化,所謂趣味性與實用性兼備,有趣極了。

  伏特加在釀造原料上並沒有任何特殊的要求,所有能夠進行發酵的原料都可以用來釀造伏特加,當然包括葡萄和馬鈴薯。俄羅斯伏特加Водка使用的原料大多是含有澱粉的馬鈴薯及玉米,而芬蘭伏特加Finlandia使用的原料是生長在潔淨生態環境下的六棱小麥,因其氣候寒冷土壤鮮少被污染,所以六棱小麥含油量極低,使伏特加的口感更加天然。

  Водка是源於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вoда”,因這種烈性酒中水比酒精含量多,所以取俄語水的發音諧音,它也是北歐寒冷國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飲料。伏特加Водка酒精經蒸餾稀釋之後在40~60之間,芬蘭伏特加Finlandia度數則在40度左右,且有多種口味,非常容易入口,而Водка顯然要烈的多。

  伏特加國際通用的最主流的喝法是靜飲,也就是喝純的,一次在杯底倒入15-30ml,根據個人口味加入一塊或幾塊冰。在俄羅斯和芬蘭等國享用伏特加的方法則更爲激烈一些,將伏特加放入冰櫃,在0度一下冰凍至液體粘稠狀,這時取出飲用,那種入口冰爽,在喉嚨處發熱的酒精刺激是最爽的!

  在北歐國家喝伏特加就像餐前酒一樣,一般會配滷製過或燻製過的海魚,比如鯡魚、鯖魚,甚至大馬哈魚一起配餐飲用,味道實在好極了!

  除了喝純的,還可以按比例與果汁兌飲,也就是雞尾酒,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款簡單的伏特加雞尾酒的做法。

  1.螺絲起子- Screwdriver

  在美國石油工人在中東上班時喜歡悄悄把橘子汁混入伏特加飲用,由於手邊沒有趁手的勺子,於是用螺絲起子來攪拌,於是得其名。

  原料:伏特加1份、橙汁2份

  製作方法:杯中裝滿冰塊,依次加入伏特加,橙汁,用吧匙輕輕攪拌即可。

  口感點評: 口感酸甜爽口、清爽,清香微苦,淡淡的酒香帶來純粹的醇香。

  2.莫斯科之騾-Moscow Mule

  20世紀40年代,美國伏特加酒廠老闆馬丁和朋友摩根設計的這款“莫斯科之騾”雞尾酒來準備推銷各自的商品。沒想到“莫斯科之騾”雞酒大獲得成功,成爲以伏特加爲基酒中最負盛名的雞尾酒。

  原料:伏特加1份、乾薑水或薑汁啤酒1份、青檸1個

  製作方法:在杯中裝滿冰塊,加入切好的青檸瓣,倒入伏特加和乾薑水,最後把其中一瓣青檸擠在酒上,用吧匙輕輕攪拌即可。

  口感點評:口味清新爽口,淡淡的酸楚讓人回味無窮,12度,隨時可飲。

  3.時髦灰雁-Spruce Goose

  這是一款出道不久的雞尾酒,2011年調酒師根據《海上煙雲》特製的一款雞尾酒,配料簡單卻口味獨特。

  原料:灰雁伏特加1份、西柚汁1/2份、湯力水3份

  製作方法:在杯中裝滿冰塊,加入西柚汁,加入1份灰雁,再加入3份湯力水,用吧匙調勻即可。

  口感點評:清新口感,西柚汁的清酸口在齒間,持久回味。

  我去看世界之芬蘭之旅還在繼續,請持續關注紀錄片我去看世界~隨我一起進入冰雪芬蘭,瞭解更多風土人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