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论性质的书不同,哲学史并不会深入文本和论证。

因此想请教大佬该用什么方法阅读才能让自己不成为一个无情的报菜名机器呢?


我是研究哲学史的,将来也会教哲学史,也准备编哲学史教材,读过国内外一些哲学史著作,也对国内哲学史教材的问题有很多体会。但读了许多大佬的真知灼见后,我现在只针对题主的基本问题:「哲学史并不会深入文本和论证,那么如何阅读哲学史」做一个回答。

首先,通论性质的哲学史,我们称为教材。比之于专门研究,教材自然不会涉及太深,但并非完全不涉及「文本与论证」。就文本而言,我读本科时老师一直把哲学史教材(我用的是谭鑫田先生编的《西方哲学教程》,似乎是本校独家)和《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一起使用。那么针对教材说的某个理论,第一反应肯定是去翻原著。再说论证,一些外文的教材,比如我看过的安东尼·肯尼的《西方哲学简史》(An illustrated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里面谈论哲学家的理论总是带著论证的(里面也有一些原著片段),虽然不至于形式化,但史论结合做的还是不错的。所以说,不要只盯著中文的教材,多读一些外文教材,可能会有不同体会。

其次,哲学史教材是入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对这一门知识的基本语境有个大概了解。它所承担的应该是引导、启发学生进入更深一步的学术研究。但我们知道,哲学史教材并不是对哲学历史事实的一种罗列,而是后世的哲学家对哲学史的再解释,所以哲学史编者的解释就构成了一本哲学史的内在链条。举例说明,读罗素的哲学史,读文德尔班的哲学史,读肯尼的哲学史,读海德格尔的哲学史(讲课稿),读布伦茨威格的哲学史教程,甚至读艾柯编的哲学史教材,你会发现他们的解释倾向各有区别,对某个哲学家的理论的侧重也各有不同。我印象很深的是布伦茨威格的哲学史教材,叫做「西方哲学中意识的发展」,可想而知,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哲学史写作,很难不具有倾向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中文的哲学史,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新康德主义影响(文德尔班),可能也受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哲学史教材会有一种特殊的呈现方式:比如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割裂,比如德国古典哲学突然出现在前两者之后,仿佛这是一种必然。但对于一个近代哲学(或称为早期现代哲学)的研究者而言,我知道笛卡尔主义的传播在德国是经由约翰·克伦伯格的发展,出现了笛卡尔主义的本体论化(或本体论的笛卡尔主义化,看你喜欢哪个),那么克伦伯格的这种学说又是加尔文派经院(改革宗经院)的教学理论,那么沃尔夫等人接受的是这种教育,而这种教育又是康德接受的教育。那么,到康德的这种转变就是可以理解的,有迹可循的。但这种细微的东西,是不会在我们的哲学史教材中给你写明的。同样的还有概念的发展史,比如一些基本概念如「存在」「实体」「观念」「表象」之类,因为无迹可寻,就会变成教条,变成一种神秘的东西,对学生而言,就是报菜名。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我建议两个方向:一是保持对各种解释倾向的开放性,不要看到海德格尔就觉得是在生造,也不要看到布兰顿就觉得这个是美国哲学,多读几种倾向的哲学史,可能有利于我们选择自己希望进入的一种解释框架;二是尽快脱离通史的阶段,进入专门史的研究,这时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专著,当然,它们也摆脱不了上面所说的学派之间框架的区别,但好处是它们会更加精细,会更有论证性。

最后,我们要考虑到哲学史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而非历史的一个分支,就是它本身就是哲学研究的一部分,这就说明哲学史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思辨性。我们阅读哲学史也是如此。我们固然不能因为对某种哲学理论的推崇而产生一种卫道士或读经般的心态,也不能因为对思想进步的某种迷信而对前人产生轻视的态度。我在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史? - LosAngelic Reeds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939511 其中讲到了两种研究哲学史的方案,横向和纵向,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都是有问题的。

结尾我再次强调一遍:哲学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也不仅仅是普及知识,它构成了我们研究的基本语境,让我们有话可说,知道如何说话,并且知道别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阅读哲学史,就是在参与一场哲学思考的活动(游戏),而哲学史本身,就是游戏的规则书。


正好我目前的课题就是哲学史,具体来说是卡尔纳普、莱辛巴赫等哲学家的研究,也来谈下我对阅读哲学史的看法。

(或许有人认为这两个人时代比较晚近,而且属于广义的分析哲学学派,算不上大哲学家,所以研究他们乃至研究早期分哲史算不上研究哲学史。我只能说这是学术界根深蒂固的偏见或者说鄙视链在作祟。其一,哲学史一词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定义,不如说是日新月异发展的概念;其二,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学术允许的,可是意识形态自身是任何学术都应断然拒绝的。

为何要阅读哲学史?

读哲学史不是为了神化某个哲学家,反而是要压榨他们思想中的「剩余价值」(误)。此处我还是想拿卡尔纳普举例,说明研究历史上的哲学家会对现在的主流哲学研究有什么贡献。

有人会认为卡尔纳普的一些观点已经对当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了,卡尔纳普的一些比如在无穷归纳法,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证明的改进的工作已经被充分接受,我们去只需要阅读教材就可以了。且他的有些思想(比如「分析-综合之分」)甚至还被定式化,甚至被哲学教材盖棺定论为错误的了。因此得出结论,没有必要阅读卡尔纳普。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首先,哲学史上很多盖棺定论的事实性成果,包括奎因和波普尔等人对卡尔纳普的批评已经受到了一部分哲学史学家及前沿哲学工作者给出的新的成果的挑战,如今说卡尔纳普完败似乎已经不合时宜。

并且,仍有一些卡尔纳普的名著中的一些细节部分的价值要么并没有被发现,要么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被研究。而且卡尔纳普仍有一些生前未被发表的文本,同样有巨大价值,比如说卡尔纳普死后才出版的关于将数学化的熵概念应用于归纳逻辑中的方法,早期未发表的讨论公理化方法及模型论等的专著,他和奎因等人的通信,以及在哈佛与很多哲学家交流的速记等。

有人会怀疑,那么古早的资料到哲学高速发展的现在仍有用武之地吗?我想,就卡尔纳普的文本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他早先的范畴性以及逻辑词定义,逻辑连词,有穷模型论等领域的工作在近10年给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以巨大启示,并有很多想法应用到了最近的范畴论、同伦类型论以及数学哲学的结构主义研究中。

在归纳逻辑和归纳法领域中,调和主客观贝叶斯,简化计算程序,拓宽归纳逻辑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技术方法,仍然在当代归纳逻辑研究中仍然是哲学家们喜欢探讨的课题。

在理论词的重构以及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的领域,卡尔纳普的Carnap sentence与引入二阶epsilon演算的方法仍然不算过时的话题。

即使是快被人遗忘的卡尔纳普的模态系统C-模型,如今在对逻辑本性的理解,甚至在计算机程式语言,以及数学对象的规范命名方法等领域也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

抱歉一提起卡尔纳普来就有点收不住。总之,历史上的哲学家的一些观点并没有过时,反而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且我们能通过进一步阅读和发掘从他们身上挖掘到更多的宝藏。

如何阅读哲学史?

有些哲学初学者喜欢一上来就啃哲学史上的名著,觉得二手资料是后面研究用的。我非常不推荐这样做,虽然我也曾干过一上来就硬啃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种蠢事。

如果这个哲学家的文本黑话较多,或者说会大量使用现在已经不流行的表达,那么建议一定要从一篇导论开始读。有的导论不仅会对作品有提纲挈领的概要,还有的会介绍其理论的时代背景以及新近的发展。比如,在阅读卡尔纳普的《语言的逻辑句法》之前先读P. Wagner和S. Sarkar的导论,在阅读《概率的逻辑基础》前先读S. Zabell等人的导论,都极大的降低了我阅读卡尔纳普原本稍显晦涩的文本时的理解难度。如果恰好SEP词条(或类似的工具)中有也这个哲学家的词条,那么首先阅读词条是最为推荐的。

这是读原著的方法。至于读完原著后要怎么进一步研究,就是根据自己的喜欢的方向和课题为准了。

如果要搞文献研究,梳理这个哲学家的著作,那么就要巨细无遗地阅读哲学家的原典以及考据,甚至还要亲自阅读未被文本化的哲学家的残稿遗稿等,这是无比困难和令人钦佩,而且造福后世研究者的工作。

如果比起文本解读,更注重其对某一个哲学问题的见解,那么就要结合最新前沿研究,以新视点来重读历史上的哲学家留下的伟大遗产。

这两者仅是进路上的不同,他们都同样做著重要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好坏优劣之分,也没有任何一方必须要被另一方加以鄙视的道理。


「哲学史」和「哲学史」的内容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有一些哲学史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不熟悉相关哲学研究传统的读者做基础性的、普及性的介绍。让你知道历史上有过哪些名厨名菜,让你对这些名厨名菜产生好奇心。对于这些作品来说,读者读完书能够对本学科的核心议题、重要学者、主要观点源流有初步的了解,就算是实现目的了。而且题主也不要觉得报菜名这件事很low、很不哲学研究,如果你看一下国内作者在八九十年代写的哲学史作品,就会发现当时的国内的研究者真的是不了解国外研究成果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只是介绍一些名字、梳理一些理论框架梗概对于国内研究者都是很有价值的事。入门者务必注意哲学研究是循序渐进的,大多数人在入门之初其实没有能力深入文本和论证,也无需强求此事。

等到入门之后,就能逐渐注意到哲学史乍看起来是在报菜名,内容似乎也大同小异。其实每本哲学史作品背后蕴含了作者各自不同的理解哲学、研究哲学、向他人介绍哲学的观念和方法差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序言中就写道:「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虽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总的来说口碑不怎么样,但是罗素在序言中强调的这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是否成立呢?这种研究方法和其他哲学史采用的研究方法又有什么差异呢?再举一个例子,乔治·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和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在政治哲学领域入门时最受推荐的两本书。这两本书的方法就存在著明显差异。我引用两本书马基雅维利相关章节的第一、第二句话便可见一斑: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

地方自治势力企图把中世纪立宪主义的原则和实践带进教会的努力失败了。这种情况只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起到防止代议制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普遍衰退作用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

人们常常谈到美德,却不是用美德(Virture)这个词,而是用「生活质量」、「伟大的社会」或「伦理社会」甚至「公正社会」来代替。然而,我们果真懂得什么是美德吗?

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非常关注政治学说与政治实践、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而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对政治思想的阐发则完全基于对本文的精读,相比之下哲学气息更重,侧重的是观念和思想的分析和比较,对社会背景的变化则只字不提。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是在入门之后才能慢慢发现的,所以入门时未必需要强求哪本更好,或者非要比较某两本哲学史的高下优劣。不过学过几年之后,回头去读入门之初翻过的哲学史,倒是有一番趣味和不少新发现。

再往深一层说,「哲学史」这个概念本身也是值得研究哲学问题,讨论「什么是哲学史」、「是否需要哲学史」、「如何研究和写作哲学史」等问题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部分。这里涉及的问题比较困难,我没有能力做更详细的阐述。不过可以给入门者提醒一个点:哲学概念并不是抽象、永恒或者亘古不变的,相反哲学概念会随著历史发生改变。在有些年代,这种改变很有可能是非常快速和剧烈的。举一个例子,我们现代人不言而喻地认为空间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在无限的空间中进行直线运动也是一种「自然而基本」的运动形式。但是对于笛卡尔时代的哲学家来说,空间是否存在边界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问题,而比笛卡尔更早一代的人(比如伽利略)则相信匀速圆周运动才是「自然而基本」的运动形式,直线运动反而是自然界中反常且需要被解释的运动。这种哲学史上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对于自认为不言自明的观念做更加细致的反省。所以在某一个层面上,哲学家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对于同一个永恒的问题开展讨论;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哲学家(包括当代的哲学家)又必然受制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需要回应的具体问题和挑战。而后一个层面则是哲学史研究的生命力和引人入胜之处。


那就一边读哲学史,一边读文本呗。

而且哲学史的书里,一般都会交代清楚有哪些哲学家的哪些著作是最重要的,并花很大的篇幅分析。跟著读就好了。

如果对某个或某些哲学家特别感兴趣,还可以按图索骥,读一些专门研究这些哲学家的二手文献。


简单的说,如果问题是避免报菜名,那么其实就是把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给整理出来,尤其注意每道菜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不指望能把整个哲学史串成一道菜(也不大可能),但至少能让桌子小一点。

打个比方,比如我们用怀疑论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贝克莱要会秉承这么「极端」的理念主义?因为笛卡尔的数学思维引出的二元论根本无法解释身心同步的问题,以至于对整个外部世界的确切性的建立都很可疑,那么干脆就不要外部世界了吧。

再比如,为什么康德这么执著于把形而上学打包成认识论?因为休谟基本上毁了一切确切理解外部世界的可能性,所以最自然的解看就是回归认识论,把外部世界变成主体所知的世界。

能理清楚这些思想之间的发展脉络以及原因等,不就是读思想史的意义吗?哲学史在我看来,并不是哲学家的历史,而是人类思想行进的过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