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戰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等完全達不到他所形容的高度,不知道我是不是感覺錯了


可行,很難

其實行仁政奪天下,之前就有一位嘛,陳氏篡齊,不就是得人心得天下?

後來魏文侯,據說也是行仁政霸天下

仁政又不是不行征伐,又不是拒絕武力解決問題;國內行仁政,內部矛盾緩和、壓力小,外國百姓會遷入,哪國沒有遊民,來了就是國力;征伐他國,其編戶齊民消極抵抗,敵國入侵本國人民為避免惡政加身堅決抵抗,都是增強自身軍事優勢;自己即強而又消弱敵人,如何不可行?

這套主張不是無效,而是確曾生效過,所以這套主張才那麼受歡迎;但是知行難合一,知道好真能做好的有幾個?

不是「王政」不行,是君主不行啊


是不是施行王道,是當權者選擇問題,並不是外界的因素。周文王實施王道時,周不過是八百里的小國。


「王道」是孟子對當時諸侯各國之間相互征伐的混亂局勢開出的藥方。與「王道」相對的是「霸道」,「霸道」是春秋戰國時期大多數統治者所奉行的路線。

孟子認為,對內,「霸道」會導致「上下交征利」,造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衝突;對外,「霸道」必然會導致對外擴張,必然會導致國家衝突和武力濫用,從而出現「殺人盈城」、「殺人盈野」的混戰景象。因此,「霸道」是一種會破壞當時生產秩序和社會秩序的路線,「霸道」必然伴隨著一方對另一方的強行壓迫。霸道會破壞既有的秩序,而且通過武力所建立起來的霸權必定伴隨高昂的成本,這種成本只能轉嫁於本國底層民眾、或者掠奪其他國家。 說白了,「霸道」不僅不能創造產值,而且還會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和浪費。

而「王道」在孟子看來則是一種很好的治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 1.王道是一種低成本的管理模式,用道德和禮樂作為治理的工具。相較於維繫霸權所需的高昂成本,如果王道能被推廣開來,那麼整個社會的治理成本將大大降低。 2.王道對統治者自身有較高的要求,即統治者必須合理壓制自己的慾望,儘可能的避免「與民爭利」,避免「上下交征利」局面的出現,亦即儘可能的減少對民眾的壓迫。 3.在「王道」模式下,生產能得到最大的保障,因生產不足而導致的互相掠奪的可能性被降至最低。

如果把當時的生產力比作一塊蛋糕,大家都覺得這塊蛋糕不夠吃。各國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求,那麼「霸道」所採取的辦法是把其他人幹掉,然後把他們的的蛋糕搶過來。這種手段簡單直接,但其弊端就在於:這種行為並不能使蛋糕本身變大——搶來搶去,蛋糕的總量並沒有增加,並且蛋糕在爭奪的過程中還會有損耗(會有部分蛋糕被損壞)。 而「王道」採取的辦法是大家都不要搶,大家和平地把蛋糕分配,雖然大家都吃不飽,但也不至於有人餓死。統治者要壓制自己的慾望,不要總是想著剝削老百姓的蛋糕,也不要總想著搶別的國家的蛋糕。在這基礎上,大家再努力生產,儘可能地提高生產力、把蛋糕做大,從而實現「王道樂土」的社會。

因此,生產力要想恢復和進步,「王道」是唯一途徑。「霸道」則是生產力不足而導致的爭奪現象。 那為什麼實行「霸道」的虎狼之秦最後卻成功統一了呢?因為秦是先用霸道的方法把別人都幹掉,然後用搶來的蛋糕填飽自己的肚子。當對手全部被幹掉之後,已經沒有可供掠奪的對象了,秦仍然秉持著霸道卻不事生產,所以統一之後的秦迅速崩潰了。 後面的歷朝歷代吸取了這一教訓,在通過霸道消滅對手後,立馬實行王道,恢復並發展生產力。


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社稷次之』。

假設把國家看做是企業,君主是老闆,百姓就是員工。老闆想解決的問題是公司能有競爭力,別被其它同行給吃了。於是到處招聘CEO,孟子來了,跟老闆講多給員工發福利,員工幸福是第一位,公司賺錢放第二位,你老闆別想著賺錢,你利益放最後。

老闆心裡想估計只有三個字母。辛苦開公司是搞慈善的?

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思想有很重的民粹主義味道,他代表的立場是弱勢群體平民立場。

然而在當時幾千年以前,這種思想是根本沒有立足之地的,這不符合統治者利益。

所以孟子只能是一位學術思想家,沒法成為改革者。

改革者、政治家一定懂妥協,而理想主義的學者往往都很執拗,對自己看不慣的事絕不讓步。

這裡沒辦法細說諸子思想,有興趣可以看我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chuyangshenmu


你覺得的一點兒都沒錯。

當時的生產力就是達不到這個水平。

孟子是理想主義者。

他提出的意見,多數是實行不了的。

但理想總要有的對吧?


當時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孟子希望君主行仁政,善待百姓,使老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不免於死亡,養生送死無憾,這其中包含了一種人道主義情懷,反映了當時的民生需要。

但是,孟子寄希望於君主發善心來行仁政,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不是說君主們沒有不忍人之心,例如齊宣王看一頭牛可憐,還下令不要殺,按理說,連一頭牛都知道可憐它,對老百姓就更應該知道可憐了,但事實是,沒有哪個君主真正按照孟子所說的行仁政。

可見,把良好的政治寄托在個體道德良心之上是不可靠的,需要建立power制衡制度,使君主們不僅僅只是情感上不忍虐待百姓,而且是制度上不能、不敢這樣做,從而使百姓權益得到真正保障,而不是仰望君主的恩賜。


不符合。王道政治是痴人說夢。


孟子為什麼會支持仁政呢?

因為這是孟子親眼所見的事實。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孟子?滕文公上》


這個沒法假設。現實就是發生了的就一定可行,沒發生的再合理也是理論可行。人算真是不如天算。


適合周文王時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