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或许源于周王室衰微,典籍外散,《书》有「儒以道得民」这样的句子,可见儒与道有渊源,春秋传承《五千言》的老子,其身份可能是周王室守藏吏。至于佛教,西汉传人,与此无关。


存亡绝续。

同义词是薪火相传。

用白话说就是以本文明的生存延续为第一要务,为此可以牺牲其他的一切。

包括个人利益,道德观念,物质和精神财富等等。

为了存亡绝续,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在信仰上,我们远离鬼神,崇拜祖先。

这样帮助我们把相同血缘的人们聚集起来,形成民族,却不会出现阿拉伯民族因信仰问题产生分裂。

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不问鬼神问苍生。

在集体制度上,我们相信团结就是力量,信奉集体主义。

大家都有著朴素的目标,大同社会。相亲相爱,老吾老,幼吾幼,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这导致了愿意为这个文明献身的人特别多,强大的时候优势不明显,但是衰落的时候却无比强大,总会有人出现拯救这个文明。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屹立不倒,是因为格外牛逼,违背自然规律吗?

不是,是有人不愿意让它死而已,而且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延续这个民族的生命。

在知识上,我们尊重渴求知识,但我们更尊重为我们带来知识的人。

薪火相传四个字,薪火代表的就是知识,西方带来知识的是普罗米修斯,中国带来知识的是燧人氏。

火来到世界,西方人选择守护火种,也就是保存知识。普罗米修斯却受尽苦难。

东方人选择祭祀燧人氏,火没了无所谓,我们可以不要这些知识,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给我们带来知识的恩人。

只有中华文明知道,真理永远都在,但是带给我们真理的人消失了,那才是文明的末路。但是,只要保护好这些人,真理总有一天会再被发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薪火相传,欧洲人看中薪火,中国人看中传。

存亡绝续,这四个字,就是中华民族挣扎求存,暴霜露斩荆棘的艰辛历程。

这四个字,后来有人把它总结成伟大的四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待自己,温良恭俭让。

对待朋友,仁义礼智信。

对待敌人,征伐逐服教。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世界政要来中国都要游览长城

游览长城后的留言凡乎都是赞叹

赞叹「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

他们都只看到长城对外的一面

而看不到长城对内的一面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795


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我个人认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就是华夏文明的内核。

何谓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放眼全世界的历史文明,只有华夏文明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古希腊城邦奥林匹克众神殿,欧洲天主教宗上帝授权,中东真主阿拉至高无上,非洲萨满祭司,印度教种姓制度等等,这些民族全部无一不是以超自然力量或神明来作为自身文明的内核和文化的。

华夏文明则有所不同。世界各地的文明大都有洪水的传说,而这些文明不约而同的都是依靠神明的力量才度过洪水的灾难。只有华夏文明依靠凡人之力,由大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餐风露宿,用十三年的时间把洪水给治了。我们更看重的是人的力量。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的天神与祖神合一的观念也反映了我们崇拜的不是某个不可高攀的神明,而是我们的先人。周礼和之后的儒家更是奠定了华夏人民崇拜的是祖宗,遵守的是祖训,而不是崇拜某个神祈,遵守的不是那一个上帝所颁布的十诫。我们的圣人大都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过的人。我们的国家领袖不是天神再生或上帝任命的,我们的祖先说,只要得民心,人人皆可为尧舜。

正因为以人为本,我们的崇拜对象就是人,人就是天,所以「天人合一」。正因为天人合一,自然就以和为贵,因为我们从不会视某些人为不可妥协的异端,认为自己绝对神圣而他人绝对邪恶,甚至以神之名将其抹杀。反之我们我们崇尚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我们非常注重历史的传承,所以百行以孝为先,而其他文明甚至没有「孝顺」这个词。

从先秦的「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到今天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华夏文明的内核一直都没有变过。


多核,其中最重要的一核是「巫」。

华夏文明之初就是多核的,长江流域的稻农业,黄河及其支流的粟农业,辽河、渤海及燕山南北的渔猎,等等等等,他们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其中最核心的那部分其实是黄帝后裔文化的再度复兴,是由孔子、墨子、庄子等宋国后裔引导的,而黄老思想是由陈国后裔田齐引导的,另一个就是楚文化,宋、陈和楚都是可以上溯到黄帝的东方古国,并且这三个国家都与商族关系密切,也都有明显的巫文化。

儒其实是巫的理性的一面,但又保留了巫的祭祀传统,而道是巫的形而上的思考的结果,但剔除了巫对神的感性认知,列子与巫贤,无非是一体两面。

《易》是巫用以沟通人与神的工具书而已。

所谓黄帝文化,其实就是由北方渔猎族群的巫文化(玉文化)发展而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