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

我個人認為所謂良知,就是基因所賜的東西。基因給我們這個東西一定是經過了一定的自然選擇,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基因的根本目的是獲利。那為什麼基因給我們良知是讓我們獲利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你會去幫助他人,他人也有良知也會讓你獲利,這樣互相依賴,互相促進從而形成了良知,這個東西.... 但是所謂良知只是一種想法,這種想法雖然是一定的你如果是一個正常人話,但人們不一定踐行良知....... 所以我個人認為不需要存天理滅人(* ̄m ̄)....... 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針對任何個人與組織,大家可以評論一下。


來,今兒朱熹這地我負責洗了。

存天理滅人慾的兩個定義我拿現代語言給你定一下:

天理:人的道德需求。就是那個一旦不遵循就讓你良心受到譴責的需求。弗洛伊德稱之為超我,康德討論的純粹理性。儒家和基督教的特點是都認為這是先驗的,說白了與生俱來的。無非朱熹說這是天理給我們的,聖經說是上帝給我們的,王陽明說這叫良知。也有人覺得是純粹後天學習得來的。我覺得最保守地說,人類至少有學習道德的能力,別的動物似乎是沒有的。也因此大夥認為這是人類最該珍惜的最高標準。

人慾:非保證基本生活的,過度的慾望。弗洛依德稱為本我,但不是本我的全部而是其中過度的部分。朱熹說了喫飯不算人慾,必須喫山珍海味就算人慾了。愛錢也還行,愛不義之財就算人慾了。甚至可能是出於排中律的考慮,朱熹把保證基本生活的本我部分也歸到天理了,因為它們也是你建立道德觀唸的元素。

人要道德,這爭議不太大,主要問題是人慾的範圍。比如朱熹說自由戀愛屬於人慾,寡婦再嫁屬於人慾,我們肯定不同意。那為啥朱熹要這麼說?

我想了半天,目前我能給人慾下的最準確的定義範圍是:可能剝奪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本我部分,就可以算朱熹所言的人慾了。比如你愛當官是為了造福一方那不算人慾,但是你要撈錢那肯定有人要掏錢,這就不行。你愛天天喫山珍海味,就有人要喫不飽,那也不行。要是能做到所有人天天胡喫海喝,那朱熹也不會要求你非去啃窩頭。

那自由戀愛和寡婦再嫁為啥朱熹說是人慾我們說不是?主要因為社會結構變了。鄉土社會以家族為基本單位,倫理秩序為成立的基礎,所以婚姻的締結是關乎整個家族結構的大事,會改變原有結構,說白了是你一家子娶人家一家子,親家擔挑連襟一大堆新關係,那家族負責人就要有發言權。現在我們是西方來的家庭結構,結婚就是夫妻倆人之間的事,最差就是離婚倆人分財產的矛盾,和家裡其它人無幹,所以自由戀愛不影響別人,寡婦再嫁也沒有全家族的財務糾紛,因此不再屬於影響別人的事情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重要方面,你要說朱熹就是個老頑固,要說他們沒把女人當人那也確實如此。主要的問題是,把你的記憶抹掉再丟到南宋生活,你的想法可能不會比朱熹高明太多,所以這事還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居多,不是人家人品有問題。

您好,謝邀。

天理既理智,人慾既情感。

依從理智客觀,依從情感主觀。

理智順從規律,情感強求結果。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是各種條件集合而形成。

理智才能冷靜地觀察,加以判斷;

情感任憑一腔熱血,由個人喜歡而決定。

理性的人做事,盡人事聽天命。

感性的人做事,不順我意生嗔恨。


嗯~唉~人有八重身心。

存天理滅人慾是基於這八重身心來說的。

致良知在這個可以說是「方法論」。

你可以說是基因在作祟,也可以理解為宇宙有其運行的絕對原則。


「良知」,已經逝去的古人提出的概念,不需要強行另作解釋,它就是那個樣子。

自己的理解與看到的產生了衝突,有三種可能。第一種,你是對的,他是錯的,第二種,你是錯的,他是對的,第三種,你們都錯了。

我看到你的話裏,良知是你自己的理解,這個理解和古人的理解放在一起那就是曲解了,當然並不是說古人是對的,只是,如果未能理解原意而思考一個概念的合理性,那就是走歪路了。

良知是什麼,道德之初,善水之源。信奉孟子的後人無一不入心性命理之道,經其中幾人改造,儒家竟成了安心、成聖之學。理學作為心性之學的終極產物,其思想失去了太多平衡。這種思想像現在的靈修一樣,蠱惑了大多數入門人,遺害無窮。你以為他是人間至理,其實他,不過是一羣失去了現實價值的自我欺騙者的一廂情願地異類追求。

為什麼理學思想那麼好聽,那麼好看,人盡有善心,天自有天理,人盡了心就能知性知命知天,只要祛除人慾就能使道心為一身之主……彷彿存了天理,一切都平靜了,一切事情都瞭然了。

確實好聽,確實好看,甚至還能感受到,感受到無限完美的理想人格,感受到真理盡在掌握的平靜心靈。

人啊,甚是渺小,甚是卑微,看到個什麼就以為看盡了,想到個什麼就以為是盡頭了,明白個什麼就以為明白了一切。人,各有所蔽。

現在看理學思想,是可笑,是荒誕,但又悲哀。

在那個思想框架裏,總離不開幾個要點,這些要點會死死地將人禁錮,將思想束縛。

誠。誠意正心,誠意才能正心,才能最後平天下。甚至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將誠與天並立,為什麼如此強調誠?是因為本身不誠啊。一切的思想都是自我欺騙,「我認為是什麼那就是什麼」,那是不是我不那樣認為,那個東西就變化了呢,是啊,意識的可塑性太強!這和荀子所謂化性起偽、輮使之然也遙相呼應。

被異化的慎獨,被異化的君子,被異化的聖人。為什麼異化,因為動機,所以異化,當思想的最後指向成為知天成聖時,規範、模範意義上的君子、聖人也成了精神上的枷鎖,空洞的道德追求。為此,不惜放棄、擠壓其他層面,無止境地擴大這一層面。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一個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的大人嗎?

善。戴上扭曲的人格面具,所有人的本來面目竟只是一個「善」,應該說,竟是一個「善」。為什麼?因為不平衡,真的多了假就是本質,假的多了真就是本質。我們這個時代,儘是知識分子的時代,社會之風氣人之道德都是如此一般,更何況一千多年前呢,不善自然是多。

新民。從親民到新民,意義、內涵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何謂新民,為何新民?眾人在深淵沼澤度日,非善即惡,氣質皆渾濁,將渾濁化作澄清,民自善良,天下自治。這裡,確實有好的一方面,但人總想著日日新,真實的自我在哪裡,每個人的自我都是君子聖人嗎,顯然,主體人格在這裡會逐漸消散,最終消解。

經。理學,成德之教,成聖之學,學之止在至善。成聖之學的載體便是被曲解的、精挑細選過的 儒家經典。在這樣的主流環境裏,你只能看到這些,想看其他的?不好意思,不允許。什麼東西接觸多了,自己也就化成什麼了,跳不出這個框架纔是正常。

關於人,化性起偽解釋足矣,就是一個「化」,神,莫大於化道。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看到什麼?不,看到了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王陽明繼朱熹陸九淵提出心學,從理回到心,同樣光芒四射,同樣好聽好看,還簡單直接。

不得不說,心學那裡,主體人格的光輝十分閃耀,吾心與宇宙,無心外之理、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想一想就滿是激情。可總有些不對勁。我說不出來,只能說不平衡吧,內與外的不平衡。

在理學性善論的基本立場下,良知就是本心,心之本體,所以要發明本心,要致良知。

在為什麼要存天理,滅人慾的基礎上,我更希望你問要不要存天理滅人慾。

  提到良知,自然先要提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前兩句是寫心的結構,第三句說良知,跟我們通常說的做人要講良心還是不太一樣的。良知是知善知惡的能力,本身不是通常的善惡。要知善知惡,需要設身處地轉換立場和視角,多角度觀察事物,或者說是全息視角就是良知。全息視角不是一種固定視角,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需要去除自身的各種束縛和限制,回複本真。

  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和人慾是什麼?理智和情感嗎?不是的,滅掉情感人就不是人了,為人民服務,對人民的熱愛也就沒有了。理智很值得讚美嗎?也不一定,邏輯推理很多時候也不一定符合實際情況,比如按照歐幾裏得邏輯推理,和按照非歐邏輯推理,結果是不同的。

  王陽明講的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就是全息視角而不是固定視角,歐幾裏得邏輯和非歐邏輯都要考慮到;人慾就是前面說的,需要去除的自身的各種束縛和限制。去除束縛和限制以後,理智和感情還是存在的,只是更順滑自然,不做作不矯情不固執一個視角。這樣,生活中就不累,比較舒心。

  活著就是要開心,否則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那就辜負了美好人生了。所以王陽明講的存天理滅人慾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朱熹講的存天理滅人慾麼。。。就要看情況了。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他的兵法詭譎,做事不拘一格,但又正氣充盈,其實就是保持全息視角的天理,去除自身狹隘拘束的人慾的結果。朱熹麼。。。生前就承認自己是偽君子,但實際上也沒那麼不堪,只是要看情況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