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凉州】是一个经历了「由大到小、从高到低」变化的地名,它在两汉时期一般是指今日的甘肃省大部,日后经过历史发展方才缩小到今日的武威市凉州区,并且成为【武威】的曾用名之一(另一个曾用名是【姑臧】)。

源起:两汉凉州

西汉武帝时期大举开边,河西走廊、河套地区乃至西域纷纷成为汉帝国的领土郡县或势力范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推行州刺史制度,从此【凉州】以一个监察州部的身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西汉凉州,州治姑臧(今武威),所辖郡级政区包括(括弧内为设置时间):陇西郡(秦朝)、酒泉郡(前121年)、天水郡(前114年)、安定郡(前114年)、张掖郡(前111年)、敦煌郡(前111年)、金城郡(前81年)、武威郡(前67年)。它们所组成的凉州刺史部对应的今日地区,大体上是除了甘南一带的甘肃省大部、内蒙古阿拉善盟西部(居延)、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东北角(河湟地)。

东汉时期的凉州,虽然在郡县名称与区划上有过变动,但凉州刺史部的总体范围,与西汉凉州相比,并没有多么大的变化。不过,在新莽时期与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曾经一度以雍州取代凉州,凉州在这两个时期是中断无存的。

缩减:凉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缩小史

曹魏建国后,重新设置了以姑臧为州治的凉州,但【曹魏凉州】已经不再包括曾经属于【两汉凉州】的陇西、天水、安定三郡了,也就是说,【曹魏凉州】仅仅包括甘肃省河西走廊部分、兰州一带、青海省东北角、阿拉善盟西部,不再包括甘肃省黄河以南的地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晋凉州】大体与【曹魏凉州】相当,只是在公元269年-公元282年间,今日兰州一带的金城郡曾经被划归给凉州东南的【秦州】,其余辖境大体不变(详见下图)。

经过十六国时期的五凉统治与混战,凉州之地最终归属了北魏。【北魏凉州】所辖地域再度缩小,不再包括已经属于【瓜州】的汉代敦煌郡、酒泉郡,以及属于【河州】的汉代金城郡,仅仅拥有当年【两汉凉州】的武威、张掖两郡,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的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四地外加内蒙的阿拉善盟西部。

西魏北周时期,【凉州】辖境进一步缩小,【北魏凉州】西部地区(张掖地区)先被分出设置【西凉州】,而后改名为【甘州】,至此【凉州】彻底成为当年【汉武威郡】的范围。

由于【州】在魏晋南北朝被大规模设置,【州】的层级也便从原先相当于今日一省的高级政区,趋近于仅仅相当于今日一地级市的统县政区,【隋唐凉州】便是【凉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在辖境上由大到小、在层级上由高到低的结果,唐朝甚至还曾一度把【凉州】改名为【武威郡】。

综上可见,【凉州】在两汉时期是指今日的甘肃省及其邻省的个别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缩小,到了隋唐以后,便仅仅指今日的武威、白银一带,而且越往后越是指武威一地,逐渐成为武威的别称。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头像关注欢迎提问与本题类似的中国地名问题,并邀请寒鲲作答


凉州,简称雍凉,古称雍州包括现代甘肃省全境,历史上几经变迁。凉州地势平坦,河西走廊广袤无垠。自古凉州精绮纵横天下。凉州是古代重要的边塞之地,雍凉之都,天下要塞,国家蕃卫,梦幻之城。「北有姑臧(凉州),南有建康」,古代总设「凉州剌史部」,雍州剌史,凉州府,凉州镇守使,甘肃提督,凉州总管等。我们来看看那些著名的《凉州词》吧。

1.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2.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这些意境开阔情绪高昂的诗句中,我们就能体会到那种边防战士的爱国情怀。爱国家就是爱家乡,保国家才能保家人。为那些戍边的战友们点赞,你们是最棒的。


凉州现为武威市凉州区!大美凉州欢迎你!


凉州,古称

雍州

姑臧

休屠

,今

武威市

,又称

雍凉之都

、天下要冲、梦幻之城,简称

雍凉

,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隋唐时期,

凉州

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古代凉州是现在的甘肃武威,也是我的家乡。作为这个武威人,能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出生,感觉很是自豪。据我所了解,凉州(武威)是古代丝路咽喉,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从长安出发,第一个必经城市就是凉州了。当年伟大的诗人还留下了千古绝唱,《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如今的武威也是中国的葡萄酒城。武威现在是三县一区,即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以及凉州区。欢迎各位来武威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