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是一個“小天使”,給父母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和幸福。但在歡樂的同時,一位媽媽卻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父母拿主意,自己一點主見都沒有,要是這麼成長下去,孩子未來該怎麼辦?

  這位媽媽說起了自己的經歷:

  兒子現在上幼兒園大班,前幾天放學回來問我:“媽媽,我們幼兒園要舉辦運動會,我能不能報一個200米跑步比賽?”

  媽媽看着兒子瘦弱的身板,對兒子說:“你這麼瘦,200米跑步會很累的,還是不要參加了。”

  兒子看上去很不開心,說道:“我們班好幾個小朋友都報了,我也想參加比賽,只要參加比賽就有禮物。”

  因爲兒子從小身體就弱,經常感冒生病,我肯定不捨得兒子去,所以對兒子說:“絕對不行,你得聽媽媽的話,媽媽是爲了你好。”

  兒子很不開心,那天晚上幾乎沒怎麼喫飯,也沒怎麼說話。從那以後,幼兒園再遇到什麼事情,她都會說:“媽媽你做主吧,我聽你的。”

  想不到我的做法,讓兒子再也不願意做主任何事情了。

  看到這裏,我想很多家長都能明白,甚至深有體會。孩子沒有主見,大部分原因都是父母“獨斷專行”造成的。而父母美其名,都是爲了孩子好,害怕孩子受傷害,所有的事情都要替孩子做主。

  比如這樣的場景:

  媽媽帶孩子去買衣服鞋子,孩子說這個好看,媽媽說這個質量不好,孩子又說喜歡那個,媽媽又說那個太貴,最後挑來挑去,還是媽媽做主選的款式,而孩子並不怎麼喜歡。

  當孩子去餐廳喫飯,想要自己點餐的時候,媽媽卻說:“給孩子來份這個吧,其他的都不適合他喫。”

  當孩子滿心歡喜,想回家跟媽媽商量,報一個繪畫興趣班時,媽媽卻已經給孩子報了舞蹈班,根本就沒有跟孩子商量。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家長的確是因爲愛孩子,爲孩子着想才這麼做。但是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好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主見,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反正自己的意見父母也不會採納。同時讓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了優柔寡斷的性格。

  建議一:尊重孩子的意見,多讓孩子做決定

  只要孩子知道冷熱,就完全可以讓她自己決定今天穿什麼衣服,包括上衣、褲子、鞋子的搭配,也許並不協調、並不好看,只要沒那麼怪異,就聽從孩子的意見吧。

  現實中,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選的衣服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或者一點都不得體,必須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只有這樣自己纔會覺得順眼。

  尤其是女孩,有時候特別想留短髮,可媽媽堅持讓女兒留長髮,說這樣才顯得淑女,因爲短髮跟男孩子一樣。男孩子對舞蹈特別有天賦,媽媽堅決反對,說一個男孩子,整天扭來扭去,一點也不像話,跟個小姑娘似的。

  父母在做這些的時候,就已經扼殺了孩子自己判斷問題和決定問題的能力了。所以,在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應該去思考下,是不是自己的決定讓孩子感到非常不舒服了,或者說讓孩子很反感。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應該尊重孩子的決定。如果確實在原則上爲難,你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讓孩子用平靜的心態去接納,而不是強求。家長要善於捕捉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總是粗暴的,不去理會孩子的感受。生活中,家長可以多跟孩子交流,給孩子糾正錯誤的觀念就行。

  建議二:讓孩子當家做主一次,體驗自己做決定的後果

  其實每個孩子都特別渴望自己決定一件事,他們並不喜歡每一件事都聽從父母的安。很多家庭出現孩子跟父母對着幹,就是因爲父母太強勢,從來不給孩子決斷的機會,而孩子又特別想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讓孩子當家做主一次,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還可以練就孩子的決斷力。

  有句話叫“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孩子總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有時候你越是拒絕孩子,他們就越反抗。而你真正把決斷力交給孩子後,他們才能真正體會自己做決定的後果是什麼,這種感覺會讓孩子知道,決斷力背後意味着什麼。

  看看這位爸爸是怎麼做的:

  兒子已經9歲了,平時媽媽在家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會詢問媽媽,自己從來不敢做決定。這次媽媽因爲工作關係,需要出差一週,爸爸正好利用這一週的時間,徹底改變了兒子。

  媽媽走後的第一天,爸爸問兒子:“你想不想當家做主一次?”很顯然,兒子是非常感興趣的。

  一開始的時候,兒子還是會猶豫,希望爸爸能拿主意。後來,每次喫飯,爸爸都會問兒子要喫什麼,打掃衛生先從哪裏開始,明天想穿哪件衣服……生活中很多事情,爸爸都會去徵求兒子的意見,並且儘量聽從兒子的話。

  經過一週的訓練,兒子有了大幅度改善,很多事情都喜歡自己做主,有時也會詢問爸爸的意見,而且也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總結:當你真正想改變孩子的時候,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看你是否用心去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