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求道的教材,所以这些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而求道最重要的就是求一,求一为什么需要减少欲望呢?

因为欲望来自极化现象。

极化现象最常见的就是二元对立。

二元相反,成对而立。

如美恶,人心中有美,一定有恶打底。

(这里美恶是喜欢和不喜欢)

如善与不善,人心中有善,一定心中有不善。

有为善的能力,一定有为不善的能力。

事物在人心中因天地人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极。

但都不是道,道是一。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好看,那一定心里浮现不好看的人,越是对比明显,你越觉得该人好看,浮现出的人难看。相反同理。

而对比不明显的时候就是极化程度低的时候。

人和道在一起的时候是最自然的。

所以好看的人跟好看的人自然在一起,为善的人自然在一起。反之不自然。

而求道的学子一开始是不明白极化和道的关系的,所以举这些例子来讲,求道就是要明事理,普通人最容易固化的思维就是一直求好,或者一直求不好。求道学子都从社会来,第一个要转变的认识就是这个。

所以降低极化就是降低欲望,就可以得道,所以文中前面说无欲观妙。

一般人只会觉得为善是好的。


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

世人知道什么是美好时就已经有丑恶了,知道什么是善良时就已经有不善了。

善恶相生依存,这章的下面解释了这个概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知道为什么推荐给我哎,,?^?,,

翻译一下就是:

世上的人,

都知道什么是美丽的,而后去让自己变得美丽,这种情况很是泛滥了;

都知道什么是有益的(符合道的事,比如学习知识,保持健康),而后去让自己做那些有益的事,这种情况却是不擅长了。

这句话感觉可以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联系起来,应该是鼓励支持我们去做真正值得做、应该做的事(行道)。

(用了好多不确定的词语,只是把它做为一个参考吧!毕竟我没有研究过这些。)


故意为之,为不善为恶。


老子的智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很多后人经历无数历史才明白的道理,道德经已经讲得非常明白,虽然相距2000多年依然让人高山仰止,受益无穷。

你一定听过一个词语,叫做「政治正确」。

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平等、民族主义这些观念等,在还未成为「政治正确」时,毫无疑问是当时值得发扬提倡的美德,但事怕极端。当某种社会意识形态逐渐被社会接受采纳,成为社会主流倡导的方向的时候,与之相左的意见、思想便会受到主流社会的恶意。

相信你一定感受过。义成为「政治正确」的时候,不为兄弟两肋插刀就是惜命小人;孝顺成为「政治正确」的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平等成为」政治正确」的时候,各种冲突更是家常便饭。

可怕的是,「政治正确」的荼毒不仅在整个社会范围适用,很多小团体、小圈子也深受其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