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欣赏书法作品之难

我觉得你这样的感觉一点都没错,弘一法师就是那样的人,弘一法师的作品也是这样。或者说书法作品历来如此,他只能给人以模糊的意象,而不是清晰具体的存在,这也是我们欣赏书法的难点,重点所在。

我们可以整体感知这一幅作品具体的好,他好在什么样子,但是具体哪里是他变的好,是他让人感觉非常好,这又是另外一番功夫了。

二、拆分

我们可以从书法的笔法、结构、章法三个层面来分析为什么或者是怎样去感知一个作家、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三、笔法分析

弘一法师的字体笔法以及笔画造型,非常细腻温润,而且你在弘一法师的作品里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方硬或者尖锐的东西存在。每一个笔画都是那样温润秀雅,外表非常润滑,每一点棱角,因此,没一个笔画都像是被抛了光,上了蜡的宝石珠玉,闪闪发光,非常惹眼,这也是他的书法显得温润的原因。

四、结构分析

弘一法师在结字方面,尤其是汉字笔画的造型处理方面,简直是一个天才的人物,为了表现自己心目中那种淡泊功利、与世无争、忘我之境的精神状态。在书写的过程中,著意将一个字的结构故意写散,笔画相对缩小,因此在一个字之中也留有缝隙和余地,者是非常明智的举动。这样一来,弘一法师在看似漫不经心的书写中,透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那种天人合一、毫无波澜的心境,便显得淋漓尽致。

虽然松散的结构非常令人乏味,也显得很幼稚。但是弘一法师毕竟是弘一法师,这样的处理。非但没有乏味,而且还绕有情趣,显得非常有童趣、童真。这大概也是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吧,崇尚天真自然。捻花而笑,参悟佛禅。

五、章法分析

弘一法师在章法上的处理基本上和笔法是一致的,没有可以找寻齐整,没有刻意安排,而是随性自然,自然地书写流淌,让自己的真挚感情伴随书写的过程渗透在作品黑白线条的世界里。这一点也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超脱不俗之气扑面而来。


我们分阶段来看看弘一法师书法的特点吧。

早期:

大师早期作品,总体上受北朝碑版的影响,点画抑扬顿挫,结构笔锋锐利。他结合魏碑自创的楷书,笔画饱满厚重,结体略修长,笔画以魏碑为主,兼融了更多隶意,修长劲瘦。以下为其早期作品。

中期:

这一时期为大师出家后的12年,即1918年——1930年。这时大师已洗尽铅华,方笔开始弱化,线条开始变细,灵动,圆润,结体加长,有意识地提炼简净明了的气息,处于「入世」与「出世」的过渡期,是「弘体」的孕育期。

这一时期他开始在往昔书风的基础上,融钟繇楷书,持恭敬之心,神凝气端,探寻向佛门僧人应该持有的写经书法风格的演进。此时的结体由矮肥变为正方,骨骼俊挺,笔画稍瘦,起落严谨,放少收多,跳出北碑影响,看外部之美不如往昔,而平淡冲和,与世无争,虔诚苦行。以下为中期作品。

晚期:

结体更加简净、恬淡、圆融、瘦峭,从中体会到沉重的宗教内涵,仿若理佛,心静至诚,从容不迫。其字体上宽下窄呈瘦长之形,虽圆润稚拙,然筋骨内蕴,转折、提钩之处隐现劲力。

此一时期的线条多用圆笔,极富圆融温润之美,毫无犷野之气,呈现出超脱淡逸、不食人间烟火的禅意,清绝人间。以下为其晚期作品。


高山流水 又见悲欣——追缅弘一老人圆寂75周年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诸多艺术的造诣,尤为难得的,是他一生始终恪守奉行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的艺术观。这对当下艺术领域的发展,以及精神传承等,都有非常难得的现实意义。李叔同出家以后,弃舍诸艺,独书法不废,并将此作为利益世间的善巧方便。

弘一大师说:「朽人的字就是法」。一心说:「我的法就是字」。

一心,1971年生,弘一研究专家。多年来,一心一直在用一颗靠近弘一大师的心,来降伏自己的心。

究竟什么是弘一大师的内心?什么是弘一大师的精神?在弘体童真稚拙的外形里,包裹著百岁长者的大智慧;在去尽铅华的简约的线条内,有著百炼钢化绕指柔的张力;在通篇看似漫不经心的布局中,每个字有如论道君子般的从容。一心希望通过他所创作的弘体书法作品,带观众进入净、静、敬的状态,这也是寻味艺术之道。

本次将展出84件作品,展览以一心的书法为显轴,并以装裱、影像作品为隐轴,穿插并陈,呈现弘公至真至简之道。

此主题的灵感来自有感于弘一大师一生敦品励德,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之高尚情操。师出家后以书法为方便,普利十方,悲心未已。其后期独创的弘体书法与其自身的人格水乳交融,溶于一体。

「弘书演道」蕴含二义

其一,大师晚年尝夫子自道:"朽人的字就是法。"其书与道,确实难分彼此。大师法号弘一,法名演音。此处"弘书"即指弘一之书,"演道"即指演音之道。合之即是:弘一之书,即是演音之道。

其二,前人已往,来者不息。弘一精神崇高的人文价值有待后人去挖掘、继承、弘扬、推演,并薪火相传。是为"弘书演道"主题的缘起和立意所在。

该作以方正为布局,不偏不倚,以喻恭敬;略款,以示无我;钤印于中,以显正心。


清微淡远,不著尘烟。

瘦劲通达,平和内敛。

悲悯苍生,心灯点燃。

无上清凉,沉静安然。

品弘一法师书法有感


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留下的四个字--「悲欣交集」,理解和评价一个人的书法应该和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联系起来,纵观大师一生,少年风流倜傥,中年受三皈依,号弘一,在虎跑寺正式出家。大师一生造诣极高,动乱的年代,他的内心是平淡、恬静、冲逸的,他的作品难见棱角,这就是外人所临摹不出来的,当一个人的涵养极高时,就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让人敬畏,我想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应该和他本人一样高尚,一样令人敬畏。


我是个出家人,喜欢书法,所以我认为有一点资格回答一下,说错见谅!

因为弘一是学律的,所以我们都称之为弘一律师!出家之前不否认李叔同是多才多艺之人!第一个将话剧引入中国,经典的「送别」等等就不多说,大家都知道,才子多情!李叔同也没闲著,几任妻子!最后还是个日本裸模,据传是他将失传的四分律戒本从日本带回,但无法考证。皈依佛门之后宛如开悟!追寻近乎自虐式的戒律要求自己!曾经闭关几年,自知时至时还叮嘱不要压到蚂蚁!综上所述,(原谅我不敬)这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纨绔子弟最终醒悟的一生!那么他到了生命的尽头(或是说再轮回的开始)交代了些什么?应该就是就是佛法的不争,是众生平等!是返璞归真!但是!我想说几句;

题款格式不妥!沙门(比丘)应在法号之上!

此处题款「支那」二字什么意思?

按理来说律师出家前就是个才子,书法也见一斑,这种错误不应该,猜测虽然生活上严持戒律,思想上还有所欠妥!不然怎么解释?,要不就是这些字就是假的,我面壁!按理说议论前辈修行就是过,但是我还是想说,为什么大家都知道陈晓旭李娜出家了?因为是名人!哪个行业也得名人效应!懂否?现在的佛法叫行业了!罪过!

律师后期的字是想表达佛法的众生平等!别在意色相!抛弃一切法,写字就是写字,识得就好!然而被后人凭空揣摩出大量信息!(看回复有高人恨不得从弘一律师字里体会出华严经的奥义!服了这慧根了,你咋不上天呢?)!大巧若拙?丑书横行!

此回复如果影响到了某些人的收益!不好意思!你打我!来吧!


不用看评论,就知道没人喷!我不懂书法,但看头条上关于书法多了,不管写的好坏总会让有些人觉得不屑,不知道是什么心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呢!还是骨子里的文人相轻。但有一点,没人喷古代名家。李叔同德高望重,且不说写的真好,即使不好!我想没人敢说不字。怕找骂!,呵呵!好笑!这现象!


李叔同的字叫空灵体,此后我私下管他叫和尚体,就像道士们写的字,大家又是一个基本差别不大的味!后来很多和尚跟著学,譬如已故的武汉归元寺昌明主持,等等!个人觉得学起来还是没有正统六体的难度,因为它不拘泥于每笔笔画的到位,而是在稚拙中表现自然和随意,加上字出至于出家人之手,自然让人体会到独有的禅意。也不必非说那就是什么字的本真!在书法艺术的高度上嘛,个人觉得和正统书法根本难以比肩!只不过是他对于书法艺术的又一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而已……


个人看法,弘一早年在北碑,篆刻等上用力最勤,又以家道殷富,翩翩公子气十足,在父死奉母移居沪上后亦尝组诗社,携妓游,青年的书碑气十足,和其庶出而欲求功的身世有关。及长,东洋游学,广猎西方话剧,油画,音乐,文学等门类且皆有建树,便又开阔开眼界,更进一阶。至中年,病痛常扰,由东洋邪教而入佛门,本无意为书,舍世俗气而神气自得,精神四射转为内敛,由济世转而为慈悲,似无法而无一笔非法,实是早岁美学实践及观点的升华。


弘一法师的书法,特别是出家后,慢慢地实现了佛教律宗苦修的兑变。

像一个个鹅卵石,经历了从山上风吹日晒的风化,经历了天崩地裂的爆炸,经历了山谷的打磨,经历了河水的翻滚,最后终于沉淀下来。没有了锋利的棱角,没有了世俗的做作,没有了得失的忧患,宛如初生的婴儿,裸露身体,珠圆玉润,自然而然。

此种境界的书法如同弘一法师本人,笔笔有佛,字字珠玑,不是软弱无助,而是处处显示出「看破」「放下」的佛法真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