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初诊

擅自停药

精神科

心理咨询

家里的新成员

自我救赎

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

后话

这个是个好问题,在抗抑郁的道路上,我也曾经询问过自己的这个问题。

这个事情可能贯穿我27年的人生。

中间隐去我不太愿意面对的事情。

前言

先说一下这个病的先兆吧,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发噩梦的频率就很高,睡眠瘫痪(鬼压床)也很严重,从小时候偶尔一次,到每个星期一次,到每天一次,到每次一次(包括午睡)。在我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觉得不太妥,也问了一个熟悉的全科医生,他说我可能是神经衰弱(当时还有这个诊断),但是由于当时觉得不影响日常生活,又觉得去医院要去做检查很麻烦就没去看。

17年的时候身体就很奇怪,特别嗜睡一天能睡20个小时,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想去医院,但由于天天只想睡觉,就这样又错过了一次。

18年年尾彻底爆发了,我神经性厌食(闻到食物的味道立马反胃),也失眠了。

初诊

那个时候再蠢我也怀疑自己可能有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然后我走进了三甲医院的神经科(因为配有精神科的医院不多,而且我只想治疗我的失眠。是的,那个时候我还是抗拒面对自己的抑郁症)。

医生也是经验老道的人,看我一脸颓样就让我去填了心理量表,结果重度焦虑,重度抑郁,重度自杀倾向,无精神问题。我看了结果意料之内,但没想到这么严重,我呆呆的问医生我是抑郁症吗?医生说先别想太多,回去好好吃药,先当抑郁症来治疗,然后在临床诊断写睡眠障碍。(事后我问过医生,医生说不想写抑郁症给我太多压力)

然后开始了抑郁症治疗之路,从舍曲林和奥氮平开始。

舍曲林单通道药物在治愈我这种根深蒂固的病情有没有起效我不知道,因为奥氮平我严重的时候要一天吃一颗,别说一颗,我吃半颗都够我睡20个小时,我每天都在失眠和嗜睡中度过,家里人的不理解,我也没有力量去解释,接近两个月时间我都是在睡的天昏地暗中度过,但终究没有了睡眠瘫痪这个现象。

擅自停药

然后因为医保的问题我转去其他医院,还是神经内科。我跟医生说,我觉得原本的药吃的没用抑郁没减少,失眠和嗜睡倒是严重了很多。然后医生换了文拉法辛,奥氮平吃继续吃半颗。

文拉法辛是双通道药物(5HT和NA的双通道抑制剂),效果比舍曲林好点,我的精神稍微恢复我就开始了我的作死道路。抑郁症嘛心理学角度有一个标准就是自我评价低,自我攻击倾向,还有自杀倾向。那个时候我觉得单凭量表不能决定我是抑郁症,一切都是我装的,是我自我意志力不够强,我没有抑郁症,一切都是我逃避的手段,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理智没让我去自杀,每天都睡著半死不活,怎么去改善呢。我把作死的目光看向了奥氮平,那时候我以为奥氮平只是强力的安眠药,我把奥氮平直接停了,然后症状就出来了,厌食头疼,失眠,嗜睡也没有了,精神状态直线下降。然后我跟医生反应,医生说奥氮平是增加抗抑郁的作用不能乱停。我嘴上说著好,患有抑郁症的人也知道,抑郁症情况是好是坏,坏的时候好好吃药,好的时候觉得自己又能行了,加上抗拒承认自己有抑郁症,断药不下三次,每次都把自己害的很严重。我也只有接受自己有抑郁症了。中间穿插了24小时心电图还有13小时睡眠检测都显示轻微异常,但又不是很严重。

精神科

终于2020年我搬家了,搬去广州赫赫有名的惠爱医院所在区域的隔壁城市,我想著去原本的医院太远,而且医生一早就提议我去精神科(做检查的时候跟主诊医生聊过天,其实她很建议我去精神科,但是害怕我对这个科室有偏见所以就没敢提),索性我就换了医院看病。

我第一去惠爱医院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不耐烦的女医生,我把以前的病史说了一次,她问我诉求是什么,我一面蒙蔽,我说我想情绪稳定一点。然后她给我开了阿戈美拉汀还有右佐匹克隆片,我这人可能对药敏感,没太长的起药期,我慢慢的开始做家务了,开始在阳台上养花,开始捣弄家里软装,出门也化妆,对也更有耐心了,慢慢的睡眠也正常了,然后我换了一个温柔的主诊医生,我第一次感觉我终于活著了,我双手触碰到阳光了。

这中间也做了相关的生理测试,显示焦虑突出。医生考虑是从小出现症状,所以意见就是长期吃药。

但是我很清楚我这个病有童年创伤因素,以前已经有朋友建议我去看心理咨询师,但是我没去,因为心理咨询必须把过往的事情梳理一遍,照顾身体已经弄的我精疲力竭,我不想再去处理其他问题。但是现在我感觉是时候面对我的心理创伤了。

心理咨询

我闺蜜知道我有严重的抑郁症,还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历过药源性转躁,抑郁狂躁混发时差点把所有精神类药物和红酒一起混合吞下。闺蜜人在美国,每次跟我通话都很生气的让我一定要去看心理咨询师。这位心理咨询师是我闺蜜教会里的朋友,人挺温柔。第一次见面先把我的病情从头到尾梳理了一边,我也坦言了我童年的问题。我是父母收养的,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但是这不影响我是家里的小公主的地位,那个时候我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我哥(父母亲生的),对我是含著捧在手里怕碎,含在嘴里怕融。虽然那时候以为父母的工作忙的原因我经常被四处寄养,但是大家都对我发自内心的疼爱,我五六岁之前童年是粉红色的,彩色的,也是我哥。

家里的新成员

(这段我非常不愿意回想,我尽量简短写)

我哥大我十五岁,二十一岁适婚年龄,我妈也张罗著给他找老婆,说实话那个姐姐我一眼看上去就喜欢,而且也疼我,我俩也经常一起调侃我哥。但是事情过去了很久很多细节我不愿意去回忆,反正没多久就变了,我哥变得跟我和我父母关系不好。其实那个时候我心思很清楚,因为我是养女我会分走我哥和我嫂子的财产。我小时候也因为没啥人情世故手段,我嫂就骂我妈不会带孩子,我一句话也没维护过我,我哥我嫂子在这个家对我冷眼,路上见到面正眼也不看我一眼。甚至在我母亲去世留给我一丁点的遗产,也让我爸骗我写了遗产公证,放弃一切遗产的继承权,那个时候身边的人都提前我遗产这事我不能让步,不然我会很惨。那个时候我正在被奥氮平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且养女的身份一直跳出来自我攻击,你只是个养女你没资格争夺财产。里面有很多揪心的事,我真不想细说,因为这件事我一想起来头就会很疼。我不否认我也心疼我妈留给我的东西我没有能力保护,而且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我爸信誓旦旦的我妈留给我的东西不会让我哥拿走(因为我哥早期要分家已经分走了家里很多东西),最后在我签写了放弃公证之后转给了他的孙子。这件事还牵扯到一个人,这个人对我哥有恩,他曾经打电话给我哥,让我哥别做这么绝,我身体病情很严重(五年内查出两次肿瘤),需要钱来看病,我哥骂 这人跟我没血缘关系,死了最好。 从此这个人跟我哥绝交,这个朋友也跟我说了很对不起我,我妈让他照顾好我,他相信了我哥,害了我。

其实这事我很早的跟我父母说过,你们不给我一分钱,我也理解。

但是这样给希望我,又亲手打我进地狱,这种打击让我无法再相信任何一个人。

自我救赎

关于心理咨询,我清楚这是一个见效挺慢的事情,出于防备心理,我很避免说起童年的事,咨询师见缝插针的把话题引入我童年的话题。因为我是开车去看心理咨询,那个时候我正在处于药源性转躁期,基本感受不到不开心的状态,前两次看完回来,我整个人都是在情绪里久久不能恢复,这个情绪起码维持两天,严重影响开车,然后干脆我就坐地铁去了。其实这个过程中我除了回想起童年的事让我头疼不已,我更多想的是我怎么面对我的生活。我看了一些关于价值观比较悲观的大V,也看了一些电影,比较杂七杂八的东西,而我自己妥妥一枚悲观主义者,但还是总结一些事情。

一 人生没有意义,但是能生活中寻找自我意义,找不到没关系,从做好手边的事情的过程中会找到意义。

二 没什么人能陪伴自己的一生,但因此我们能接触更多的人,学会在不同角度欣赏不同的人。不合适的人直接让他滚蛋,因为抑郁更加要离开让自己痛苦的人,我难过一时好过让你伤害一辈子。

三 对得起别人之前,先对得起自己。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做决定。被人骂了没关系,怼回去(这个度自己拿捏,别做违法犯法出卖良心的事)。

四 原生家庭伤害理论,是让你更好面对自己的后代,而不是让你沉迷在这伤害中不可自拔(原话更好,但是我忘记了)

五 承认自己痛苦,承认自己抑郁,让它用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太痛苦的时候就让自己堕落,但是精神恢复点了之后尝试活动起来,做个饭,跑个步,见个朋友。这个过程会不停反复,没关系我做这些不是想自己好起来,只是想自己好受点

在这些基础中在衍生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错了没关系,吸取教训,调整自己,再接再厉,这个时候就不能不提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失控,而且过去的伤害会浮现在脑海里,心理咨询师这个时候能帮里梳理内心的痛苦,而情绪调整能力也会一步步提高。

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

回归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但又没什么意义,很多事情不是一因一果,而是多因多果。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对我来说就像成长过程中的父亲与母亲。有的人在父母健在的家庭依然千疮百孔,有人在单亲家庭里面依然心身健康。与其说哪个重要,更不如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精神科医生或者著心理咨询师,实在说哪个重要,我只能回答患者本身最重要,你对自己内心或者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吗?抑郁症这事很复杂,因为我这个病前前后后换了不下五个医生,有人意见是天生的有人意见是后天的。

这里允许我发表个人意见,也欢迎专业人士指点。这个病人如果是天生五羟色胺分泌不足,你去看心理咨询师,或许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是创伤后引起的抑郁症,单纯吃抗抑郁药,就算稳定了情绪,这种创伤情景也会不停出现在你眼前,这个时候就得选个好的心理咨询师。

而我病情转好的转折点在服用了阿戈美拉汀片,但是我经历过一段躁狂期。我一天之内跟两个要好的朋友吵架,脾气一点就炸,我那个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失控了,我甚至动了停药的心思。但是心理咨询师跟我说,我这是好转的迹象,我懂得发泄自己的愤怒维护自己的利益,你把隐藏多年的情绪发泄出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停药,而是学会如何正确的方法发泄这种负面情绪。我一下子把紧绷的情绪放松下来,幸好朋友们也谅解我的病情,然后狠狠宰了我一顿。

后话

心理咨询师有问过我的诉求是什么,我说身心健康,完成我丢下的学业,然后赚大钱。其实到现在我依然被抑郁症折磨,最后这段时间我胃疼的很厉害,我甚至半夜的时候求著我医生朋友给我加个号,我被胃病折磨的死去活来。今天看完回来主诊医生和消化科医生意见都倾向于是焦虑症引起的胃病,但是心理咨询师问了好久也找不到我焦虑的点,我只能跟消化科医生吐槽,明明病情好转了,为啥抑郁症躯体化症状这么严重,消化科医生悠悠的说,这症状可以在焦虑症任何阶段下发生,然后大手一挥,给我开了胃镜检查。好吧,看来抗抑郁这条路还是长路漫漫,战胜它或许是一辈子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学会跟它共处吧。

那是天气明媚的一天,

心理咨询师「要不我们谈谈你的童年吧。」

我「不要,现在我心情正好,暂时不想让它影响我现在的好心情」

(完)


关于我父亲,他是疼我的,为了这个病他花费了近十万块(逼我吃中药,他害怕会被这个病带走我),只是有些事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为我哥对我做过的事痛哭过,我不想因为一些事去否定他对我的付出,我也不愿意听到任何攻击我原生家庭的事,这也违背了我写这些故事的初心。我只是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给正在抗抑郁的你我他之间提供一个看待它的角度。

祝大家早日康复

又或者像我签名写的

心中有black dog 细嗅蔷薇。


抑郁症很难治愈,是因为「世间本无抑郁症」有网友给我留言询问抑郁症如何治疗更有效,大概意思是说:「自己患上抑郁症,吃药好几年,但感觉效果不好,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彻底治好抑郁症?」 患上抑郁症的人很想治好抑郁症 ,谁料到「人世间本无抑郁症」; 1、抑郁症是如何诞生的?这里说的抑郁症…4 赞同 · 4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我是由于抑郁症走向心理学并成为心理咨询师的。

我十几年抑郁症,吃药停药用了一年(具体情况在我的其他回答描述过)。治疗期间接触了心理咨询师并参与他们的活动。

我自己的感觉是,既然抑郁症确诊,那就是心理医生的事,吃药是肯定的。

配合心理咨询可以缩短你服药周期,以及减少抑郁症复发率。


抑郁情绪并不是抑郁症,但是如果拖久了,时间长了,抑郁的情绪更加严重了,很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

抑郁症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按照医生的叮嘱按时服药,并且伴随心理治疗,这样康复会越来越快。抗抑郁最好的方式就是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咨询。


抑郁情绪是不能诊断为抑郁症的,抑郁情绪只要心理咨询就可以摆脱困扰。轻度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实现康复。中度重度抑郁症临床上会适当用药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有人监护情况下少用药物控制病情,这样更有利于找到心理根源。生理化学因素或者器质性改变的,先控制生理因素,康复器质性病变,生理康复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有一点要明确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只是控制病情,是没有疗愈作用的,疗愈一定是身心自己自愈。


如果条件允许,双管齐下更好.


个人觉得心理治疗叭

其实也看程度,我现在只是个轻度抑郁,6年前高中的时候好像是中度抑郁叭,印象中当时的自己随时随地都是一滩泥,只能趴著躺著,在学校也是瘫软在课桌上,但是没吃药,休学期间去寺庙啊去山里啊什么的就有很大的改善了,后来是定期去和心理医生聊天,每周一次,我当时都可以和朋友开心地出来玩了。

然后现在上了大学之后,感觉心情平时挺好的,但是还是会有创伤应激,在舍友眼里我可能就是经常很莫名其妙的心态崩?后来也是又找了心理老师每周一次,基本没有再崩过,放寒假之前甚至还在和舍友一起宿舍嗨皮。

在我抑郁期间,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周左右暂住的时间,我也觉得对我最有帮助的是马泉山间寺庙里的安宁,寺庙里一群小孩子围著我叫我姐姐,寺庙里和善温柔的女师父,还有在寺庙里弹古琴,诵经,静心的过程吧。

后来大学时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我的心理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旦感觉自己要和别人真正心灵亲近的时候,就会说很多伤人的话把对方赶走,当时我对我的心理老师说她那么喜欢帮助别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被认同的欲望,只是享受别人对自己心理依赖信任的感觉,然后说她自私无耻什么的,当时就看著她难过我也很难过差点哭出来,但是就是想说伤人的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然后最后她说她会反省下周依然希望我来的时候我就很嗯。。。反正就没忍住哭了。。。因为我以为我俩的联络从此就停止了,她也只是学校的老师,也只是免费给我提供一个帮助,反正继续帮我挺没必要的吧,但是她最后这句话让我觉得。。。就人生中第一次有人愿意站在我这边了吧,我也不太会描述这种感觉,反正现在打这段话的时候就已经又在哭了┐(『~`;)┌

总结一下就是,我个人真的觉得,能不吃药就不吃药,我可能高中的时候没有休学一年,而选择了吃药的话,我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因为那个环境那些人。。。都太令人窒息了。我更认同心理帮助叭


如果是中重度抑郁症,服用药物和心理咨询都进行,会帮助你更多,要说哪个更多些,这可能就因人而异了。如果是轻度抑郁症的话,看情况需要,医生如果诊断需要服药的,那还是服药的好,配合心理咨询。


视具体情况而定啊

1,是否有明确事件诱因

2,有没有精神症状

3,有没有躯体不适

4,有没有自杀倾向

5,自知力怎么样

……

具体到病例上大部分都是双管齐下

非要分哪个帮助大也不现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