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面对日本为什么失败了?

清政府为什么采取中立的态度?请详细告诉我,Thank you


大英帝国的友谊,现代化的民族军队,以及俄国自身的失策。

说句实在话,日俄双方在战争中都犯了不少错误,然而正面强攻旅顺口的工事和新老舰只混编后绕过大半个地球去救援旅顺,二者相比较,还是后者更糟些。


说到底沙俄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这个真是因为制度。。。日本的海陆军其实都不占优,沙俄海军能万里送人头也是神演员。

日俄战争时军力对比:

日本陆军,预备军37.5万,常备军200万,海军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

俄国陆军,预备军105万,常备军375万,海军战舰200余艘。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实行君主立宪,而俄国此时还是君主专制,在政体上日本就比俄国先进。俄国的战线拉的太长,军队疲惫。清政府从战争开始就宣布采取中立,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想以俄国制约日本。李声称这么做可以保清政府二十年无事,但是虽然保持中立,却也有参与。同时当时许多留学生东渡日本,清政府对日本的态度也是略有偏向。

因为英日同盟,英国记恨俄国在其战争时背后占便宜,而法国此时是追随英国的脚步的。美国此时倡导门户开放,所有国家都表示支持,唯独俄国表示山东半岛不想开放,因此美国希望日本打败俄国。


其实这种事一查便知。一个没落腐朽的国家对阵一个冉冉兴起的国家,必是败的。日本打到后期,兜裆布都要打没了,就是态度显得很强硬(注意,显得)。沙俄就怕了!这和当年的甲午何其相似,到最后的最后了,清政府怂了!在日本这个国家的上升期,它的运气真TMD的好!窝心!!
我就简单说一下俄军,俄军战术战法有问题,万里迢迢开著破军剑来大海战,不败就怪了,其次陆军打的也渣渣


制度决定胜负这种虚话没什么意义实际清朝为了收回被俄占领的东北三省,事先开出条件诱导日本攻击俄国。 表面保持中立,实际为日方提供了军事地理各种情报,并把正规军化妆成山贼袭扰俄军。 这也很好说明了为什么日陆军付出了惨痛损失换来的胜利却没有拿到应该继承的俄方大部分利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