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

我个人认为所谓良知,就是基因所赐的东西。基因给我们这个东西一定是经过了一定的自然选择,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基因的根本目的是获利。那为什么基因给我们良知是让我们获利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去帮助他人,他人也有良知也会让你获利,这样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了良知,这个东西.... 但是所谓良知只是一种想法,这种想法虽然是一定的你如果是一个正常人话,但人们不一定践行良知.......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需要存天理灭人(* ̄m ̄)....... 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针对任何个人与组织,大家可以评论一下。


来,今儿朱熹这地我负责洗了。

存天理灭人欲的两个定义我拿现代语言给你定一下:

天理:人的道德需求。就是那个一旦不遵循就让你良心受到谴责的需求。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康德讨论的纯粹理性。儒家和基督教的特点是都认为这是先验的,说白了与生俱来的。无非朱熹说这是天理给我们的,圣经说是上帝给我们的,王阳明说这叫良知。也有人觉得是纯粹后天学习得来的。我觉得最保守地说,人类至少有学习道德的能力,别的动物似乎是没有的。也因此大伙认为这是人类最该珍惜的最高标准。

人欲:非保证基本生活的,过度的欲望。弗洛依德称为本我,但不是本我的全部而是其中过度的部分。朱熹说了吃饭不算人欲,必须吃山珍海味就算人欲了。爱钱也还行,爱不义之财就算人欲了。甚至可能是出于排中律的考虑,朱熹把保证基本生活的本我部分也归到天理了,因为它们也是你建立道德观念的元素。

人要道德,这争议不太大,主要问题是人欲的范围。比如朱熹说自由恋爱属于人欲,寡妇再嫁属于人欲,我们肯定不同意。那为啥朱熹要这么说?

我想了半天,目前我能给人欲下的最准确的定义范围是:可能剥夺别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本我部分,就可以算朱熹所言的人欲了。比如你爱当官是为了造福一方那不算人欲,但是你要捞钱那肯定有人要掏钱,这就不行。你爱天天吃山珍海味,就有人要吃不饱,那也不行。要是能做到所有人天天胡吃海喝,那朱熹也不会要求你非去啃窝头。

那自由恋爱和寡妇再嫁为啥朱熹说是人欲我们说不是?主要因为社会结构变了。乡土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伦理秩序为成立的基础,所以婚姻的缔结是关乎整个家族结构的大事,会改变原有结构,说白了是你一家子娶人家一家子,亲家担挑连襟一大堆新关系,那家族负责人就要有发言权。现在我们是西方来的家庭结构,结婚就是夫妻俩人之间的事,最差就是离婚俩人分财产的矛盾,和家里其它人无干,所以自由恋爱不影响别人,寡妇再嫁也没有全家族的财务纠纷,因此不再属于影响别人的事情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重要方面,你要说朱熹就是个老顽固,要说他们没把女人当人那也确实如此。主要的问题是,把你的记忆抹掉再丢到南宋生活,你的想法可能不会比朱熹高明太多,所以这事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居多,不是人家人品有问题。

您好,谢邀。

天理既理智,人欲既情感。

依从理智客观,依从情感主观。

理智顺从规律,情感强求结果。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是各种条件集合而形成。

理智才能冷静地观察,加以判断;

情感任凭一腔热血,由个人喜欢而决定。

理性的人做事,尽人事听天命。

感性的人做事,不顺我意生嗔恨。


嗯~唉~人有八重身心。

存天理灭人欲是基于这八重身心来说的。

致良知在这个可以说是「方法论」。

你可以说是基因在作祟,也可以理解为宇宙有其运行的绝对原则。


「良知」,已经逝去的古人提出的概念,不需要强行另作解释,它就是那个样子。

自己的理解与看到的产生了冲突,有三种可能。第一种,你是对的,他是错的,第二种,你是错的,他是对的,第三种,你们都错了。

我看到你的话里,良知是你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和古人的理解放在一起那就是曲解了,当然并不是说古人是对的,只是,如果未能理解原意而思考一个概念的合理性,那就是走歪路了。

良知是什么,道德之初,善水之源。信奉孟子的后人无一不入心性命理之道,经其中几人改造,儒家竟成了安心、成圣之学。理学作为心性之学的终极产物,其思想失去了太多平衡。这种思想像现在的灵修一样,蛊惑了大多数入门人,遗害无穷。你以为他是人间至理,其实他,不过是一群失去了现实价值的自我欺骗者的一厢情愿地异类追求。

为什么理学思想那么好听,那么好看,人尽有善心,天自有天理,人尽了心就能知性知命知天,只要祛除人欲就能使道心为一身之主……仿佛存了天理,一切都平静了,一切事情都了然了。

确实好听,确实好看,甚至还能感受到,感受到无限完美的理想人格,感受到真理尽在掌握的平静心灵。

人啊,甚是渺小,甚是卑微,看到个什么就以为看尽了,想到个什么就以为是尽头了,明白个什么就以为明白了一切。人,各有所蔽。

现在看理学思想,是可笑,是荒诞,但又悲哀。

在那个思想框架里,总离不开几个要点,这些要点会死死地将人禁锢,将思想束缚。

诚。诚意正心,诚意才能正心,才能最后平天下。甚至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将诚与天并立,为什么如此强调诚?是因为本身不诚啊。一切的思想都是自我欺骗,「我认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那是不是我不那样认为,那个东西就变化了呢,是啊,意识的可塑性太强!这和荀子所谓化性起伪、𫐓使之然也遥相呼应。

被异化的慎独,被异化的君子,被异化的圣人。为什么异化,因为动机,所以异化,当思想的最后指向成为知天成圣时,规范、模范意义上的君子、圣人也成了精神上的枷锁,空洞的道德追求。为此,不惜放弃、挤压其他层面,无止境地扩大这一层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个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大人吗?

善。戴上扭曲的人格面具,所有人的本来面目竟只是一个「善」,应该说,竟是一个「善」。为什么?因为不平衡,真的多了假就是本质,假的多了真就是本质。我们这个时代,尽是知识分子的时代,社会之风气人之道德都是如此一般,更何况一千多年前呢,不善自然是多。

新民。从亲民到新民,意义、内涵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何谓新民,为何新民?众人在深渊沼泽度日,非善即恶,气质皆浑浊,将浑浊化作澄清,民自善良,天下自治。这里,确实有好的一方面,但人总想著日日新,真实的自我在哪里,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君子圣人吗,显然,主体人格在这里会逐渐消散,最终消解。

经。理学,成德之教,成圣之学,学之止在至善。成圣之学的载体便是被曲解的、精挑细选过的 儒家经典。在这样的主流环境里,你只能看到这些,想看其他的?不好意思,不允许。什么东西接触多了,自己也就化成什么了,跳不出这个框架才是正常。

关于人,化性起伪解释足矣,就是一个「化」,神,莫大于化道。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不,看到了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阳明继朱熹陆九渊提出心学,从理回到心,同样光芒四射,同样好听好看,还简单直接。

不得不说,心学那里,主体人格的光辉十分闪耀,吾心与宇宙,无心外之理、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想一想就满是激情。可总有些不对劲。我说不出来,只能说不平衡吧,内与外的不平衡。

在理学性善论的基本立场下,良知就是本心,心之本体,所以要发明本心,要致良知。

在为什么要存天理,灭人欲的基础上,我更希望你问要不要存天理灭人欲。

  提到良知,自然先要提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前两句是写心的结构,第三句说良知,跟我们通常说的做人要讲良心还是不太一样的。良知是知善知恶的能力,本身不是通常的善恶。要知善知恶,需要设身处地转换立场和视角,多角度观察事物,或者说是全息视角就是良知。全息视角不是一种固定视角,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需要去除自身的各种束缚和限制,回复本真。

  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和人欲是什么?理智和情感吗?不是的,灭掉情感人就不是人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热爱也就没有了。理智很值得赞美吗?也不一定,逻辑推理很多时候也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比如按照欧几里得逻辑推理,和按照非欧逻辑推理,结果是不同的。

  王阳明讲的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全息视角而不是固定视角,欧几里得逻辑和非欧逻辑都要考虑到;人欲就是前面说的,需要去除的自身的各种束缚和限制。去除束缚和限制以后,理智和感情还是存在的,只是更顺滑自然,不做作不矫情不固执一个视角。这样,生活中就不累,比较舒心。

  活著就是要开心,否则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就辜负了美好人生了。所以王阳明讲的存天理灭人欲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朱熹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么。。。就要看情况了。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他的兵法诡谲,做事不拘一格,但又正气充盈,其实就是保持全息视角的天理,去除自身狭隘拘束的人欲的结果。朱熹么。。。生前就承认自己是伪君子,但实际上也没那么不堪,只是要看情况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