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820年出生于山东曹州(今荷泽),父亲贩卖私盐,家境富裕,从小入私塾读书,但学业不成,屡试不第。公元874年,关东大旱,受朝廷租税和差役所逼,贫困百姓走投无路,聚焦在黄巢周围揭竿起义。随后,王仙芝发动起义,黄巢携兄侄八人追随王仙芝,起义队伍不断壮大。当黄巢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之后,王仙芝不幸身亡,众人推举黄巢为首领,号称「冲天大将军」。

后来,黄巢率40万大军攻下洛阳,而后兵发长安,直捣大唐皇朝,自立为帝,国号大齐。但是,黄巢在长安立足不到四年,便在唐军反击中兵败身亡。黄巢灭唐称帝而不能坐拥江山,他的四句诗却流传至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传,黄巢在长安称帝以后,曾动用数十万大军盗乾陵,几乎挖掉了半座梁山,也没能找到墓道入口,徒劳一场,只留下一条深沟,当地人称其为「黄巢沟」。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盗墓高潮,盗墓几乎成了起义军补充粮饷的最好财源。黄巢军本身就是一支流寇,转战南北,四次打过长江,两次跨越黄河,数十万大军要吃要喝,要维护其战斗力,就其素质而论,盗墓乃不可避免之行为。另外,乾陵浩大,武则天又是盛世之主,陪葬必然丰厚,而且一直没有被盗过。这对黄巢则一大不可抗拒的诱惑。项羽盗过秦始皇陵,赤眉军盗过汉武帝的茂陵,黄巢为何不盗武则天的乾陵?


准确的说,不是武则天的陵墓,而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代皇帝的陵墓,据说里面有大约500吨的宝藏,从古至今,这里都是盗墓贼惦记的地方,但是从未得手。

乾陵位于梁山,整座山脉沟壑纵横,十分雄伟,面积很大。乾陵是一个人们都知道地方,但就是不能成功进入墓室,盗出宝物。历史上有不少朝代明目张胆的盗取武则天墓,比如五代时期,还有黄巢起义时。

黄巢起义成功后,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成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他们只有找点兼职干干。于是,他们把目光瞄向了挣钱快的盗墓行业,第一个目标就是乾陵。由于农民没有文化,也没盗过墓,于是四十万大军就前赴后继的在梁山挖来挖去。

黄巢心想,找不到就把它挖个底朝天,可惜,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他们挖了很久,也只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黄巢见再这么下去,可能自己的军队就要变成农民工了,所以只能作罢。


乾陵为唐高宗李治与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之墓,历时二十三年才修建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想而知其乾陵的规格多大、建造有多细致,这么大的乾陵肯定是著一整套完善的防盗措施,而且古人对于陵墓的风水很讲究,一般勋贵都要找个「风水宝地」埋葬自己,一代帝王对自己的陵墓自然更是如此,乾陵的选址乃是女皇武则天命令两位大名鼎鼎的「风水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寻找的,这两位合力著作的《推背图》被誉为中国第一预言奇书。

黄巢有没有盗倔乾陵呢?

黄巢是曾经派人盗倔过乾陵,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原因有二

其一 黄巢的起义军中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而没有风水高人的指点,连乾陵的具体位置都弄不清楚,所以只是在乾陵旁挖出了鼎鼎有名的黄巢沟。

其二 黄巢派去盗倔乾陵的人数可能不会太多,四十万可能只是夸大之词,黄巢做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在没有国家赋税的前提下怎么养活四十万的大军,黄巢「吃人」也只是在其兵败被围之时,所以黄巢派四十万大军挖掘乾陵是夸大其实。


想来这个数字不太标准

率领40万大军去到一座古墓,无论什么样的古墓,都可能会被挖掉,但是武则天的乾陵,到现在都保存完好,说明当时是没有被盗的。

想像一下40万人,每人挖一包土啊,都可以挖出一个大坑了,更何况武则天的乾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