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单纯从「围魏救赵」这一事件看来,似乎只是齐国围攻魏国的大梁以解救赵国的邯郸这么简单,其实不然,战国初期,六国博弈,有利可图的时候,哪个国家也不会放过机会,除齐国外,楚国、秦国都曾出兵,甚至韩国也被卷了进来。

然而,若论最大赢家,非楚国莫属。

彼时,魏国经由李悝变法最先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而秦国正在进行商鞅变法。魏、秦、齐三国国力强盛,而楚国虽则吴起变法失败,经过楚宣王的休养生息,实力仍不容小觑。

齐国「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魏国出手帮助卫国,打退赵军还不算,又趁势攻打邯郸。邯郸有难,赵成侯求救于盟国齐国和魏国的邻国楚国。

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支援赵国,田忌的意思是直接去邯郸,同赵军一起抵抗魏国,而孙膑却主张避实就虚,他认为魏国出精兵强将围困邯郸,魏国大梁正值空虚,宜围困大梁,逼魏军撤离邯郸以救大梁。

魏军的将领正是孙膑的同门庞涓,田忌采纳孙膑的策略,庞涓果然领兵返回,行至桂陵,被齐军截住,疲惫不堪的魏军大败。邯郸之围解除。

齐国选取的时间很巧妙,出兵之际正是魏军攻破邯郸之时,也就是说赵国损失很大,而魏军也有损失且成疲劳之势。

秦国趁火打劫

魏国围攻邯郸之初,秦孝公就派出了兵偷袭魏国,在元里大败魏军,占据少梁。一直到公元前351年,秦孝公先后又两次派兵攻打魏国,占领了安邑和固阳。当然魏赵讲和后,魏惠王又派主力西攻秦国,并取得了胜利。

楚国成最大赢家

邯郸之难,赵成侯也向楚宣王发出求救信号,楚宣王召开君臣会议,讨论此事,昭奚恤认为不能出兵,让魏赵两相残杀,两国弱了,对楚国有好处。而景舍主张出少量兵救赵,既给了赵国希望,又能让魏国不必害怕身后的楚国,这样魏赵才会真正两相残杀,楚国出了兵,再加上秦国和齐国响应,邯郸之围就解了。

楚宣王采取景舍的策略,并派景舍为将,领兵救援赵国。齐国「围魏救赵」,秦国攻打元里,景舍则夺下了睢水和濊水之间的地区。第二年,魏国以韩国的军队在襄陵攻打齐、宋、卫三国联军,并取得胜利。齐国只得找景舍出面调解,齐魏休战。

楚国在这期间既帮助了赵国,又夺取了魏国的土地,同时与齐国搞好了关系,而魏秦争河西之地,无暇顾及楚国。

楚国遂成最大赢家。


楚国也派兵了,这么便宜的事楚国肯定会趁火打劫的!

只不过围魏救赵的故事把这一段去了。不过楚军并没有对魏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原因很简单,楚国不敢过于刺激魏国!

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4年,此时魏军主力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以楚国的国力集合几十万大军直扑魏国,最起码会夺取大片领土,如果时机拿捏的准确,趁魏国、赵国、齐国三方大乱斗的时候,顺势灭掉魏国也是可能的。

可惜此时的楚国并不能积蓄力量对外作战,因为楚国内部还没有完成整合。

这件事最初发生于公元前381年。

在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肃王继位,就在这次政权交替过程中,对吴起变法不满的楚国贵族联合起来发动兵变将吴起杀害,同时因为吴起死前趴在了楚悼王身上,致使叛军伤害了楚悼王尸体。

叛乱已是重罪,伤害楚悼王尸体罪加一等,无视楚肃王的权威则是罪不容恕。于是楚肃王对叛乱贵族大开杀戒,整个楚国陷入动乱。在这一时期甚至连蜀国都侵略了楚国大片领土,让楚国被迫对蜀国进入防御状态。

可见楚肃王在位期间楚国之衰弱。

一直到楚宣王继位,楚国的国力才逐渐恢复,此后楚军向西攻打巴国,小试牛刀,表示楚军已经具备对外作战的能力。

等到公元前354年,赵国首都邯郸被魏军围攻,赵国向各诸侯国求援,楚宣王也应邀派景舍率大军北上,趁魏军兵败夺取了魏国大片土地。

对巴国和魏国的两次战胜经验,说明了楚国国力正在逐步恢复,也让楚宣王了解到了楚军的实力。所以此后才敢大刀阔斧的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而不惧怕刺激列强。

到其子楚威王时期,楚国已经成为战国三强之一,并在公元前333年灭亡了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越国。

所以,假如没有经历那场叛乱,齐、魏之间的两国争霸很可能变成齐、魏、楚的三国争霸。到那时齐国真得顾忌一下楚军会不会来个围齐救魏。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马陵道》,是讲鬼谷子的两个学生孙膑和庞涓相争的故事。魏国主将庞涓,嫉妒自己师兄孙膑的才华而对孙膑进行残害,后被孙膑引至马陵道杀死。而这两个人,恰恰就是围魏救赵的主角。

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3年,起因是赵国为了让卫国臣服而攻卫。但是卫国和魏国是同盟关系,所以就引起了当时魏惠王的不安。魏国就纠结宋国组成联军去和赵国拚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感到局势危急,又向齐国求救。

齐国正在积极策划救赵的办法。由于魏军主力攻打赵国,后方空虚,秦国和楚国也发兵攻魏。但是对于魏国的威胁不大,魏国主将庞涓不为他局所动,继续攻打邯郸。齐威王遂任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赵。

孙膑深谋远虑,他提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策略,可以极小的代价解邯郸之围。于是,齐军主力向魏都大梁进发。庞涓无奈,只能撤出攻赵之兵回救大梁。而孙膑则在桂陵设伏大败魏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典故。

这时楚国并没有无动于衷,楚宣王也趁机派大将景舍攻打魏国。由于之前楚国才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的动乱,楚国的国力在当时还十分的衰弱,还不敢过于对外用兵,所以趁乱拿点好处,见好就收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