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文献学出发简要介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版本,本次研读的是由广松涉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第一部分,下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文是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的第一次研读成果,后续研读文章会陆续发布。

从1844年起,马克思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期。遗憾的是其作品多以手稿的形式流散,这也进一步增添了文本解读的困难。

《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1845年由马克思、恩格斯、赫斯合著而未发表的手稿(赫斯参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的写作),现存手稿大部为恩格斯的笔迹,并夹杂有魏德迈的部分笔迹,马克思笔迹的主要任务是对文本进行修改。大部分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恩格斯字迹较马克思清秀,因而其承担了大部分的誊写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抒发了新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我们之前的文章就可以知道,受施蒂纳、赫斯、李斯特等人的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评李斯特》等作品中关注了实践、生产力等概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们将看到马克思系统性地抒发自己的新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是从社会现实中生长出来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名《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之前马克思也曾写过「对历史批判的批判」和「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

自康德起,批判的学说盛行一时。所谓批判,主要做的是两件事:

①澄清前提②划清界限,继而阐述自己的思想,这两点是形式上的工作。

而在内容上,这里我引张一兵先生的话,他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最后定稿的第一章 ,有两个主要写作任务 :其一 ,批判费尔巴哈这种旧唯物主义背后所隐匿著的隐性唯心主义历史观 ,同时 「清算 」自己原先的理论逻辑框架 (主要是 1 8 4 3 —1 8 4 4年马克思实现第一次思想转变后的人本主义哲学逻辑 ) ,并创立新的哲学视界 ;其二 ,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系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世界观 。」

这两个任务并没有完全实现,马恩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虽然在逻辑上成立,但马恩仍然没有完全建构起自己的新学术框架,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手稿当年没有正式出版,这或许是一个原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

阿伦特说:

「谈起历史,在故事的意味上就是,当其终结的时候,也就是开始明了的时候。」

马克思使用了一种高明的方法,使得旧哲学的故事变得明了,也使新科学的事业离开起点。运动就是失去一个未知而获取另一个未知。从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前人的断裂之处。德国古典哲学就要终结了。而一个故事的终结也就是剧情彻底明朗的时候。马克思是西方政治资源孕育下的反叛者,马克思给西方政治传统带来的两个问题「劳动」和「历史」就在本篇中得以呈现。

在西方主流政治学中,劳动被作为一种必然性规定,其是一种低端的营生任务。在政治学的开端之处,这种低劣的任务主要是由奴隶完成的。而从马克思开始,西方政治学发生了断裂。产业革命之后,马克思等人对这种思维进行了倒转,倒转最显著的节点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前非「人」的劳动者成了真正的人。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闲暇的人」成了寄生虫,通过施蒂纳,马克思打破了费尔巴哈历史学中的观念论,直接触及到了现实的劳动本身,这种劳动是充盈著劳动者血和汗的,源自最真实的物质世界。

在西方政治传统的开端以及断裂之处,人分别被称为「政治动物」和「劳动动物」。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从事政治的动物。人是政治(polis)的一员,没有政治资格的奴隶也没有人的资格。而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不参与劳动的人成了寄生虫,是被经济必然性侵蚀了的个人。并且在逻辑的终点,劳动被赋予给了所有的人,让未完成的人能够成其为人。

论述完劳动,「世界历史」一词则形成了本次研讨的第二个关键点。从康德到马克思,以至于到后世的沃格林等人。「历史」一词的含义都不是自明的。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和我们日常理解的历史具有差异性,这也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特别需要解蔽的一个点。

我们日常中理解历史,就是对过去时空中事物的记录和描述。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历史首先是实践著的社会现实发展过程,这种强调运动感的叙述来自黑格尔。

第二,历史内含一种社会关系存在。这种实际上是基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在工业革命以前,物被视为实体性的。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物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德国尽管拥有不短的人类活动史,但由于缺乏现代性的工商业,被被马克思视为缺乏历史的国度。这与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何其相似,只不过黑格尔关注抽象的精神运动,而马克思则回归到了现实的物质生产本身。

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没有什么黑格尔式的历史自我运动,这些抽象概括不过是一定历史生活的产物。

历史上,阿伦特、鲍德里亚、德里达等人都论述过马克思的「劳动崇拜」问题,而他们或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或是因为理解上的偏见,总是通过把马克思当做一种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我们采用文本学的办法在研读马克思时,或许能力上远逊于很多人。但通过回到马克思这种真诚的方式,希望能够得到一个不同以往的马克思形象。

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构件

(一)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是劳动,在上面我们提到过,劳动在马克思的新学说中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在受费尔巴哈哲学主导的前一个时期,马克思预设的劳动是一种远离现实的概念,而不是建立在现实上的活生生的劳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站在了历史的维度上。马克思的劳动或者说人类主体实践的学说的背后是社会的个人的实践的历史。这种面向对象的生产过程基于唯物主义的客体向度。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强调客体向度但也没有忽略主体的向度,从《博士论文》就存在的自由意志理论在后来发展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为了解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稍显缺陷的主体性问题,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进行了理论拓展,这里我们先存而不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也强调自然是被人「发现」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

「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如果说康德告诉我们,一定程度上客体是被我们的认识活动建构起来的话,马克思则在实践活动方面扩展了这种思维。人类周遭的历史环境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人类活动层垒而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那些客体的物也不是纯粹的实体,而是关系性的存在。

(二)生产力

从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出发,我们就会遇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用语尚不完备,比如说此时他所说的交往关系,实际上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生产关系。

让我们先来关注生产力这个概念,在苏东体系下我们都知道生产力被划分为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它们达成了三位一体的统一。在这里我们要反对这种将生产力实体化的学说,生产力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举个例子,人的肢体活动不是一种实体,虽然肢体是实在的,但由此产生的肢体运动只是一种功能。

在马克思这里,生产力概念受赫斯和李斯特影响,指的是一种社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这个概念植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魁奈、斯密、萨伊都为生产力概念的奠基做了大量工作。相关内容可以查阅我们之前关于《评李斯特》的文章。而在马克思主义史上,恩格斯先于马克思运用生产力的概念,之前我们解读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时候提到过这一点,恩格斯在该文中八次使用生产力一词,这主要是受赫斯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生产力涉及到三个层面:

①一种社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②共同生活方式本身

③主体自主活动的力量的内涵,也就是人创造性的能力

在这里提一下第二点,马克思、恩格斯说:

「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著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这种共同活动有著两层内容,一方面是人群的分工,古典政治经济学早就指认出分工在现代生产方式中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人群的聚集,人群力量的累加可以发挥出远超单个人的力量。所以,马克思阐释说人群共同的活动也是一种生产力。后世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中,罗默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个定义扩展出了组织资产的概念。

(三)交往关系

生产关系是上述概念的逻辑推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被称为交往关系。劳动或者说生产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与有目的性、计划性的生产活动不同,交往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受动的过程,但它同时又是具体活动发生的场所。用张一兵的话说

「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场的存在形式,又是社会空间的建构」

我们个人的社会定位、交往活动,主要受你所在的生产关系支配。

我们此次研读接触到的逻辑构件已一一展开,述以拙见。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内容浩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内容如生产方式, 我们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一一奉上。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阿伦特.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4】]张一兵.劳动塑形、关系构式、生产创序与结构筑模[J].哲学研究,2009

@华飔霖 @陈白一 @空心菜 @纪木林森 对本文亦有贡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