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扣著腳磕著瓜子扯的犢子。


嗯~或許跟論調有關吧。

人際圓融,事業亨通時說的都是如何入世。

不是那麼順時,想著如何出世。

但,這些都只是表面說法。

遇到問題還是要面對,即使流著淚依然要笑著,依然要處理。所謂止損之後才會有利益。


首先,這話我從來沒聽說過。

但是就這句話表面上看,應該是故意說反話以起到勸解對方吧,可是這我也不能理解這句話的邏輯關係。

孔子一輩子就沒有春分得意幾次,我姑且理解為,當春風得意的時候應該戒驕戒躁,不要盛氣凌人。 身處逆境談老子?談什麼?老子有什麼逆境和順境?老子生平事迹不詳好吧。

如果說類似的話應該是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那我也感覺應該是身處逆境談孔子啊(ー_ー)!!


你好,謝邀,我的看法就是胡說八道咯。

《荀子?宥坐》:

孔子南適楚,厄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飢色。子路進而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孔子曰:「由不識,吾語女。女以知者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見剖心乎!女以忠者為必用邪?關龍逢不見刑乎!女以諫者為必用邪?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由是觀之,不遇世者眾矣,何獨丘也哉!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孔子曰:「由!居!吾語女。昔晉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句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不知道題主看了上述這段文字,是何感受?不覺得所謂的「春風得意談孔子,深處逆境談老子」淺薄至極嗎?


自古以來形成的認知套路。孟子的「必有事」,王陽明的「事上磨」,就一個「事」字,豈分順逆好壞?事實上,順境也得當心,逆境同樣需要謹慎。為什麼?多少人死於春風得意馬蹄急自甘墮落,又多少人成於咬定青山不放鬆砥礪奮進?拒絕套路,看來沒那麼容易,發現是一個問題估計都難。


我聽人說過:順境學儒家,逆境學道家,絕境學佛家。

這是盲人摸象。


儒家張口閉口都是君子,姿態還是很高的,道家話里話外都是處下,孤寡不穀,柔弱下賤,以弱勝強,以柔克剛,我想這個問題是以兩家的這兩個特點延伸出來的吧?


相反,我身處逆境的時候,經常會看孔孟。

而順風一點的時候,就會看老子和淮南子。


因人而異,這句話表達大概是如下意思吧:

得意莫忘形,

貴禮重仁義。

逆境莫自棄,

淡薄至月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是不是一個意思,

有能力了談愛人,齊家治國平天下。

能力弱先管好自己,平靜無為。

倒也沒錯,也是種活法。

不過我更喜歡,對己學老子,對人學孔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