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八卦陣,馬其頓步兵方陣之類的。會不會有哪些相剋的陣型?


明代

1,山西50人步兵隊方陣隊形。

其實炮不一定就是虎蹲炮,原文裏只說兩個大炮手,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炮,佛郎機、湧珠炮、寬箍炮等輕小型火炮都有可能。而且火炮是佈置在陣外做第一輪火力打擊的,射擊完畢後炮手撤回隊內,火炮扔外邊。本來是這麼畫的,但是出鏡了,沒辦法截進去,就畫到陣內了。不過這也是沒畫完的,犯懶了。第一排是刀盾兼弓手20人,第二排是長槍+悶棍20人,然後8個快槍,2炮手,隊長貼長各1人。

2,剿虜巢出兵陣

以前說過嘉靖時期劉漢命王孟夏出塞燒毀俺達行宮板升城的事情,那麼今天簡單說說明軍出塞趕馬搗巢所使用的陣型,準確的說是明軍達到作戰目的之後返回時的佈置。

明軍一般在每年的二三月期間出塞趕馬搗巢,其他時間也可以。行軍作戰以快速機動為主,走的是突襲的路子,一般行動時間保證在五天之間,一擊得手,迅速脫離。

根據這張陣圖來看,其實大的方面分兩部分。1是出塞的明軍部隊,這部分明軍又細分三部分:後邊是專門擔任防備、堵截追兵的主要戰兵即殿後部隊;兩側則是負責保存、攜帶搗巢過程中所斬獲首級的為次一級作戰部隊,在情況惡化時也負責兩側迂迴或增援殿後部隊;中間的則是隻負責驅趕俘獲牲畜、牛羊輜重的部隊,這部分士兵不承擔作戰任務,只需要保護好戰利品就行,要是與追兵陷入糾纏,這部分士兵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戰利品麻溜的逃跑。

2是按照約定日期、地點後出塞接應的軍隊,主要是預防1部分軍隊被大部分追兵包圍後殲滅,其中左、右哨兵負責增援1殿後部隊,兩部士兵交替作戰,邊打邊退,中軍士兵負責接應掩護1驅趕牲畜的士兵撤退,攜帶首級的士兵次之。比如劉漢自己帶著三哨人馬留守在玉林隘作為接應部隊,王孟夏則帶著三千人直搗豐州板升城,最終兩部成功匯合,成功返回。

3,御虜五沖槍炮四奇五路行兵圖

原文:此陣擺兵三千之餘,多者益善。營外三十餘步排車炮,後伏湧珠等炮,各沠(派)燃火軍二名。中陣四面重列三眼銃手,兵分三擊。如虜沖營,聽中軍吹號尖一聲,覘來去向,齊點車炮,畢,復入營。再鳴號尖二聲,對放湧珠等炮。畢,中營放號炮一聲,(三眼銃手)放銃一眼,如此三銃,畢,退後裝葯。二班急出,聽號炮,放畢退後。三班急出,放畢則頭班復出,循環如之。彼時,量其緩急,吹號令其銃炮次第沖打,然後視其賊勢驅奇兵追戰之。

信息不多,看原圖畫的車炮形狀,應該是大神銃。這三千人也不可能都是步兵,「視其賊勢驅奇兵追戰之」,既然是追擊殘敵的,那必然是機動性強的騎兵。

腦補內容:設全軍三千多人,參考許公方陣步騎兵比例為2:1,所以推測此陣為兩千步兵一千二百騎兵,共三千二百人。按原圖所示,暫定車炮前後左右四面各四門,四角各一門,共二十門;湧珠炮前後兩面各六門,左右兩面各四門,共二十門,每門炮手兩人,四十門炮就是80人,在做戰中車炮火力最猛為第一波打擊,湧珠炮次之為第二輪,火炮發射完畢後炮手全部進入陣中等待命令。

兩千名步兵減去八十名炮手,還有1920人,暫定這些人都是三眼銃手,分四面那麼每面則有480人,但這個人數太多了,不好繼續分配,所以先減去30人為450人每面,這30人之後再安排;而按原圖所示步兵分兩層,每層又分三排成三段擊隊形,而第一層又比第二層多,所以分為2/3和1/3;這樣一來第一層每面為300人四面共1200人,分三排每排100人,第二層每面150人共600人,分三排每排50人。三眼銃手負責在火炮打擊過後,正面抵抗、削弱敵軍攻勢,為保險起見分為兩層防線,這樣第一層被突破後第二層還可以繼續抵抗。

騎兵一千二百名則在陣中擔任「奇兵」,負責在步兵抵消敵軍攻勢之後作為有生力量出陣打擊或者追剿殘敵。騎兵也分為四面,那麼每面有250人,假設騎兵每隊25人,正好12隊,每面3隊。

最後看看那多出來的120名三眼銃手,也有地方安排,原圖裡還有一個中軍沒有設置。這120名三眼銃手可以作為中軍護衛,保護主將安全,攻擊方向正對著方陣四個中門,同樣分為四面,每面30人,可作兩排,每排15人,也可作三排,每排10人。

炮手80人+第一層三眼銃手1200人+第二層三眼銃手600人+騎兵1200人+中軍三眼銃手120人=3200人。

4,許公破虜新陣·方陣圖

這個許公就是許倫,嘉靖年做過兵部尚書。

此陣佈置人數並不多,不算軍官的話,士兵全員三千人,屬於中小型軍陣,兵種主要為步兵和騎兵。步兵編製為每5人為一伍,十伍50人為一隊,在陣中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為45人,餘下五人,十隊組成一哨,前後左右四哨,陣中用步兵共1800人,餘下200人。騎兵編製與步兵相同,50人一隊,陣中騎兵45人餘下5人,五隊組成一部,共四部900人,餘下100人。步兵1800人組成軍陣外圍壁壘,分前哨、後哨、左哨、右哨四面,每面十隊450人。每隊三架拒馬,每架拒馬中間連接一根鐵鎖鏈,五人為火銃手在拒馬後邊開槍,五人為長槍手在鐵鎖鏈外面蹲坐舉矛,五人為弓箭手在鐵鎖鏈後邊放箭,兩邊隊長、貼長各一人舉旗幟站定指揮。與敵人交戰時按射程遠近依次投射,八十步(128米左右)距離內火銃手開槍,五十步(80米左右)距離內弓箭手放箭,當敵人即將突進到十步(16米)之內時,火銃手、弓箭手一齊投射催敵鋒銳,之後長槍手起身進行一次反衝鋒。一架拒馬15名戰鬥人員,3架正好45人一隊,拒馬槍等裝備全部由驢騾馱運。騎兵900人全部部署在方陣中心,為中軍,分前部、後部、左部、右部四面,在步兵與敵軍纏戰的時候作為主要殺傷力量伺機出戰。而之前馬、步軍每隊餘下的共三百人,則負責承擔塘馬的職責。

5,追虜三出一堵牆

三眼銃每隊25人,內隊長1人吹號指揮開火,銃兵24人每排8人分三排。步兵隊每隊50人,10人一排分5排。騎兵隊每隊25人,每排5人分5排。 ?


戟破雪饕明:戰國秦漢軍事體系與陣型的解析推演?

zhuanlan.zhihu.com圖標戟破雪饕明:魏舒方陣之前的中國步兵沒有步兵方陣??

zhuanlan.zhihu.com圖標戟破雪饕明:雙軌體系之前的大隊和方陣制原理解析?

zhuanlan.zhihu.com圖標戟破雪饕明:中古軍制之巔—唐代軍事體系介紹?

zhuanlan.zhihu.com圖標戟破雪饕明:關於騎射戰術體系的推演介紹?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個人整理推演的 從常用簡單陣形入手和基礎編製解釋軍制和陣形 可以看下 比較系統了


謝邀,這個坑可以先佔著,以後慢慢填。

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坎尼會戰。漢尼拔面對羅馬軍隊,擺出了凸型陣,將相對較弱的步兵放在中間,和羅馬人接觸之後且戰且退。

當中軍退到了兩翼之後,漢尼拔的軍隊就變成了凹型陣,兩翼的精銳從側面合圍了羅馬大軍。而迦太基的騎兵同樣擊敗了羅馬的騎兵,最後完成包圍。

當然說到羅馬,就肯定要說一下羅馬龜甲。

龜甲是一個經典的防禦陣型,經典到無論是什麼羅馬相關的電影,無論是什麼戰場,導演都得拿出來用用,生怕觀眾不知道這是羅馬題材......

其實楔形陣也是羅馬人常用的步兵陣型,羅馬人擊潰布迪卡起義的時候就曾經用過。

多個楔形陣齊頭並進,讓陷入兩個楔形陣凹處部分的敵軍難以抵抗。

不過說到布迪卡,她提供了一個失敗的陣型,那就是環形車陣,除了成功的擋住了自己的退路之外,沒有什麼別的用處。


在古代戰爭中,陣法的變化發展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小部隊到大部隊的過程。先秦時期記載陣法最多的兵書是《孫臏兵法》,其中的《八陣》、《十陣》、《十問》、《官一》等四篇專門討論陣法。孫臏認為軍事鬥爭最重要的因素有四個:陣、勢、變、權。

將陣列在首位,並列出了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之陣、雁形之陣、鉤形之陣、玄襄之陣、火陣、水陣(以上見《十陣》篇)、雲陣(見《官一》篇)、剽風 之陣(見《威王問》篇)等陣名。雖然沒有詳細介紹,但從已有的文字來看,這些陣並不複雜。如錐形之陣,就是一種如劍鋒、如利錐一般的攻擊型隊形排列。展開 進攻時,先以精銳插入敵軍,然後以強大的後續部隊撕開敵陣的裂口,擴大戰果。這種陣形不複雜也不神祕。到了漢代,陣法日益複雜,《後漢書·禮儀志》說當時 「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漢以後,各種陣法就更多、更複雜了,在戰場上布陣的兵力甚至超過十萬。雖然如此,陣法的特點還是可以認識的。《武經總要》卷七記載,宋代常用的陣是:大 陣、東西柺子馬陣、先鋒陣,前陣、拒後陣。這些都是作戰時用於不同目的的不同軍隊的具體佈置。如所謂「前陣」,就是「中軍大陣之前,別擇銳士散為奇兵。謂 之前陣。」無論多麼大的陣式,有多少人馬參加,必然在大陣之中又有小陣,即「陣間容陣,隊間容隊」。「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這種與軍隊編製密切相關 的大陣套小陣的佈置與配備,形成了大陣與小陣的有機結合,在原則上對任何一個陣法都是需要的。例如,北宋初年為抵禦契丹的騎兵,特製了「平戎萬全陣」。這 是一種大規模的防守型陣法。掘《武經總要》卷七記載,全陣需用兵近十五萬人。下分三大陣,即中央的步兵、兩翼的騎兵、前後陣的騎兵。其中,中央的步兵又分 為九個小陣,每個小陣又由若干「點」組成,每個「點」又由五個隊組成,每個隊則配戰車一乘;兵七十二人,分別掌握弩、槍、刀、劍、牌、拒馬等兵器。每個隊 佔地的大小、相互的間隔距離都有明確規定。這些複雜的大陣,既有大部隊的總體佈置,又有小部隊的局部安排,其間又有有機的銜接。

我國古代歷史典籍和兵書中記載的陣法名稱很多,但從其陣式上即隊形排列上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方陣,一種是圓陣。正如《李衛公問對·卷中》 所說,陣法變化,「皆起於度量方圓也。」方陣呈方形或長方形,這是古代陣法的基本形態。因為軍隊中各級建制單位都有自己的行伍隊列。排列整齊時總是方形或 長方形,軍隊作戰的基本配置往往總是中軍與左、右兩軍的組合,這也就是一個橫列的長方形陣式。殷墟的甲骨文載殷代的軍隊編製是「王作三師,右,中,左」 (《殷契粹編》597);《左傳·桓公五年》載春秋時鄭國的軍隊出征是:「曼伯為右拒(通矩),祭仲為左拒,高梁彌以中軍奉公。」這些都表明了最初的橫列 式方陣隊形。先秦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方陣的記載,如「萬人以為方陣」《國語·吳語》、「方陣並功(通攻),云何能御」(《逸周書·大明武解》)等。這種方陣 在我國古代長期使用,如《後漢書·袁紹傳》中說:公孫瓚「兵三萬,列為方陣。分突騎萬匹,翼軍左右,其鋒甚銳。」《隋書·楊素傳》說:「諸將與虜戰,每慮 胡虜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中。」只是後來名稱日益翻新,不只是使用方陣之名而已。例如著名的「八陣」,就屬於一種方陣。古代記載 八陣的很多,《孫臏兵法》中就已有了《八陣》篇,《隋書·經籍志》中著錄有《孫子八陣圖》、《武侯八陣圖》、《宋史·兵志十一》中有《龍虎八陣圖》,《武 經總要》卷七也有《本朝八陣法》。關於八陣的內容,一般認為,《孫臏兵法》中的「八陣」是指的八種陣法,而漢以後的「八陣」則是指的一陣八體,即陣形的若 幹變化。《李衛公問對·捲上》說:「作陣本一也,分為八焉。」宋神宗時曾對八陣問題進行了討論,後來宋神宗以「帝諭」形式對討論進行的小結說:「大抵八陣 即九軍,九軍者方陣也」(《宋史·兵志九》)。陣的另一種主要形態是圓陣。

方陣主要是進攻型的陣式,而圓陣則是一種防禦型的陣式。這是因為。每當敵軍向己 方進軍時。為了盡量減少敵軍的攻擊面,將防禦線儘力減小,就必須將原來的疏散隊形收縮為密集的隊形,儘可能團為一個有機的防禦體系。如果有高岡丘阜可作為 背後的依託,一般都擺為半圓形的「偃月營」陣式。除此之外,凡在平地,都採取密集的圓陣。這就是《孫臏兵法·十陣》中所說的:「方陣者,所以剸也;圓陣 者,所以榑也。這裡的別是剸斷之義,榑,借為團,結聚之義,就是說,方陣是用於進攻的,圓陣是用於結聚兵力進行防禦的。在同篇中,孫臏又說;「圓陣以胥 (等待),因以為固」,也正如此意。五代時,後梁將領梁劉郛與後唐作戰,唐軍「為兩方陣夾之。郛為圓陣以御」(《新五代史·劉郛傳》)。由此也可以看出, 方陣是進攻性陣式,而圓陣是防禦性陣式。方陣和圓陣是陣式的基本形態,此外還有曲、直、銳三種類型,合稱五陣。戰場上情況千變萬化,陣式也要相應有所變 化。方陣加以收縮即可成為凹陣,圓陣加以展開即可成為方陣,也可以內圓外方,外國內方。例如李靖六花陣,就是「參綜古法,步、騎與車三者相兼而用,以車曰 駐隊,步曰戰鋒,居前為正;騎曰戰隊,又曰盪,居後為奇,遂名為六花七軍陣也。……隨其地勢,去其中營,而變為曲、直、方。圓、銳五圖,而名之曰六花曲陣 也,六花直陣也、六花方陣也、六花圓陣也、六花銳陣也。若遇險阻。仍用七軍,向背得法。作偃月營」(《陣紀》卷三)。

古代兵家所說的「陣無定法」,就是指的這種由於客觀條件發生變化,而相應在陣式上出現的變化。 陣法作為古代戰術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指導戰鬥上起著重要作用。歸納起來,陣法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主要有四個:

其 一,嚴格隊列隊形。陣的作用首先在於使士兵在戰鬥中依照嚴格的編製保持最適當的隊列隊形。宋神宗時專門研究陣法的趙禼說:「置陣之法,以結隊為先」(《宋 史·兵志九》)。在一場戰鬥中,將帥要將作戰意圖貫徹於全軍,如「心使臂、臂使指」一樣地指揮作戰,要使數千、數萬乃至更多的軍隊協調配合的作戰而又能在 特殊情況下各自為戰,這就要求全軍在戰場上按嚴格的編製排列為一定的隊列隊形投入戰鬥。這就是《司馬法·嚴位》所強調的「凡戰之道,位欲嚴」,這裡的 「位」,就是指兵士在隊列中的位置,關於位嚴,他認為要「立卒伍,定行列,正縱橫」,古代的陣法,正是根據作戰的需要而按軍隊的編製排列成一定的隊形的作 戰方法。只要能認真組織好各級士兵於一定的隊列隊形之中,就會便於指揮,進止統一。正如《武經總要》卷八所說:「陣法者,所以訓齊士眾,使其上下如一,前 後左右,進退周旋,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無不如意。」古代的戰鬥勝負往往與陣的存亡密切相關,一旦戰陣被衝散打亂,就意味著失敗,所以,陣法的嚴格隊列 隊形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其二,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古代的軍隊有車兵、步兵和騎兵,兵器也多種多樣。古人研究陣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 在於在戰鬥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兵種、各種武器的戰鬥力。戰車便於擺開隊形在廣闊的戰場上對敵發起進攻,又便於結成車營進行臨時性的防禦;步兵的特點是機 動靈活,能攻能守,特別是善於越險登高。克服各種地形的障礙,且能進行較為持續的戰鬥;騎兵的特點是迅速,靈活、衝擊力強,善於進行長途的迫襲。在一場戰 鬥中,如何充分發揮三個兵種的長處而避其短處,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使三者進行最佳的組合,協同作戰,從而形成最大的集團戰鬥力,這常常是制定各種陣法的主 要內容。前面已經提到過的李靖的「六花陣」,就是以三者的組合見長。六花陣中的戰車名為「駐隊」,居中;步兵名為「戰鋒」,居前;騎兵叫「戰隊」或「跳 盪」,居後,臨戰時,根據地形變化調配兵力,又可變為方、圓、曲、直、銳五種六花陣(見《陣紀》卷三)。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車、騎、步三者的配合。盡 可能發揮各種兵器的作用,也是古代各種陣法的重要作用之一。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鴛鴦陣是古代最著名的小陣之一,每陣僅由十二人組成。它 是戚繼光根據沿海地區水網藪澤,道路狹小的地形特點和倭寇善用短兵器而不善用長兵器的特點而制定的「用長以制短」(《練兵紀實雜集》卷二)的陣法。每個鴛 鴦陣由四種兵器組成。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各有所長。由於鴛鴦陣充分考慮了東南沿海的具體條件,並對滕牌、狼筅、長槍、短刀四種兵器作了有效的安排,使每 種兵器的作用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並且相互支援,從而使鴛鴦陣在抗倭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三,適應與利用地形。在廣闊的戰場 上作戰,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形條件,根據各種不同的地形條件而進行的不同安排與部署,就是使用不同的陣法。我國古代各種兵書。都十分強調分別不同的地 形條件而用兵。這方面的基本理論是《孫子兵法》的《九地篇》和《地形篇》。孫子先從戰略的觀點把不同的地區分為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圮地、圍 地、死地九種。分析了軍隊進入這九種地區應採取的原則;他又把上戰場後所間臨的區域性地形分為六種——通、掛、支、隘、險、遠,根據海上六種地形,主將排 兵布陣必須不同,方能取勝。也就是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孫子兵法· 地形》)後世各種陣法的制定,無不遵循這一原則。戚繼光可以說是「因地形權」(《陣紀》卷三)用不同陣法去適應與利用地形的典範。他在東南沿海時,「南方 多茹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明史·戚繼光傳》),創造出最宜於沿海地區的鴛鴦陣。他到了塞外北疆,又按「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勝」的道 理,「乃設立車營,車一輛用四人推輓,戰則結方陣而馬步處其中」(同上)的陣法,這就是明代的「四方平定陣。」我們所熟知的韓信破趙之戰中所用的「背水 陣」,也是巧妙地利用地形排兵布陣而取勝的有名戰例。

其四,適應敵情變化。戰爭中敵情千變萬化,軍隊的部署必須適應這些變化而 採取相應的措施,在古代也就是採取不同的陣法。根據敵方的攻守態勢、兵種構成、主要兵器,戰鬥力素質等因素的不同,都可以採用不同的陣法。即使在一場戰鬥 中,如果敵情發生了變化,也應當採用相應的陣法。隋朝大將楊素在與突厥作戰時,先是採取守勢,「慮胡騎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 內」,當他決定轉守為攻時,遂「悉除舊法」令諸軍為「奇陣」,大獲全勝,「殺傷不可勝計,羣虜與哭而去」(《隋書·楊素傳》)。戚繼光對付倭寇時用「鴛鴦 陣」,對付蒙古騎兵時改用「四方平定陣」,這是為了適應地形的變化,也是為了適應敵情的變化。因為前者對付的是手持短刀,完全步戰的倭寇。後者對付的則是 縱橫馳騁的蒙古騎兵。

古代陣法可謂千變萬化,但無論如何布陣,陣式如何變化,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布陣的基本要求。《司馬法·定爵》中對布陣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古代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它指出:「因地,因敵,令陣」;「凡陣:行唯疏,戰唯密,兵唯雜。」就是說,首先要根據地形與敵情決定採取何種陣法,在布陣時要注意行列疏 散,交戰時兵力宜密集,兵器的配備宜多樣。

行列宜疏散,是說在士兵之間、行列與行列之間不能太密,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各種兵器才能施 展,隊形纔有可能變化。一般來講,「每步兵一人。佔地兩步;騎兵一人,佔地四步」(《虎鈐經》卷九)。除了從士兵的位、行、列這種關係來看之外,從全軍的 角度講,整體的佈置也應有一定的距離。一個完整的陣式往往可以分為陣頭、陣腹、陣翼、陣尾四個部分。陣頭是全陣的前鋒或前衛隊,陣腹是全陣的主力或總預備 隊,陣翼是用以掩護中央主力和對敵實施迂迴或突襲的機動兵力,陣尾是全陣後方或側後方的警戒部隊。這四個部分之間,「陣頭不宜遠過,陣尾必識變更,陣腹最 須實整,陣翼籌使輕凌」(《陣紀》卷三)。這樣,全陣就能靈活機動,離散聚合,有條不紊。

兵力宜密集,是指作戰時之所以能形成一支整體的 打擊力量。靠的是有機的整體戰鬥力而不是單兵攻殺的戰鬥力。這其中包括各兵種的密切配合,也包括齊營隊、各小陣之間的聯繫支援、左右照應、內外配合。只有 陣中有陣,隊中有隊,才能達到一陣被破,諸陣相救。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戰場上根據需要而進行戰術的集中、分散、填補與轉移。

至於「兵唯雜」,就是要象鴛鴦陣那要配合各種功能的武器。這在使用多種兵器的古代,是任何陣法都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


說一個發生在現代的古典作戰陣型。

清華大方陣。

這是清華的同學們自行研發,並且應用在東-大-操-場爭奪戰的戰術陣型。

流行時間是六十年代。

從一些記錄中,我們知道,當時清華不僅擁有穿甲彈和坦克一類高級熱兵器,還廣泛裝備了鐵甲/長矛/刀劍等等深受人民羣眾喜愛的傳統兵器。

下面是武器裝備列表。

拳頭。是指手握緊,五指向內彎曲握攏的手。

長矛。由切斷的自來水管焊接尖刀製成,來自電焊系的可靠產品,也是戰爭期間最主要的武器。

毒箭。可能是塗抹有毒化學物質的箭,尚不清楚該武器的發射裝置。

投彈車。利用自行車胎作為彈射裝置,佈置在手推車上的遠射武器,需要訓練專門的投彈組進行操作。

高射水槍。起據點防守作用的遠距離攻擊武器。

消防車。主要用於噴灑汽油以點燃對方的工事或者武裝人員,似乎僅有一輛,卻成為了貫穿戰鬥的強力兵器。

燃燒瓶。針對坦克和裝甲車的攻堅寶具。

坦克。不清楚具體是哪一型號。

步槍。單兵武器,同樣不清楚是哪一型號。


下面是一些支離破碎的歷史資料。

據當事人的回憶錄記載,東大操場爭奪之役是一場具有千人規模的大戰,雙方在比較廣闊的地勢條件下,進行的一場「以長矛陣和土槍為主要武器」的大決戰。

不清楚是否有長矛之外的其他冷兵器被應用在這場戰鬥中。

但是有人裝備了鋁板製備的頭盔和胸甲。

在一些記載中,其中一方的戰役總指揮「許恭生」是北京市擊劍冠軍;另外一些資料則顯示,他是清華大學擊劍隊隊長。在大決戰中,他展示了強大的單兵作戰能力,作為衝鋒箭頭的最前端,幾乎決定性的突破對手的槍陣防線。然而最終他在衝鋒途徑上不幸摔倒,以致亂矛穿身而死。

他所在的一方可能也因此走向失敗。

據瞭解,雙方在戰場兩端挖掘了足以隱蔽的戰壕,槍手隱藏在這種戰壕中持續的發射冷槍或者毒箭,直到噴射汽油的消防車清除了他們。

這場戰鬥的目的是:其中一方希望將陣線推進至足夠接近對方的某些據點,以拔除他們架設在樓頂的彈弓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