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八卦阵,马其顿步兵方阵之类的。会不会有哪些相克的阵型?


明代

1,山西50人步兵队方阵队形。

其实炮不一定就是虎蹲炮,原文里只说两个大炮手,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炮,佛郎机、涌珠炮、宽箍炮等轻小型火炮都有可能。而且火炮是布置在阵外做第一轮火力打击的,射击完毕后炮手撤回队内,火炮扔外边。本来是这么画的,但是出镜了,没办法截进去,就画到阵内了。不过这也是没画完的,犯懒了。第一排是刀盾兼弓手20人,第二排是长枪+闷棍20人,然后8个快枪,2炮手,队长贴长各1人。

2,剿虏巢出兵阵

以前说过嘉靖时期刘汉命王孟夏出塞烧毁俺达行宫板升城的事情,那么今天简单说说明军出塞赶马捣巢所使用的阵型,准确的说是明军达到作战目的之后返回时的布置。

明军一般在每年的二三月期间出塞赶马捣巢,其他时间也可以。行军作战以快速机动为主,走的是突袭的路子,一般行动时间保证在五天之间,一击得手,迅速脱离。

根据这张阵图来看,其实大的方面分两部分。1是出塞的明军部队,这部分明军又细分三部分:后边是专门担任防备、堵截追兵的主要战兵即殿后部队;两侧则是负责保存、携带捣巢过程中所斩获首级的为次一级作战部队,在情况恶化时也负责两侧迂回或增援殿后部队;中间的则是只负责驱赶俘获牲畜、牛羊辎重的部队,这部分士兵不承担作战任务,只需要保护好战利品就行,要是与追兵陷入纠缠,这部分士兵的首要任务就是带著战利品麻溜的逃跑。

2是按照约定日期、地点后出塞接应的军队,主要是预防1部分军队被大部分追兵包围后歼灭,其中左、右哨兵负责增援1殿后部队,两部士兵交替作战,边打边退,中军士兵负责接应掩护1驱赶牲畜的士兵撤退,携带首级的士兵次之。比如刘汉自己带著三哨人马留守在玉林隘作为接应部队,王孟夏则带著三千人直捣丰州板升城,最终两部成功汇合,成功返回。

3,御虏五冲枪炮四奇五路行兵图

原文:此阵摆兵三千之余,多者益善。营外三十余步排车炮,后伏涌珠等炮,各沠(派)燃火军二名。中阵四面重列三眼铳手,兵分三击。如虏冲营,听中军吹号尖一声,觇来去向,齐点车炮,毕,复入营。再鸣号尖二声,对放涌珠等炮。毕,中营放号炮一声,(三眼铳手)放铳一眼,如此三铳,毕,退后装药。二班急出,听号炮,放毕退后。三班急出,放毕则头班复出,循环如之。彼时,量其缓急,吹号令其铳炮次第冲打,然后视其贼势驱奇兵追战之。

信息不多,看原图画的车炮形状,应该是大神铳。这三千人也不可能都是步兵,「视其贼势驱奇兵追战之」,既然是追击残敌的,那必然是机动性强的骑兵。

脑补内容:设全军三千多人,参考许公方阵步骑兵比例为2:1,所以推测此阵为两千步兵一千二百骑兵,共三千二百人。按原图所示,暂定车炮前后左右四面各四门,四角各一门,共二十门;涌珠炮前后两面各六门,左右两面各四门,共二十门,每门炮手两人,四十门炮就是80人,在做战中车炮火力最猛为第一波打击,涌珠炮次之为第二轮,火炮发射完毕后炮手全部进入阵中等待命令。

两千名步兵减去八十名炮手,还有1920人,暂定这些人都是三眼铳手,分四面那么每面则有480人,但这个人数太多了,不好继续分配,所以先减去30人为450人每面,这30人之后再安排;而按原图所示步兵分两层,每层又分三排成三段击队形,而第一层又比第二层多,所以分为2/3和1/3;这样一来第一层每面为300人四面共1200人,分三排每排100人,第二层每面150人共600人,分三排每排50人。三眼铳手负责在火炮打击过后,正面抵抗、削弱敌军攻势,为保险起见分为两层防线,这样第一层被突破后第二层还可以继续抵抗。

骑兵一千二百名则在阵中担任「奇兵」,负责在步兵抵消敌军攻势之后作为有生力量出阵打击或者追剿残敌。骑兵也分为四面,那么每面有250人,假设骑兵每队25人,正好12队,每面3队。

最后看看那多出来的120名三眼铳手,也有地方安排,原图里还有一个中军没有设置。这120名三眼铳手可以作为中军护卫,保护主将安全,攻击方向正对著方阵四个中门,同样分为四面,每面30人,可作两排,每排15人,也可作三排,每排10人。

炮手80人+第一层三眼铳手1200人+第二层三眼铳手600人+骑兵1200人+中军三眼铳手120人=3200人。

4,许公破虏新阵·方阵图

这个许公就是许伦,嘉靖年做过兵部尚书。

此阵布置人数并不多,不算军官的话,士兵全员三千人,属于中小型军阵,兵种主要为步兵和骑兵。步兵编制为每5人为一伍,十伍50人为一队,在阵中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为45人,余下五人,十队组成一哨,前后左右四哨,阵中用步兵共1800人,余下200人。骑兵编制与步兵相同,50人一队,阵中骑兵45人余下5人,五队组成一部,共四部900人,余下100人。步兵1800人组成军阵外围壁垒,分前哨、后哨、左哨、右哨四面,每面十队450人。每队三架拒马,每架拒马中间连接一根铁锁链,五人为火铳手在拒马后边开枪,五人为长枪手在铁锁链外面蹲坐举矛,五人为弓箭手在铁锁链后边放箭,两边队长、贴长各一人举旗帜站定指挥。与敌人交战时按射程远近依次投射,八十步(128米左右)距离内火铳手开枪,五十步(80米左右)距离内弓箭手放箭,当敌人即将突进到十步(16米)之内时,火铳手、弓箭手一齐投射催敌锋锐,之后长枪手起身进行一次反冲锋。一架拒马15名战斗人员,3架正好45人一队,拒马枪等装备全部由驴骡驮运。骑兵900人全部部署在方阵中心,为中军,分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四面,在步兵与敌军缠战的时候作为主要杀伤力量伺机出战。而之前马、步军每队余下的共三百人,则负责承担塘马的职责。

5,追虏三出一堵墙

三眼铳每队25人,内队长1人吹号指挥开火,铳兵24人每排8人分三排。步兵队每队50人,10人一排分5排。骑兵队每队25人,每排5人分5排。 ?


戟破雪饕明:战国秦汉军事体系与阵型的解析推演?

zhuanlan.zhihu.com图标戟破雪饕明:魏舒方阵之前的中国步兵没有步兵方阵??

zhuanlan.zhihu.com图标戟破雪饕明:双轨体系之前的大队和方阵制原理解析?

zhuanlan.zhihu.com图标戟破雪饕明:中古军制之巅—唐代军事体系介绍?

zhuanlan.zhihu.com图标戟破雪饕明:关于骑射战术体系的推演介绍?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个人整理推演的 从常用简单阵形入手和基础编制解释军制和阵形 可以看下 比较系统了


谢邀,这个坑可以先占著,以后慢慢填。

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坎尼会战。汉尼拔面对罗马军队,摆出了凸型阵,将相对较弱的步兵放在中间,和罗马人接触之后且战且退。

当中军退到了两翼之后,汉尼拔的军队就变成了凹型阵,两翼的精锐从侧面合围了罗马大军。而迦太基的骑兵同样击败了罗马的骑兵,最后完成包围。

当然说到罗马,就肯定要说一下罗马龟甲。

龟甲是一个经典的防御阵型,经典到无论是什么罗马相关的电影,无论是什么战场,导演都得拿出来用用,生怕观众不知道这是罗马题材......

其实楔形阵也是罗马人常用的步兵阵型,罗马人击溃布迪卡起义的时候就曾经用过。

多个楔形阵齐头并进,让陷入两个楔形阵凹处部分的敌军难以抵抗。

不过说到布迪卡,她提供了一个失败的阵型,那就是环形车阵,除了成功的挡住了自己的退路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处。


在古代战争中,阵法的变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小部队到大部队的过程。先秦时期记载阵法最多的兵书是《孙膑兵法》,其中的《八阵》、《十阵》、《十问》、《官一》等四篇专门讨论阵法。孙膑认为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因素有四个:阵、势、变、权。

将阵列在首位,并列出了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之阵、雁形之阵、钩形之阵、玄襄之阵、火阵、水阵(以上见《十阵》篇)、云阵(见《官一》篇)、剽风 之阵(见《威王问》篇)等阵名。虽然没有详细介绍,但从已有的文字来看,这些阵并不复杂。如锥形之阵,就是一种如剑锋、如利锥一般的攻击型队形排列。展开 进攻时,先以精锐插入敌军,然后以强大的后续部队撕开敌阵的裂口,扩大战果。这种阵形不复杂也不神秘。到了汉代,阵法日益复杂,《后汉书·礼仪志》说当时 「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

汉以后,各种阵法就更多、更复杂了,在战场上布阵的兵力甚至超过十万。虽然如此,阵法的特点还是可以认识的。《武经总要》卷七记载,宋代常用的阵是:大 阵、东西拐子马阵、先锋阵,前阵、拒后阵。这些都是作战时用于不同目的的不同军队的具体布置。如所谓「前阵」,就是「中军大阵之前,别择锐士散为奇兵。谓 之前阵。」无论多么大的阵式,有多少人马参加,必然在大阵之中又有小阵,即「阵间容阵,队间容队」。「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这种与军队编制密切相关 的大阵套小阵的布置与配备,形成了大阵与小阵的有机结合,在原则上对任何一个阵法都是需要的。例如,北宋初年为抵御契丹的骑兵,特制了「平戎万全阵」。这 是一种大规模的防守型阵法。掘《武经总要》卷七记载,全阵需用兵近十五万人。下分三大阵,即中央的步兵、两翼的骑兵、前后阵的骑兵。其中,中央的步兵又分 为九个小阵,每个小阵又由若干「点」组成,每个「点」又由五个队组成,每个队则配战车一乘;兵七十二人,分别掌握弩、枪、刀、剑、牌、拒马等兵器。每个队 占地的大小、相互的间隔距离都有明确规定。这些复杂的大阵,既有大部队的总体布置,又有小部队的局部安排,其间又有有机的衔接。

我国古代历史典籍和兵书中记载的阵法名称很多,但从其阵式上即队形排列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方阵,一种是圆阵。正如《李卫公问对·卷中》 所说,阵法变化,「皆起于度量方圆也。」方阵呈方形或长方形,这是古代阵法的基本形态。因为军队中各级建制单位都有自己的行伍队列。排列整齐时总是方形或 长方形,军队作战的基本配置往往总是中军与左、右两军的组合,这也就是一个横列的长方形阵式。殷墟的甲骨文载殷代的军队编制是「王作三师,右,中,左」 (《殷契粹编》597);《左传·桓公五年》载春秋时郑国的军队出征是:「曼伯为右拒(通矩),祭仲为左拒,高梁弥以中军奉公。」这些都表明了最初的横列 式方阵队形。先秦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方阵的记载,如「万人以为方阵」《国语·吴语》、「方阵并功(通攻),云何能御」(《逸周书·大明武解》)等。这种方阵 在我国古代长期使用,如《后汉书·袁绍传》中说:公孙瓒「兵三万,列为方阵。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其锋甚锐。」《隋书·杨素传》说:「诸将与虏战,每虑 胡虏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舆鹿角为方阵,骑在其中。」只是后来名称日益翻新,不只是使用方阵之名而已。例如著名的「八阵」,就属于一种方阵。古代记载 八阵的很多,《孙膑兵法》中就已有了《八阵》篇,《隋书·经籍志》中著录有《孙子八阵图》、《武侯八阵图》、《宋史·兵志十一》中有《龙虎八阵图》,《武 经总要》卷七也有《本朝八阵法》。关于八阵的内容,一般认为,《孙膑兵法》中的「八阵」是指的八种阵法,而汉以后的「八阵」则是指的一阵八体,即阵形的若 干变化。《李卫公问对·卷上》说:「作阵本一也,分为八焉。」宋神宗时曾对八阵问题进行了讨论,后来宋神宗以「帝谕」形式对讨论进行的小结说:「大抵八阵 即九军,九军者方阵也」(《宋史·兵志九》)。阵的另一种主要形态是圆阵。

方阵主要是进攻型的阵式,而圆阵则是一种防御型的阵式。这是因为。每当敌军向己 方进军时。为了尽量减少敌军的攻击面,将防御线尽力减小,就必须将原来的疏散队形收缩为密集的队形,尽可能团为一个有机的防御体系。如果有高冈丘阜可作为 背后的依托,一般都摆为半圆形的「偃月营」阵式。除此之外,凡在平地,都采取密集的圆阵。这就是《孙膑兵法·十阵》中所说的:「方阵者,所以剸也;圆阵 者,所以榑也。这里的别是剸断之义,榑,借为团,结聚之义,就是说,方阵是用于进攻的,圆阵是用于结聚兵力进行防御的。在同篇中,孙膑又说;「圆阵以胥 (等待),因以为固」,也正如此意。五代时,后梁将领梁刘郛与后唐作战,唐军「为两方阵夹之。郛为圆阵以御」(《新五代史·刘郛传》)。由此也可以看出, 方阵是进攻性阵式,而圆阵是防御性阵式。方阵和圆阵是阵式的基本形态,此外还有曲、直、锐三种类型,合称五阵。战场上情况千变万化,阵式也要相应有所变 化。方阵加以收缩即可成为凹阵,圆阵加以展开即可成为方阵,也可以内圆外方,外国内方。例如李靖六花阵,就是「参综古法,步、骑与车三者相兼而用,以车曰 驻队,步曰战锋,居前为正;骑曰战队,又曰荡,居后为奇,遂名为六花七军阵也。……随其地势,去其中营,而变为曲、直、方。圆、锐五图,而名之曰六花曲阵 也,六花直阵也、六花方阵也、六花圆阵也、六花锐阵也。若遇险阻。仍用七军,向背得法。作偃月营」(《阵纪》卷三)。

古代兵家所说的「阵无定法」,就是指的这种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而相应在阵式上出现的变化。 阵法作为古代战术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指导战斗上起著重要作用。归纳起来,阵法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主要有四个:

其 一,严格队列队形。阵的作用首先在于使士兵在战斗中依照严格的编制保持最适当的队列队形。宋神宗时专门研究阵法的赵禼说:「置阵之法,以结队为先」(《宋 史·兵志九》)。在一场战斗中,将帅要将作战意图贯彻于全军,如「心使臂、臂使指」一样地指挥作战,要使数千、数万乃至更多的军队协调配合的作战而又能在 特殊情况下各自为战,这就要求全军在战场上按严格的编制排列为一定的队列队形投入战斗。这就是《司马法·严位》所强调的「凡战之道,位欲严」,这里的 「位」,就是指兵士在队列中的位置,关于位严,他认为要「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古代的阵法,正是根据作战的需要而按军队的编制排列成一定的队形的作 战方法。只要能认真组织好各级士兵于一定的队列队形之中,就会便于指挥,进止统一。正如《武经总要》卷八所说:「阵法者,所以训齐士众,使其上下如一,前 后左右,进退周旋,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无不如意。」古代的战斗胜负往往与阵的存亡密切相关,一旦战阵被冲散打乱,就意味著失败,所以,阵法的严格队列 队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古代的军队有车兵、步兵和骑兵,兵器也多种多样。古人研究阵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 在于在战斗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兵种、各种武器的战斗力。战车便于摆开队形在广阔的战场上对敌发起进攻,又便于结成车营进行临时性的防御;步兵的特点是机 动灵活,能攻能守,特别是善于越险登高。克服各种地形的障碍,且能进行较为持续的战斗;骑兵的特点是迅速,灵活、冲击力强,善于进行长途的迫袭。在一场战 斗中,如何充分发挥三个兵种的长处而避其短处,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使三者进行最佳的组合,协同作战,从而形成最大的集团战斗力,这常常是制定各种阵法的主 要内容。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李靖的「六花阵」,就是以三者的组合见长。六花阵中的战车名为「驻队」,居中;步兵名为「战锋」,居前;骑兵叫「战队」或「跳 荡」,居后,临战时,根据地形变化调配兵力,又可变为方、圆、曲、直、锐五种六花阵(见《阵纪》卷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车、骑、步三者的配合。尽 可能发挥各种兵器的作用,也是古代各种阵法的重要作用之一。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鸳鸯阵是古代最著名的小阵之一,每阵仅由十二人组成。它 是戚继光根据沿海地区水网薮泽,道路狭小的地形特点和倭寇善用短兵器而不善用长兵器的特点而制定的「用长以制短」(《练兵纪实杂集》卷二)的阵法。每个鸳 鸯阵由四种兵器组成。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各有所长。由于鸳鸯阵充分考虑了东南沿海的具体条件,并对滕牌、狼筅、长枪、短刀四种兵器作了有效的安排,使每 种兵器的作用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并且相互支援,从而使鸳鸯阵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三,适应与利用地形。在广阔的战场 上作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形条件,根据各种不同的地形条件而进行的不同安排与部署,就是使用不同的阵法。我国古代各种兵书。都十分强调分别不同的地 形条件而用兵。这方面的基本理论是《孙子兵法》的《九地篇》和《地形篇》。孙子先从战略的观点把不同的地区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圮地、围 地、死地九种。分析了军队进入这九种地区应采取的原则;他又把上战场后所间临的区域性地形分为六种——通、挂、支、隘、险、远,根据海上六种地形,主将排 兵布阵必须不同,方能取胜。也就是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兵法· 地形》)后世各种阵法的制定,无不遵循这一原则。戚继光可以说是「因地形权」(《阵纪》卷三)用不同阵法去适应与利用地形的典范。他在东南沿海时,「南方 多茹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明史·戚继光传》),创造出最宜于沿海地区的鸳鸯阵。他到了塞外北疆,又按「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的道 理,「乃设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处其中」(同上)的阵法,这就是明代的「四方平定阵。」我们所熟知的韩信破赵之战中所用的「背水 阵」,也是巧妙地利用地形排兵布阵而取胜的有名战例。

其四,适应敌情变化。战争中敌情千变万化,军队的部署必须适应这些变化而 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古代也就是采取不同的阵法。根据敌方的攻守态势、兵种构成、主要兵器,战斗力素质等因素的不同,都可以采用不同的阵法。即使在一场战斗 中,如果敌情发生了变化,也应当采用相应的阵法。隋朝大将杨素在与突厥作战时,先是采取守势,「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舆鹿角为方阵,骑在其 内」,当他决定转守为攻时,遂「悉除旧法」令诸军为「奇阵」,大获全胜,「杀伤不可胜计,群虏与哭而去」(《隋书·杨素传》)。戚继光对付倭寇时用「鸳鸯 阵」,对付蒙古骑兵时改用「四方平定阵」,这是为了适应地形的变化,也是为了适应敌情的变化。因为前者对付的是手持短刀,完全步战的倭寇。后者对付的则是 纵横驰骋的蒙古骑兵。

古代阵法可谓千变万化,但无论如何布阵,阵式如何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布阵的基本要求。《司马法·定爵》中对布阵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古代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它指出:「因地,因敌,令阵」;「凡阵:行唯疏,战唯密,兵唯杂。」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地形与敌情决定采取何种阵法,在布阵时要注意行列疏 散,交战时兵力宜密集,兵器的配备宜多样。

行列宜疏散,是说在士兵之间、行列与行列之间不能太密,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各种兵器才能施 展,队形才有可能变化。一般来讲,「每步兵一人。占地两步;骑兵一人,占地四步」(《虎钤经》卷九)。除了从士兵的位、行、列这种关系来看之外,从全军的 角度讲,整体的布置也应有一定的距离。一个完整的阵式往往可以分为阵头、阵腹、阵翼、阵尾四个部分。阵头是全阵的前锋或前卫队,阵腹是全阵的主力或总预备 队,阵翼是用以掩护中央主力和对敌实施迂回或突袭的机动兵力,阵尾是全阵后方或侧后方的警戒部队。这四个部分之间,「阵头不宜远过,阵尾必识变更,阵腹最 须实整,阵翼筹使轻凌」(《阵纪》卷三)。这样,全阵就能灵活机动,离散聚合,有条不紊。

兵力宜密集,是指作战时之所以能形成一支整体的 打击力量。靠的是有机的整体战斗力而不是单兵攻杀的战斗力。这其中包括各兵种的密切配合,也包括齐营队、各小阵之间的联系支援、左右照应、内外配合。只有 阵中有阵,队中有队,才能达到一阵被破,诸阵相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根据需要而进行战术的集中、分散、填补与转移。

至于「兵唯杂」,就是要象鸳鸯阵那要配合各种功能的武器。这在使用多种兵器的古代,是任何阵法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说一个发生在现代的古典作战阵型。

清华大方阵。

这是清华的同学们自行研发,并且应用在东-大-操-场争夺战的战术阵型。

流行时间是六十年代。

从一些记录中,我们知道,当时清华不仅拥有穿甲弹和坦克一类高级热兵器,还广泛装备了铁甲/长矛/刀剑等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兵器。

下面是武器装备列表。

拳头。是指手握紧,五指向内弯曲握拢的手。

长矛。由切断的自来水管焊接尖刀制成,来自电焊系的可靠产品,也是战争期间最主要的武器。

毒箭。可能是涂抹有毒化学物质的箭,尚不清楚该武器的发射装置。

投弹车。利用自行车胎作为弹射装置,布置在手推车上的远射武器,需要训练专门的投弹组进行操作。

高射水枪。起据点防守作用的远距离攻击武器。

消防车。主要用于喷洒汽油以点燃对方的工事或者武装人员,似乎仅有一辆,却成为了贯穿战斗的强力兵器。

燃烧瓶。针对坦克和装甲车的攻坚宝具。

坦克。不清楚具体是哪一型号。

步枪。单兵武器,同样不清楚是哪一型号。


下面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历史资料。

据当事人的回忆录记载,东大操场争夺之役是一场具有千人规模的大战,双方在比较广阔的地势条件下,进行的一场「以长矛阵和土枪为主要武器」的大决战。

不清楚是否有长矛之外的其他冷兵器被应用在这场战斗中。

但是有人装备了铝板制备的头盔和胸甲。

在一些记载中,其中一方的战役总指挥「许恭生」是北京市击剑冠军;另外一些资料则显示,他是清华大学击剑队队长。在大决战中,他展示了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作为冲锋箭头的最前端,几乎决定性的突破对手的枪阵防线。然而最终他在冲锋途径上不幸摔倒,以致乱矛穿身而死。

他所在的一方可能也因此走向失败。

据了解,双方在战场两端挖掘了足以隐蔽的战壕,枪手隐藏在这种战壕中持续的发射冷枪或者毒箭,直到喷射汽油的消防车清除了他们。

这场战斗的目的是:其中一方希望将阵线推进至足够接近对方的某些据点,以拔除他们架设在楼顶的弹弓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