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的主要来源分为蕨手刀和唐刀和汉代环首刀

日本刀的来源到底是不是汉唐刀?古代的唐横刀和网上流传是不是一样,还是现代改良的?


日本人自己明确表示就是来自中国,至于是汉是唐完全不用关心。


1,日本刀是由隋唐时期横刀演化而来。

2,现代的横刀是根据传世横刀为蓝本,复制出来的模仿品,并非真正横刀。

先讲日本刀起源

日本刀主要起源隋唐时期,对应两件大和的历史大事为圣德太子的推古改革,天智天皇的大化改新。

圣德太子开创了隋与大和的历史交流,这段期间的历史名刀为丙子椒林剑(へいししょうりんけん或へいししょうりんのたち) 来源诸说,普遍认为由隋传入大和。相传为圣德太子佩剑,日本国宝。

大阪?四天王寺蔵 丙子椒林剑

除此之外,有名的以剑(けん)命名的传世横刀还有七星剑(しちせいのたち)、水龙剑()。这一时期的日本刀剑多以剑(つるぎ)命名,但是根据日本那边的现代刀剑用语规范,丙子椒林剑应该被命名为丙子椒林大刀或者丙子椒林横刀。

以圣德太子为时代背景的这一时期,虽然也有横刀的传入,但是普及的规模仅仅局限在贵族佩剑这一领域。根据考古,这一时期大和的军队仍然以仿造环首刀为主的直刀系列铁制品刀剑作为陆军步兵的主力兵器。

来源w站

会下, 和宏「弥生时代の鉄剣?鉄刀について」『日本考古学』第23巻、日本考古学协会、2007年5月、 26页

日本刀剑真正的雏形期,天智天皇的大化改新

公元645年,大和国开始以中大兄皇子为核心,进行大化改新,公元662年,颁布近江令,巩固改革成果。

公元663年,大和受百济相邀,参与新罗战争。8月27日到28日,百济-大和联军向唐军-新罗联军发动攻击,两军于白江口交战,史称白江口之战。大和军4万2000人,百济5000人,总兵力5万左右,战船超千艘。大唐兵力1万3000,新罗军5000人,不满20000人的军队,战船仅170艘。战争结果却是大和军百济军大败,大唐军压倒性胜利。这场战争直接改变天智天皇对唐的态度,坚定了向其学习的信念。

经历天智,天武两任天皇的大化改新之后,大和于公元701年颁布大宝律令。大和更改国名为日本,自此初步完成大化改新的内容,但是向唐文明的学习热潮这才刚刚开始。

日本遣唐使 公元630-公元894年

将近300年的遣唐使的历史基本涵盖了整个唐国的发展兴衰。(唐618-907)这段历史时期也是日本高速向唐学习,靠拢的一段时期。第八次遣唐使的记述中,文武天皇设立持节大使(じせつたいし),借出节刀(せっとう、せちとう)。何谓节刀,这把刀的地位类似于尚方宝剑,古代只赐予征隼人将军、征夷大将军、征东大将军之类的军事重臣,代表著日本国军事大权。可见当时持节使地位有多高。历经数百年的文明交流,唐刀精悍的冶炼技术自然而然也对日本刀剑发展发挥起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日本武士的象征为日本武士刀,最早的武士刀名为太刀(たち)。外观上面酷似横刀,当然你也可以说酷似环首刀,横刀本身也是出自环首刀系。但是与横刀决定性的不同还是在于刀反上面。也就是说,横刀属于直刀,太刀属于反刀。但这并不影响太刀源于横刀的观点。

笔者上文所讲的遣唐使,就不能避开一个话题,和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当时的唐刀,究竟被这些20批次的遣唐使、唐客们翻译成怎样的日语。

我们这里只谈结论,其中一种翻译:横刀(たち)、大刀(たち)。大化改新、遣唐使,很多都是在原有和语基础上添加汉字。或者在汉字基础上,找出对应和语。たち为何意?たち即断ち。斩断之意。大辞林:1,与短小的刀(かたな)对应,长大的刀剑叫做たち。 2古坟时代到奈良时代,直刀被写作大刀,平安时代出现的反刀被写作太刀。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最早日本仿制横刀的刀剑,大多以大刀(たち)冠名。大刀(たち)和太刀(たち)之间的差别,主要还是在于刀是直刀还是反刀。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快能够找得到一些刀剑来作为,横刀是太刀起源论的参考依据。

第一把,玉缠大刀/玉缠横刀(たままきのたち)

这把大刀虽然遗失剑刃,但是从名字推算应该是一把直刃刀。后世的玉缠太刀为反刀,可以推算出是由镰仓幕府以后的时代复刻而成。另外也由此可知,在镰仓幕府建立之前,各地神社就已经开始用刀剑作为祭祀道具。

金银钿饰唐大刀(きんぎんでんかざりのからたち)

淘宝横刀大多以此刀为原型制作而成。正仓院原本收藏了100口唐大刀,因为战乱(746年藤原仲麻吕之乱),被拿出来以备军实,战乱结束后仅仅只追缴回寥寥数口。

https://shosoin.kunaicho.go.jp/treasures?id=0000010088index=0 正仓院官网。

虽然自此,横刀(たち)登上日本的历史舞台,但是并不代表日本一开始就拥有仿造横刀的冶炼水平。横刀的锻造工艺为覆土烧刃(やきばづち)、造り込み为切刃造。但即便到了奈良时代,日本的冶炼技术仍然难以达到丙子椒林剑制作的工艺水准,多为平刃造。只有当时顶级贵族才能拥有高水准的大刀。这一时期的刀剑,被日本专家归类为上古刀,平安时期的太刀,则归类为古刀。这上古刀和古刀之间,又存在著不可割断的关联。

古刀-平安时代

坂上田村麻吕(さかのうえの たむらまろ)奉纳清水寺的大刀(たち)

无铭大刀 兵库·播州清水寺 骚速(そはや)

平安时代早期,贵族阶级依旧使用切刃作り(きりはづくり)、直刃。

真正令大刀向太刀转变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战争的需求,随著平安京政权实力壮大,开始东征,不断侵略虾夷人的土地。对于弯刀的需求也逐渐提上当时日本贵族的日程。

太刀既然是武士刀,自然离不开武士这一重要阶层。平安时期最早的兵(つわもの)类似于治安官。随著对虾夷人战争不断胜利,朝廷不断将囚犯罪人移民到新征服的领地上,久而久之治安恶化。派遣当地整治治安的兵家久而久之也变成了实际上的领主阶级。前线的武士不停与虾夷人作战,这就为将来以平将门为首的武士阶级使用弯曲的横刀埋下伏笔。

大家都知道,虾夷人喜好使用50厘米左右的蕨手刀作战,与虾夷人长期作战的武士们经历不断的改良,发明了毛拔形太刀,随著平安京的没落,不断崛起的武士地位不断提高,对于装饰类刀剑也产生需求,于是饰太刀和细太刀等等也应运而生。也是在平安京末期的这个历史时期开始,太刀(た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打刀(うちがたな或うちかたな)出现以前,当时的人喜好用大刀来称呼直刀,太刀来称呼反刀,以此来区分。随著历史的发展,最终大刀(たち)这一传统对日本刀的称呼也被打刀所取代。

大刀和太刀的联系也不仅仅是名称上面的,大刀主要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是日本遣唐使以前,仿制的环首刀(平刃造),另一种为遣唐使之后,模仿的覆土烧刃的横刀(切刃造)。而采用类似工艺锻造出来的太刀则为镐造り(しのぎづくり)。可惜的是上古刀与古刀的制作工艺已经不可考。但是切刃造大刀和太刀刀刃本身都采用了隋唐包钢法工艺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日本独自发明复土烧刃的可能性也不大。多为对高丽和大唐的模仿工艺制造而成。钢本身也为复合钢工艺,与早期日本刀剑的工艺也是天壤之别。

根据五个伝的考证,其中的大和伝也事实证明早在奈良时期,就已经存在对唐刀模仿工艺。

详见http://www7b.biglobe.ne.jp/~osaru/gokaden.html

还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日后笔者会修改与补充。


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金银钿装唐大刀是中国产的


我国央视唐横刀科普

http://tv.cctv.com/2019/08/15/VIDE57uy1KCELjlidKbJmI4F190815.shtml?spm=C53074552346.PlpOTFgsFbqA.0.0

日本官方武士刀历史

上古刀是没有弯曲的直刀,大部分是平造(平造)和切刃造(切刃造)。 一般认为,日本刀从直刀过渡到湾刀是在平安中期以后,一般认为是在10世纪前半期的平将门和藤原纯友之乱(承平·天重庆之乱)以后。 在此之前的东西被称为上古刀,是从大陆传入日本的大陆式直刀。 作为这个时代刀剑的资料,有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刀剑类和奈良时代正仓院御物的刀剑类。———— 日本剑术刀剑协会,刀剑博物馆

https://www.touken.or.jp/museum/sword/history.html

就连中日双方权威机构都认为现代日本武士刀是源自汉刀唐刀改良而来的。

有些人说唐刀是日本刀的祖宗是假的,是中国人自尊心作怪,脑子yy出的。那这些人是不是精神上的辫子还没剪掉,那是不是自卑心作怪呢


不知道,但来源中国绝对没错


日本刀衍生自日本古代刀具,融合了横刀,蕨手刀和直刀等的特点而成。受到唐时期冷兵器的一定影响但没那么大。

日韩的冶铁技术应该都跟中国有传承关系。


应该是吴世道的啊
可能历史更久远了,多半是五胡乱华时候人口大迁移导致的,唐朝太迟了。日本人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做得一手好刀了。

日本刀来源汉代刀,认为起源蕨手刀的不是蠢就是坏。

日本刀弯曲是在平安时期是才吸收蕨手刀的特点。

网上的大部分是垃圾臆造品,无论锻造多好,不按照历史复原就是笑话。(烧刃刃文能直就是算他最大的进步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