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家推荐一下大篆和小篆临摹的字帖~求~


说说大篆

最近我的导师韩天雍老师出版了一套大篆书法(包括金文和石鼓文)临摹的书——《韩天雍大篆》系列法帖。预计出版十册,目前已经出版六册,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初学者的书。

此系列名帖超出以往字帖出版模式,有作者对文字学的考释笔法的分解视频单选独体字的解析及整体铭文的梗概阐述等。

以下是书影

《大盂鼎》,西周礼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礼村,据考证为西周康王时期(公元前1004年-前967年)的金文。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厉王时期(公元前857年-前842年)青铜器。又因其铭文中三次出现「西宫」二字,亦称《西宫盘》。
《毛公鼎》,西周宣王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青铜器,铭文33行,共497字,是目前所见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
《西周墙盘》又称《史墙盘》,为恭王时期重器。
东周战国时期重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铁足铜鼎。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先秦石刻文字。

这一套法帖所选择的都是西周和东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是书法学习的经典范本,除以上介绍外,本书还有相应的铭文或刻石的拓片,还附本书作者的创作作品,可以给大家一个借鉴。

我们知道拓片有很多模糊不清,笔道不明的地方,对于不甚熟悉古文字和没有大篆较好书法基础的朋友而言,难于下手,而此套书能够指导初学者,同步的书写视频则更加直观的向大家展示了书家书写用笔的状态,非常有价值。


泻药,

以下是我在本科期间所接受的篆书教育,仅供参考

一,毛公鼎 2周

大盂鼎 2周

散氏盘 2周

辅以:虢季子白盘,墙盘

二,石鼓文 2周

秦诏版 2周

袁安碑/袁敞碑 2周

辅以:祀三公山碑

三,唐、宋、元、明,因无大家,从略

四,邓石如 2周

吴昌硕 1周

赵之谦 1周

相关字帖自购,

教材为《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天津古籍出版社


谢邀,对大小篆实在没什么了解。小篆比较喜欢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大篆爱石鼓文、诅楚文。峄山刻石经过后世翻刻,稍嫌板滞。李阳冰、邓石如等人的小篆精工有余,稍乏自然。秦简中很多字已有隶意,也很精彩。汉代篆书另成一路,偏于方整。碑额、瓦当朴拙浑厚,多有异趣。《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尤为奇特,但属于特例,不易临学。近代吴昌硕、黄宾虹大小篆并称绝妙。他们在笔画的处理方面各擅胜场,都体现了清代碑学的审美趣味,金石味浓。学大小篆要上通金文甲骨,博览三代金石,深明六书。可惜我看得太少,也没法强答下去了,就到这里吧。
泻药。关于这个问题,我感觉还是得看自己喜欢哪个贴哪种风格,别人说峄山碑多好多好,你不喜欢,根本就不可能临好。我小篆是从赵之谦入手的,写著写著感觉得往上找,就选了李阳冰的《三坟记》,写了一段时间觉得还得继续往上找,这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下往上找的好处就是,离现在越近,字的间架结构的规律性就更容易把握,越写越有信心,很容易深入进去;但是这样也有坏处,规律性太强,总结出来之后,再写字就会有一定的习气,这点无法避免,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往上找,追求篆书中自然烂漫的气息,规避规律性带来的习气,让篆书更为高古。对于大篆,建议从上往下临,越是久远的大篆金味越足,具体可以从散氏盘入手嘛,字多,比较适合创作用。

不管是临什么,都要记住一点:打进去,打出来。

「打进去」是指深入临摹,整体布局与细节特征、字法规律与笔法形态都要了熟于胸,尤其是所临字帖的气息,一定要对,摈弃时人,直接与古人对话。「打出来」是指在精准临摹的基础上,广泛临摹与吸收,最后化而为一,就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个人面目随之产生。但要注意,广泛临摹绝非泛泛之,要有针对性,比如临赵之谦,赵之谦往上是邓石如,旁及吴让之徐三庚,把这四家都吃透了,一家使用一点内容,再写出来,就是你自己的了,很简单吧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点,达不到精准临摹的意临都是耍流氓??
泻药只练习过真、草真的没法帮哈哈听说何尊、石鼓文很好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