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的女儿,也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开会征税,结果引发法国大革命,夫妻二人都死于断头台。

不过,玛丽·安托瓦内特1770年嫁给路易十六,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原本就紧张的财政开始更加严重,悦史君给大家分析一下。

这对年轻的夫妻当时都是20岁出头,治国理政对他们来说太麻烦,业余爱好反而成了主业。

路易十六喜欢打造精美的锁具,而且沉迷于游猎,有一群臭味相投的贵族。

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是奢华的凡尔赛宫真正的主人,举行大型的舞会狂欢,买衣服买包包买首饰,所有好玩的东西她都想要,路易十六每次都答应她。

在这样的氛围下,大臣和贵族们的生活也很奢靡,整天勾心斗角,法国的财政赤字自然越来越严重。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赤字夫人」名声传开,也引来了骗子,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伯爵夫人让娜·德·瓦罗尔。

让娜·德·瓦罗尔非常热衷交际,她经常出入宫廷,并且吹嘘自己是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闺蜜。

红衣主教德雷萨因多年前冒犯过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一直被王后忽视,他便想著通过让娜·德·瓦罗尔,取得王后的谅解。

让娜·德·瓦罗尔趁机让德雷萨写信与玛丽·安托瓦内特交流,王后的回信则是让娜·德·瓦罗尔伪造的,就这样,让娜·德·瓦罗尔以王后的名义骗了德雷萨很多钱。

1785年,让娜·德·瓦罗尔向德雷萨提出,玛丽·安托瓦内特想买一条价值160万法郎的红宝石项链,这是一个天价中的天价,但德雷萨还是答应了。

事实上,玛丽·安托瓦内特多次拒绝了珠宝商的售卖请求,根本没有这回事。

红宝石项链不出意外落入让娜·德·瓦罗尔手中,但德雷萨连第一笔分期都付不出来,珠宝商去找玛丽·安托瓦内特要钱,骗局才曝光。

这起事件在法庭公开审理,虽然玛丽·安托瓦内特没什么错,但各种谣言满天飞,她的形象更加负面。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失去了权力,成了打击对象,1793年两人先后上了断头台。

悦史君无意为玛丽·安托瓦内特辩解,因为她确实是一个非常大手大脚的王后,但要说她把国库花光,那是不现实的,中间路易十六、大臣和贵族、骗子们,都有份。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玛丽·安托瓦内特拥有很多绰号,比如断头王后、维也纳的贱女人、洛可可女王、赤字夫人,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赤字夫人」。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位奢侈浮华的王后。

据悉,她在服装上的花费一年就超过400万锂。路易十五的情妇杜白丽夫人的一条裙子的花费是6000-12000锂,而玛丽·安托瓦内特只会比她高。当时一个服装业女工的月工资是4-35锂,由此可见,玛丽·安托瓦内特一条裙子的花费是女工数十年乃至一辈子的工资。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裙子使用昂贵的绸缎或丝绒,点缀珍珠、宝石、蕾丝花边,制作精美,尽显奢华。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服装上的花费极为奢侈无度,每周都要做衣服,她的衣服堆满凡尔赛宫的数个房间,另外还发明半米高的发型等等。

另外她每天热衷于舞会、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等等。

当然,法国财政从太阳王路易十四开始就存在问题,加上路易十五的荒淫无度,任意挥霍,直到路易十六时期,财政危机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因素之一。


玛丽·安托瓦内特生于1755年11月,她曾经是奥地利的公主,也是著名的特蕾西亚女王的小女儿,之后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皇后。可惜的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虽然出身王室但是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应该具有的责任和使命。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热衷舞会、绸缎、宝石沉积于财富和王后的权力,玛丽全部用来满足自己豪奢极侈的欲望。

在历史上对她丈夫路易十六没有任何好评,他懦弱、平庸,没有政治才华,相传他还有生理方面的缺陷。但他可能是法国王室里最会宠妻的男人,对玛丽极尽纵容之能事,满足她的一切愿望,无数昂贵的宝石、时装涌进了她的宫殿,奢华时尚的风气在她的带领下席卷了法国的贵族们。她同时还是个慷慨的艺术事业赞助者,对高级定制制衣、皇家家具供应和皇室肖像画事业非常感兴趣。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追求时尚上,每日都和自己的造型师和理发师探讨。拥有良好的艺术品位也让玛丽王后根本不知人间疾苦,对衣服、鞋子、珠宝需索无度,导致国库空虚被当时的法国人称为「赤字王后」。更要命的是,当时她还被卷入了一起神秘的宫廷事件:钻石项链事件。这件事最终让她几乎身败名裂。一个落魄失意的拉莫特夫人恩将仇报,针对玛丽王后设下圈套。她怂恿王后买下一串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又两头欺骗,让罗昂主教相信王后爱上了他,于是主教也热烈地迷恋上了她。他请求拉莫特为他和王后安排秘密约会——事实上王后毫不知情,而拉莫特安排的与罗昂主教密会的只是一个与王后长相相似的妓女!项链事件爆光后,法国民众群情激愤,此时法国民间正在酝酿一股反皇室的气氛,丝毫没有感觉到危机的玛丽王后还在肆意享乐。

终于,债台高筑的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深遭人民痛恨的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都被关押起来,到1792年,为了防止帝国制度复辟,法国革命者先后在巴黎将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送上了断头台,在上刑场前,玛丽理平了灰色的囚服,优雅的走向了断头台,保住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尊严。一代艳后就此香消玉殒。可以说,是时代和个人性格共同造成了她的悲剧。


在古代,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贵族的生活都是异常奢侈的,几乎除了少数被征服而毁灭的王朝外,其他绝大多数走向灭亡的王朝,几乎都是因为腐败奢靡走向灭亡的。

路易十六的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帝国的公主,在十四岁时,通过通婚嫁给了法国王储,也就是日后的路易十六,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在玛丽嫁到法国时,其实法奥关系并不友好,所以其实民众也并不喜欢玛丽,玛丽嫁过去是也只有14岁,即便她生在皇室,也并不代表她在政治上的成熟,也不会刻意的去拉近和民众的距离,所以其实在民间玛丽风评很差。

另外玛丽生在贵族,生活奢侈这也正常,但是之后路易十六继位,玛丽成了王后之后,她仍然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并且也没有完成成为皇后,该尽的使命和义务,反而热衷于享乐,喜欢奢华的时装,虽然在当时欧洲为了展示自己的尊贵,贵族常常会穿著华丽服饰来体现这一点,但是在特殊时候再小的罪恶也会被无限的放大,加上当时玛丽也的确常常举办奢华的宴会,庆典,奢侈无度,另外民间贫富差距又非常大,所以也被一些人深恶痛绝。

于是玛丽在当时被称为赤字皇后,但是我个人觉得,真要说玛丽花空国库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虽然她的花销极为奢侈,但是花在宴请,服饰,个人的支出其实应该只占了国库的一小部分,当时大革命掀起后,玛丽皇后这样的人就正好成为一个代表,变成了众矢之的,一些事件无限的放大,最后把她处死,既能宣告革命的成功,同时也平息民愤,玛丽只不过是极多贵族中的一个牺牲品罢了。


关于这位天真娇纵又风华绝代的法国王后,茨威格曾有过一句精辟的评价:「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她既想掌握权力,又不愿承担随权力而来的责任和义务,反而把生命当作享乐,最终酿成大祸。好莱坞于2006年曾以玛丽王后的故事为题材拍过一部电影叫《绝代艳后》,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前,王室及贵族们纸醉金迷的生活。克尔斯滕?邓斯特(Kirsten Dunst)饰演玛丽王后。玛丽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也是奥地利的小公主。她的爹地是是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麻麻是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父母的安排下,玛丽的姐姐们全部都被政治联姻。所以玛丽长到14岁也与当时的法国王太子,后来的国王成婚。

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和一个生性木讷、不善言辞,并且还身有隐疾的少年,这对夫妇的婚姻生活很不美好,甚至几年都没有过性生活……但民众并不知情,反而一致遣责王后未能及时生下王室继承人。

于是,生性温和的路易十六为了补偿王后,对王后异常娇惯,几乎是对她所有的要求全都无条件支持。然后酷爱冶铁的他,一头扎进了铁匠房,成为国王中最会打铁的人??

皇室生活的苦闷让玛丽想找个宣泄的出口。她不停地举办奢迷的舞会,同时也乔装打扮去参加很多皇室外的宴会。

作为一名天之骄女,玛丽王后拥有与生俱来的美貌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她在当时是洛可可艺术的女神。洛可可艺术的两大特征是曲线和不对称。这种艺术风格常用抽象的火焰形、叶形、贝壳形的花纹、不对称花边或S形、漩涡形等曲线形成不对称构图,风格精美、浮华。玛丽王后对这种艺术风格的推崇让它在18世纪的法国、甚至欧洲大放异彩。

当然,拥有良好的艺术品位也让玛丽王后不知人间疾苦,对衣服、鞋子、珠宝需索无度,导致国库空虚被当时的法国人称为「赤字王后」。更要命的是,当时她还被卷入了一起神秘的宫廷事件:钻石项链事件。这件事最终让她几乎身败名裂。

项链事件众说纷纭,法国作家大仲马以此为题材还写了本书叫《王后的项链》,几乎是影射了当时的整个事件,书中每个角色都可以找到现实中对应的人。

书中写道:一个落魄失意的拉莫特夫人恩将仇报,针对玛丽王后设下圈套。她怂恿王后买下一串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又两头欺骗,让罗昂主教相信王后爱上了他,于是主教也热烈地迷恋上了她。他请求拉莫特为他和王后安排秘密约会——事实上王后毫不知情,而拉莫特安排的与罗昂主教密会的只是一个与王后长相相似的妓女!项链事件爆光后,法国民众群情激愤。虽然后来证明「项链事件」的玛丽王后是无辜的,但已经烂到底的名声却再也无法上升了。此时法国民间正在酝酿一股反皇室的气氛,玛丽这时就成了众矢之的。

丝毫没有感觉到危机的玛丽王后还在肆意享乐。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已经治好了隐疾,与她接二连三地生下孩子,她在王室的地位更加稳固。由此她的任性妄为与肆意挥霍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但不幸的是,债台高筑的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深遭人民痛恨的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都被关押起来,到1792年,为了防止帝国制度复辟,法国革命者先后在巴黎将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送上了断头台。

一代艳后就此香消玉殒。可以说,是时代和个人性格共同造成了她的悲剧。

哎呀妈呀手机码字累死了……


玛丽·安托瓦内特,奥地利女王德小女儿,美泉宫的小公主,14岁嫁到法国成为太子妃,紧接著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继位,她正式成为法兰西王后,荣耀无比。

历史上对她丈夫路易十六没有什么好评,他懦弱、平庸,没有政治才华,相传他还有生理方面的缺陷。但他可能是法国王室里最会宠妻的男人,对玛丽极尽纵容之能事,满足她的一切愿望,保护她与生俱来的审美、艺术上的浪漫天性。

当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骄奢淫逸」的代名词后,老百姓渐渐失去了对这个「奥地利女人」的所有好感,民间流传说王后花空了国库,这才使得百姓饥肠辘辘。但一个女人要怎样会花钱,才能花光一个国库呢?实际上,法国社会中的矛盾早已积压过久,政治外交上的不当使得经济雪上加霜,但人民向来不管这些,他们总得找一个出气筒。

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随后,国王一家被关押。1792年,为防止帝制复辟,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者送上了断头台,那时她只有38岁。


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因为生活奢侈无度,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成为反皇室份子树立起来吸引民众仇恨的靶子,1793年10月被送上断头台。有人统计玛丽·安托瓦内特死的时候法国负债达到十二亿五千万,法国国库空虚、财政崩溃,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全赖在玛丽皇后身上只是出于政治需要,实际上法国财政崩溃的原因要追溯到太阳王路易十四身上。

太阳王路易十四可以说是法国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一手建立绝对君主制,为法国开疆扩土,将法国带上欧陆霸主的宝座。但是路易十四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满目疮痍的法国,法荷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同盟战争,可以说路易十四一辈子都在和其他欧洲强国打仗,多场大战下来法国人口从2100万锐减到不足1900万;沉重的战争经费拖垮了法国的经济,法国负债累累,社会濒临崩溃;法国投入巨资的军队也是损失惨重,海军几乎全灭,陆军仅剩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另外路易十四是个喜好大场面,将贵族掌握在手中的人,因此花巨资修建凡尔赛宫,用不间断的奢华舞会、宴席和其他庆祝活动让贵族们沉迷于享乐远离权力;为了填补国库亏空,路易十四还公开卖官鬻爵,造成法国官场混乱,而这帮买官的人为了回本进一步压榨民众。太阳王路易十四其实和中国的乾隆皇帝很像,自己活得潇洒,酿成的苦果由子孙承担,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乱来只是在本就摇摇欲坠的局势上又推了一把。

再说回玛丽·安托瓦内特,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与皇后兼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莎最小的女儿,从小备受父母兄姐的宠爱,因此一直像小孩子一样,为人骄傲任性还有些天真,对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是完全不懂的,要是没有变故一辈子都会是个享受富贵的天真公主。从1494年开始,法国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为了欧洲霸权大战连连,两败俱伤,出于政治需要两国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实现和平,最早决定嫁给路易十六的人是玛丽的姐姐约翰娜,但是1762年约翰娜突然病逝,玛丽作为哈布斯堡家族唯一的未婚皇女就成了替补,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1770年4月,年仅14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就离开了家乡奥地利,远离家人,以王太子妃的身份投入了充满欺骗和阴谋的法国宫廷生活。玛丽当时还是一个孩子,需要人管教,但是因为强大的背景和尊贵的身份,唯一能管束她的人就是她的丈夫路易十六,悲剧的是路易十六是个性格懦弱、沉迷于当「锁匠」胖子,对于妻子的任性只有各种放纵。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六即位,才18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王后掌握法国大权,可惜她完全没有相应的能力,用孩子的思维去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家大事,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人,她能够付出所有;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即使在重要她也不屑一顾,政治家之间的勾心斗角、潜规则她更是完全不关心,玛丽王后身边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心怀鬼胎、善于阿谀奉承、妄图从玛丽手中获得利益的人,比如普罗旺斯伯爵、阿图瓦伯爵等人。

玛丽·安托瓦内特「赤字夫人」的骂名这帮人要负很大的责任,很多钱是花在这些政治投机者身上了,比如有一位波利纳夫人非常善于哄骗玛丽王后,每年从法国国库弄走的钱高达五十万。但是这帮人平时从玛丽·安托瓦内特身上获取利益,等到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也是这帮人出卖的玛丽,甚至于作伪证将玛丽送上断头台。

玛丽·安托瓦内特1793年的时候会背著邪恶凶残的魔女、无耻的淫妇等骂名死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需要。毕竟路易十六本人生活简朴、为人温和无害难以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而为人高调、挥霍无度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就很能激起普通人的仇恨了,因此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各种罪名加到玛丽·安托瓦内特身上,进而激起民众的反王室暴动。从后来解密的历史文献和相关人员的回忆来看,除了挥霍无度之外,像「皇后偷情」、「奸淫子女」等罪名都是伪造的。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小女人,没有相应的能力却掌握了法国至高无上的权力,使得自己和家人都已悲剧收场。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1793年10月,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死;玛丽年仅7岁零8个月的长子路易·约瑟夫1789年6月4日在饥寒交迫中死于监狱;玛丽15岁的长女玛丽·特蕾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到暴民和狱卒的酷刑和轮奸,后来虽然活命却一辈子活在阴影中;玛丽的幼子路易·夏尔于1795年6月8日死在囚室中,年仅10岁。


玛丽·安托瓦内特,生于1755年11月,曾经是奥地利的公主,也是著名的特蕾西亚女王的小女儿,之后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皇后。嫁到法国后,路易十六委托她组织皇室娱乐活动,王后也热情地参加了这项工作,她开始重振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皇家盛宴的传统。她是撞球和卡牌的热衷玩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擅长演奏竖琴。她同时还是个慷慨的艺术事业赞助者,对高级定制制衣、皇家家具供应和皇室肖像画事业非常感兴趣。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追求时尚上,每日都和自己的造型师和理发师探讨。

受母亲的影响,她拙于干涉政治。1785年发生钻石项链事件,有人暗示王后参与了欺诈王室珠宝匠一款非常昂贵的钻石项链的犯罪,此事之后,本来就受到各种小道消息玷污的王后的声誉,滑入谷底。这个事件是众多导致法国民众对君主制好感幻灭的历史事件之一。玛丽·安托瓦内特更加不受欢迎,各种恶毒谣言四起,使她成为丈夫的负担。她至死也未能摆脱公众认为她奢靡及犯有欺诈的的印象。大革命发生后,她被称为「赤字夫人」。革命爆发后她模棱两可的态度(她似乎不确定是逃跑还是寻求和解),更加速了她悲剧性的死亡。路易十六处决九个月后,即1793年10月16日,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魂断断头台,得年38岁。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女人的奢靡。至于民间说她将国库花光,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以讹传讹。


谢邀,首先我不同意赞数排在前两位的两个答案,因为这两个答案答非所问,

他们回答的是法国断头王后玛丽为什么在革命前后被法国人所讨厌?

而问题本身要问的是,法国国库是不是被王后玛丽·安东万内特所花光的?

虽然其他回答里提到了茨威格 和 大仲马等人的名作,这些文学作品对玛丽·安东万内特的喜爱享乐,不顾后果的个性有非常生动的描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王后本人悲剧命运的起源,但是这还是不能解答玛丽 王后究竟有没有花光法国国库的问题。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1789年前法国的财政情况,众所周知,当时法国政府入不敷出,赤字累累,那么究竟是哪些项目造成了法国的赤字呢?玛丽·安东瓦内特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1788年,即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一年的财政情况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正是因为财政赤字十分严重,路易十六不得不在第二年即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因此引发法国大革命。1788年,法国国家收入4.716亿利弗尔(法国旧货币单位,以下数字都用此单位)直接税:1.63亿间接税:2.193亿其他收入:0.893亿(包括王家领地的收入,博彩收入等等)当年法国国库支出,合计6.331亿军费 1.733亿宫廷开支0.898亿(包含一些人的补助。年金以及王室开支)为民众的开支约1.1亿(包括道路和桥梁,慈善,治安等)国债开支(包括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2.611亿利弗尔综上,1788年法国国库入不敷出,亏空赤子高达1,615亿可是通过法国支出结构表,与王后开支有关的仅有宫廷支出,且数额不到0.9亿。造成国库枯竭的真正来源是军费和国债(1.7亿和2.6亿)。

何况宫廷支出并非全部用于个人享乐,国王对艺术家文学家和能工巧匠的个人赞助,对一些长久服务于国家者的年金都从这个名目出。而且法国王室(maison du roi)是个庞大的机构,有2000-3000人之多。负责王室的衣食住行、以及音乐、典礼仪式、王家住所维护等事务。此外宫廷还有一只数量为10个营的王家禁卫军需要维持(6个法国营,4个瑞士营,这些军队驻扎在巴黎及其郊区,负责王室和宫廷安全)。

无论如何,即使玛丽·安东万内特多么的奢侈和铺张,她也最多只能花掉宫廷开支中的一小部分,对法国财政总体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那么法国欠下如此巨额的国债负担是否和王后个人有关呢?答案还是否定的。这里有一个1600-1712年法国赤子变动图,可以从长时段来解释这个问题。

从此图可知,整个17世纪,法国几乎都处于赤字状态,而且国家预算赤字的高点都是战争爆发的年份,包括三十年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等。近代战争耗资巨大,即使对法国这样一个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来说也是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超出了当时的征税能力 。1788年之前,法国刚刚介入了北美独立战争不久,那场战争中,法国给北美独立军以巨大的物质和军事支持,欠下了巨额债务。这才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债台高筑的主要原因。

最后,玛丽·安东万内特本人来自和法国长期敌对的哈布斯堡王朝,本来就为很多民众不喜,她本人又缺乏政治敏感度,在法国财政遭遇巨大困难时,仍然追求奢侈时尚的生活,难免受到攻击和责难。

因此,玛丽·安东万内特王后并没有花光法国国库,她的恶名其实是法国革命前政治、财政和王室声誉危机的写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