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两斩白蛇跨马夺天下,击败了庞大的秦王朝,披荆斩棘,胜过了军中霸王项羽,成为了天下共主。

  但汉高祖坐在皇权的宝座上内心却惶惶不可终日。

  这是为何?

  因为在汉以前,中国的社会形态是由贵族掌权到君主掌权,而君主则是强大一点的贵族而已。正所谓皇帝轮流做,今日到谁家。可是这“谁家”,也是局限于贵族之内的。

  但是到汉高祖刘邦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刘邦是什么人呢?一介布衣。

  布衣称帝,打破了贵族间不可描述的潜规则,为贵族平添了数以百万计的竞争者,所以贵族要反他。

  同时也在百姓的心中点燃了小小的火苗——刘邦可坐得,不过是因为他的剑比秦王朝的更锋利,他的马比秦王朝的更快。那如果我的剑更锋利,我的马更快,天下我岂非也坐得?长此以往,百姓也要反他。

  刘邦很难过,自己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眼看着拥有世间最聪慧的谋士,最有名的将领,最强大的兵马,国家发展前途无量,这时却被告知宝座是不合法的,是要遭到天谴的,是当这个国家的剑不够锋利,马儿不够俊秀时就会被赶下去的。

  想来想去,证明汉政权合法性的重任只能交给了哲学。

  但是哲学虚无缥缈,它也不长腿,不会主动上来敲门,所以这个影响历史走向的重任就交到了汉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董仲舒的身上。

  董仲舒何许人也?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刘邦建立了汉代——这个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王朝,它的合法性究竟在哪里?

  董仲舒带着他悟得的经学思想为世人回答了这个问题。

  董仲舒首先提出了“道”。所谓道,是万世不易的永恒法则。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说,道出自天,而非人。刘邦能夺取天下,并非因为刘邦剑利马快,而是上天赋予的道义。天命如此,不得不从。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一个便是:如果道不变,那么秦王朝怎么会被取代呢?

  董仲舒说:“道有常有变,有经有权。”天之大道,其本质自然是永恒不变的,但是道的表现形式不是固定的,是变化的。

  “常”和“经”指事物的根本原则,即“道”;“变”和“权”则指事物的应变与调节。其中,经是根本,权是补充,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局部变更和调整。

  《春秋》之道,固有常有变,变用于变,常用于常,各止其科,非相妨也。(选自《春秋繁露》)

  董仲舒从道的大义上,证明了汉王朝的合法性。

  但是问题又来了,汉王朝还缺少正统的传承。

  为此,董仲舒投身于浩瀚的史书中,提出了“三统论”通古今之变。

  三统指黑、白、赤。所谓三统之说,即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正就是一个年的开端,朔则是一月中的开端。

  那么月初和年初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董仲舒提出了阴阳哲学的思想,在不同时节不同时间开端,就是不同的历史进程和开端,不同时节不同时间也对应着不同的制度和历史进程。

  夏以一月为岁首,正建寅;商以十二月为岁首,正建丑;周以十一月为岁首,正建子。既然汉代开始的月份不同,所受的天之气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进程不同,也就变得合理起来,汉王朝的身份已然成为了正统。

  此外,我们如今的生辰八字,以及中医里的时间对应体质,也是由此转化而来。

  董仲舒确立了道经之学,提出了三统正名之论。

  虽因提出争议性很大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被后世骂为罪人,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确为汉王朝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哲学依据,为中华历史上灿烂的汉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汉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东方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神秘而又璀璨,这个栏目并不严肃,但是绝对认真,我们可以聊聊某个哲学家,聊他的主张学说或是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谈谈某个朝代的流派,是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我们没有思想的灌输,不过是想有个机会和大家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当然,对于各种思想,我们只能主观地或者借用大家的主观为您讲解,若您有其他的看法和理解,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栏目策划:疏桐;图文编辑:微雨

  知行合一 · 1904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