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你找到了一个概念后,将你的作品与概念完全吻合。它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一种经典。它的每一层,都经得起琢磨与学习。

童年时,我觉得视觉与听觉的美就是艺术的美。于是我不断的收集CD,观看美术作品。

2016年,我去巴黎演出。平日里时间充裕的时候,便去军事博物馆散步。作为一个对打打杀杀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我从博物馆中的最早期看到最晚期。在无数小模型,服装,乐器和录像的簇拥下,我渐渐感到人类的伟大和顽强。

同一年,在卢浮宫里,我看见成千上万的艺术品,那一秒觉得自己无知,因为你发现每一件艺术品后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要真正的去收集全面的资料,均需5-6小时甚至更多。

与女伴们去逛芭比展。你突然明白芭比背后的含义:今日女性的独立与自信,洒脱与富有思想。

全世界的顶尖服装设计师在每一个娃娃身上打造一件精品服装。每一根阵脚都是细腻的。每一个娃娃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胖有瘦,有高有矮。所有的娃娃就像女孩子们的美一样:每个人的经历赋予每个人性格与气质,女孩子的美,各有千秋。

2018年,去蓬皮杜艺术中心。我突然想起一位巴尔干艺术家说的话:「原来美,可以用任何形式呈现。」

那一年,我的论文是极简主义潮流。我明白了极简主义的核心概念为【用最少的原料去做最多的事情。】,我突然知道它是严肃艺术与世俗艺术的媒介点。

后来,生活变成了博物馆取经,学校紧密的课程,手上随时准备一个笔记本与乐谱,练琴与教学生。

如今备课时,每一次都是精神的旅行。从荷马史诗到古希腊神话,从毕达哥拉斯到黄金比例与【最后的晚餐】。从尼采《悲剧的诞生》到阿波罗与酒神,再以萨福的诗到但丁的【神曲】,思考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与分析壁画【最后的晚餐】。

艺术让我觉得这世界真有趣。它能让你用美的眼睛去观看这世界的一切。


无用之用。


艺术在于实践,实践联通物质与精神。

这一实践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创作者通过实践活动产生的全新事物,往往会被称之为艺术品,而艺术品最核心的特点就是以物质的形式承载了创作者的思考;另一方面作为观察者或者叫观众,对艺术品本身进行(通过五感)获取、思考、分析,最终转化为精神层面的理解。

因此有一个观点很有趣:当艺术品完成的那一刻,它就不属于艺术家了。用以上的逻辑来理解这句话,引用一句谚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艺术家完成了对物质的重构与对精神的寄托,在没有解说的情况下全凭观众(接收者)对存在的物质进行精神层面解析,这一过程完完全全发生在观众这里,那么当然此时和艺术家这一创造者无关了。

同样,这一逻辑还能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事物在一些人看来是艺术品而另一些人认为是垃圾?其实很简单,因为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垃圾,这样的判断完完全全出自观众。而每一个人都有著不同的成长经历,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那么在遇见同一件事物,所寄予的情感和思考不同,得出来的结论就不同。

聊到这里,我觉得大家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点,而这一点我在一开始就已经说了:艺术、一定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的实践的结果,且互相依存。假如没有观众(有时候艺术家本人也可被定义为观众),那么艺术家的造物将会无人访问,既然无人访问无人记录,那么其存在本身就不会影响任何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其存不存在无所谓。同理,如果缺少创造者,那么观察者所可以接触到的内容将极其匮乏,时间久了将精神疲惫内心贫瘠。

艺术,是一场来自于创造者和接收者共同的实践活动;艺术品,是寄托了精神内涵的物质构成,可被创造可被获取。

基于以上定义,我觉得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一些条件放宽,看看能得到怎样的有趣的结果。

首先,独立一下「审美体验」这东西。艺术一定是美的嘛?一定是让人看来听来心情舒畅的嘛?不一定。以前做阅读理解时候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是讲莎士比亚悲剧,悲剧的审美体验。它不是让人心情舒畅的,但确实是引发人们思考的,让人们经历某一种心态最终有所得的。因此,艺术的体验,也就是对于接收者,其实无关乎某种具体的情感,也不是超出了某个范围就不算是艺术体验了;只要心绪经过了某种变化,经历了某种过程便可以称之为一种体验,甚至无关乎这体验「是否艺术」。

其次,试图重新理解一下「创造」这一过程。我之前说,创造这一过程是创造者将自己的思考借以物质形式表达出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思考」和「物质」两方面来著手呢?

「思考」理解起来会很简单,人的任何一个念头都能成为思考的一部分,甚至思考这东西本身的尺度都可以不必作为参考标准。一个念头闪过我可以踩下一只蚂蚁,一个念头闪过我可以少花一笔。思考通过实践过程反应在物质上,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我们来看「物质」,什么是物质?这里跳过大段的书本定义与个人思考,我直接声明我自己的观点:所有客观存在、经历实践过程、可以被记录与描述的,都可称之为物质(细分可能还会设计三个世界理论等劳什子,此处不多做讨论)。按照这一定义,可被记录与描述的行为本身也会是一种物质(这也是理解行为艺术这东西了)。

那么对于创造者,或者说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念头任何一个想法最终导致了某种客观物质的改变,便能称之为「创造」?对于接收者,任何外物只要引起了心绪上的改变的过程,就可以被认为是「体验」。

那么单独以「创造」和「体验」作为双方的评判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只要愿意,所做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艺术创造,经历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认为是艺术体验。

其实这东西在生活中很常见,可能一个人的一句话被别人称赞「这句话真艺术」而说话的人并不是有意为之;一个人精心设计的一套演算法流程因为不合谁的心意而被评价为「一文不值」。

甚至我们认为的九大艺术,都可以被理解为「在某种规则之下的行为」!比如,绘画就是在二维平面上添加线条、阴影或者色彩,建筑就是在基本力学原理和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做三维设计。可能我们所「公认」的具体的艺术行为,本质上就是给「行为」本身套了一个框架,而对其认识上也有著一个框架;那么打破这个创造者的框架,同时打破这个接收者的框架,这就是我本文后段文字想要做的事情。

这一理论,很多也表现在艺术发展史上。就以绘画来说:抽象画这一品类让人们意识到绘画可以完全出自观念而不仅仅是对既有事物的描述和重现;现在的电子游戏,借助强大的数字手段,联通了二维图像、三维建模、音乐、剧情演出等一系列其他八大艺术,可谓是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此时还是以「第九艺术」来规范它,是不是显得有些落伍了?

除此之外,包括什么商业因素,就不是我在这里想要讨论的了。

所以,我认为,其实无关当前专业人士对艺术的定义或者别的什么,我在这里所讨论的观点仅是我个人对这些东西做出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帮助我个人想清楚了很多东西,分享出来也无非是想找找共鸣,没别的意思。

本文将收录在我个人的杂文专栏「大邪神的百草园」,正是我在专栏里乱写东西、和别人乱聊东西,造成的诸多无论是批评还是不理解,一步一步引发了我的思考,最终的结果即如上。

我一直是一个讨厌墨守成规的人,如果做了一段时间一个事情无法给我带来任何程度上的新鲜感,那么我便不再做下去。因为当一个具体的事物发展到了某个阶段,标准化将代替自由创意,进而进入了全盛期,产能增加,但是理论发展将变慢。全盛期之后便是衰退期。这便是全生命周期理论所暗示的事物的后两个阶段。

大致就这样吧,说得够多了。


谢邀,

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你对艺术的理解。

如果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跟绝大多数人相近或相同,那么你就是在用大众审美尝试理解和接收艺术。

反之,任何一个对这个世界有独到见解并通过自己作品(文学 音乐 舞蹈 绘画 影视 )传达出来给观众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可以叫艺术,不论他们是年过花甲的大师还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只不过在国内这个概念多少被扭曲了,一个从事艺术创作行业的人在所谓「出道」之前是不配以「家」自居的,那是因为他们要先养活自己,所以先产出的都是大众审美所能消化得了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因为大家都看的懂都分的清好坏所以用「搞」就可以,也就是俗称的搞钱。你不会管一个街头艺人叫艺术家,但是你却可以说他是个「搞」艺术的。同理你不会管一个刚进实验室的助理叫科学家,但是你却可以说他是个「搞」科研的。其实不管带不带「家」工作性质本身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没必要太纠结,当你看见自己看不懂或者欣赏不来的艺术作品,亦或是哪天看见电视上竟然有人在证明平行世界真实存在时,先别急著叫他们疯子,放自己一码,因为「疯」的不是他们,而是正在试图逼迫理解这些已经远远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你。


艺术是一个人对美的事物提炼与创造 …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