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只有张飞义释严颜,后来蜀汉打这么多仗却没有找到严颜的名字?

============================抱歉,原问题描述不清已经改了,我想问的是严颜武勇是不是像游戏中的和张任差不多,超过吴懿 吴兰 张翼 马忠?刘备入蜀后严颜反而没有其他人描述多了,包括卒年官职等信息这个才是我不理解的地方。再补充一点,严颜的名气和断头将军巴蔓子联系到一起,也和黄忠廖化并列为蜀汉三老将,相对这两位记载也太少了。找到三国演义第71回出场一次

却说孔明分付黄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计议而行。吾随后拨人马来接应。」黄忠应允,和法正领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将不著言语激他,虽去不能成功。他今既去,须拨人马前去接应。」乃唤赵云:「将一枝人马,从小路出奇兵接应黄忠:若忠胜,不必出战;倘忠有失,即去救应。」又遣刘封、孟达:「领三千兵,于山中险要去处多立旌旗,以壮我兵之声势,令敌人惊疑。」三人各自领兵去了。又差人往下辨,授计与马超,令他如此而行。又差严颜往巴西阆中守隘,替张飞、魏延来,同取汉中。


正史根本就没说严颜是投降了,只是张飞敬其名节,待他如宾客,没杀罢了。

也许是罗贯中为了给老将黄忠配个搭挡,在三国演义中严颜的戏份得到极大加强。

入川兵不血刃劝降城池,并得刘备赠予黄金锁子甲,之后汉中大战也多立战功,两员老将搭配也是让人称奇。但实际历史上严颜却并无此等建树。

当初刘备入蜀,严颜感叹:"这是独坐穷山,却放虎自卫"。之后张飞入蜀,击败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呵斥严颜为何不降却顽固抵抗,严颜回答:你们毫无理由,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大怒命拉出去砍了,严颜神色不变并说:"砍头便砍头,为何发怒"张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这便是义释严颜的由来。

可在此之后,史书再无严颜记载,可见他之后在刘备帐下并无所建树。

在下来分析一下:

一,严颜早逝说,或许严老将军真的年纪大了,没多长时间便去世,没有太多表现机会,所以没什么建树。

二,严颜藏拙说,严颜作为刘璋任命的巴郡太守,不能守其地,内心愧疚,再加上西川无投降将军的言论,可以判定严颜是个忠义之人,故而虽被张飞引为宾客却不发一言,坚持内心的底线。没有功绩,自然也就没什么再上史书的理由。

三,严颜庸才说,大将严颜?仗城池之利为何轻易被张飞击败并生擒,同是大将的张任据守雒城一年刘备也未能攻下,还死了军师庞统。或许严颜只是个靠资历混饭吃的庸才,故而被引为宾客后泯然于众人耳。

但不论如何,严颜的历史形象便是威武不屈的断头将军,值得后人铭记。

一如文天祥的正气歌。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文宣效果?正气歌有一条叫做为严将军头,是文天祥写的,估计日本人也挺感动的吧,给了个高武力值。

详细的回顾了一下严颜在三国演义里面投降前后的所有戏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刚出场的时候,细作回报:「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住城郭,不竖降旗。」

严颜是一个精力旺盛,善于用弓箭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老将。后来严颜被张飞用计擒拿。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尽管身为阶下之囚,但是严颜依旧保留著自己的骄傲,没有跪地求饶。

即便是张飞这种凶残到可以吓死人的主,对他大声喝骂,严颜也是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最终折服了张飞。最终被张飞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从这里不难看出严颜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三国演义里对严颜的评价是这样的:「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严颜投降后利用自己的威望帮助张飞不费吹灰之力夺去了许多城池,正是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严颜刚见刘备的时候,张飞把义释之事从头说了一遍,玄德谢曰:「若非老将军,吾弟安能到此?」即脱身上黄金锁子甲以赐之。

后来严颜作为前部,跟随刘备东征西讨。攻打雒城的时候,严颜大叫:「早开门受降,免一城生灵受苦!」刘𪻺在城上大骂。严颜方待取箭射之,忽见城上一将,拔剑砍翻刘𪻺,开门投降。

打完雒城,刘备赏赐众多将领。严颜等人又被诸葛亮派出去进攻下一个城池,三国演义原文是这么说的,孔明曰:「雒城已破,成都只在目前;惟恐外州郡不宁,可令张翼、吴懿引赵云抚外水江阳、犍为等处所属州郡,令严颜、卓膺引张飞抚巴西德阳所属州郡,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齐。」

后来刘备当了益州牧,给文武百官定拟名爵,严颜被封为前将军。然后严颜的戏份只有跟黄忠去打张郃这一次了。严颜既斩夏侯德,从山后杀来。张郃、夏侯尚前后不能相顾,只得弃天荡山,望定军山投奔夏侯渊去了。这一战中严颜斩杀敌军将领,算是又立了一功劳。

关于严颜的结局,三国演义里面是这么说的,差严颜往巴西阆中守隘,替张飞、魏延来同取汉中。这段之后就没了严颜的戏份,站在小说的角度严颜作为一个配角,在投降刘备帮助收取城池之后,对情节的推动已经没了必然的作用,所以就草草结尾。

站在历史的角度,严颜原本是太守,在降将里威望很高,如果太过重用难免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万一掌权过高,再领兵谋反怎么办?诸葛亮、刘备他们是不会留下这种隐患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严颜真的年纪太大了,所以在刘氏集团里面也没那么厉害,所以没办法太出风头。


太老了


引为上宾之后就没记载了,个人认为没受到重用或者是不久就死了。

如果是三国演义的话,您可曾记得这段:

张飞问严颜入川的计策,严颜无以为报,但说出不需要任何刀弓就能夺取。因为雒城的所有关隘都是严颜所管,严颜为前军,张飞领军在后,每到一处都呼出投降,一路顺利无阻。还有个打雷铜的段子记不清了三国志 史的话,的确不记得有了
后来蜀汉打仗严颜一直作为黄忠的副将,见汉中之战有了太阳的光辉,星星还能看得见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