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很糟糕,是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哪个朝代都有。只不过唐中宗李显这个人的确是个懦弱无能、昏聩窝囊的皇帝。他两度执政(首次仅二个月),在位7年,最终被女人毒杀。他一生都活在被女人的操控之中,甚至戴「绿帽子」也心甘情愿,无可奈何。

为什么在他昏聩的执政时期没有大的动乱呢?这得归功于他的老娘——武则天大帝。这个女人太厉害了!她经历了太宗、高宗的励精图治,自己的治国能耐并不输于前两个男人。在位15年至唐中宗重新接位,大唐已经是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皇帝任人摆布,没多大出息,但政治制度没变,再加上有雄厚的国力支撑,强劲的大势已定。


谢谢好友的邀请!

唐中宗李显(656年一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一684年,705年一710年两度在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查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土蕃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彊地区的稳定。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来自网路:唐中宗 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姓李,名显(公元656-710年),唐高宗第七子。高宗崩,继位。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为韦皇后进毒饼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为武则天第三子。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 中宗比高宗更为庸柔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坚持著活了下来。因此,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最后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韦氏。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 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仪。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上官婉儿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著朝政。张柬之等大臣眼见又要重演武则天的旧事,力劝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韦后反诬告张柬之等人谋图不轨,怂勇中宗明升暗降,将张柬之等人册封为王,调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将他们刺杀。 安乐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她要中宗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韦皇后和武三思也怂勇中宗废掉李重俊。李重俊便和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于公元707年发动羽林军共三百多人,杀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宫中,想攻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因众寡悬殊,两李被杀。韦皇后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有勾结,将其贬出京城,独揽了大权。韦后肆无忌惮地大卖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愿去办。有个时期,安乐公主自己写好了诏书,掩住正文拿去让李显盖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盖上。就是这样,中宗听凭她母女俩弄权,自己则只顾过著淫靡的生活。 有一年的元宵节,中宗在韦皇后的怂勇下,带著公主和宫女数千人,全都换上平民的服装出宫逛灯市,赶热闹。到夜深回宫,一查点,数千宫女逃走了十之五六。怕声张出去有损体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宫内召见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官员抛球和拔河,供他和韦后欣赏。朝臣多数是文官,不好嬉戏,直弄得他们个个丑态百出,尤其是那几个上了年纪的大臣,体力不支,拔河时随著长绳扑倒在地,一时站不起来,手脚乱爬。中宗和韦后见了,还都开怀大笑。 公元710年5月,一个地方小官燕钦融上书指责韦皇后淫乱,干预朝政。中宗亲自召燕钦融来京诘问,韦皇后就指使徒党喝令卫士当众将燕钦融摔死。中宗看了,露出了很难看的脸色。韦皇后怕中宗查究她的淫乱之事,安乐公主则希望母后临朝称制,自己当皇太女,效法武则天。母女俩便密谋害死中宗,韦皇后知道中宗喜欢吃饼,就命令情夫马秦客配制了毒药,她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中宗正在翻阅奏章,见饼送来,随手取来就吃,还称 赞好吃。不一会儿,忽感腹中绞痛,仆倒在榻上乱滚,太监忙去报告韦皇后,韦后故意磨蹭,拖了许久才赶来,见中宗痛苦的样子,还假装问中宗怎么了。中宗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著嘴呜咽地哭泣,没多久便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


中宗李显1年683年12月—684年2月、睿宗1年684年2月7日—690、皇后武瞾、大周皇帝武瞾、中宗、睿宗 高宗死后不久,武后成为皇太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因为中宗与武太后不合,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李敬业领导的反叛后,武太后在天授元年(690年)废睿宗帝号,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号称神都),称「圣神皇帝」。699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705年,迫于大臣和将军的威胁,武则天将皇帝位传给李显。李显恢复唐为国号。710年李显为爱女安乐公主毒死。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六月初七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为帝,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不足一个月,睿宗的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结合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廿四日李重茂逊位,睿宗重新登基。唐朝历代皇帝中应当有唐中宗,李显和李旦是武则天的儿子,他们兄弟先后当了皇帝,又被武则天废掉自立为大周皇帝。但武则天晚年,两个儿子又复辟了。其在位时间分别是: 唐中宗李显(683~684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 武则天(690~705年在位) 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复位) 唐睿宗李旦(710~712年复位)


谢谢邀请回答!唐朝的李显,原名李哲,是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在其父死后,他继承了父的皇位,不过却被其母赶下台,让其弟承位,直到武则天临终时,才把皇位又让给了李显,称中宗皇帝。李显这个皇帝,完全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傀儡皇帝,也就是说是一个窝囊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间,把自己的权利让给了别人,以求自己的安乐,他没有主见,处处听从其韦夫人的妇人之见,而韦氏勾结武三思,任意横行,独揽政权,特别是武三思和韦氏有著暧昧的关系,李显也是视而不问,他的女儿安乐公主,靡乱无度,野心勃勃,从不把李显当皇上看待,最可悲的是,李显竟然死在了韦夫人和自己女儿的毒饼之下。李显被世人视作历史上最软弱无能,最糟糕的窝囊皇帝。


感谢头条邀请!唐中宗本人性格懦弱,多疑,使得他在当上皇帝之后根本无力掌控朝政,各方势力纷纷粉墨登场,争权夺利。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上官婉儿,相王李旦,李隆基,太平公主。各个风云人物纷纷扩展自己的势力,形成了以韦后和武家势力对阵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局面。

景龙四年,唐中宗中毒身亡,韦后临朝称制,欲效仿武后,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拥立相王李旦为帝,混乱不堪的唐中宗时期也宣告结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