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是一个“小天使”,给父母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幸福。但在欢乐的同时,一位妈妈却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拿主意,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要是这么成长下去,孩子未来该怎么办?

  这位妈妈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前几天放学回来问我:“妈妈,我们幼儿园要举办运动会,我能不能报一个200米跑步比赛?”

  妈妈看着儿子瘦弱的身板,对儿子说:“你这么瘦,200米跑步会很累的,还是不要参加了。”

  儿子看上去很不开心,说道:“我们班好几个小朋友都报了,我也想参加比赛,只要参加比赛就有礼物。”

  因为儿子从小身体就弱,经常感冒生病,我肯定不舍得儿子去,所以对儿子说:“绝对不行,你得听妈妈的话,妈妈是为了你好。”

  儿子很不开心,那天晚上几乎没怎么吃饭,也没怎么说话。从那以后,幼儿园再遇到什么事情,她都会说:“妈妈你做主吧,我听你的。”

  想不到我的做法,让儿子再也不愿意做主任何事情了。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家长都能明白,甚至深有体会。孩子没有主见,大部分原因都是父母“独断专行”造成的。而父母美其名,都是为了孩子好,害怕孩子受伤害,所有的事情都要替孩子做主。

  比如这样的场景:

  妈妈带孩子去买衣服鞋子,孩子说这个好看,妈妈说这个质量不好,孩子又说喜欢那个,妈妈又说那个太贵,最后挑来挑去,还是妈妈做主选的款式,而孩子并不怎么喜欢。

  当孩子去餐厅吃饭,想要自己点餐的时候,妈妈却说:“给孩子来份这个吧,其他的都不适合他吃。”

  当孩子满心欢喜,想回家跟妈妈商量,报一个绘画兴趣班时,妈妈却已经给孩子报了舞蹈班,根本就没有跟孩子商量。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家长的确是因为爱孩子,为孩子着想才这么做。但是这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好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反正自己的意见父母也不会采纳。同时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了优柔寡断的性格。

  建议一:尊重孩子的意见,多让孩子做决定

  只要孩子知道冷热,就完全可以让她自己决定今天穿什么衣服,包括上衣、裤子、鞋子的搭配,也许并不协调、并不好看,只要没那么怪异,就听从孩子的意见吧。

  现实中,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选的衣服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或者一点都不得体,必须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只有这样自己才会觉得顺眼。

  尤其是女孩,有时候特别想留短发,可妈妈坚持让女儿留长发,说这样才显得淑女,因为短发跟男孩子一样。男孩子对舞蹈特别有天赋,妈妈坚决反对,说一个男孩子,整天扭来扭去,一点也不像话,跟个小姑娘似的。

  父母在做这些的时候,就已经扼杀了孩子自己判断问题和决定问题的能力了。所以,在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去思考下,是不是自己的决定让孩子感到非常不舒服了,或者说让孩子很反感。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确实在原则上为难,你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态去接纳,而不是强求。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要总是粗暴的,不去理会孩子的感受。生活中,家长可以多跟孩子交流,给孩子纠正错误的观念就行。

  建议二:让孩子当家做主一次,体验自己做决定的后果

  其实每个孩子都特别渴望自己决定一件事,他们并不喜欢每一件事都听从父母的安。很多家庭出现孩子跟父母对着干,就是因为父母太强势,从来不给孩子决断的机会,而孩子又特别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让孩子当家做主一次,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还可以练就孩子的决断力。

  有句话叫“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孩子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有时候你越是拒绝孩子,他们就越反抗。而你真正把决断力交给孩子后,他们才能真正体会自己做决定的后果是什么,这种感觉会让孩子知道,决断力背后意味着什么。

  看看这位爸爸是怎么做的:

  儿子已经9岁了,平时妈妈在家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询问妈妈,自己从来不敢做决定。这次妈妈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出差一周,爸爸正好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彻底改变了儿子。

  妈妈走后的第一天,爸爸问儿子:“你想不想当家做主一次?”很显然,儿子是非常感兴趣的。

  一开始的时候,儿子还是会犹豫,希望爸爸能拿主意。后来,每次吃饭,爸爸都会问儿子要吃什么,打扫卫生先从哪里开始,明天想穿哪件衣服……生活中很多事情,爸爸都会去征求儿子的意见,并且尽量听从儿子的话。

  经过一周的训练,儿子有了大幅度改善,很多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主,有时也会询问爸爸的意见,而且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总结:当你真正想改变孩子的时候,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看你是否用心去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