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取士

明朝政治制度完善,清朝几乎是照搬的明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八股取士。

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

八股取士始于明朝,清朝完美的继承了这个考试制度,而且格式演变的更加严格,文章越发空虚。但明朝总会出现很多能臣(张居正),因为考试虽然单一,格式严格,但思想风气却不僵化。清朝结合文字狱以后结果大为不同。

文字狱

文字狱在历来的朝代中都会发生,但清朝做的是最狠的,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文字狱愈演愈烈。其中有一句很著名事情相信大家都听过「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朝廷非说自己被怼了,然后那孩子只有你先阎王说理去了。

清朝,编明史编了六十年

朝廷编明史变了六十年,是不是说这编的久了自然编的好了?编的就肯定会细致这,可凡事总要有一个度吧。明朝统共历史才近三百年,五天编一天?(虽然会有很多人物,也会单独成传,但这也不是一个人编啊!)这样肯定是句句斟酌,字字推敲。斟酌的是如何获得更好的夺位合理性,推敲的是如何不漏破绽,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明史中各位人物的生活应该是可信的,但一旦涉及到军事,政治,民生可能就有水分了。

查继佐

明末举人,明朝亡后,随鲁王监国绍兴,授兵部职方。在浙东地区亲自率军抗击清军。

编撰了多部历史,他还是明史案的首个告发者。星空猜测他多半是在编撰过程中在某一部分和别人起了冲突,脑袋一抽,把人给告了,结果自己也进去了。

作为明朝生人,他编撰的《明书》应当是比较真实的。但明朝到底是一个三百年的王朝,在编撰很多地方的时候多是道听途说,不能考证。但是,在他的生活年代,记载的事实应当是可信的。

题主要选择哪一本书,应当以查的内容而定。


如果非要二者选其一,我选官修《明史》。

1、官方修订,虽然可能要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意思,但是并非所有都是为当时清朝统治者所忌讳,反而有些当朝统治者更赞赏,如同忠臣、奸臣,一个史可法立祠,一个洪承畴对清朝有大功却难逃奸臣骂名。而个人修订却更容易有私人情感。

2、官修《明史》对于史料的查阅比私人更为便利,更为广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官修《明史》更全面,私人《明史》更显民间。3、我国历来有这样的一个传统,历来后来之朝为前朝著史,从来如此,从古未断。这样的历史大家也就有一种默契,有一种标准,有一种史家直笔,史家精神,对于历史负责的官修职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