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一个甘肃人出省之后都会有一丢丢的羞赧和疑虑,那就是:「当我回答来自哪里之后,会不会得到一阵比来自江西更加尴尬的回应?」

然而,事实上却是——

外省人:你们竟然地名这么好听?(虽然可能依旧不知道在哪里)

甘肃人:你们竟然一点都没觉得土?

话说,为什么甘肃的名字这么有韵味?

害,也就是历史底蕴浓厚,平平无奇罢了。

▲来源:微博

part.1

欢迎来语文课本里找甘肃

来品品甘肃绝美的地名——

在甘肃,市级别的名字是这样的:

嘉峪关、天水、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定西...

而县区级别的名字是这样的:

永登、皋兰、雄关、景泰、麦积、城关、凉州、玉门、敦煌...

看到这些地名,脑中会不自觉浮现出语文课本和从小到大背诵的古诗词全文。

「大禹导河之州」,这是临夏。

「城下有泉,泉水若酒」,赐名酒泉。

「天水注河」,是为天水。

「日出斗金,积销金城」

洪武白银,沿袭至今。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凉州,也是武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汉唐时期向西出关最重要的关口,敦煌玉门关。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这是瓜州。

「张汉朝之臂腋,扬武功之君威」

这是张掖和武威。

雄奇想像、大漠孤烟、神话传说、传奇演绎、帝国经略...都藏在甘肃的地名里,漫天历史黄沙都难掩其骨子里的汉唐魂魄。

如果说火车从河南疾驰而过,途经的是半部《中庸》,那么向甘肃而行,你将看到的是一整个盛世大汉经略西北的宏图大梦。

part.2

甘肃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好听?

甘肃的名字大概好听就好听在,实在是太难读懂了。

一个无法通过现代思维望文生义的地名,一不小心就要被当地人扫盲了。每一个地方都是古迹,每一处城墙都曾是战场。

武威市的南城门楼上面至今仍然还写著「凉州」二字,从古城门楼下经过,仿佛还能听见千百年前传来的兵戈交战回声。

甘肃,是一个充满历史想像的地方。

每一个地方,哪怕是不起眼的县乡,名字基本都能考察到战国以前。

比如灵台,取自周文王伐密须国而筑「灵台」。商周时还只是未封名的属地,秦代就置鹑瓤县,西汉又置阴密县,到了隋代以灵台县正名。在很多城市还没有在历史上开启自己纪元的时候,灵台已经历经商周汉隋四朝了。

比如榆中,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西略地至榆中,秦始皇时期蒙恬扩疆土于西北斥逐匈奴,就在榆中县整顿停留,这个名字仍被兰州市沿用至今。

再比如宕昌县,秦汉以来一直被羌族所占据,晋朝时羌族还自称是宕昌王。唐代改为怀道郡,后有被吐蕃所占,明朝又给人家改回来,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不止如此,汉武帝更是亲自操刀设计,为张掖、武威取名。

纵观历史上的有名古都,除去数朝古都和文明集大成地的光环加成,大概它们还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从未被一个留名青史的一线皇帝如此心心念念过。

但甘肃却做到了。

甘肃东南部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被纳入为秦国的边陲重镇,秦始皇统一之后还在天水、陇西一带设置了第一个正式的行政单位,陇西郡。但此时的甘肃还有大部分掌握在匈奴手中。

直到汉武帝时期,冠军侯霍去病两次指挥河西之战,「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却匈奴于漠北之外,一举收复整个河西走廊,汉武帝一口气在这里设下了河西四郡,真正将甘肃全境纳入了帝国版图之中。

▲《河西走廊》纪录片

甘肃有多重要?从汉武帝之后的各朝继任都充分肯定并延续了汉武帝对甘肃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在汉朝,甘肃绝对是要被资本和人望一起拚死保上C位的一个选手,这里不仅是汉武帝战略的初心起点,更是他圆满征途的落点。

而且就连孙中山都曾有言,中国的「陆都」在兰州,因为它是行政版图上真正的中心。

相比北京、西安、南京这些赫赫有名的数朝古都,甘肃既没有首都光环,也没有古城滤镜。但甘肃是绝对的小众冷门型网红,属于部分人心里揣著的白月光。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雪连沙千里,长城锁三关;所有的英雄想像和家国情怀在甘肃都可以找到答案。

part.3

甘肃取名:以不变应万变

两千年前的甘肃人穿越到现在,大概也不会迷路。虽然甘肃省的名字变来变去,直到北宋时期才第一次作为「甘肃」被确认下来,但是甘肃市县的名字却是风貌保持最完整的。

当各省人民都在「讨伐」地名被乱改失去美意的时候,甘肃人民躲在一旁高冷地笑了。

甘肃境内有很多地名自唐宋以来就没有变动过,现在很多县市区的名字也还保留了千百年前的思虑。比如天水、张掖、武威、敦煌、平凉、城关、皋兰、榆中、白银、靖远、麦积、灵台、瓜州、宕昌、临夏、和政、玉门等等。

而且甘肃不止是名字没怎么变过,就连版图都还保留著最初的样子。

2000多年前,霍去病两次指挥河西之战,收复整个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连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奠定甘肃省千百年来的的行政版图基调。

当然,甘肃少有变动的地名也跟它地处偏远有关。甘肃常年位居边陲,经济保持著极为稳定平衡的局面,变革之心也不如其他繁盛地区。

而且即使地名有所改动,也永远保持了唯一的取名准则——无一例外将安邦定国的大国梦寄托在了甘肃这片土地。

比如民勤县,在西汉时期名为「宣威」,取宣耀威力之意,东汉又成了休屠县,以匈奴故地休屠泽得名,明洪武时期先改「临河卫」,后又改「镇番卫」,取镇压安定边陲之意。清朝时期设为「镇番县」,民国时期取当地民风淳朴,最后改为「民勤县」使用至今。

有些地名则是取自于意,比如盛大辉煌的「敦煌」,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的「景泰县」,人民安居乐业的「民乐县」,永远昌盛的「永昌县」,永远安定的「永定县」,人和政通的「和政县」,边远安定的「靖远县」,西方安定的「安西县」.....

纵观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省份的城市名字会如甘肃一般,充满了如此赤裸而热切的政治愿望和军事意义。

甘肃因河西走廊的优渥地理位置成名于史,而它的版图和名字也多半都因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始终保持了一种奇异的特殊性。

甚至也被沿用到了现代。比如定西高铁站,官方称呼为定西北站,被民间戏谑为「定西北」站,即使过去了数千年,但这种定疆土的灵魂仍然融进了这片地域的骨髓之中。


起初我认为是好听罢了。当我了解过每座城市的来历后,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从地理和历史上来说。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东西横贯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也是历代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的最前沿,咽喉之要地。得河西走廊者,天下便是咫尺之遥。

这就意味著,甘肃大地,河西走廊,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城市都是古代征战平定边地而命名的。地处河西走廊的每一座城市的背后都有他壮烈的往事。

单是甘肃的四个地方: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就是一个王朝,一代名将,一段金戈铁马的故事。

秦朝灭亡后,中原王朝沉寂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窝在黄河南岸上,仰望漠北。沉默,不会永远存在,终于在汉武帝时期,汉王朝的军队出征河西,长枪直指,横扫大漠,驱逐匈奴,饮马瀚海,封狼居胥,扼守河西走廊。

并设置酒泉、武威、敦煌、张掖,河西四郡,镇守河西走廊。自此,河西走廊与中原王朝的命运密不可分。

河西四郡: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似酒」而得名。

武威:汉武帝为彰显汉军的武功军威而得名。敦煌:「敦」意思是「大」,「煌」意思是「盛」,就是盛大辉煌的意思,因其广开西域,故而盛名。张掖:意为「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要张大汉之臂膀,断匈奴之腋窝。

创造这段传奇历史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张骞诸将,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光彩而浓重的一笔。这四个地名,其中的内涵,她们更多的是承载了无数战死在沙场上的将士的希望。

从那时起,每一个有著深远目光的英雄豪杰,都曾踏足于此。

我们把目光放到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和宋朝,也不能不说到平凉和定西这两座城市。

平凉

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欲讨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

定西

宋朝时,始建定西城,取「安定西边」之意。只可惜,宋王朝止步河西走廊,偏安西南一隅。

后来,金皇统三年(1143年)设定西县。定西成名。

可见,甘肃的一些城市,自古充满了期望。

来到明朝1372年,秋。

嘉峪关。

明朝立国已有四年,逃窜至草原的北元蒙古势力屡犯边境。洪武皇帝朱元璋决策出兵岭北,力图永久解决北元威胁。

这一次,徐达,李文忠,冯胜各领帝国的精锐,千里征战,兵锋直指蒙古草原大漠。其中之一,西路大军在冯胜的率领下出击甘肃,长驱深入河西走廊,七战七胜,锐不可当,扬威漠北。

归途时,在嘉峪山下,冯胜停留了脚步,他仰望远处的祁连山,久久沉默不语。他决定

在此建关设防,巩固西北边陲,守望漠北。

因设址在嘉峪山上,故得名:嘉峪关。从此,载入史册。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起点,是阻击侵略者的重要关隘。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并依托此关卡伸向西域设置关西七卫。

再来到离我们最近的晚清时期,有两个名人曾来到嘉峪关,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一位是林则徐,别一位是左宗棠。

当年,时值清廷内忧外患,在帝国命运飘渺之际,左宗棠就是从这里,抬棺出征,率领湘军抗击沙俄,收复新疆,巩固了西北边塞的安定。

离开前,左公站在嘉峪关巍峨的城楼上,亲手提字「天下第一雄关!」以示威武。

嘉峪关见证了那段伟大的历史时刻。

时空穿越,不输前人,敢教沙俄不入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可以说,发生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更多的是一代代人的热血和汗水。

这里都有留下他们传奇的故事,并传承下去。

最后,

我推荐大家看一下《河西走廊》纪录片。


实在是那个时代太美好了。

甘肃不是我们自商周以来就一直活动的地区,没有那么多古拙到需要考据到诗经等远古典籍的地名。相反,这些地名基本反应了汉帝国开拓之时的精神状态。而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是华夏五千年来数一数二的。

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武威,武功军威

敦煌,盛大辉煌

这样的耀武扬威,甚至于气焰嚣张。强者姿态溢于言表

有甘肃的高赞朋友谦虚的说是因为甘肃经济不好,大家关注的少所以感觉美。其实不然,甘肃的地名代表著中华最美丽的时代风貌,是那种百折不挠,历尽艰险,战胜强敌,拓土开疆以后的自信与骄傲。这份骄傲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地名上都是少见的。

作为一个老陕,每次看到地图上甘肃那狭长的河西走廊,想像从西安到新疆那横跨半个中国的路程,就会觉得满腔豪情。


有历史典故

卫青霍去病马踏匈奴,征服河西走廊。汉武大帝建立河西四郡

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酒泉:「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相传霍去病曾在这里的金泉边庆功,顷御酒入泉与将士同饮,遂名酒泉。

敦煌:敦煌为盛大辉煌之意,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武威:武功军威。

推荐看看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b23.tv图标

陇南九县的名字很有意思:

县,都,县,县,县,县,西,宕昌,两当。

—— 文武成康 徽礼和昌

知友黑犬的评论提到西周,好像正是:

文王、武王两代立国,而后有成、康之治,

完全取代了商朝的残酷野蛮,

建立了「礼序乾坤,乐和天地」[1]的文明典章。

# 如评论所言,或许不是古人刻意为之?很多人觉得这太勉强……我也本来只是觉得它们相映成趣,但我今天发现至少「文、武、成、康」是有出处的,这的确是明代以周朝的谥号给的名字[2][2020-05-04]。#

两当另有典故:

唯著绛纳两当衫,故得水名[3]

陇南地图 | 图源:http://www.longnan.ccoo.cn/post/fangwu/zixun/218087x.html

P.S. : 武都县原为陇南行署所在地,近年陇南地区成市,武都成区,但陇南是县不认市的典型。

2020-03-04

参考

  1. ^《礼记·乐记》
  2. ^http://www.xzqh.org/html/show/gs/30858.html
  3. ^《南史·柳元景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