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结束了,我们也喘口气,总结一下。当然,这个总结属于技术活。虽然俗话说,事后诸葛亮好当,但是本人连事后诸葛亮的水平都没有,所以姑且妄言一番,大家别太在意,看看就好。

  就政治、军事形势而言,国军显然是暂时的失败方。政治上,国民政府承担著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中国再次发生内战,所以各方都在呼吁停火,甚至国民政府最为重要的盟友--美国都在压迫国民政府停火。这很是说明了当时的局势,和平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虽然说,委员长对于中共、对于国内其他党派,对于国内民众的想法可以不重视,但是美国人的态度不能不引起委员长的重视。对于美国人的态度,委员长内心表达了深深的不满,认为美国特使马歇尔的精神「几已完全为共党所控制,惟共党之要求是从,无敢或违」。不过,平心而论,这也不能怪马歇尔。老马亲自主持了国共双方的调停,中途回了趟国再回来一看,国共却在东北战场大打出手了,而且战事越演越烈。老马是4月18日回到中国的,这一天正是新1军正式攻打四平的时候,这一天也是东北共军夺取长春的时候。眼看中国人民的和平前景很可能会被东北战火毁于一旦,老马是心急如焚。跑去找中共谈,共军的态度倒是很好,而且是非常的好。因为中共要求很简单,无条件停战。这符合当时一切正义的言论。再跑去找委员长谈,哎,对委员长而言,说多了都是泪啊。你以为中共要求停战是好心啊,这一停战,整个四平以北都在中共手里。国民政府好歹是当时的正统政府,把东北接收成这样,成何体统?怎么可能停嘛!

  于是,老马面对的局面就很简单,共军要立刻停战 ,国军要继续打。在这种情况下,老马就算是心向国军,也没法偏向国军啊。何况作为和平的使者,老马本人也不见得就有多想偏向蒋委员长。于是,老马只得压迫蒋委员长,一会提出准备用美式装备装备中共军队来刺激委员长,一会有提出不听火就断绝美援来威胁委员长,搞得蒋委员长灰常的亚历山大。甚至于日后,老马的这个态度这也是后来东北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老马一再压迫国民政府(没办法,人家共军是迫切希望主动停火的),逼得蒋委员长日后远赴东北以躲避老马。但是委员长这一计策反过来再逼得老马给自己下重药,老马亲自上无线电广播,呼吁蒋委员长下令停战,并一纸电报追给委员长,说什么「鄙人之信用人格,亦已大为动摇」。美国盟友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委员长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虽然中共当时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其立刻无条件停战的要求很符合当时中外各方(除了国民政府)的利益,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比如之前说过的,共军死守四平的决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随著战事的发展,共军在最精锐国军的进攻下牢牢掌握著四平,这样的形势就很难不让人兴奋。再加上马歇尔特使代表的美国政府也在压迫国民政府停战,停战似乎就真的已在眼前了。既然停战在即,而又四平在手,在这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想法呢?正常的想法应该是再坚持几天,坚持到停战就胜利了。如此一来,四平以北的广大地盘将尽在中共手里。当然,这个想法在当时看来很是理所当然,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个想法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中共军队并不适合这种死守城市的正规战,过早和强大的对手展开这种主力正规决战在军事上是值得商榷的。应当早点放弃四平求得主动,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拉开战场再寻机歼灭敌人。当然,这个事后看上去比较正确的想法在当时看来却也是一样的不可理喻。

  从历史的进程看,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里,谁也不是事后诸葛亮。所以当时的中央中央也采取了当时看来理所应当的做法,死守四平以待停战带来。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一系列的电报:

4月26日,中央来电,「争取时间,以待停战到来。停战时机已不在远」。

  同日,中央来电,「马歇尔已提出停战方案,有停战的可能。望加强四平守备兵力,鼓励坚守,挫敌锐气,争取时间」

4月29日,中央来电,「停战协议之签定为期似不甚远,望我东北全党、全军努力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同日,中央电报,「东北停战协议可能于两、三日内签订,望努力奋斗,不要松懈」

4月30日,中央电报,「时局正在变化,明后日可能签订停战协议」

  顺带说一句,那句著名的口号,化四平为马德里也是这个时期(4月27日)所提出的。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提出这个口号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俗话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但是很明显,在那个时候,即使少奇同志苦学三天也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作为领导中国军民坚持了异常艰苦的抗战而获得胜利的领袖,蒋委员长的意志是不容被人低估的。但是显然,当时大家都低估了蒋委员长在巨大压力下的强大意志。就在中共中央集中主力死守四平以待停战到来的时候,就在中共中央判断停战协定明后天就能签署的时候,仅仅隔了一天,负责谈判的恩来同志就传回了蒋委员长的决定。蒋委员长拒绝了马歇尔、中共、民盟三方的停战方案,坚持接收不到长春不停战。这个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态度,使得作为同盟国特使的老马大人本人也无可奈何。当然,蒋委员长这个貌似强硬的态度实际上也做了很大的让步,即使接收了长春,长春以北的广大地盘怎么办?政府就是如此接收东北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万一你接收了长春之后还打算继续北进接收东北吗?所以,日后蒋委员长之所以下达了让其后悔为内战时期最大失败的停战令,委员长这时的这个貌似强硬态度其实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没有四平旷日持久的坚持,委员长不会面临那么大的压力,而委员长如果没有面对那么大的压力,又岂能松口只接收到长春呢?毕竟最精锐的国军面对一个小小的四平,拼尽全力打了1个多月居然连市区都进不去,搞得委员长不得不强背著打内战的恶名被各方「呼吁」,万一长春再遇到四平这样的抵抗,再之后的哈尔滨呢?再之后的齐齐哈尔呢?如果当时委员长非坚持全东北不接收完整不停战的话,估计委员长不用跳海,大家的口水都能汇成海。

  让我们继续回到战场,之前我们说过,鉴于双方谁也吃不了谁,所以双方陷入了对峙状态。但是这个对峙也是暂时的,双方都在积极准备下一次出招。

  这次先出手的是林彪,原因也很简单,南满的援军来了。不过在介绍林彪的出手之前,还是要说一下中共当时的战略指导思路。此前中共准备集中主力死守四平以坚持停战到来的想法的基础虽然有了变化(原本预计停战1--2天就可以实现的,但是蒋委员长坚持不打到长春不停战),但是基本思路还是差不多的。因为虽然蒋委员长坚持要打到长春,但是如果我军在四平再能坚持较长一段时间,届时的形势将迫使蒋委员长停战。因为国际、国内环境不允许中国长期发生战乱。东北战争,中外瞩目。一旦国军再花个十天半个月还是拿不下四平,届时的舆论压力、军事现实将迫使蒋委员长停止战争,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地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继续死守四平基本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放弃四平,拉长战线再寻机作战,那是事后真诸葛亮才能干得事。

  林彪分析了正面国军的情况,正面进攻四平的国军7个师相互之间密集靠拢,且筑有工事,而天时也不利我发动大规模夜战。所以,指望从正面反击对手,很难,非常难。但是被动挨打从来不是林彪的性格,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强我弱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林彪都一直在强调以进攻打击日军。所以,既然正面不行,那就从侧后迂回到正面敌人的后方去,断敌后路。而且国军弹粮皆靠后方运送,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造成对四平正面国军前后夹击之势,也可以断敌补给。中央对于林彪这一「勇敢」的计划表示了支持,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央考虑到南满援军新到,可能需要休整几天,另外断敌后路的兵力似乎少了一点,建议增加一部。对于中央的建议,林彪采纳了第二点,即增加一部,但没有采纳第一点。个人以为,可能是林彪认为一旦敌人在南满腾出手来,则于四平不利。所以没有时间给南满援军休息了。

  其实早在林彪出手之前,病愈归来的杜聿明长官就已经在准备了。只是杜聿明长官出手的地方不在四平,所以只算四平战场的话,林彪是先得到援军,先出手的一方。但是鉴于杜聿明长官的出手又与四平日后的战局息息相关,所以也介绍一下杜长官的思路。和林彪面临的情况一样,鉴于四平战场双方已经达成对峙,没有新力加入则无法打破战场平衡。而对当时的国军而言,还有个麻烦事,就是本溪还在东北共军手里。之前介绍过,本溪如同锥子一样插入沈阳腹地,不解除这个威胁,沈阳如坐针毡。而国军虽然和共军一样收编了大量的东北地方武装,但是和共军不同的是,杜长官并不放心这些人,所以连守备城市都是由国军主力部队担任,能拿出来进攻的兵力实在有限。之前好不容易抽出有限的部队(52军和新6军各1个师)去攻击本溪,也铩羽而归。所幸60军、93军正在增赴东北,杜长官比林彪先得到了增援,于是杜长官也得以先出手。杜长官以60军主力接替辽南和抚顺的守备任务,从而抽出了新6军和52军这两大生力军。

  生力军的使用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北上支援四平战场,另一个则是先搞定本溪再支援四平。杜长官认为,本溪对沈阳威胁太大,而且林彪又亲自在四平指挥,所以虽然委员长急于拿下四平,但还是以先夺取本溪再攻击四平较为稳妥。慎重起见,杜长官同时还咨询了新6军军长廖耀湘和52军军长赵公武,两人也都同意杜长官这个先南后北的方案,于是杜长官下了决心,先搞定本溪再攻击四平。此外,杜长官的运气也是相当不错的,此时负责守备本溪的南满共军调出了3纵主力去增援四平,所以守备本溪的兵力削弱了。

  接著,我们简单说一下本溪保卫战。

  杜长官在得到增援后,集中了新6军新22师、14师,配属给新6军指挥的71军88师,以及52军2师和25师,合计5个师的兵力攻击本溪。

4月28日,国军集结完成,准备开始攻击本溪。

5月1日,肖华上报中央,决心死守本溪。

5月3日,中央复电说,你们决心保卫本溪,中央甚为欣慰。并提出保卫本溪的做法,即学习四平的战法,以少对多,死守不退。

  然后,就在5月3日这一天,国军夺取了本溪。

  比起旷日持久的四平保卫战,本溪丢失的速度可算异乎寻常的快。

  其实单纯就兵力而言,国军5个师不会低于6万,南满共军4个旅配属保3旅第7团,兵力大致也距5万不远。和初期的四平前线的双方兵力对比大致差不多。但是本溪保卫战采取的战法却和四平截然不同。四平前期是以少部阻击敌一路,集中兵力伏击敌另一路,而南满共军则是分2路分别阻击敌两路进攻。此外,在国军逼近四平的情况下,四平共军以少部守城,以主力集中侧后伺机反击。而南满共军,则在敌逼近本溪的情况下直接就撤退了。随著本溪的迅速丢失,国军解除了沈阳的大患,也使得国军先南后北的第一步作战完成。

  其实细看本溪保卫战,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

  首先,南满共军负责人程世才和肖华在这次东北大会战中表现出了相当的个性。林彪数电要求南满派兵增援四平,程世才和肖华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给林彪回电,急得林彪直接给彭真打电报,请彭书记亲自去催。

  之后,程世才亲率3纵主力增援四平。中共中央自然明白保持本溪对四平坚守的重要性,所以直接给肖华打电报,要求肖华学习四平战法,但是肖华也没有执行。国军一逼近本溪,肖华就主动撤退了。

  此后,中央再次要求肖华拖住进攻本溪的5个师,不使其增援四平,但是可惜也没有见到南满有什么积极的动作,以致进攻本溪的新6军2个师和71军88师迅速北上攻击四平。

就当时的情况看,以中共坚守四平、本溪以待停战到的战略考虑。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南满共军执行得无疑非常糟糕。因为即使调走了3纵主力去增援四平,但是南满部队如果真学习四平的守法,无疑可以守得更久,而不是近乎不战而退。甚至哪怕主动撤离本溪,南满共军依然可以按照中央的指示,采取积极的行动,比如可以通过攻击鞍山、海城来牵制国军,使新6军不能放心大胆的增援四平。可惜,没有看到南满共军很好的配合四平保卫战。

当然,如果就事后看,不守本溪,不强行发动攻势,其实更符合共军的战术原则。单从军事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与国军硬拼这个角度说,南满共军的执行不到位未必就是错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南满共军真的死守本溪,或者积极发起攻势牵制新6军,那四平方向共军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甚至可以说,新6军不上来,四平继续坚守的问题恐怕不大,甚至可以说,不但守四平的问题不大,而且随著3纵和独立旅的迂回后方,将会给新1军造成很大的被动。而如果四平继续旷日持久的坚持的话,停战也许未必就一定不会到来。

本溪迅速失守,国军得以集结强大的增援于四平方面。同时,林彪的迂回后方切断国军补给线的计划也没有实现。面对共军的断后路作战,杜长官急调52军195师,新1军50师150团,以及攻击本溪的71军88师配合掩护后方的182师阻击共军的迂回部队,保护后方补给线不给共军切断。至此,留给林彪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就事后诸葛亮看,如果迂回的作战计划能够再早几天实施,恐怕结果会不太一样的。因为东北国军最高长官熊主任对于杜长官的那个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一直就心存疑虑。因为以7个师打四平,结果寸功未得。现在以5个师打本溪,万一再打成第二个四平就难办了。何况沈阳附近的抚顺,鞍山等地只靠60军守备,也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而四平方面的共军迂回到北进国军的后方,这样的行动除了有切断补给线的风险外,也将直接威胁到沈阳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集中起唯一可以集中的部队去打本溪,万一本溪像四平那样旷日持久,沈阳就危险了。所以,即使是杜长官本人,在制定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时,也曾一度考虑过置本溪不顾,而直接调新6军北上增援四平。

当然,从历史来看,让迂回部队提前行动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连中央都知道,南满增援部队远来疲惫,建议多休息几天再行动。虽然林彪没有听从中央的建议,没有给南满部队多休息的时间,但是时间也是来不及的。

  附带说一下题外话,这一次的先南后北让杜长官尝到了甜头,后来杜长官又搞了一次更著名的先南后北,就是先解决南满再进攻北满,但是那次的结果却很坏。杜长官不但没有达到目的,还损兵折将,尤其是王牌主力新1军受到了重创。此后,共军很快反守为攻,夏季攻势的胜利使得共军牢牢掌握住了战略主动权,而强大的东北国军除了被动挨打,再无反手之力。

就在杜长官犹豫的时候,一个关键的人物登场了,这个人强烈提议必须先攻下本溪,解除沈阳的后患之忧之后,才能北上增援四平,并保证几天之内拿下本溪。这给了杜长官坚持先本溪后四平的坚强信念。

这个人不是国军的第一号将才「小诸葛」白崇禧,也不是传奇成神话的「名将」孙立人或者陈明仁,这个人叫廖耀湘,他统帅的军队就是国军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新6军。这个人和他的军队在随后的东北战争中将成为东北国军的支柱。这一次的四平之战所以能迅速结束,廖耀湘和他的新6军当居首功。

廖将军这个黄埔六期毕业的小字辈是真正的抗战名将。抗日战争中,廖耀湘将军得到了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得到了美国政府颁发的自由勋章,还得到了英国政府颁发的十字勋章。凭借抗战的功劳而同时得到中美英三国政府表彰的将军,很少。比起很多名气很大的抗战「名将」,比如张灵甫等,廖耀湘将军才是真正的抗战·不带引号的·名将。比起黄埔一期毕业的国军「名将」陈明仁将军,陈将军在东北基本的工作就是「运输大队长」,常常连人带炮给林彪送礼。但是靠著四平一战成名,一举被后人称为「林彪克星」。而廖耀湘将军平时则是真正的「国军支柱」,结果辽沈一战泯灭了星光,成了不太会打仗的人。人和人的际遇,的确差别很大。

  随著本溪这个大患解除,四平保卫战等来了最后的决战时刻。既然优势的国军在手,杜长官此时的用兵也不需要多么的巧妙了。杜长官看了看作战地图,之前进攻四平的阵型,大致上左翼有71军,中路有新1军,右边还是空的。现在既然新6军来了,那就补上右边这个缺口好了。三箭齐发,很是有著匀称之美。

  而对于林彪而言,正面抗击新1军、71军可谓尤有余力、但是现在再加上新6军,即使强如林彪,此时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了。能撑得一天是一天,能撑到停战就是胜利,撑不到就只有失败了。林彪能撑到停战吗?答案是不可能的。所以等著林彪的,也只剩下战败这个唯一现实的可能了。只是,在最后的失败来临之前,林彪也只能撑的一时是一时。既然国军三箭齐发,林彪也就老老实实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原本南下迂回国军后方的南满三纵主力结束切断北上国军交通补给线的任务,改为阻击新6军北上。

  战局的关键转移到了新6军出击的右翼。因为无论是正面主攻的新1军还是左翼主攻的71军主力,想到夺取四平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国军想要有突破,必然是由新6军这一路带来。同样的对共军而言,阻止新1军和71军主力还是有余力的,如果再能阻止新6军,那四平还将保持在共军手里,停战的希望也就会继续存在的。关系整个战局的廖耀湘将军很认真的研究了当时的情况,决定将部队分为2路进攻。左纵队迅速推进至四平以东的火石岭子,右纵队则从西丰实施大迂回,保障左纵队的侧背安全。廖军长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吸取了新1军的教训,廖军长认为新1军的攻击面过于狭窄,导致其不能有效使用兵力。另一方便,廖军长也参考了林彪断新1军后路的招数,担心林彪再出招切断新6军的后路,所以廖军长的迂回部队的迂回弯度相当大。

  但是,凡是有好就有坏。正如新1军攻击面窄,不利于兵力的展开,但是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则是相互靠的近,不容易被消灭。而新6军如此分兵,则单独一路的兵力就相对薄弱。但是,这个缺点对于新6军而言,并没有导致很严重的影响。因为新6军用其强大的战力弥补了这个缺点。接下来,新6军将很好的告诉了东北共军,什么才是真正的王牌军。

  新6军头号王牌主力新22师,号称「虎师」。就国军的师级单位而言,恐怕只有新1军的头号王牌主力新38师可以媲美。相比起另一个一进入东北就显得步履蹒跚的王牌新1军而言,新6军在这一战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体现了王牌军的风采。此前在沙岭子,「虎师」的66团在南满共军4纵主力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下,死守不退,使得4纵主力铩羽而归。如果说在沙岭子,「虎师」体现了什么是「守必固」,那在接下来的四平之战中,「虎师」则展示了什么是「攻必克」。

  在廖军长的思路中,新6军的左纵队将直接负担对四平右翼的进攻,右纵队则负担保障左纵队的侧后安全。新6军乃至整个国军的王牌主力新22师这个「虎师」自然安排进了左纵队,直接向四平右翼攻击前进。虎师的65团作为新22师的前卫部队首先出发,没多久就在威远堡遭遇到了共军的阻击。这个战斗在共军的战史中并不出名,甚至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在指挥官廖军长看来,这一战意义重大,极大地提升了新6军的士气,并直接影响了新6军日后的战斗历程。

  对于这个战斗,因为共军战史描述不多,著墨较多的廖军长也不了解共军实际的部署,只是根据战斗结果进行了推测,所以这个战斗的真实状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先说说廖军长的看法。廖军长认为,威远堡之战是决战,参加威远堡之战的是东北共军用于阻击新6军的主力(也就是南满3纵主力)。以3纵主力尚且不能阻挡新6军1个团的攻击。那新22师一个师的力量就可以击破更强大的抵抗。此前,旷日持久的四平保卫战,尤其是与新6军齐名的新1军居然无力收复四平,这给了国军很大的顾虑。但是经此一战,使得廖军长信心大增,也给了新6军旺盛的士气,别说收复四平,就是收复长春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这就是这个小小的战斗给廖军长的影响。但是事实上,个人认为,廖军长的这个推测倒未必完全是事实。虽然此战的确给了廖军长极强的信心,日后新6军也的确未遇到坚强抵抗,但是此战65团击溃的倒未必是3纵的主力。威远堡之战,南满3纵主力(7、8)旅应该没有全部参战,恐怕也不是摆好阵地等65团来攻,而更像是个遭遇战。当然,共军不敌而退这个结果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威远堡的胜利的确使得新6军信心爆棚,之后新22师不再谨慎稳重,而是采取了主力急进的战法,一味求快。新22师为了「快」,甚至以卡车直接运送后卫部队变成前卫部队以节省时间。共军战史说,新6军以少部牵制,大部以卡车运输从而迅速突破3纵防线。这一说法也未能在廖耀湘的回忆中有所体现。正如廖耀湘不了解当面的共军,当面的共军也未必如廖耀湘了解国军。所以,个人的看法是,双方在威远堡遭遇后,新22师65团击破了3纵一部,然后新22师迅速推进,导致仓促行动的3纵没有时间选好阵地阻击,使得新22师一路几乎不受抵抗就迅速跃进到了四平以东的火石岭子。

  新6军的迅速推进,迫使林彪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队,从北满南下的389旅。4月16日,攻抵叶赫站的新22师64团与赶来阻击的359旅激战竟日,顺利攻入叶赫站。随著52军195师攻占哈福车站,新22师66团攻占火石岭,四平东南的塔子山阵地陷入了国军西、南、东三面包围之中。而进行大迂回的右纵队,新6军14师则于4月17日攻占西丰,18日再占平岗,顺利完成了保护左纵队侧后安全的任务。

  说到这里还得插一句。当年和程世才将军一起带队增援四平的罗舜初将军日后回忆这段历程时,说南满3纵主力和新6军打了10多天的防御战,新6军进展缓慢,迫使新6军改变战术,以小部队牵制我军,而以主力乘汽车对四平施行迂回包抄。当国军占领西丰,清原后,他们曾向林彪报告,估计敌人可能再占梅河口和西安,从而实现对四平的迂回包围,请他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林彪回电,要程、罗等人置梅河口和西安于不顾,继续节节抗击当面的敌人。对于林彪的这个决定,他们当时很不理解,既然看出敌人有迂回包围的企图,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也迂回到四平侧翼,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哪怕消灭一部分也是好的,怎么还要继续打防御战,拼消耗呢?结果新六军迂回成功,我军不得不放弃四平。

  对于罗将军的这段回忆,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阻击了10多天,导致新6军进展缓慢被迫改变战术,改以汽车运输大部队。事实上,新6军14日从新、老开原北进,18号林彪就放弃了四平,前后不过短短4天时间,这个速度实在太快了。

  再比如,从西丰迂回的是右纵队,并不负担主攻四平的任务,林彪连主攻四平的左纵队都挡不住,哪里来的兵力再去照顾向梅河口和西安进攻的部队呢?更关键的是,保卫梅河口和西安与保卫四平八竿子打不著的啊。

  何况西丰是17日占领的,18日林彪就放弃四平了,再调3纵去保卫梅河口,时间上也来不及。何况林彪连长春都顾不上,再派部队去防守梅河口和西安,这个似乎也很难理解。

罗将军回忆中涉及的西丰、梅河口、西安以及四平的位置

  在新6军抵达火石岭之后,国军开始猛烈攻击四平东南的塔子山阵地。塔子山距离四平市区10多公里,作为俯视四平共军整个左翼防线的高地,对于四平正面的防守有著决定性的意义。国军集中新6军22师,52军195师和新1军50师各一部猛扑塔子山高地,林彪曾派3师10旅增援塔子山阵地,但10旅因轻信老百姓意见,误以为水太深没有过河,导致守备塔子山阵地的3师7旅19团孤军奋战,虽顽强抵抗,但终因伤亡太大而丢失阵地。

  至此,四平保卫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为防止被国军包饺子,林彪果断地组织了四平撤退。至19日天明时,四平共军已经撤离城市越25公里。直到19日下午1点,国军占领四平,持续月余的四平保卫战正式拉下帷幕。

各位是不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回顾了一下,国军后台至少还有2位大将还没有出场。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名气不响,或者级别不高,也不是因为他们没赶上,只是对于四平之战而言,两位基本扮演了打酱油的角色,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是介绍一下吧。首先登场的是国军极富盛名的传奇名将,有著极大名声的新1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孙将军之前出访国外,并没有随军进攻四平。据某些推测,这可能也是新1军在四平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推测,其实也是蛮值得商榷的。因为孙军长赶回部队之后,新1军依然没有太好的表现,面对近在咫尺的四平,还是同之前一样可望不可即。甚至是孙军长的起家部队,新1军的王牌主力新38师,一样还是拿不下三道林子阵地。一直等到共军撤出四平城,新1军才得以进入四平。

  基本上,名气极响的孙军长在这次四平之战中没有起到什么多大的作用。相反,自从孙军长归队之后,表现出了太强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不太将杜长官放在眼里,自然也就不太把杜长官的命令当回事。导致杜长官多年后还认为,孙军长还是不回来的好。因为孙军长不回来,新1军虽然表现不佳,至少不拖后腿。而孙军长一回来,杜长官压根就指挥不动新1军了,对于国军日后的作战,孙军长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不过,作为名气极其响亮的国军名将,孙军长运气比起杜长官好太多了。所以虽然孙军长这次打了酱油,但是不妨碍孙军长的广大粉丝们为孙军长摇旗呐喊,谓之四平之战一回来就打破局势,一举击败林彪。

  说完了孙军长,就轮到国军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将领登场了。这就是我们开篇就提到的「小诸葛」白崇禧将军。白崇禧将军作为国军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也可能没有之一,在这次四平之战中的登场时间得比从国外回来的孙军长还晚。白将军到东北的时候,四平大战就快结束了。白将军去东北,除了为大众所知的「督战」这个任务外,还有一个小事,蒋委员长托白将军传达了他的最新指示,让杜长官拿下四平就可以了,这样面子也有了,战事可以暂停了。

  前面介绍过,因为四平,国共双方旷日持久的作战导致蒋委员长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拒绝了最重要的美国盟友马歇尔将军所提出的停战提案。万一继续北进时再遇到像四平那样的旷日持久的抵抗,那就真的无法交代了。但是白将军不愧是国军首屈一指的名将,在收到杜长官有绝对把握夺取长春的保证后,断然改变了委员长的指示,同意了杜长官四平之后继续北进的作战计划,并亲自去说服蒋委员长。

  所以,最后登场的白崇禧将军和孙立人将军一样,在四平之战中基本打了酱油,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两人不同的地方则在于,对于四平之后的追击作战,白将军和孙军长起到的完全相反的作用。孙军长不服从杜长官的命令,而白将军则给了杜长官追击作战最大的支持,没有白将军当时的独断支持,杜长官想继续追击可能就难了。

  最后再说一下与四平之战无关却有点关联的事,就是国军继续追击夺取长春的事。这个事按照委员长原先的指示,是不用追击的,拿下四平,面子也有了,可以坐下来谈判了。但是杜长官一力坚持,必须乘胜追击东北共军,白长官支持了杜长官。就军事而言,恰恰是后来的追击作战给共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不但丢掉了企图作为东北局驻地的长春,而且导致共军几乎要放弃哈尔滨已求得整理内部。这也是国军在东北军事方面最为辉煌的胜利,为东北国军在几个月后走向顶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军统帅部因为这次大胜而低估了共军的力量,认为东北共军经此「致命惩创」之后,「决无再起的可能」。当然,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如果白崇禧将军没有支持杜长官,而是选择执行蒋委员长的指示的话。至少蒋委员长不会像上面说的那样,如此低估共军的力量,历史的进程也许就会改变。

  基本上,四平之战差不多也该拉下帷幕了。我们还是请出共军的前线指挥官林彪元帅来做个总结。

  在新6军上来之后,林彪明白四平防线已经撑不下去了,再不走就可能会被国军给包饺子。所以在组织撤退的时候,林彪顺便对于这次大战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林彪的总结比较简单,第一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和平空气」是「最害人的」。诚然,如果中共没有对和平的殷切希望,四平保卫战不会是这样的打法,甚至那句著名的「化四平为马德里」的口号,也是在以为停战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才喊出来的。中央在此后给全党全军的电报中也明确指出,「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当然,这也是事后总结了。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相信和平会到来,不喊出「化四平为马德里」反倒是不合情理的。

  林彪总结的第二点就是低估了全美械装备的国军,三纵防线被新6军迅速突破,从而影响了保卫战全局。第一点是从战略角度总结,第二点则是针对战事本身进行总结。新6军的迅速突进,完全打破了四平的均势,是导致四平保卫战失败的最关键因素。

几天之后,林彪给中央发了一点电报,总结了国军在四平的问题。林彪认为,四平之所以能守这么久,一是因为国军没有料到我军会死守,所以犯了逐次增兵的毛病,二是在守城之前先在野战中给国军以打击,消弱了敌人的力量,打击了敌人的信心和士气。此外,林彪还专门提到,如果我军守大城市,不但会丢掉中小城市,也会丧失在运动中击破敌人的机会,而且最后也保不住大城市。中央完全认可了林彪的观点,并将林彪的这些观点全盘转发给了各战略区。

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看,林彪所说的国军的逐次增兵,没有一开始就集中力量攻击四平的错误,我军其实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虽然林彪很早就提出,不打长春,而尽可能集中一切力量到四平前线,但是与国军一样,事实上也不可能。东北那么大的地盘,国共都要争,哪能一下子集中力量到一个地方呢。

  唠唠叨叨这么久,也该结束了。四平保卫战以共军的失败告终,所幸林彪及时组织了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这一点,在此后的追击战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在新1军没有进入市区前,共军就撤退了。等到新1军夺取四平,东北共军已经远离了四平。即使如此,甚至在新1军没有全力追击的情况下,在之后的追击战中,国军仰仗著机械化部队依然给东北共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面对穷追不舍的国军,东北共军甚至考虑放弃哈尔滨,以求得喘息的时间。如果林彪在继续坚持下去,别说学陈明仁(丢了半边城还在顽抗),即使再多守几天,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日后陈云在提到东北胜利的基础时,将组织四平撤退和避免锦州决战并列为东北初期的两件大事,这两件事有一件处理不好,东北日后的胜利也是很难的。

四平之后,共军彻底认清了形势,改组了东北最高领导机关--东北局,以林彪代替彭真作为东北局书记,将东北党政军大权集于林彪一身,让林彪这个中央委员领导四个政治局委员,也是逼入绝境的无奈之举。

之后,林彪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此次参加四平之战的共军各部基本构成了日后横扫天下的东北共军的主力。

  以1师、2师(22旅)、7纵组成第一纵队,分别编成1师、2师、3师。1纵是东北的王牌纵队,也就是日后的38军,著名的「万岁军」。

  以3师8旅、10旅、独立旅组成第二纵队,分别编成4师、5师、6师。2纵也是东北的王牌纵队,也就是日后的39军。

  以3师7旅、7师20旅、7师21旅(四平之战参战的是61团)组成第六纵队,分别编成16师、17师、18师。6纵也是东北的王牌纵队,也就是日后的43军。

  保1旅则在日后改编成第七纵队19师,是7纵的主力师。

  南满增援四平的3纵7、8旅则改编成第三纵队7、8师。也就是这个3纵,在日后的辽沈之战中一举打垮了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

  比起东北国军,这些部队在当时还显得很是弱小的部队,在经过几年的锻炼之后,终于在日后成长为了不比国军王牌军逊色的王牌主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