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一个作家写了一本关于基督教的小说,把基督教宣扬得多么多么好,作品也深受人民爱戴,但是有一天人们挖出了这个作家的黑历史,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作者本人是不信基督教的,甚至在一些私人场合宣称基督教就是邪教,还说当时写的那本关于基督教的书是乱编的,他本人是不相信书中的内容的。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其中的基督教也可以换成佛教或其它什么东西,这不重要。我只想问的是:一部作品的好坏与作者本人有没有关系?我们在谈作品时应不应该把作者考虑进来?为什么?


谢邀。韩愈曾言:文以贯道。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曾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说的是文章就像车马,道就像车上载的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文,也就是传播「道」的手段和工具。

但这话有个前提,那就是你的文,真的是「承道之文」,是论述宣贯自己思想道理的文章,是经义,是论策,是真文。

中华传统文化里真的称得上「有教化之功」的篇章,,从《三字经》到《论语》,从《送东阳马生序》到《师说》,从《过秦论》到《六国论》,都是作者思想的「载道之文」,至少在写作的当下真实思想或者理想的抒发。至于这个作者自己能不能做到文章中的思想,个人认为并不能作为衡量一部作品的指标之一。荀子一路「批圣」,骂过的人不知凡几,「性本恶」与性本善」之争至今犹存,是他写的《荀子》不是好书,还是以孟子为首的这些思想家不是好人呢?至于以小说家为首的「史集」类的作者们,就更谈不到「文如其人」了。你说史学家应该像史书里的谁呢,还是小说家应该跟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李白「梦游天姥」,那他的「吟留别」就不华美非常了?我觉得这个角度上说,完全就是无从谈起。至于那些花团锦簇的官面文章,有些东西写的作者自己都不敢信,写出来徒增笑耳,不谈也罢。所以啊,先分类,看清写的是什么文章,再说作者跟文章应不应该一体。多数时候,凡是下笔言之有物、振聋发聩,抑或是妙趣横生、引人深思的,文章便是好文章,作者就随它去吧,不可因人废文,不妨因文废人。


谢邀。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观点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由作家、作品、读者和世界四部分组成。作家通过作品描述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并以此呈现给读者。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也同样有文如其人的说法。

但并非所有情况都符合这种结论,例如在知乎上曾经讨论过的郭沫若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作家的个人生活和作品的内容情感并非相符甚至是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有与题主同样的问题:当作者和作品内容气质并不符合是,它是否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和作品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联性,二者是否可以割裂开。

其实这种讨论在学界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各流派的文学理论也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正如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每一部文学作品无疑都是作者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世界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因此作品中也的确包含了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在题目中,并非基督教徒、甚至反对基督教的作者创作出了一部描写基督教的作品。那么作品中无论对宗教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它都必然和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情感以及视角有联系。也正是这些赋予了作品本身的情感态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虽然是作品内容的基础,但是作品并非和作者是完全关联的。还以郭沫若举例,《女神》一直都是五四时期诗歌中的代表作。其中渴望新生,歌颂革命的激情也的的确确激励了许多人。那么,是否能够因为郭在建国后的一些个人问题就完全否定其作品的价值?答案是显然易见的。

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提出过『作者已死』的观点。他认为在一部作品在完成之际,作者就已经死亡,剩下的文化创作工作,就是读者的权利了。唯有作者死亡,读者才能诞生,所有阅读活动,都是读者心灵与一个写定的『文本』的对话,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创造出来。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不应受作者本人的情感态度的限制,而是只从作品本身、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作品。

因此用一句话来概括,作者与作品有必然的联系,正是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思想创造了作品内容,但是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也不应完全受作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影响。假使有一个人创作出了一部正面描写基督教的作品,只要这部作品的内容、技巧、结构等方面足够优秀,即便作者本人对基督教是抵制的态度,也仍然不会影响这部作品的优秀。


记得宗璞的《野葫芦引》里,有一句评价卫葑(卫葑出身名门,物理系高材生,放弃了学者、教授的身份和前途,选择信奉、追随并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话:「他信他所不爱的,爱他所不信的。」因为作为卫葑而言,他喜欢的还是那些小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他的审美方向是凌雪妍和澹台玹这样才貌双全、情趣盎然的名门闺秀,而非何曼那种激进但无趣的「进步青年」,他也感觉到了延安方面不尊重文化的问题,但他愿意用一种苦行僧式的方式来向他的信仰献祭。我觉得这是很多人的精神追求:成为更完美的自己。作家在作品中,渴望展现自己达不到的、一直梦想的、难以企及的生活,也是这样一种情怀吧。


对外国文学不够了解,故以中国文学为例。

中国文学史上有陶渊明(早期评价他的品节高蹈出尘和后期评价他的文字质而实腴)和魏收(文高品卑)的例子。也有人终其一生,践行他们所写的,但是没有留下印记,可能就文学本身就必须承认「文」。

如果是作品的好坏,这是要取决于站在作品本位还是作者本位,倾向而已,没有对错。可以明确的是,大多数文学作品的「我」不能完全等于作者。

如果是人的好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于一般文学来说,写出来没有做到并不可耻,毕竟是文学;对于网文来说,写出来做到了,那就有鬼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