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文丨《那些年》悦悦


关于“中兴四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宋高宗语境下的版本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四位。

岳飞韩世忠战功卓著,一心为国,位列“中兴四将”实至名归。然而另外两位却有滥竽充数之嫌。

张俊虽有战功,但是把心思都放在了逢迎高宗和聚敛钱财上,后期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参与炮制岳飞冤案,私德太亏。刘光世更是一言难尽,在抗金战场上的花式逃跑让宋高宗都无可奈何。

无论从战功还是私德来说,这两个人黑点太多。或许是宋高宗的评价机制出了bug,否则这样的两人怎能忝列中兴四将呢?

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宋高宗剧照

宋高宗:张俊是朕的左右手

张俊16岁时成为军队中的弓箭手,从最低的武官做起,依靠平定群盗、抗击金兵建立战功,不断升迁。

靖康元年,驻扎在榆次的张俊被金军围困,他带着100多人不仅突围成功,还斩杀金兵500多人,由此一战成名。

徽、钦二宗被掳北去,此时已经四十岁的张俊率军驰援,第一次见到了康王赵构并留在赵构身边。此后,张俊不仅力劝赵构自立为王,金兵来袭,还一路护驾南行。建炎三年,苗刘兵变发生时,驻守在吴江的张俊又是第一个起兵勤王的将领。

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苗刘兵变刚刚平定,完颜宗弼又带领金军一路南下杀到了明州。高宗留下张俊在明州抵御敌人,并在逃跑前给他写了封信说:“朕非卿,则倡议谁先;卿舍朕,则前功俱废。宜勠力共扞敌兵,一战成功,当封王爵。

明州之战张俊起初确实拼尽全力,双方杀了个旗鼓相当。金军一路南下锐不可当的气势稍挫。然而,当金兵援军再次来到明州时,张俊以高宗令其扈从为借口,逃往台州(今浙江临海),明州随后失陷。不过这并不妨碍明州之战被列为南宋“十三处战功”之首。

张俊在南渡诸将中握兵最早,又有平定苗刘、明州之功,对于宋高宗而言,他与韩世忠的部队就像左右手一样的存在。

张俊:我打仗不行,但投机在行

在南宋的抗金战场上,吃两场败仗,当几回逃兵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污点。在后来的战事当中,张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如果就这样一仗一仗的打,张俊本可以凭借战功留名青史,但是他的人生轨迹却因为迎合秦桧、构陷岳飞而急转直下。

绍兴九年(1139年),金兵毁约南犯。完颜宗弼围攻顺昌府战败,张俊率军渡淮北上,一度攻占亳州(今亳县)。但是,秦桧下令诸将退兵,以便乞和,张俊听到命令,第一个就退了回来。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兵再次南犯。在柘皋(今巢湖西北),宋军与10万金军决战,金军大败而退。同年四月,以赏柘皋之功为名,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意在收夺兵权,于是第一个主动请求交出兵权。

交完兵权,他又开始和秦桧联手陷害岳飞。张俊本是岳飞的上司,早期也看好岳飞。但是岳飞建功无数,升职太快,眼看着就和自己平起平坐了,他这个老领导心里很不是滋味。岳飞曾分别送给张俊和韩世忠两条战船,韩世忠愉快地收下,可是张俊却认为岳飞这是故意羞辱他,反而对他更加嫉恨。

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为了陷害岳飞,张俊想尽办法罗织罪名,奈何岳飞一生坦荡,秦桧最后直接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岳飞。

当别的将领在战场上浴血拼杀的时候,张俊却在乱世中谋取富贵。他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成为历史上排得上号的大地主。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据说,张俊曾大排筵宴,以奉宋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

张俊一生善解“主”意,惟命是从,最终享尽荣华富贵而死。中兴四将的美名他是得了,但是戕害岳飞的罪名也让他不得不长跪在岳飞墓前!

刘光世:南宋战场的博尔特

张俊多少还算立了一些战功,而一生致力于跑路的刘光世能位列中兴四将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刘光世出身将门,在平定内乱方面颇有功绩,但他“御军姑息,无克复志”,在抗金战场上却是出了名的“逃跑将军”。刘光世不仅逃跑速度无敌,而且技术全面,无论从说辞、技术还是战术上都堪称一绝。

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高宗在扬州时,金军骑兵突然打到天长,刘光世率部迎敌,但是还没到地方手下的士卒就奔逃溃散了,高宗不得不仓皇逃走。

苗、刘兵变发生时,各地大员都自发起兵勤王。只有刘光世三催四请,各种劝说,才不情愿地率兵到丹阳会合。

为了保护隆佑太后,宋高宗命令刘光世移驻江州抵御金兵。刘光世到江州后,每天设宴喝酒会见朋友。金军渡江都三天了,竟然还没有发现。当刘光世反应过来时,立马就逃了,太后却被金军一路追赶,狼狈地退到虔州。

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建炎四年(1130年)六月,金军围攻楚州100多天,赵构连发了八道金牌,五次传递手诏命刘光世发兵前去救援。刘光世违诏不援,只派手下大将率领轻兵前去,自己不时汇报一下战果。眼睁睁地看着楚州失陷,赵构气得够呛,但考虑到刘光世手执重兵,只能将他改兼淮南、京东路宣抚使,以示小惩。

刘光世几乎逢战必跑,跑的不仅风驰电掣,还很有技术含量。据说,刘光世手下的士兵们把妻儿家属全接到了军营。理论上,拖家带口的军营别说作战,就连逃跑都很困难。然而即使面对金军的武装轻骑,刘光世的部队每次都能顺利逃脱,他的军队在作战中伤亡率也是最少的。


宋高宗:跑跑将军,朕耐你何?

刘光世一跑再跑,甚至多次抗旨不听,为何宋高宗没有降罪与他呢?

首先,刘光世手握重兵,是南宋朝廷不得不依靠的将领。伪齐和金分路入侵,张浚命令刘光世屯驻庐州。刘光世却抱怨庐州难守。张浚不放心,命人前去监军,刘光世却早已自作主张后退了。张浚下令:“如有一人渡江,立即斩首示众。”刘光世迫不得已派手下出兵,同金军交战三次,全胜。张浚认为刘光世骄惰不战,请求宋高宗罢免他。赵鼎说:“刘光世是将门子弟,将士很多出自他的门下,罢免他恐怕动摇军心。”赵鼎说的也是宋高宗顾虑的。因此即使刘光世出了名的恐金,手下的军队纪律涣散,宋高宗也不得不经常的挖东墙补西墙的封赏刘光世,连降他的职位都小心翼翼的,以此来拉拢这位手握重兵的逃跑将军。

南宋“中兴四将”中,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他俩凭啥入选中兴四将?


其次,刘光世手中有能打仗的王牌。比如大将王德,他曾经多次把刘光世从敌人手里救出来,在刘光世退缩的时候,都冲锋在前,屡立战功。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围攻顺昌,朝廷重新起用刘光世抗敌,刘光世请求将王德拨隶自己。王德却再也不愿受这位老领导的指挥。

第三,自私自利但是情商高。绍兴三年(1133年),金军伙同伪齐入侵。刘光世与韩世忠正闹不和,高宗从中劝和后,刘光世主动写信给韩世忠。之后出兵支援韩世忠,共退金军。刘光世入朝觐见,改为少保。高宗说:“你与韩世忠因小小嫌疑不和,但是大丈夫应当以气义相许,先国家而后私仇。”刘光世哭着拜谢,请求皇帝给自己置换良田,又请求加封自己的三位小妾为孺人,开了大将加封妾的先河。

第四,抓住时机,该撤就撤。刘光世在朝中的风评一直不好,大臣们弹劾他畏战、沉酣酒色、不体恤国家大事。说到恢复中原之事,他便变脸,请求皇帝罢免他。最后,刘光世称病请求罢免军务,又将所剩余的财物献给朝廷。

宋高宗拜他为少师,封他为荣国公,赐给第一等府第。大臣反对,高宗说:“罢去他的兵权,再稍加一些恩惠礼遇,那么众将知道有后福,就都会努力为我效力了。”

八百多年前,张俊钻营算计,享尽荣华富贵;刘光世一路奔逃还能窃居宠荣终其一生,二人都得到高宗认可,被授予中兴之功。然而,八百多年后,中兴四将里有人封神,有人却长跪;有人名垂青史,有人却揹负千古骂名。相比岳飞、韩世忠的彪炳功绩,张俊和刘光世又怎能担得起如此盛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