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破个题。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预设了艺术和大众的分离,然后在这个预设之上提出问题。

所以题主是不是先要证明,艺术如何离大家这么远了呢?

这里牵涉到三个概念,第一个是艺术,第二个是大家,第三个是远。

第二个概念最明晰,我们可以理解为普罗大众,老百姓。

第三个概念也足够明白,但是却有多重含义。

  1. 物理距离远。目之所及并没有什么正经艺术,或者博物馆与美术馆数量少,算得上是一个数量和分布的问题。
  2. 心理距离远。也即所谓的艺术不够接地气,没办法让大众明白,从内心接受艺术。所谓无缘对面不相识,那些自说自话的艺术家,搞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艺术品,老百姓不明白不理解,怎么称得上是近呢。

第一个概念,艺术,是最复杂的。因为题主只说艺术,没有提供具体哪类艺术。问题就很宽泛,比如艺术可以是我们理解的传统国画,油画,雕塑,也可以是群魔乱舞的当代艺术,也可以是更广泛的文学,电影,音乐,戏剧。而且别忘了民间艺术也是艺术,剪纸,春联,村戏····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限定一个范围。

摸鱼时间有限,先贴一个之前写过的关于「公共艺术」选择权的问题,因为公共艺术的本意就是让艺术贴近大众,让大众能够在传统美术馆之外接触到优秀的作品,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有诸多问题,比如选择权的问题,也即,公共艺术的设置谁说了算,什么算是好的公共艺术的问题。

-------------------------------以下为之前瞎写的文章--------------------------------------------

你有没有觉得广场上那件雕塑特别丑,但是每天上班不得不经过?

你有没有觉得学校的「XXX像」不伦不类,但是又无可奈何,甚至还有人让你帮他合影?

你有没有觉得对面墙壁上的广告有伤风化,每天出门都是一次非礼勿视?

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绝大多数人的做法都是:无可奈何

以上那些让你觉得「尴尬」的东西,大体都可以算作公共艺术的范畴。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种文化福利的公共艺术,本意是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艺术作品,或者经由艺术作品来唤起场所内的集体记忆和人文情怀。但是如果创作者的审美和大众审美产生冲突,应该如何应对?

李德庚老师(清华美院视传系)就曾提出:学会如何限制公共艺术可能比做公共艺术更重要。公共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空间的独裁与专制,如果不从现代城市文明的本质来看待这个问题,迟早有一天,公共艺术会变的比广场舞还让人生厌。或者说广场舞就是公共艺术的一种以及最好的隐喻。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当今一股脑的「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的叫好声中的一股清流。

李老师并不孤单。

在今年举办的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徐冰也曾做过「公共艺术的尴尬性」的发言,认为「未来的城市充满公共艺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徐冰认为,要说公共艺术,「XX打车」之类的软体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因为它直截了当地解决了公共问题,与最广大的公众发生了联系。

我相信,持此意见的人也不在少数,在诸多「公共艺术」项目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名义纷纷上马的时候,徐李两位老师的言论是是一针退烧剂,虽然并不能改变潮水的方向。

但是,公共艺术就应该背「空间独裁」的锅么?

似乎不能。

因为两位老师所担心的状况如果成真,那么一定是「伪公共艺术」充斥了我们的公共空间。这种「伪公共艺术」如果能够符合两位老师的担心,则并不是因为其审美问题,而是因为其中运作的权力问题。

真伪公共艺术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谁具有「对公共艺术的设置,修改,批评」的权力。

很简单,如果超过一定数量的人认为小区中的一座雕塑很丑,有伤风化,那么大家可以投票移除这座雕塑。这样的话,并不存在丑陋的雕塑充斥城市角落的恐惧。

但事实是,即使我们认为公共空间中的某件作品影响不好,或者非常丑陋,不符合我们的审美观,我们也很难有渠道上诉,即使上诉,也很难让作品移位。

不言自明,在一个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尚不发达的国度,作为公共艺术的对象,大众并不具备决定何时何地设置公共艺术,也不具备否定公共艺术的权力。

关乎审美的问题能不能让大众决定?或者说是否大多数人的决定就是对的/好的?

在这里我只能说,公共艺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摆脱精英主义的立场,或者说,是被动地采取精英主义的立场。因为没有理论和实践能够证明,完全的大众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的选择就是最优选择,真理有时候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纯粹作为一种技能和技巧,一定是掌握在我们称之为「精英」的少数人手中,如此这般,凡是由公共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我们都无法剥离精英主义的标签。

对于艺术,尤其是公共艺术的评价,具有历时性。看看埃菲尔铁塔,看看玻璃卢浮宫,有品位的法国人民也难以在当时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埃菲尔铁塔和玻璃卢浮宫的成功,与其说是艺术的成功,倒不如说是时间的成功。因为在如此之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咒骂声和颂扬声中与这些公共景观生活在一起(live with it),尝试接触和理解它们,触摸和感知它们,这个过程中人们和这些作品之间建立了一种视觉记忆和精神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区别于「一见钟情」式的喜爱,是「日久生情」的绵延,一旦离不开,就无须离开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公共艺术都是一种「强迫观看」和「空间独裁」,比如不少以行为艺术和表演艺术为基础的「参与式艺术」,即让观众或者说大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而这种参与并不是强迫式的参与,而是一种艺术家主动地参与到公众生活中去。一位艺术家与纽约城内所有的清洁工都握了一次手,这种公共艺术所传达的善意想必已经超越了传统公共艺术所能想像的范畴了。

退一步讲,即使如李德庚老师所说的,公共艺术变成如广场舞一般的存在,我们就应该屏蔽并疏远公共艺术么?

试问:如果你觉得你家附近的政府办公楼不好看,极其丑陋,你是否义愤填膺,希望拆除而后快?如果把政府办公楼换成一件雕塑呢?

或许我们对两者都无可奈何,但是从情感上,我们对一件丑陋的雕塑比对一件丑陋的建筑要激烈无情的多。

对于建筑,我们默许了「live with it」,而对于雕塑,我们认为这是与自己生活无关的物件。

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只要大众产生了「live with it」的想法,艺术家就可以高枕无忧,想像理查德·塞拉的《倾斜的弧》吧。

当公共艺术家或者公共艺术策展人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是什么呢?

我记得北川富朗在介绍立川市的公共艺术项目的时候,说立川当时请了很多著名公共艺术家来创作,其中有些作品与当地文化并没有多大关联,也没有什么集体记忆的勾连,比如有一件奈及利亚的艺术家创作了一组非洲墓葬中的雕像。北川说道:我希望让日本人民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这难道不是很有趣么?

前不久亨利·摩尔的弟子阿特金先生来清华讲座,当问到如何做到与当地的环境和人文历史保持联系的时候,他就提到了「live with it」的概念。不过他还有更「心机」的做法,就是在某个地区做公共艺术的时候,会现在当地做一个小型个展,让观众了解自己的作品风格是什么样子。然后做几个方案,让当地居民投票,居民选中的那个,便是最终方案。这显然是一种艺术家和当地民众的妥协。这种妥协也带有一种幽默色彩,或许这也是对于不完美的民主制度的一种最优方案吧。

又如大黄鸭之父「霍夫曼」所提到的「绑架空间」概念,与李德庚老师所提到的「空间独裁与专制」颇有些像。不过霍夫曼的作品一般都不是永久性的,他认为公共艺术对于日常空间的「绑架」是让人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日常生活,这种「童心未泯」的方式更加单纯,当然也更加不妥协。看到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的受欢迎程度,我们就会理解他的善意的入侵并不是对「空间的独裁」。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不管是艺术审美还是政治权力,当涉及到公共性的时候,或许「妥协」才是黄金法则。并不是不要公共艺术,而是「好艺术用在刀刃儿上」,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时候,做决定要慎之又慎,优化程序,严谨法度,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

瞎逼逼了这么久,好像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愚钝如我,思索了半天也就会有一个办法:慢慢来,不要急。就如北川富朗一年做2000场说明会那样,就如徐冰为美国一个广场做作品不厌其烦地到社区开会那样,就如一场论证会要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事无巨细地讨论那样。

就像让·克莱尔批判现代主义一样,公共艺术家们不要为自己的作品毫无障碍地走向了广大群众而沾沾自喜,很多时候,你们都是极权的帮凶。


艺术离公众有多远,其实看这个问题下的各种答案就已经能感觉到了,不仅是不懂,更是充满了误解,拿奇谈怪论当普遍规律,还人人觉得自己能高谈阔论一番。那如何解决呢?除了等经济的发展使更多人有能力欣赏、消费艺术,我认为还要从教育入手。而且得是基础教育、涵盖在义务教育里的那种。但是其实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教育需要钱,行业发展也需要钱,而国家又没富裕到可以往艺术行业砸钱的地步,就算到了那一天,愿不愿意投也是个问题,为什么不愿意投?这个再说可能就有点反动了……总之我认为现在无解。


「嘿,艺术,你给我过来!」

互联网拉近距离。

比如我现在答题。

现在的问题可能变成

艺术就在身边你却看不见?

(ps:突然有点冷..........)

博伊斯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他的作品是艺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与思考。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以充满生命力的态度独立思考,拥有自由自在的创造力与想像力,都是艺术家。自由等于创作,等于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现,创作也是人类存在的唯一可感形式。 」

你问我答,咱们现在就是在搞艺术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我持怀疑态度。艺术很远吗?

你对艺术的定义又是什么呢?百度上是这么解释的: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简单说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也就是说,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难道你以为只有抽象的,奥妙的绘画或者音乐才是艺术吗?那就大错特错了。电影、戏剧、建筑......这些都是艺术中的一种门类。但是,并不是所有电影、音乐、建筑都是艺术,它们之中,许多只能称为作品。而这也是让没有艺术敏锐也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普通人感到困惑的地方,即如何分别普通作品和艺术作品?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共情能力。

如果说一件被称为艺术的作品,他不能被大众认可欣赏,那一定是有问题的,不是他的创作太脱离大众,就是大众的欣赏水平还未达到预期。前者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事,你可以说他应该坚持自我高于尘俗,也可以说他应该多多考虑受众以便传达他的思想。但我想,更为重要的是后者,也就是大众审美水平的低下,这也是题主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的关键。题主觉得艺术离大家很远,也许很多人都这么觉得,但正如前几位答主所说:艺术其实就在你身边,可你却不知道!

至于该如何让艺术离大家更近一点,有这个疑惑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忧心忡忡的艺术工作者,一种是充满好奇的艺术爱好者。其他人,即然不关心,那么也就无需为他们解答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困惑。

实际上,问题的解答在上一段已经给出了。要么,让艺术家去忧心这个事,要么就好好接受艺术教育,多看一些艺术类的纪录片,公开课,提升自己的审美力和对艺术的理解力。

我至今仍非常感谢在母校选修的一节美术鉴赏课。授课老师是一位美女教师,很有气质。曾经我也觉得艺术离我很远,但她完全改变了我对艺术的看法,或说,她让我明白了艺术是什么。

她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作家手中的笔一样,他们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性,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看法。举个例子: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著名行为艺术家、「行为艺术之母」,做过一场非常著名的行为艺术。

1974年,在义大利那不勒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准备了72种道具,包括枪、子弹、菜刀、鞭子等各种危险品,然后将自己麻醉。她承诺观众可以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之内随意使用各种道具,并对她做任何事。

起初,大家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迈出第一步。但很快,人群开始躁动起来。

有人让她抽烟。

有人在她身上乱涂乱画。

有人将饮料倒在她的身上。

 然后事情慢慢失控......

一名男子上前用剪刀剪开了她的衣服

该男子强吻了她

暴力在变本加厉,他们用刀划破她的皮肤,把她绑在椅子上,用铁链将她牢牢锁住。

玛丽娜被绑在椅子上,铁链将她牢牢锁住

玛丽娜又被绑到了桌子上

他们拍下她的裸照,又让她自己拿在手上。

  最后终于有一个人把上了膛的手枪抵在了她的额头,万幸最终被人阻止。

整个过程中,玛丽娜忍受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因为打了麻醉,身体始终无法做出反应。她的眼里已经开始渗出泪水,内心也开始充满恐惧。

她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真的可以对我做任何事情。

这场行为艺术最终持续了6个小时

以上内容转自

人到底可以有多坏?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的冒死尝试-腾讯网?

new.qq.com

她曾被蹂躏至落泪——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www.sohu.com图标

而这个行为艺术,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悟呢?

有人说,这一切都怪艺术家自己,是她准备了这些道具,如果她准备的是鲜花、蛋糕,他们又怎么会这么对她呢?

也有人看到,面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人可以这样残忍,为所欲为。

而那些没有施暴,站在一旁观看的观众又能够置身事外吗?就像文中所说,面对暴力,沉默已然是帮凶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渐渐意识到了,人性的恶有多不可测。

艺术家本人更是深有体会,事后玛丽娜接受采访时说道:这次经历令我发现, 如果你将全部决定权交诸公众, 那么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这场行为艺术,离你远吗?地理上,它在那不勒斯,是挺远的。我们好像也不会自己给自己麻醉任人宰割,也不会对这样的人施暴。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我们在网上谩骂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或者我们被对方辱骂)时,当我们对不正义的事,熟视无睹,甚至推波助澜时。我总会想起玛丽娜那张充满绝望和恐惧的脸。

艺术有时候,就是用一种非常态的方式,去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所处的人类社会,以及我们人类自己。而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多听 多看 多思考 多反省


要拉近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个人有意识、无意识间都在感受艺术。

传播的媒介可以是生活必需品,可以是建筑景观,甚至可以是表情包等娱乐素材……

设想这样的一天:起床后,你先喝了一口水,杯上印了莫奈的《日出·印象》,你也许知道它的来历,也许不知道,但肯定对影影绰绰的图案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其他地方,也能一眼认出。

杯上印的其实是《睡莲》,没有找到印《日出·印象》的马克杯,嘻~

准备出门,换上新买的T恤,正是前阵子抢回来的优衣库 X 「KAWS:SUMMER」系列,抢购之前,你做过一些功课,大概知道KAWS是当前流行艺术领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XX眼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来到K11购物艺术中心——和朋友约定的逛街地点,发现这里正在举办印象派艺术展,你们决定进去看看。其中一幅画作竟然就是你每天用的杯子原型,仔细看过介绍后,你终于知道,原来,这幅看似模糊不清的绘画,定格了100多年前勒阿弗尔港口某个日出瞬间的景象,更宣示了现代艺术的开始。

K11将艺术与商业地产相结合,率先开创「博物馆零售模式」

逛到家居店,你一眼就相中了这款红蓝色方块拼接成的座椅,朋友从实用角度考虑,觉得坐起来可能不太舒服,你不置可否,棱角分明的设计带来了强烈的秩序感,冲抵了对未来不确定而产生的迷茫和恐慌,你心想,买回去当个摆件也好呀。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你与抽象派先驱蒙德里安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

回家的路上,你被一幢建筑物吸引,这栋交错叠在一起的纯白小楼与周围喧哗的环境格格不入,砖石无言,却营造出通透、静谧的氛围,你的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或许,这就是大隐隐于市。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也许你从未专门去过任何艺术展览,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艺术教育,但在寻常的一天中,印象派细腻微妙的光感之美、潮流艺术家的天马行空、蒙德里安的深沉克制、妹岛和世的「白」转千回都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你的眼前,为你带来了一次次美学启蒙,观念重塑。

当艺术融入生活,就没有了「如何让艺术离大家更近一点」的问题,因为大众本身,就生活在艺术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