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里包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三人谁更厉害」,一个是「三人都是怎么死的」,悦史君一一进行解析。

第一个问题,索额图、明珠、高士奇,三人谁更厉害?

悦史君按照三人的活动时间,及重要节点,来进行最清晰明了的梳理:

明朝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纳兰·明珠,即题干中的明珠出生。

纳兰·明珠所属的纳兰氏家族不简单,他的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的统领,叶赫那拉·金台吉的妹妹则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妻子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所生的儿子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因此,纳兰·明珠是皇亲国戚。

明朝崇祯九年,清朝崇徳元年(1636年),赫舍里·索额图,即题干中的索额图,出生于盛京。

赫舍里·索额图同样出身显赫,他的父亲赫舍里·索尼是世袭一等公、内大臣、议政大臣,侄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原配妻子。

因此,赫舍里·索额图也是皇亲国戚,而且亲缘关系更近。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高士奇生于浙江余姚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

从他们三个人的出身来看,赫舍里·索额图最强,纳兰·明珠次之,高士奇最差,泯然众人啊。

南明永历十五年,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高士奇入籍钱塘(浙江杭州),补杭州府学生员。

同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病逝,年仅8岁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位。

赫舍里·索额图的父亲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为辅政大臣,又授世袭一等公。

赫舍里·索额图因父亲的缘故,成为侍卫。

康熙初年,纳兰·明珠因家族关系担任侍卫、治仪正,不久升迁为内务府郎中。

在此前后,纳兰·明珠娶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已革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的女儿,与爱新觉罗皇族更加亲近。

南明永历十八年,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高士奇随父高古生北上游学京师,不久高古生亡故,高士奇只好以卖文贴补生活。

同年,纳兰·明珠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

南明永历十九年,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赫舍里·索额图的侄女、领侍卫内大臣赫舍里·噶布喇的女儿赫舍里氏,被太皇太后挑中,册立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皇后。

南明永历二十年,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纳兰·明珠被任命为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

南明永历二十一年,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赫舍里·索额图的父亲赫舍里·索尼去世,谥文忠。

南明永历二十二年,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赫舍里·索额图被任命为吏部右侍郎。

同年,纳兰·明珠奉命与工部尚书马佳·马尔赛调查淮扬水患。不久,纳兰·明珠被任命为刑部尚书。

南明永历二十三年,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高士奇进入太学,第一次见到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非常喜欢他的理学文章,亲自赐他会试资格,半个月之内,高士奇二试都是第一,记名翰林院供奉。

同年五月,赫舍里·索额图辞去侍郎职务,被任命为一等侍卫,经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谋划户,采取突袭的方式,逮捕权臣鳌拜,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得以真正主持朝政。

八月,赫舍里·索额图升任国史院大学士。

南明永历二十四年,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纳兰·明珠被加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担任经筵讲官。

同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恢复内阁制,赫舍里·索额图改任为保和殿大学士,成为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被称为「索相」。

南明永历二十五年,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高士奇进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所器重。

南明永历二十六年,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纳兰·明珠被改任为兵部尚书。

同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东巡,高士奇随驾。

南明永历二十七年,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到南苑晾鹰台巡视八旗兵,纳兰·明珠提前颁布教条训练士兵,等到检阅之日军容庄严整齐,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此非常赞赏他的才能。

同年,驻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告老还乡,驻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驻守云南的平西亲王吴三桂随即附和上疏。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召集大臣商议,纳兰·明珠等几位大臣主张撤藩,但大多数人沉默不语,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主张先发制人,批准了吴三桂等人撤藩的奏疏。

吴三桂当即起兵反叛,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举兵响应。

赫舍里·索额图认为是撤藩激变,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将建议撤藩的人处死,遭到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斥责。

南明永历二十八年,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皇后赫舍里氏生皇二子爱新觉罗·胤礽后不久便去世,谥称孝诚仁皇后。

南明永历二十九年,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年),爱新觉罗·胤礽被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册立为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的外祖父、赫舍里·索额图的大哥赫舍里·噶布喇被推恩为一等公。

同年,高士奇被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授为詹事府录事,纳兰·明珠调任吏部尚书。

南明永历三十年,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票拟有误,欲嫁祸同官杜立德,取原草签,嚼后毁掉,引起纠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命纳兰·明珠审理。

熊赐履一言不发,赫舍里·索额图与熊赐履是莫逆之交,劝他承认错误,熊赐履被免去大学士职务。

同年,高士奇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南明永历三十一年,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高士奇被授为中书舍人,入值内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御书「忠孝」。

同年,纳兰·明珠获授为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担任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著述的总纂官,不久后加封太子太师,权倾朝野,成为与「索相」齐名的「明相」。

至此,「索相」赫舍里·索额图和「明相」纳兰·明珠权势相当,高士奇虽然官职不大,但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关系密切,三人各有千秋。

南明永历三十二年,清朝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设置南书房来掌管票拟谕旨,高士奇奉旨入南书房,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亲赐「忠孝之家」印玺一方,并赐居大内「苑西」。

南明永历三十三年,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高士奇中博学鸿词科。

同年十一月,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病不能上朝,便命部院官员将奏章都呈送赫舍里·索额图等人核办,赫舍里·索额图权势隆盛。

南明永历三十四年,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授高士奇为翰林院侍讲,很快又授为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迁移为右庶子,官任詹事府少詹事。

同年八月,赫舍里·索额图以病请求解任,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命他在内大臣处上朝,不久授议政大臣。

南明永历三十五年,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进入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周皇帝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赫舍里·索额图、纳兰·明珠在平定「三藩」叛乱期间,起到了积极作用,纳兰·明珠更因在撤藩之初的决定,成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倚重的大臣。

不过,赫舍里·索额图与纳兰·明珠因不和而相互仇轧,赫舍里·索额图与内阁学士李光地关系亲密,纳兰·明珠则与左春坊左赞善徐干学结成一派。

同年,延平郡王郑经病死,发生内讧,他12岁的次子郑克塽袭延平郡王。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福建总督姚启圣请求朝廷出兵进剿,纳兰·明珠也认为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和纳兰·明珠商议后,决定让福建提督施琅独自统兵进剿。

南明永历三十六年,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到东北考察,最远抵达乌喇地区。经过精心准备,纳兰·明珠协助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俄方同意和平谈判。

南明永历三十七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遣使求降,清廷收复台湾。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最终接受了纳兰·明珠、施琅等人的建议,任用一些台湾投诚的人,派军队驻守台湾,并在此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同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对议政王大臣列数赫舍里·索额图的不端行为,革除赫舍里·索额图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等职务,仍任佐领。

高士奇被授为执事日讲官起居注。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南巡,赴曲阜孔庙祭孔,高士奇被任为右春坊右庶子,又转为左春坊左庶子,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并且随驾南巡。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赫舍里·索额图复起,任领侍卫内大臣。

同年,高士奇被授为统制总裁,政治典训副总裁。

俄国谈判使团抵达北京,与以纳兰·明珠为首的清方代表会谈,纳兰·明珠驳斥了俄方的无理取闹,俄方最终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为日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创造了重要条件。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向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密奏:「官已被纳兰·明珠和武英殿大学士余国柱卖完。」

爱新觉罗·玄烨问高士奇:「为什么没有人参劾?」

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赫舍里·索额图以首席代表的身份,前往色冷格与沙俄使臣费·阿·果罗文谈判东北边界问题,行至喀尔喀地方,获悉噶尔丹叛乱侵犯了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同年,御使郭琇上疏弹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罢黜纳兰·明珠,交给侍卫酌情留用。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赫舍里·索额图率领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使臣费·阿·果罗文谈判东北边界问题,终于签订了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及沿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为两国边界为主要内容的《尼布楚条约》。

同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再次南巡,拜谒明孝陵,高士奇随驾南巡,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号「竹窗」,并御书「竹窗」二字赐予他。

十月,高士奇辞官归田,定居平湖。

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亲征噶尔丹,纳兰·明珠从征,随后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

赫舍里·索额图带领盛京、吉林、科尔沁兵从征,但在击败噶尔丹后,赫舍里·索额图因未马上率兵追剿,而降四级留任。

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高士奇第一次在籍赋闲,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手敕一道,另赐御扇一把。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廷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高士奇奉召二度进京,官复原职,仍入住大内。

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御驾亲征噶尔丹,高士奇随驾。

赫舍里·索额图在中路率领八旗前锋、察哈尔四旗及汉军、绿旗兵为先锋,并督火器营。

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御驾亲征噶尔丹,高士奇以养母乞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很快又升为礼部侍郎,但高士奇以母老未赴。

赫舍里·索额图随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到宁夏指挥战事,噶尔丹因众叛亲离服毒自杀。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以赫舍里·索额图此次出征有功,恢复原级。

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高士奇第二次在籍赋闲,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御制诗一首。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高士奇「忠孝节义」的御篇一幅。

同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四次南巡,高士奇在杭州西溪高庄接驾,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御书「竹窗」相赐。

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高士奇联一对。

同年九月,赫舍里·索额图以自己年老,奏准退休。

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擢升高士奇为礼部侍郎,但高士奇以母老为由未上京赴任。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五次南巡,高士奇奉召赴淮安接驾,随康熙巡视江南。南巡后,高士奇又随驾入京,第三次居寓于大内直庐。

到此,三人都是暮年,赫舍里·索额图不得不退休,纳兰·明珠虽然在位却遭冷落,高士奇闲云野鹤但仍深得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信任,可谓最后赢家。

第二个问题,索额图、明珠、高士奇,三人都是怎么死的?

第一,赫舍里·索额图

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南巡到德州,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得病,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召赫舍里·索额图到德州侍疾,一个多月后,爱新觉罗·胤礽病愈,一起回北京。

这次爱新觉罗·玄烨突然召赫舍里·索额图到德州,表面上是令他探视皇太子,其真实含意却是调查爱新觉罗·胤礽和赫舍里·索额图的勾结情况。

赫舍里·索额图因爱新觉罗·胤礽是他侄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一直非常支持爱新觉罗·胤礽,成为太子党中的关键人物,此时爱新觉罗·玄烨却对太子党非常不满。

纳兰·明珠与赫舍里·索额图本来就不对付,高士奇又因赫舍里·索额图一直看不起他,都在爱新觉罗·玄烨面前批赫舍里·索额图,爱新觉罗·玄烨决定拿赫舍里·索额图开刀。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赫舍里·索额图被爱新觉罗·玄烨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交宗人府拘禁,不仅在病饿中悲惨离世。

赫舍里·索额图的同党或被杀或被拘禁或被流放,同祖子孙都被革职,他的两个儿子赫舍里·格尔芬、赫舍里·阿尔吉善被处死。

第二,纳兰·明珠

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纳兰明珠·病故,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派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前往祭奠。

第三,高士奇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高士奇在籍病故,爱新觉罗·玄烨赠谥号「文恪」。

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谕祭高士奇一道,派遣浙江等处承先布政使加三级郎廷极为代天御祭的钦差,爱新觉罗·玄烨亲制悼词,并御书悼联:「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

三人中,高士奇死后得到了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很高礼遇,纳兰·明珠也不算差。

赫舍里·索额图则不仅死于非命,到了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爱新觉罗·玄烨第一次废黜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时,还对赫舍里·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并说「赫舍里·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可谓全盘否定。


据野史记载,高士奇最为得宠的时候,几乎买通了康熙身边所有的太监和侍卫,康熙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监控。他根据康熙的言行举止分析康熙接下来的所作所为,提前做好功课应对,几乎无有不中。

因此,每当高士奇晚上回家的时候,他家附近的巷子里停满了高官大臣的轿子,他们或想从高士奇处打探消息,或想拉拢关系。这些高官中甚至有大学士明珠的身影,一般情况下高士奇只接见明珠,其他人基本不见。

高士奇不仅擅长察言观色,工于心计,自身的文化水平也很高,诗词书画、医卜星占无所不精,而且也是有名的古玩鉴赏及收藏家。正是这一身的学问,即使他不是正经的两榜出身(康熙御赐他由太学生直接参加会试),依然被康熙当做师友。

高士奇晚年被人弹劾凭借权势,互结党援,纳贿营私。这些罪名调查下来基本属实,因此康熙也无法包庇,只好让他提前退休。高士奇并没有就此失宠,后来康熙南巡时屡次召见他,但他已厌倦政治生涯,不愿复出。高士奇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老家浙江余姚病故,享年六十岁。

索额图也是大贵族出身,其父是顺治临终前指定的四名辅佐大臣之首索尼,侄女又是康熙的皇后,因此起步比高士奇强了何止一百倍。

索额图本身也很有才干,与明珠同为康熙朝大学士,人称「索相」。他由参与康熙扳倒鳌拜的执行计划而成为康熙的心腹,在平息吴三桂等人的「三藩之乱」中也有出色表现,不过最出彩的还是代表康熙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有详细描述),解决了双方争端,维护了主权的完整,于国家有功。索额图晚年卷入康熙的「立储」风波,这种政治斗争历来是当权者的大忌,因此事情败露后被囚禁至死,与高士奇死在同一年,享年68岁。

明珠也是满清贵族出身,他与后来的慈禧太后是同一族,都是叶赫那拉氏。

明珠在「撤藩」问题上力排众议,与康熙的看法一致,由此收到康熙的赏识,后来在台湾收复后,又建议任用降将管理台湾,保证了台湾人心的稳定。

明珠与索额图是政敌,只要索额图欣赏的他就千方百计的陷害,如李光地;索额图讨厌的他就拉拢,如高士奇。

索额图失宠后,明珠独揽大权,开始结党营私,贪污纳贿。

后来直隶巡抚于成龙(小于成龙)向康熙密奏:「官已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康熙帝问高士奇:「为什么没有人参劾?」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

高士奇这么一说,明珠的官运也就到头了。不过与索额图相比,明珠有个好儿子,就是纳兰容若,小资们喜欢吟诵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深受康熙的宠爱,所以明珠下台没几年又复官,但已不受信任,尸餐素位而已。

当然也有人认为明珠之贪渎和跋扈,从某种程度言之,是康熙帝放任的结果,康熙之所以允许明珠党发展,也是出于牵制索额图党的需要。

明珠后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病故,享年74岁。

因此,综合来讲,高士奇第一,明珠第二,索额图只能排第三。


索额图、明珠、高士奇都是清康熙年间的大臣,论官职地位,索额图和明珠都出任过大学士,而高士奇官职最高礼部侍郎。若论贡献,索额图参与帮助康熙除灭鳌拜,参议撤藩,明珠参与收复台湾等事宜,此二人的贡献大一些,高士奇的政绩不突出。若论学问和成就,高士奇堪称杂家,他的书画成就较大。索额图参与太子之争,于1703年被康熙处死;明珠参与朋党之争,被康熙罢官,1708年病故;高士奇于1704病故,谥号文恪。三人皆为文官,谁更厉害一些,这没法对比。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问题所问,这三个人谁更厉害,实在太宽泛,或许得从不同角度来看吧。以下仅为浅显见解:

论对衙门或朝廷的贡献大小:1索额图;2明珠;3高士奇。

论处世之道或者说智慧程度:1高士奇;2明珠;3索额图。

一,以下是为正史。

索额图(1636—1703),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索额图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初期,鳌拜专权跋扈,索额图辅佐计擒之,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深得康熙信任;评定「三藩」叛乱时,索额图虽不主张撤藩,但他仍然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立下赫赫战功。后期,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圈禁宗人府,1703年9月21日因饥饿而死(赐死)。

康熙帝多次惩处索额图之后又予以重用,很明显是利用他来牵制明珠,平衡太子的废立问题。早年索额图虽然是由恩萌入仕,但多半还是靠个人才干奋斗上来的。总的来说,索额图是一个能臣、也是一个权臣,但最后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纳兰明珠(1635—1708),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明珠在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明珠表面上为人谦和,但他利用康熙帝对他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结党营私,与索额图「权势相侔,互相仇轧」,最终被参劾倒台。明珠一生经历荣辱兴衰,但他的缺点与失势的结局并不能掩盖其一代权臣的功绩。康熙非常赞赏他的才能。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清朝著名学者,一生效忠于康熙帝的官吏,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高士奇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第五次南巡,高士奇奉召赴淮安接驾,随康熙巡视江南,巡视完毕,随驾入京,后于祖籍病故。

高士奇的一生是幸运的:他深得康熙知遇。常言道:「 忠孝不能两全。」 可高士奇受到了康熙御赐的印玺「 忠孝之家 」(此印在平湖市博物馆)。常言道:「 伴君如伴虎 」。可在高士奇身上,这一点似乎并不灵验。高士奇的一生也是最为不幸的:古人有言人生三大悲哀: 「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对于高士奇来说,这人生的三大悲哀,他全领受了。有一点也似乎可以肯定:一个在皇帝身边红了一辈子,没有任何闪失的人,必是个深谙权术、善于察言观色,甚至是八面玲珑之人。

索额图之死,高士奇显然有「功」。高士奇家道贫困,但长于诗文书法,被推荐给索额图。后高士奇被康熙帝破格提拔,高官显贵,见索额图时,「犹长跪启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称为高相公,索则直斥其名,有不如意处,则跪之于庭,而丑诋之」。索额图有时还「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随驾北上,这时他已背叛索额图,投靠明珠。

以上不难看出:论对朝廷贡献,索额图排第一,明珠排第二,高士奇排第三;论处世智慧:高士奇排第一,明珠排第二,索额图排第三。

结论:出头的椽子先烂,活著才是硬道理。

二、以下权当野史。

一日,三人一起徒步外出办事,行走间突然有一条大狗从胡同蹿出,然后跑远。明珠问了一句「是狼是狗?」在朝中,虽然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互相倾轧,明争暗斗,但这一次,他愿意站在明珠一边,搞搞这个人称才思敏捷、机智过人的高士奇。于是哈哈大笑道:「是狼是狗(侍郎是狗)你得问江村(高士奇号江村)。」

高士奇当然一听便知,索额图和纳兰明珠明摆著是在一唱一和,用谐音骂自己。平时他俩戏弄自己也不在少数,长此以往也不行啊,得报报「仇」。于是,他不露声色地说:「那是条狗。」二人以为他没有听出话中的玄奥,便得意地打趣道:「何以见得?」

高士奇笑著道:「狼、狗区别主要有二,其一看它的尾巴,下垂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索额图当时为吏部尚书);其二看它吃什么,狼只吃肉,狗却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明珠当时为都察院御史)。二人被骂了个灰头土脸,强笑著说:「好你个江村,佩服,佩服!」

希望你喜欢!祝愉快!


索额图

索尼第三子,康熙帝原配妻子孝诚仁皇后的叔父,清朝议政大臣,一等公。康熙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

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圈禁宗人府,因饥饿而死。康熙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评价:他是一个能臣也一度是个权臣,但最后却成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明珠

即纳兰明珠,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

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纳兰明珠病故,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其长子为纳兰性德。

评价:他凭借自身勤奋和才华,从一名普通侍卫成长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他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积极作用,同时又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并与索额图互相倾轧,最终被参劾倒台。

高士奇

在权势上他远不及索尔图及明珠。出身不高,他考入太学才踏进仕途,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他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籍病故。死后,被追谥文恪。

参与索额图倒台事件

高士奇家道贫困,因长于诗文书法被推荐给索额图。索额图常以「椒房之亲,且又世贵,侍士大夫向不以礼,况高是其家奴狎友,其召之幕下也,颐指气使,以奴视之」。之后高士奇被康熙破格提拔,高官显贵,但见索额图时「犹长跪启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称为高相公,索则直斥其名,有不如意处,则跪之于庭,而丑诋之」。索额图有时还「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

为此高士奇怀恨在心,「遂顿忘旧恩,而思剚刃于其腹中」。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随驾北上,这时他已投靠明珠。明珠与索额图互相倾轧,索额图最终被参劾倒台。

《清史稿》曰其:南书房以诗文书画供御,地分清切,参与密勿。干学、士奇先后入直,鸿绪亦以文学进。乃凭借权势,互结党援,纳贿营私,致屡遭弹劾,圣祖曲予保全。干学、鸿绪犹得以书局自随,竟编纂之业,士奇亦以恩礼终,不其幸欤!

小结:

从最终结局来说,索尔图与明珠互相倾轧,前者卷进皇太子之争而倒台,后者因朋党之争被罢黜不再受重用,潦倒至终。这三人之中无疑高士奇得以善终,他死后竟得到康熙亲制悼词,御书悼联:「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赐谥号文恪。

但究其生平事迹而言,索额图与明珠都历经康熙一朝的主要重大事件,他们都是一朝能臣与权臣。而高士奇一生平庸乏陈,是学者型官吏。


谢谢邀请,先来介绍下他们三人:索额图,康熙年间权臣,时任吏部尚书;纳兰明珠,康熙朝重臣,时任都察院御史;高士奇,号江村,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时任礼部侍郎。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一等公赫舍里·噶布喇弟弟。孝诚仁皇后叔父。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高士奇(1645——1703.8.12)一作(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谥文恪。弘光元年(1645)生于浙江余姚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祖上于「靖康之难」时,自汴京(开封)南迁而至。顺治十八年(1661)入籍钱塘(杭州),补杭州府学生员。康熙三年(1664)随父古生公游学京师。因父不久亡故,遂以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为句书之。康熙八年入太学,得以初觐康熙,皇上喜其一手「王字」,好其理学文章,钦赐拨取,旬日中二试皆第一,记名翰林院供奉。高士奇从此踏上仕途,进入皇宫大院。官至礼部侍郎。精鉴赏,收藏名迹,与孙退谷(承泽)相埒。所著江郁销夏录,亦与庚子销夏记同工。工书,尤善钟、王小楷。画有仿文征明湘君湘夫人图、拟徐贲枯木竹石图、仿宋克山水轴,又有丝纶垂钓图,均精妙。有清吟堂全集。卒年六十,一作五十九。

至于你说的谁厉害,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谢邀!你说的这三人,我一点都不熟悉。只是从电视里看过几集,从几本残缺不全古书中看过一些。加上我识字不多,理解力又十分不敢承认。更有点不好意思,因此我不想谈古人。只是今人喜欢把古人的好坏两方面都搬到今天来帮自己的观点当助手,所以我不敢凑这个热闹。因为没别人了解的多,一旦犯忌,回口的方法都没有,那才是委屈自己。我喜欢淋漓尽致的玩,更喜欢自己感觉良好的斗嘴,抬杠,瞎说,湖闹。弄得自己哑巴式的,不好玩。还不如等大家回答了,学习点东西后再说。敬请谅解!再谢!


以上回答较详实,我知之甚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