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但应该不算是史实。

想简单讲几句故事情节:当年李妃和另一位妃子同时生产,奇怪的就是李妃生出来的是一只被退了皮的狸猫,而另一位妃子伸出了皇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后来是在包拯的帮助下,查明事情真相,仁宗这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而此时的李妃早已双目失明,但两人还是相认了,母子团聚大团圆结局。至于曾经骗人现在已贵为皇太后的刘氏,也是深知这件事情再也无法隐瞒下去,畏罪自缢而死。不过想想也知道,人和猫就不是同一个物种,怎么会可能会繁衍呢?

影视作品可能会有所夸大或者模糊情节,但还是有历史原型的。


太子是真的,故事是假的,但有历史原型。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是根据清人小说《三侠五义》改编的一个戏剧,历史上真实的片段,涉及宋真宗和他的刘皇后,以及李宸妃。故事中的太子就是后来被人们广为称赞的宋仁宗。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她本来是四川人,为了生计,和丈夫以兄妹相称到京城闯荡,后来,她进了韩王赵恒的府中,命运从此改变。赵恒对刘娥很欣赏,但遭到父亲宋太宗的反对。为此,刘娥做了赵恒15年的地下情人。15年间,刘娥左手拥著爱情,右拿著书本,她勤奋学习,脱胎换骨,跟当初完全换了一个人。

后来,宋太宗去世,赵恒当了皇帝,就是宋真宗。宋真宗要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刘娥立为皇后,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刘娥没有孩子,没有为皇家传宗接代。在古代,尤其是皇族,生个儿子,为皇家传宗接代是评价一个女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为了让刘娥当上皇后,宋真宗想到了一个办法。当时,一个姓李的宫女(就是后来的李宸妃)正好怀孕,宋真宗隐瞒了这个消息,对外宣称刘娥怀孕了。李宸妃生下儿子后,宋真宗让人抱来,对外说是刘娥生的。这样,刘娥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后。

李宸妃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在宫里默默无闻,直到死去。她死的时候,宋真宗赵恒早已去世,当时的皇帝是李宸妃的亲生儿子宋仁宗,但他并不知道实情,他一直以为刘娥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不过,这时的太后刘娥以厚礼下葬了李宸妃。所有这一切,宋仁宗一直都不知情,直到刘娥去世,他的生母是谁才大白于天下。因此,真实的历史和小说、戏剧中不一样。


谢邀。

狸猫换太子,是有历史原型的,但是,原型与戏曲故事还是有很大的出入。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同时怀孕刘妃和李妃之间的夺嫡斗争。毫无疑问,当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这个关键时间段,刘妃就怕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便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设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不仅如此,狠心的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人算不如天算,谁知六年后,太子病夭,真宗便没了子嗣。于是真宗便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某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

事亦凑巧,正好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上面就是小说、戏曲中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出于作品感染力的需要,这个故事的作者、或者戏曲的编者确实是在历史原型上做了再加工。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呢?是有的,只不过与小说和戏曲的故事情节有不少的出入,但仍是它们的原型。历史真相是这样的:

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刘德妃的宫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亲加抚养,后来在年幼时即继了皇位。这样,刘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于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刘太后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

但刘太后仁慈厚道,当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刘太后将其由宫女晋升为宸妃。后来李氏病故,刘太后还以皇后之礼给予厚葬,这对一位宫女出身的人来说,也是备极哀荣了。过了若干年,刘太后逝世后,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刘后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

好在宸妃灵柩尚在,于是仁宗亲看开启宸妃之棺察视。宸妃遗体由于有水银保护,故其肤色就像活人一般,并非被人害死模样。再看她的冠服,确如皇后。这就证明当初宸妃确实因病而死,刘太后也确实将宸妃按皇后礼安葬。仁宗看到这一切,感慨地说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刘妃、李妃确有其人,但其事绝非传说的那样。

顺便说一下,其实这个故事与包公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时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本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开始步入仕途,后又因父母事,多次调任或者辞职,直到40岁,步入中年了,才又复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何谈寻找或者巧遇仁宗生母呢!


谢邀。

有历史原型,但不是史实。

真相是,当年宋真宗宠幸刘娥(就是后来的章献皇后,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出身贫寒,而且是二婚,最后当了皇后,垂帘听政),但刘娥一直没有生育。这时刘娥的侍女李氏(也就是戏曲中的李宸妃)有了身孕,于是刘娥和真宗商量,打算这个孩子生下来后过继给自己。后来李氏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被过继给了刘娥,由刘娥进行抚养,这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李氏也因此被加封为崇阳县君。

李氏早亡,一生与儿子赵祯未能相认,但刘娥对她也是仁至义尽。李氏死前,刘娥晋封她为宸妃,但李氏在晋封当天就死去。安葬时,刘娥给她穿上皇后服,以一品夫人礼安葬。

后来刘娥去世,宋仁宗亲政,有人告诉他他的生母不是章献皇后,而是李宸妃,并且说李宸妃是被章献皇后毒死。仁宗大惊,派人包围了刘氏一族的府邸,然后打开李宸妃的墓葬检验,却发现李宸妃身著皇后服,极尽哀荣。仁宗叹曰:」人言岂可尽信「,于是对刘氏更加亲厚。

章献皇后算是中国古代一个很杰出的女政治家,政治手段和才能都是一流的,和吕后、武则天有一比。但古人称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历史评价还是很高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历史原型,但无疑却是对章献皇后的抹黑。

假的,但是仁宗知道他的生母是李宸妃确实是十多年后的时候,他的叔叔说李宸妃是被刘娥所害,仁宗随即对他生母是否被刘娥所害这件事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是他生母李宸妃是无疾而终,并没有被刘娥所害。狸猫换太子是野史小说瞎编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