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是研究书法的。严格来说,不论什么书体,跟高矮风格完全没有关系。

跟什么有关?跟审美流行风潮有关。把流行时间拉长到千年,其实就是不停的轮回。

瘦长的重心高,会显得苗条俊雅。

矮胖的重心低,会显得朴实憨厚。

一种看多了就会换另一种。不论是一人还是一群人,一代人,都是这样换来换去。

帖派楷书写瘦长,碑派楷书写矮扁,与好坏无关。篆书里面弧线多,斜线多,更适合延伸修长,写出来会装饰感强,婀娜多姿。后来为了快写文字简便化,横线排布变多,横线的延长自然就成了「宽扁」格局。横线多了,竖线就不能大量加长,不然字就太大了。

后代隶书很多人写扁,吴昌硕写高,也很厉害。其实即便汉隶,也有写的拉高的,简书里拉高的写法更多。后代人写隶书大都爱扁,大概率是为了「捡便宜」——写扁了可以立刻跟楷书拉开距离,毕竟高古难寻,一弄不好就四不像。而这种现象在崇古思想的加持下会强化古代隶书「扁」的感觉。忘了高矮只是风格,跟书格高下并无关系。


甲骨文篆书时期的文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刻出来的,所以没有笔画,只有线条。而毛笔诞生后熟练书写的情况下自然就有了笔画。

同时期还没有廉价的纸张和绢帛,竹简虽然不算贵,但它很重,要是写长条字一篇文章得用多少竹简?


大胆猜测一下。

甲骨文的造字法主要为象形。从人的自我意觉醒开始,大量与人有关的象形字首先被造出。这些原始的文字或是形容人的动作,或者形容人的姿态。而这些动作姿态都以活动著的人为主,这就离不开站立著的人这一基本形态。那么形成一套以人为主的枝干文字之后,再创造的字都效仿之前的文字以瘦长直立的形象出现。乃至于卜辞选用的兽骨,都以竖直形态布局为主。后来受工艺影响,多用长直线进行表达。因而大篆小篆基本延续了甲骨文的谋篇布局。实际上在小篆成熟之前,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书写载体多为竹篾、木片等狭长物质材料(方便成卷保存),为了节约空间,出现了竖画缩短甚至简省的草写。这个时期也属于隶变,当然隶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虽然很多书法相关书籍中用程邈造隶一笔带过,但隶书的萌芽在程邈之前许久就已经发生。


我就知道隶书一开始是民间非官方字体,为了快捷,方便,写扁可能是因为节省空间可以多写几个字?


甲骨文篆书横竖都是一样粗的,大多数字和现在的印刷体楷书字形长宽比例差不多,有点偏长方形,但也不算瘦长。隶书更多是比较重视突出横捺的笔法,而不突出竖的笔画。这样就导致横比较细而显得比较宽,蚕头燕尾则拉的更宽。而竖自然变成比较短比较粗。以笔画间同等间距的构成看,自然就隶书比较显得矮胖了,更具备代表性的是西汉早期隶书。到后面也不能算矮胖了,只是横撇捺更夸张,而竖还是没怎么变,反而字形又偏方了。


篆书是硬笔书法,书写时要有「书案」——比如大腿膝盖。书写时纵向更容易发力。

隶书是软笔书法,左手持简,右手持笔,悬空书写——此时还没发明桌子。竹简不是平面的,剖面看是弧形的。因此,悬空在弧面上书写,竖向发力比较难,横向发力比较容易,所以隶书是扁的。另外,隶书的笔画特点——波挑或蚕头燕尾,也跟悬空弧面书写有关。


等我再读几年书,再来回答吧


甲骨文,金文是源于刻字,小篆是金文发展,开始用毛笔写的,隶书是小篆快写的草变发展的毛笔书法,然后衍生了隶书碑刻的


人在忙开题,暂时不多说。这个问题很好,想蹲个好答案。

有一点,可以看一下汉代简帛上的隶书,并非全是「矮胖」的。另外,根据出土的竹简来看,字间距都很大,楚简基本也是偏矮的。应该不存在因为节省载体篇幅而有意将字写矮的可能。

甲骨文字形也不是稳定的。

金文中乐器、兵器会有瘦长且整齐的文字,大概是艺术追求,并不能代表日常书写。

小篆的确是瘦长。李阳冰的稍矮一些。


因为书写材质的改变,由刀刻龟板改为毛笔在竹木简上书写,且矮扁的形态更能在有限的竹木片上多写几个字。


当时大都写在竹木简上,每片写一列,一卷书又重又大,为了多写点字少用点木头竹简,压扁字形横向展开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