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或許源於周王室衰微,典籍外散,《書》有「儒以道得民」這樣的句子,可見儒與道有淵源,春秋傳承《五千言》的老子,其身份可能是周王室守藏吏。至於佛教,西漢傳人,與此無關。


存亡絕續。

同義詞是薪火相傳。

用白話說就是以本文明的生存延續為第一要務,為此可以犧牲其他的一切。

包括個人利益,道德觀念,物質和精神財富等等。

為了存亡絕續,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的理論體系。

在信仰上,我們遠離鬼神,崇拜祖先。

這樣幫助我們把相同血緣的人們聚集起來,形成民族,卻不會出現阿拉伯民族因信仰問題產生分裂。

我們尊重自然規律,不問鬼神問蒼生。

在集體制度上,我們相信團結就是力量,信奉集體主義。

大家都有著樸素的目標,大同社會。相親相愛,老吾老,幼吾幼,鰥寡孤獨皆有所養。

這導致了願意為這個文明獻身的人特別多,強大的時候優勢不明顯,但是衰落的時候卻無比強大,總會有人出現拯救這個文明。

中華文明五千年來屹立不倒,是因為格外牛逼,違背自然規律嗎?

不是,是有人不願意讓它死而已,而且願意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來延續這個民族的生命。

在知識上,我們尊重渴求知識,但我們更尊重為我們帶來知識的人。

薪火相傳四個字,薪火代表的就是知識,西方帶來知識的是普羅米修斯,中國帶來知識的是燧人氏。

火來到世界,西方人選擇守護火種,也就是保存知識。普羅米修斯卻受盡苦難。

東方人選擇祭祀燧人氏,火沒了無所謂,我們可以不要這些知識,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給我們帶來知識的恩人。

只有中華文明知道,真理永遠都在,但是帶給我們真理的人消失了,那纔是文明的末路。但是,只要保護好這些人,真理總有一天會再被發現。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薪火相傳,歐洲人看中薪火,中國人看中傳。

存亡絕續,這四個字,就是中華民族掙扎求存,暴霜露斬荊棘的艱辛歷程。

這四個字,後來有人把它總結成偉大的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對待自己,溫良恭儉讓。

對待朋友,仁義禮智信。

對待敵人,征伐逐服教。


己.所不欲 · 勿施於人

世界政要來中國都要遊覽長城

遊覽長城後的留言凡乎都是讚歎

讚歎「世界上最偉大的防禦工程」

他們都只看到長城對外的一面

而看不到長城對內的一面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讀者所有

轉載無須聯繫作者

(一己之見 · 僅供笑閱)795


國學大師張岱年牽頭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將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剛健有為,貴和尚中並列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大要點。我個人認為「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就是華夏文明的內核。

何謂以人為本,天人合一?

放眼全世界的歷史文明,只有華夏文明是「敬鬼神而遠之」的。古希臘城邦奧林匹克眾神殿,歐洲天主教宗上帝授權,中東真主阿拉至高無上,非洲薩滿祭司,印度教種姓制度等等,這些民族全部無一不是以超自然力量或神明來作為自身文明的內核和文化的。

華夏文明則有所不同。世界各地的文明大都有洪水的傳說,而這些文明不約而同的都是依靠神明的力量才度過洪水的災難。只有華夏文明依靠凡人之力,由大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餐風露宿,用十三年的時間把洪水給治了。我們更看重的是人的力量。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的天神與祖神合一的觀念也反映了我們崇拜的不是某個不可高攀的神明,而是我們的先人。周禮和之後的儒家更是奠定了華夏人民崇拜的是祖宗,遵守的是祖訓,而不是崇拜某個神祈,遵守的不是那一個上帝所頒布的十誡。我們的聖人大都是有血有肉,真實存在過的人。我們的國家領袖不是天神再生或上帝任命的,我們的祖先說,只要得民心,人人皆可為堯舜。

正因為以人為本,我們的崇拜對象就是人,人就是天,所以「天人合一」。正因為天人合一,自然就以和為貴,因為我們從不會視某些人為不可妥協的異端,認為自己絕對神聖而他人絕對邪惡,甚至以神之名將其抹殺。反之我們我們崇尚集體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我們非常注重歷史的傳承,所以百行以孝為先,而其他文明甚至沒有「孝順」這個詞。

從先秦的「天地萬物,唯人為貴」,到今天的「為人民服務」,我們華夏文明的內核一直都沒有變過。


多核,其中最重要的一核是「巫」。

華夏文明之初就是多核的,長江流域的稻農業,黃河及其支流的粟農業,遼河、渤海及燕山南北的漁獵,等等等等,他們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徵。

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其中最核心的那部分其實是黃帝後裔文化的再度復興,是由孔子、墨子、莊子等宋國後裔引導的,而黃老思想是由陳國後裔田齊引導的,另一個就是楚文化,宋、陳和楚都是可以上溯到黃帝的東方古國,並且這三個國家都與商族關係密切,也都有明顯的巫文化。

儒其實是巫的理性的一面,但又保留了巫的祭祀傳統,而道是巫的形而上的思考的結果,但剔除了巫對神的感性認知,列子與巫賢,無非是一體兩面。

《易》是巫用以溝通人與神的工具書而已。

所謂黃帝文化,其實就是由北方漁獵族羣的巫文化(玉文化)發展而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