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挥泪曰:「吾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三国演义》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孔明挥泪斩马谡」了(说的是马谡大意丢失了战略重地街亭,致使北伐功亏一篑,诸葛亮不得已将他正法),但是演义毕竟不是史实,夸张、渲染、甚至虚构的成分不在少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志》是如何记载这段历史的。《三国志》中三种不同记载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

从这里的记载看来马谡是死在监狱里,但记载的非常简略,并没有说明他的死因。

戮谡以谢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而在诸葛亮的传记中却记载的是诸葛亮为了「正军法以服众」,因而斩了马谡,连「挥泪」这个情节都略过了。

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回成都。—《三国志·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

这里记载的更是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说马谡丢了街亭之后畏罪潜逃,向朗和他关系好就知情不报,还被诸葛亮「报复」罢免了他的官职回了成都,此后「优游无事垂三十年」。

但是这里也没有记载马谡是不是诸葛亮「挥泪所斩」,甚至连马谡逃亡的下场都没提。

马谡到底死了没

马谡当然是死了的,这在演义、《诸葛亮传》、《马谡传》中都已明确记载,而且即使在《向朗传》中也没有否认他死亡的最终结局(据我推测在这里马谡的下场很可能是逃亡被抓,然后被营前正法)。

但是马谡到底是「自首」还是「畏罪潜逃」那就不得而知了。

个人评价

《三国志》是大家公认的正史,而且是出自陈寿一人之手,但是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历史事件却前后记载了三次而且各有不同,这应该可以说得上是非常罕见的了。

我认为很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在蜀国不设置史官,导致蜀地史卷多有遗漏。陈寿很可能为了记录的严谨就查阅了各地的史书,结果在「马谡之死」上得到了不同的记载,而他自己也无法辨明真伪,就都记载了进去,供后人自己分辨。

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为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特地将《三国志·蜀书九·良弟谡 》一节又看了一遍。关于马谡的结局,书中是这样叙述的:「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马谡之兄马良,死于夷陵之战)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三国志》中,失街亭的马谡不久就被诸葛亮下狱处死,也即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书中并没有提出马谡失街亭后的的三种结局,而是肯定他败退回汉中后立刻被诸葛亮下令诛杀。

关于这段历史,大体经过是这样的: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因事发突然,对蜀汉大军大举进攻准备不足的魏军手忙脚乱,魏明帝曹睿对蜀军的战略意图发生误判,急令大将军曹真集结关东诸军屯驻郿城(今陕西眉县),以堵截驻扎子午谷、由赵云、邓芝所率领的偏师(疑兵,目的是迷惑并牵制曹军主力)。

在蜀军出其不意的迅猛攻击下,猝不及防的曹魏陇西守军大败亏输,其中南安、安定、天水(并称陇西三郡)三郡相继「叛魏应亮」,一时间「关东大震」。魏国的天水参军姜维也到诸葛亮军前投降。

魏明帝曹睿察觉到赵云所率的只是少量疑兵,立即调整战术布置,他急忙调集五万精锐步骑,由名将张郃率领驰奔西部堵截狂飙突进的蜀军主力。二月,诸葛亮一面准备进攻陇右还没降附的广魏、陇西二郡,同时分拨出一部分兵力,准备阻击曹魏援军。

当张郃率曹魏大军直扑咽喉要地街亭时,诸葛亮不用久历战阵的宿将魏延、吴懿、而「违众拔谡」,选用自己的弟子、被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的参军马谡去把守街亭这一战略要地,以保障主力进兵。马谡既不遵循诸葛亮的战前部署,也不理睬副将王平的几次规劝,犯了教条主义错误,弃城不守,舍水上山。

张郃身经百战,谋勇兼具,他率军一到,立刻将登山据守的蜀军团团包围,先断绝水源,然后挥军猛攻 ,蜀军焦渴难耐,斗志全无,一触即溃,大败亏输。马谡大败,一时逃的不知去向,士卒星散,伤亡颇重。

幸亏副将王平早有准备,率一千多将士前来救援,才得以收拾残兵败将、会合马谡退回到祁山大营。

街亭失守,大大挫伤了蜀国北伐大军的锐气,也使主力「进无所据」 ,曹魏大军从街亭源源不断地开至陇右,继续攻取广魏、陇西二郡的战机已失,弄不好还有被魏军截断退路的危险,诸葛亮不得不放弃已经到手的陇右三郡(南安、安定、天水),裹挟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千余民户,引大军缓缓退回汉中。彼时,在东南方向曹真也发起了猛攻,赵云兵弱失利,但他沉著冷静,敛兵固守,又亲自持矛断后,才得以最小的损失安全撤回。

诸葛亮斩杀马谡,之后又引咎自责,上疏自贬三等。

《襄阳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杀死)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 』。于是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祀),待其遗孤若平生」。

后来,蒋琬对诸葛亮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诸葛亮流著眼泪答道:「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对此,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作者)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马谡失街亭有罪,但罪不至死,大敌当前,智谋之士难得,应该留其戴罪立功。诸葛亮用人失察,负有领导责任,他处死马谡,有推卸责任之嫌,之后因为严重的负疚感而上疏自贬三级,不过是为掩人耳目......孰是孰非,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插图源自网路]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简单写两句,先说观点;

马谡失守街亭必死,是不是被诸葛亮处死的不得而知了。《三国志》中对马谡结局的三种说法是不矛盾的。但是历史上对于马谡之死,却一直有争议,站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只靠臆想推测了。那我推断一下吧。

第一,外围环境;失守街亭的马谡肯定死路一条。

蜀国是由荆州集团统治的外来政权,本地的益州集团都受到排斥。诸葛亮之所以能平衡各集团之间的关系靠的就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手段。诸葛亮这次任人唯亲的行为不得不狠狠的自我检讨,以换取各势力的谅解(包括荆州集团,因为刘备曾经说过马谡不可大用),其实马谡的罪过并不大,起码罪不至死,但他的错误就是他不该是诸葛亮的亲信,即便是亲信但不能在这个时期犯错(刘备死后,蜀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中)。

第二,内部环境;诸葛亮到底「斩」马谡没有?

马谡的死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至少值诸葛亮用人不明,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刘备临终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并未听取;但尔后街亭一役令诸葛亮明白其先帝意思。诸葛亮这次任命马谡守街亭本是有意栽培,想把他培养成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帅。但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布置安排,被张郃截断了水源,最终溃败,从而导致了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功败垂成。好心办坏事不过如此,诸葛真的要斩杀了马谡的话从情理上有些薄情寡义了。失街亭的事他们两人责任应该是四六开,马谡六,诸葛四。所以诸葛想保住马谡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自身问题,荆州集团能否保住马谡不死?

马谡兵败逃跑,当了逃兵这是可以确定的,其影响是极坏了。蜀国后期,朝中人才捉襟见肘,原来的老将都上阵了,各有其责。把马谡调到前线也是不得已为之。荆州系的人才凋落太快,别的不说就说马谡的哥哥马良跟刘备去伐吴时死掉了。这时的诸葛亮是想扶持荆州系人上位,奈何马谡不争气。马谡与荆州是一体的,据知荆州系的人对马谡还是很维护的,比如说向朗他知道马谡逃跑知情不报被诸葛亮撤职。但是荆州系的势力已大不如前,很难保住马谡不死。

所以《三国志》中对马谡结局的三种说法是不矛盾的,马谡必死这是由内到外的环境造成的。所以有部分的专家学者就将这三种说法给联系了起来:即马谡畏罪潜逃,后来被捕入狱,并被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未行刑就死在了狱中。

扩展补充;

《三国志》马谡的三种结局;

一是《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回到汉中后「戮谡以谢众」,这个结局也被《三国演义》所引用;

二是《马良传》中提到马谡「下狱物故」,物故就是死亡的意思,也就是说马谡死在了狱中;

三是《向朗传》指出「谡逃亡」,也就说马谡在战败后畏罪潜逃。

三种说法都出自原作者陈寿。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史书中确实为之罕见。

如果您喜欢或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并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书写的动力。


同一本史书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却有三种写法,三国志对马谡失街亭后的事记载有点奇怪,在马良传中说马谡被下狱,在狱中去世,用了「物故」两个字,并没有受刑而死的意思。在向朗传中则提到,马谡兵败逃走,丞相长史向朗为他打掩护,诸葛亮非常生气,把向朗免官不用。而附在马良传后的马谡本传,则说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深知北伐已无法坚持,迁移了西县千余家入蜀,并杀了马谡。初看果然是三种结局。

马谡的传记附在其兄马良后面,马谡是荆州人,兄弟五人在当地才名远扬,人称五常,因名字中都有「常」字,五人尤以马良最为出众,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马良与诸葛亮交情极好,平时来往互通书信,无话不说。马良死于夷陵之战。其弟马谡因在诸葛亮征伐南中时,劝他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获得诸葛亮青睐。在第一次北伐时,不顾刘备临终前交代马谡不可重用的规训,破例提拔马谡为主将,率兵到街亭挡住张郃陇西救兵,自己亲率大军准备攻下陇西诸郡。

马谡与先锋王平,将军张休、李盛、黄袭等人带兵到街亭,没有当道扎营堵住魏军去路,而上山扎营,黄袭等人则据守清水河,王平认为这样安排不妥,苦谏不听,张郃军大至,打败黄袭等人,断了马谡军汲道,蜀兵全军崩溃,魏军长驱直入,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的消息,不敢继续进兵,迁移百姓入汉中,大军也在后退兵。不听主帅节度,擅自更改作战方案而致大败,本来就是大罪。马谡罪责难逃,缉拿归案讯问行刑正是理法之常。(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三国志出现的马谡三种结局的写法,看似冲突,其实细究起来可以理清来龙去脉,兵败后,马谡心知大祸临头,由于是初次统军,未经战事,轻率毛躁的性子依然存在,想要逃避罪责,便从军中出逃,丞相长史向朗也是荆州人,与其兄弟交情非浅,见状不好强阻还打了掩护,马谡逃走了,就是向朗传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但军法岂是儿戏,大军中能轻易逃脱?真是开玩笑,马谡便被抓回来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马谡被关进监狱,或者在街亭作战时身受重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者在抓捕途中受伤,马谡在监狱中便死亡了,就是马良传后马谡本传所说「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诸葛亮悲不自胜,痛哭不已,既悲人又伤己。私交虽然不错,军法却不饶人,诸葛亮还是派人对马谡行刑,这就出现问题了,死人怎么行刑?在诸葛亮传中提到「戮谡以谢众」,戮是戮刑,分生戮和死戮两种,生戮是先戮后杀,死戮是先杀后戮。很明显,马谡受到死后受戮的重刑,如此,三种说法就串起来了,只有先后,并不冲突。


关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不同人物的传记里确实提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有些矛盾,但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合理的推测,马谡应该是先逃走,后被擒判死刑,然后未行刑就因伤病死在狱中,或者是被赐死在狱中,比较合理。

三种不同的结局是这样的。第一种,被杀:《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戮谡以谢众」,《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也是采用这一说法:「(亮)收谡下狱,杀之……」。这两段都很明确,马谡被诸葛亮所杀。

第二种结局,死于狱中。是《三国志?马谡传》的记载。马谡本人没有单独传记,他的传记是记载在哥哥马良的传记后附了一小段。这样写「谡下狱物故。」所谓「物故」,就是死亡的意思。「物」是「歾」的通假,也可以写作「殁」。所以马谡传就是说他死在狱中。

最后第三种结局,逃走。是《三国志?向朗传》:「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这里就说马谡逃走了,向朗知情不报而被免官。

三种看似矛盾,实际上还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马谡战败后第一反应是逃,中途被部队截获,押回诸葛亮大营。诸葛亮判其死刑,所以也算「诛杀」了马谡,但是没有立刻行刑马谡便死于狱中,至于原因很有可能是在抓捕马谡过程中他已深受重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给他判处的是自尽,所以是死在狱中,这样也是可以说的通的。


大家知道为什么眼睛会产生距离感吗?因为两只眼睛看到的事物不同,大脑会替你处理,最终计算出你和他之间的距离,之所以这么写,就是为了让你感受到三种不同的马谡,然后让你对马谡产生一种立体感。

他的事情被分别叙述在三个不同的传记里面,所以你一看有三个结局,但实际上三个结局连起来说那也是说的通的,不用说这三个结局自相矛盾,那你自己是没看完。

所谓的三个结局是存在于马良传,向朗传,马谡传,根据不同的传记,会出现不同的叙事的过程,结局只有一个马谡最后死了,这是必然的结局,这一点明确的记载于马谡传里面。

接下来就是马良传和向朗传,在马良传里面,马良大家都知道是蜀国著名的外交家,而且很有实干的青年派,但是后来被刘备给坑了,被孙权煮死了,所以在描述马良以后,为了凸显马良本身的气质,因此引申了他的弟弟马谡,这一点没有任何毛病,为了突出哥哥那种从容就义的气质,将自己弟弟曾经因为战场失败而选择逃跑,这样两个性质,一对比马良的品质更加高洁。

比如说在向朗传里面,说到向朗替马谡求情,一点可以说符合了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说到向朗这个人性情淑端,这样一个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作为同僚,他选择去拉一把,也没什么毛病,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前,肯定会有人听吗?诉求情,毕竟马谡曾经对蜀国的政治做过贡献,是马谡这个家族替蜀国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在蜀国内部也结交了许多家族,这一点没毛病,有人替他求情,但最后的结局肯定是马谡本传里面所说的那样,最后被诸葛亮斩了。

这就好像现如今我们为了一些特殊的人派立传的时候,会选择把这些人的事情单独分开来讲,所以我们看到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里面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但是结局都是一样的。

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学作品描写的一种多样性,事情发生在那里,不同的事情会体现这个人不同的品质,通过分开描写,可以使人对这个人有更加一种立体观,三国志写的就不错,陈寿也比较偏向于描写更加立体的人物。

所以对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正确的历史故事,那就是马谡在首次战败以后直接选择逃跑,但是在逃跑途中却被人给追了回来,后来到诸葛亮面前去请罪的时候,其他人替他开脱求情,(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诸葛亮不允许,所以挥泪斩马谡。马谡死了,出现了这么一长串的故事,以后承受将这些故事,分别记载于三段不同的故事里面,以此,我也能够得到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码马谡。

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文学描写手段吗?所以说也没有所说的那三个结局之说,就好像我之前回答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指的就是一种文学上面的泛指,这偏偏有人说这东西就是具体指某个人,那你不懂古人的意思,撤也没办法。


《三国志》中的三个结局,分别记述在三个人的不同传记中。

首先是《诸葛亮传》:

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按这种说法,诸葛亮退军之后,将马谡处死,明正典刑。

第二种说法鉴于马谡自己的传记:

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

按这种说法,马谡并非被处死,而是在监狱里病死的。

第三种说法则来自《向朗传》:

五年,随亮汉中。(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向朗因为对马谡的逃亡知情不报,因此遭到了处分,被免去官职,打发回成都。

那么,这三种说法哪个正确呢?——其实可能都是对的。

向朗传的问题最好解决,因为只说马谡逃亡,没说他逃亡成功。完全可以是逃走之后被抓回来,再判的死刑。

另外两种说法,虽然一个是处死,一个是下狱,但也可以不矛盾。完全有可能诸葛亮本来打算处死马谡,马谡听到风声害怕逃走,然后被抓回来关押。但是还没等到正式执行的那一天,就病死在监狱中了。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写史书,肯定要从各个方面搜集史料,有些时候,史书上的不同记载,可能就是因为采用了不同来源的说法。

对于马氏族人来说,马谡最终是被公开处死,这是个很丢人的事情。在他们的记载中,为了掩饰,就有可能用一下曲笔,把被处死写成在监狱中病故。这样虽然也是犯法而死,毕竟面上好看一些,五十步和百步还是有区别的嘛。

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有可能写马良、马谡兄弟的传记(他俩传记在一块),采用的是马氏族人的资料。而在写其他部分的时候,用的是公开资料。所以一个是病死一个是被杀。

(古代的时候,很多家族都会修自己的传记,比较有名的,比如写赵云的《云别传》,就是这一类。)


三国志,记载,马谡三种死法。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蜀汉章武六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平。史书称,关中响震。魏明帝坐镇长安,命张郃拒诸葛亮。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纸张谈兵,舍水上山,不听副将王平意见,屯兵山上,兵败,终使北伐功败垂成,诸葛亮戮谡以谢众。

第二种,三国志马良传,诸葛亮违众拔谡,与张郃战于街亭,为张郃所破,士卒离散。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也就是说,马谡没有被杀,只是死在了监狱里了。

还有一种,三国志向郎传,谡逃亡郎知情不举。也就是马谡没有死,而是惧罪逃亡。

其实,马谡肯定是死了。之所以在《马良传》说,马谡下狱物故,是史书作者陈寿的笔法,春秋笔法,为尊者讳。真实情况隐去,马谡已死。即便,马谡没有死,其实跟死了也一样,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

马谡失街亭,其实该杀也不该杀。该杀是因为,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三国志记载)。这样以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完全失败,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也得而复失。其实,诸葛亮数次北伐,取得的积极战果,就是第一次成果最大啊,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再者,诸葛亮依法治国、治军,依据军法也该杀马谡。这就是马谡该杀的原因。诸葛亮其实应该为马谡的失败承担责任。首先,三国志史书原文「诸葛亮违众拔谡,时有宿将魏延、吴仪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也就是众将都不同意,顶多让他当个先锋。而诸葛亮,独断专行,用了马谡。挥泪斩马谡,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用人失误。何况,刘备死前,叮嘱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马谡也不该杀,因为马谡却有其才。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诸葛亮本身就是人杰,在他身边谈论军计,自昼达夜的,蜀汉也没有几个人。可见马谡其才。何况蜀汉地处偏远,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说的是猇亭之战)。蜀汉人才本身就很缺乏。马谡是功臣,离间司马懿,南征孟获,都是马谡的出主意。所以马谡不该杀。

诛杀马谡,是为了给别人看。蜀汉的政权,由三股势力组成。一个是,荆州集团刘备旧部,位于统治集团顶尖,像关张、赵云、马良、马谡、孙干、糜竺、简雍等。第二个是,东州集团,就是原来刘璋旧部,像刘巴、李严、黄权、李恢等。第三个是,本土士族益州集团,像杜琼、谯周、杨洪等。对于第二、三种势力来说,刘备、诸葛属于外来人口,就直接接管蜀汉,处于统治地位。这些人是不服的,不过嘴上不说罢了。所以,诸葛亮北伐失败,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他,怎么办。没办法,直接杀了马谡。其实,就是说,看见了吧!马谡我杀了。


谢邀,《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也就是正史,同时是前四史里评价最高的,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

纪传体的史学家一个标准就是,把他所听说的、史书记载的完整的记录下来,至于事件的真假,由看史的人去分析、考证。他不会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把他认为不真实的删除,而要保持原貌。

而像《资治通鉴》这种编年体史书,他就很少有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记载,他必须在多种记载里,选出一种他认为真实的记载,而把他认为虚假的信息剔除。

也正是因为《三国志》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物传记和国别史里死法不同,同时《三国志》过于简洁,才有后来的《三国志 裴松之注》,裴注就把部分他认为不真实的删除了,当然,还是保留了很多,有的甚至又增加了不同记载。

为什么纪传体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记载呢?

比如《史记》里

项羽死法有两种,一种自杀,死于乌江自刎,分他尸体的五人封侯;一种他杀,在东城被汉军追上,群殴致死,群殴他的五人被封侯。

秦始皇的身世也有两种版本,一个人异人的,一个是吕不韦的。

还有胡亥的年纪,一说十二岁,一说二十一岁,

按理说,见过胡亥的没有一万也有一千人吧,年纪也能分不清?

但是,他却对赵高李斯阴谋矫诏篡位的密室之谋,却连对话都能详实记载。

出现这种事,一方面是因为司马迁是汉朝史官,基于汉朝的立场修史,会利于汉朝而贬低秦朝,另一方面是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就比如,发生在八十年前的那些战争,现在你去评价,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吗?校长和耄,不同的人嘴里的形象就不一样。

曹操记载他爷爷大宦官曹腾,那肯定是大英雄,伟大光明正确的,而在陈琳的讨贼檄文里呢?那就是邪恶的变态了。

历史是个罗生门,从不同的人嘴里的历史就会不一样,喜欢他的人说他是伟人,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妖魔鬼怪,

只要你看看历史人物,没有争议的非常之少,最典型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些人,还有崇祯、袁崇焕、康雍干、慈禧。

记载历史的人,从不同的人嘴里听到的历史,他只能都记载下来,而不能有私心,他不是法官,而是记录员,不负责评断对错。


谢邀,三国志是传记类史书,但是蜀国没有史官,也就是没有正统的史书记载,马谡这个事,因为陈寿是西晋人,很多人和事都是道听途说,因为他并没有亲身经历,所以,在写各个传记时,会写出不同的结果,也是一种让后人评价真假的意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