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削藩,汉武帝成功,建文帝却将江山拱手,便让一些人认为建文帝如果采用「推恩令」式削藩,其似乎可能成功。但实际上,这样说的人根本不了解历史。西汉适用「推恩令」,明朝则不适用。

(1)汉朝建立几十年来一直在削藩,汉武帝前面几位帝王共同努力的结果,朱允炆则是刚开始就遇到了劲敌

从汉朝建立伊始,削藩就从未停止。先是消灭了韩信等异姓王。然后,建立了同姓诸侯制度。刘邦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宗室力量的薄弱,故大封同姓王,「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景帝时期晁错献策削藩,爆发了「七国之乱」。后被周亚夫平定,但侯国反叛中央的威胁还在。汉武帝继位,采用主父偃的「推恩令」进一步削藩。

(2)汉朝建立几十年来诸侯王实力一直在被削弱

诸侯王们拥有很大的自主权,除丞相和御史大夫外,其他官职可自己任免,拥有官吏任免权。在封国内,诸侯王有自己的领土、军队、官僚系统、财政自理、拥有治权和军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度自治」。

最重要的一点,这些诸侯国名义上是和皇帝相等的——都是有土之爵。这样的分封制度让诸侯王有了反叛中央的实力。

「推恩令」是「令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其核心在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即通过不断分封,将诸侯国不断分封,使其辖地不断缩小,彻底失去反叛中央的实力。

「推恩令」是高明的削藩手段,因为藩国自主权过大,如果采用直接削夺的方式,容易激起诸侯王反叛。毕竟汉景帝时期晁错(晁错献策汉景帝削藩,直接削夺诸侯王的领土,激起诸侯王以「清君侧」名义反叛,也就是吴楚七国之乱,晁错被杀)的教训仍历历在目。

(3)「推恩令」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诸侯王造反之心已无不可能实现

推恩令在本质上还是削藩或者说弱藩,诸侯王心里明明白白,为啥不反抗?主要还是汉高祖、文帝、景帝三朝不断地武力削藩,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彻底丧失了反叛中央的实力,只能乖乖就范,被迫接受汉武帝的「推恩令」,眼睁睁看著藩国被弱化。

「七国之乱」后,即使中央直接撤藩我相信诸侯王也不敢反抗,即使反抗也能被中央轻易平定。简而言之,「推恩令」是削藩的锦上添花之举,但不是削藩的根本解决方法。

(4)明朝的藩王制不适用推恩令

朱元璋也考虑了藩王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弊端,所以他规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明朝的藩王有封号没有领土,有爵位却不能管理百姓,可以食俸禄却没有管理权。只有军权没有治权,且军权也受中央节制,没有皇帝诏令不得擅自发兵。

明朝独特的分封制决定了,中央削藩不适用推恩令。它缺乏推恩令的前提条件——明朝藩王没有土地,土地上的百姓归明廷管理。「推恩令」则是将藩王的军权和治权分离,治权不断缩小、军权就不断缩小。但明朝藩王就没有治权。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特邀作者矢志不渝


汉朝与明朝两个王朝看著不搭架,但这两个王朝都发生过藩王造反的例子,像汉朝的七国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是由于削藩而造成的藩王叛乱。可汉朝时候因「推恩令」成功平定了藩王叛乱,那为什么建文帝却没有采取前例来削藩?

建文帝没有采取推恩令,不是他没有脑子,是因为诸多因素造成的。他的爷爷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能够成功即位,想方设法地替他削除各种障碍,像除掉功臣。可朱元璋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会夺位,所以对藩王的提防不高,导致九边塞王的权势过大,建文帝不能随意采取推恩令,因为这会引起藩王的警惕。况且这种措施耗时太久,得要经过几代藩王才能生效,所以建文帝要采取一种见效快的措施。再者就是建文帝操之过急,不能循序渐进,他为了削弱藩王,就逮住一个藩王使劲削,这就给其他藩王造成了联盟的条件,因为他们需要自保,而这也给朱棣机会,让朱棣借著清君侧的名义发兵。要是建文帝循序渐进,可能朱棣也不会逼得著急造反了。

作为一名年轻的皇帝,建文帝在政治还是过于年轻,没有明白政治场的复杂,他不知道自己的叔叔们都是历经沙场的人,对腥风血雨早已经是看待,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仁义二字,就算建文帝是自己的侄子,触及到他们利益时,他们也会冒险造反。再者他的军师也不能够很好地运筹帷幄,导致了建文帝的决策失误。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然,朱允炆作为从小熟读经典,受到良好教育的皇族,不会不懂这一点。如果推恩令真的能够借鉴,那么朱允炆肯定不会采取暴力削藩的手段,所以,朱允炆不实行推恩令的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情况完全不同。

推恩令,简单来说,就是在诸侯王死后,其封地以及其他财产由自己的所有儿子平分,代代如此,诸侯王原有的封地便被无限切割,最后朝廷要对这些人动手,他们便没有能力反抗。推恩令实施的基础是,诸侯必须拥有封地,否则这种诸多子嗣平均继承封地的方法便无法实施。然而,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地的,藩王驻扎的区域,其行政官员都是由明朝中央直接派遣的,并且其驻地不仅有藩王自己的护卫部队,还有朝廷的部队。所以,明朝的藩王不存在封地的继承,自然其势力也无法分割,推恩令自然不适用。

再者,西汉政府处理与诸侯王的关系,花费的可不仅仅是几年,十几年,而是几十年时间。汉文帝时期汉朝中央就开始和诸侯王博弈,到了汉景帝时期更是爆发了七王之乱,所幸汉朝中央击败了这些诸侯王。所以,在西汉时期,中央的实力一直是能够稳压诸侯王的,且推恩令是在中央将诸侯王的实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才实行的。而朱允炆并没有实行推恩令的条件,因为他继位时没有让任何一个强大的藩王感受到他的力量,所以即使他这样做,藩王也不会屈服,反而会以此为借口,提前发动叛乱。

综上,明朝和西汉完全不同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朱允炆难以实行推恩令来削弱藩王的力量


说个悲伤的故事,实际上朱允炆刚登基第一年就全力以赴的开始削藩,只不过步子跨太大,扯到蛋了。

为什么朱允炆削藩会失败?我们不讲天时地利,单讲人和。朱允炆的智囊是什么人?

全是学霸,黄子澄,方孝孺,齐泰,每一个都是文化人。而且黄子澄其实促进朱允炆削藩的得力干将,这家伙当年还就以西汉「七王之乱」警示朱允炆,让其削藩。

结果,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黄子澄这些智囊的建议。

于是开始削藩了,其实一开始还是不错的,事情发展的比较顺利,各路诸侯都纷纷举手投降,但是最关键的一个人却没有任何动作:朱棣。为此,朱云武第一个拔掉的诸侯就是朱棣的亲弟弟朱橚。

可想,结果你懂的,朱棣果然没有让黄子澄失望,发起了靖难之役。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回过头来看,汉武帝是怎么削藩的?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主父偃,确切的说是纵横家主父偃。推恩令的本质是:为了发扬孝道,建议各地藩王把自己的领地封赏给各个儿子,因为之前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而推恩令则把这个规则打碎了,诸侯的小儿子们也可以得到继承财产的权利。

这是一著妙招,因为藩王如果同意,势力就会被打散,不同意,小儿子们比汉武帝还快出来反对。

当然,关键人物主父偃像一条泥鳅在诸侯们之间各种捣糨糊,合纵连横,把诸侯们搞的鸡鸣狗跳。

我们必须承认,朱允炆削藩其实是对的,虽然有些急。但是有些事一定要用对人,对于儒家的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们,毋庸置疑,他们是忠诚的,是道德的,但是在战场上,谁管你这些?博弈向来都是:赢家通吃。

而汉武帝刘彻用的是谁?纵横家主父偃,用对了人。

所以专业的事情要让专业的人去做,著书立说自然要让学霸们做,但是纵横捭阖的事情,还是让纵横家去做吧。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官方邀。正如栽一朵花要放到合适的土壤中,制度也是一样,一项制度是否可行,取决于是否有培植的土壤。我们讨论推恩令这项政治举措所要考虑的,也是这个思路。

先说说什么是推恩令

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这是一系列的政治举措,简单来说有几点,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就使得各个诸侯王国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所谓「推恩」即是,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

朱允炆的时期没有推恩令施行的土壤

推恩令手段上是委婉的,时间周期是比较长的,而削藩是强硬的,时间周期是迅速的,不给藩王任何机会。两者目的是一样的,但是过程大不相同。那么朱允炆为什么不使用已被历史证明的「推恩令」?

推恩令推行在汉武帝执政的三年后,它的施行是需要条件的,汉景帝时期已经成功的解决了「七国之乱」,各地的藩王已经没有了翻江倒海的实力,汉武帝时期的中央政府已经非常有实力能够作为推恩令政策实施的强劲后盾。

这些条件,朱允炆时期都不具备,他实在是没有施行推恩令的可能性。跨越时代来比较,朱允炆的综合素质和汉武帝差不止一个档次,两人的中央政府实力也差不止一个档次,朱允炆面对的藩王对手和汉武帝时期的藩王情况又是大大不同。

朱允炆应该完成的是汉景帝削藩的工作,然后再去考虑下一步如何将权力收回中央,朱允炆和他的朝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错误的估计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用人不当,战略失宜,方法激进,一系列失误之后,直坠历史的深渊,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有机会再谈谈。


原创码字著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因为朱允炆学不了,朱元璋的分封制严格来说不是分封制,而是藩王制。

朱元璋所分封的诸王,除了北方几个边关地区的王外(比如燕王,宁王朱权,正是由于在北方和蒙古打仗,所以他们享有高度军事自主权),其他内地藩王只有在特定情况(如地方上有人造反)下才享有一定军事权利外,其他藩王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实际的权利。他们没有固定的地盘,也不享有独立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利。

而且朱元璋子孙后代的待遇是定好的。

就这种情况,你推什么恩?给藩王推空气恩吗?

朱允炆在猪队友的帮助下,削藩还削得挺成功的。直到遇到朱棣。

不怪猪一样的队友,只怪神一样的对手。


我轻轻的告诉你,不是朱允炆不想学习汉武帝的手段,实在是他没有那个环境或者说推恩令那一套,在明朝更本就用不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仅要怪他的爷爷朱元璋,还要怪他自己太年轻,缺少社会经验!

明朝的藩王和汉朝的藩国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产物。请注意,明朝是藩王,汉朝是藩国。

朱元璋建国后制定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藩王制度。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给儿子们一些兵权,让他们到各地为王,但又限制他们的自由和权力,这样不但可以让老朱家的血脉在全国开花,还可以对中央形成保卫作用,又不会有实力去翻天。

实际上也是如此,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连他的封地北平城都没有控制不住。

但汉朝那些王爷们情况不同,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有军权、财权、政权,是一个名义上受中央领导,实际上是独立王国的军阀。

朱允炆太年轻,缺乏社会经验,被他爷爷留下来的文人给忽悠了。

朱元璋归天后,明朝的文臣武将松了口气,终于脱离了洪武朝压抑的官场气氛,放飞自我的思想开始抬头。

以方孝儒为首的文官,在老朱活著的时候无法报复他的皇权压制,在老朱归天后就怂恿老朱的孙子残害老朱的儿子,这种行为不禁让人咋舌。

二十一岁的朱允炆生在皇宫,长在皇宫,一心想从朱元璋的影子里走出来,做明君的他,就这样被文官们给忽悠了。

他忘了他的叔叔们在封地的实际情况,逼得他们死的死,伤的伤,结果削藩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最后只得逃之夭夭!

而汉武帝性格刚毅,不受其他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想法,刚柔并济,不仅完成了历史使命,也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名。

我不得不感叹朱允炆的命运。如果他懂得欲速而不达,或者不那么迂腐,多学学前辈的治国之道,多听多看多想,以他的性格也许真的能留下一个「建文之治」也说不定,你们说呢?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这个跟皇权的集中程度有关。

首先要澄清的是,汉武帝尽管是雄才大略之帝王,但汉朝的皇权并不强。相权、地方大族、藩王等的权力很大,汉武帝个人的强势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衰弱有改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态势。比如做汉武帝的丞相是很悲剧的事情,死于非命很正常,但汉武帝也没有能力废掉丞相之职,只能废掉某个人而已。巫蛊之祸中,太子和丞相居然都能养死士和调兵,这也说明皇帝集权很差。而且轮台罪己后,汉武帝基本上都放权给了丞相和军头,其一生努力的集权又走了回头路。汉武帝都是如此,更不要论之前的各代帝王了。所以,汉武帝是没有实力贸然跟诸侯们动武的。景帝时诸侯叛乱虽然平息,但代价太大了,甚至连力倡削藩的晁错都不得不杀掉。而平叛中出力巨大的梁王居然可以光明正大地挑战景帝立储(窦太后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如果皇权集中,这种事情是不能想像的,比如朱棣小儿子造反,被秒杀),足可见皇权之弱。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只能通过谋略瓦解诸侯国,他运气很好的是有主父偃这样的人帮忙谋划和实施。所以,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个人政治水平是一方面,但更多是皇权衰弱情况下的选择。

而明朝不同,朱元璋废丞相职位使皇权前所未有地集中。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怎么能够让皇权由皇帝个人变为体系呢?办法就是封自己的儿子们当王,但军权和度支权在中央,王只有代管权。这样一来,皇权就从皇宫高高在上变成了自上而下覆盖到帝国每个角落,且能很大程度防止藩王造反。但正因为如此,朱元璋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朱允炆是否会地位不保,也没有削藩,因为削藩就等于把从制度上好不容易收回来的文官和功臣权力又下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朱允炆上台后,尽管皇权集中依旧,但其低弱的政治水平和用人水平让藩王中受历练最多的燕王和宁王看到了可乘之机。。不过燕王和宁王不是一开始削藩就造反的,削藩首先也没削他们,毕竟他们实力强,且一直镇守边关,没有去突然大动。但有一点,为什么朱允炆敢直接削藩而不玩推恩令这样的谋略?在皇权集中的情况下,其实是不需要这样去玩的,直接下命令即可,朱允炆所没有做好的,无非是节奏和对藩王的处置。在藩王无罪的情况下,削藩不能滥杀,而且在削弱藩的时候,也要分化强藩,否则强藩联合起来,那削藩就肯定搞不下去。

还有个问题,就是景帝平乱后并未对造反的藩王斩草除根,为什么呢?因为皇权衰弱时,皇帝管理国家还是要倚重藩王的,一下子都清算完了,地方势力就都起来了,皇位也不稳了。因此,削藩在汉朝是可进可退的,谁也不一定非得死。但到明朝不是,皇权集中时,任何挑战皇权的人,要么成功了,要么死掉了。对应到削藩中的皇帝本人,也是要么成为一代伟人,要么也死掉,没有中间地带,没有制度弹性。所以朱棣一定要造反,而且一定要成功,否则就必死无疑。

因此,朱允炆削藩不成,不是因为不使用推恩令,因为他没有必要这样做。朱允炆没有这样做,后来朱棣上位后也没有这样做。只是朱允炆的政治军事能力确实不行,把一副好牌打烂了,这是个人的问题,和大战略和战略下的方针关系不大,纯粹是战术执行得太死板太僵硬之故。


明朝的封国和汉朝不太一样,汉朝是正儿八经的半独立状态的国中国,明朝的有点像军镇,另有地方官,不好实施推恩。

而且,就算是推恩也没用,朱棣太强。


汉武帝当然可以推恩慢慢削藩。

那是因为他爹汉景帝在「七国之乱」已经把那些刺头藩王都已经剁了,留下来的都是特怂或者特忠心的那种。

你以为朱允炆是汉武帝?他其实是汉景帝。当然,运气不好没有成功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