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烽火岁月中,谭震林浴血沙场,以少胜多,为保卫第二故乡——福建而英勇战斗,他为福建省苏维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历史贡献。

谭震林:冲锋陷阵 为保卫第二故乡而战斗

资料图

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32年3月,谭震林担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兼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他战功卓著,为福建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配合漳州战役

1932年,毛泽东在上杭会晤张鼎丞和谭震林,共商闽西军民配合东路军攻打漳州的作战部署。尔后,谭震林与罗炳辉率领红12军,在闽粤边的上杭、武平地区加强警戒粤敌,保障东路军的安全。4月,谭震林指挥部队收复永定的湖雷,攻占永定县城,恢复了被敌占领的大片苏区。5月,谭震林带队挺进广东平远县一带展开游击,袭击粤军,牵制敌人。

建设地方武装

1932年6月,谭震林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他创建人民武装体系,成立了“岩永杭”、“汀武连”、“宁清归”3个军分区。福建军区办了随营学校和培训骨干的教导队;建立了后方医院及3个分院;在上杭办了被服厂,在长汀办了兵工厂;福建军区政治部成立了宣传队、报社,出版《红色战线》报及《军区通讯》等刊物,编印政治、军事教材。

福建军区组织了专门工作队做扩红工作。谭震林发现上杭白砂的妇女在动员丈夫参军参战中起了重要作用,就及时总结并推广白砂的经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与福建军区联合制定了红军家属优待条例,颁发红军家属光荣匾,使许多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纷纷送亲人参军。据当时苏区报载:“仅1932年5月全省扩大红军就有4000多人,六七月扩大2000余人,八九月又扩大红军9000余人。”闽西红军空前壮大起来,除原有独立第7师外,又建立了红军第8、第9、第10独立师。原有的区中队上升为县独立团,区又成立新的游击队。谭震林还设立新兵补充团进行新兵集训。

谭震林治军有方。1932年秋,他亲自主持福建军区“比武大会”,独立第7师师长陈树湘与独立第8师师长韩伟出阵比武,打成平局。谭震林笑着对大家说:“师长同师长打成平手,要知输赢,就看哪师的战士过硬啰!”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奋力拼搏,各不相让。1933年6月,谭震林组织军区机关和部队在上杭举行为期4天的运动会,项目有赛跑、跳越障碍、劈刀、抢山头、打拳、篮球、实弹射击等,提高了部队的军事素质。在谭震林带领下,大家练就了一身杀敌的本领。

指挥福建反“围剿”

谭震林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破了敌人对闽西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1933年1月,谭震林指挥独立第8师及上杭地方武装,冲锋陷阵,歼敌两个连,赢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第一次大胜利。第8师师长韩伟端着缴获的机枪去报告时,谭震林高兴地称赞道:“我们的地方武装也能打硬仗啰!”

4月7日,敌十九路军向长汀南阳大举进犯。谭震林亲率千余人抄敌后路,行至杨梅崃时同敌军狭路相逢。谭震林当即命令部队:“只能向前进,不能向后退!”红军迎头痛击,敌军惨败。后来,谭震林又指挥红19军设下埋伏,杀伤敌1000余人,俘敌400余人。当月《红色中华》报以《打塌十九路军七团》为题,报道这场战斗:“我军英勇冲锋,将敌人七团之众,完全击溃。”受此严重打击后,敌军被迫退守,不敢轻举妄动。

烽火岁月中,谭震林浴血沙场,以少胜多,为保卫第二故乡——福建而英勇战斗,他为福建省苏维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