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時候能夠降到和燃油車一個水平呢?


車身、內外飾、電子電器這些基本差不多。最關鍵的就是動力總成這部分的差異了。

燃油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器(底盤不提了)。發動機最貴,普通車一般占車價的10%左右,就是15萬的車,發動機大約要1.5萬。變速器的價格差異比較大,AMT、DCT、AT,AT最平順、門檻最高,主要是愛信/采埃孚,也最貴,豪華車輕鬆過萬。DCT門檻低多了,國產DCT這些年也是一路從頓挫走下來,現在成熟些了,價格估計2-3千吧。手動變速箱,幾百塊就搞定了。

電車三大件:電池、電機和電控。其中電池佔比最大,成本的話=帶電量*每度電價格。簡單說,帶電量越高,成本越高,具體的話兩年前一度電採購成本1500塊(3-4年前要超2000塊),今年750-950元(PCAK成本哈,鐵鋰比三元成本低)。所以正產300km續航的A級車,電池要35-45度,對應車廠的電池成本價,之前動輒要6萬多,現在降到3-4萬。電機和電控就便宜很多了,A級車的估計加起來不到1萬吧。(三個加起來,要4-5萬,相比燃油車,國產車緊湊SUV的話,發動機變速器加起來,估計2萬塊都用不到)

至於混動車,由於既有電池、電機、電控,又有發動機,雖然電池帶電量一般10-20度,但雙系統本身更加複雜,導致成本就更高了。(兼具電車和燃油車的優點,但系統一部分的閑置和浪費是難免的)

什麼時候降到和燃油車一個水平?

前些年國家補貼+地方補貼,每輛車合計光補貼就有3-9萬,今年1.8-2.5萬,明年估計減半吧,後年沒有。所以行業今年下半年很冷,而碳酸鋰的價格快跌到白菜價了,行業基本都不怎麼掙錢。而車價,車廠也不敢提,之前毛利率動輒20%多,現在估計10%左右就不錯了。明後年,電池成本還會下降些(省去模組,直接電芯pack),但肯定沒前幾年降的快了,考慮補貼下降,如果雙積分政策不給力的話,未來2年,電車的價格大概率保持現在的水平,或者略降一點點,但還是比油車要高。

不過考慮電車沒有購置稅,以及電池技術進步,壽命更長,可選車型更多,對限牌限號或者每年行駛里程多的消費者來說,選擇電車也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可具體參考:

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該怎麼選擇??

www.zhihu.com圖標

電車,到目前為止,以及未來2-3年,也只是適合上述鏈接里的部分群體。至於何時電車能和燃油車一個價,這個要看電池技術的發展了(其實價格再低,如果充電太慢或者不方便的話,也很難普及)。。未來大概率要看固態電池的發展節奏了,具體至少還需要3-5年吧。

碼字不易,如果有幫助,請點贊支持下,謝謝!


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主材料是鋁和鐵,地球上儲量多、開採冶煉加工都很容易。蓄電池儲能的純電動汽車,代之以鋰、鈷、鎳,以及銅,地球上儲量較少,開採冶煉加工成本要高得多,並且比同級別內燃機汽車增重幾百公斤。

基本上,從成本、重量方面對比,相當於蓄電池代替了油箱,蓄電池註定要大幾萬元,而油箱只需幾百元。蓄電池儲能汽車的成本較高已成不可改變的事實。


原因只有一個:車賣的少。單車成本高。其他都不是原因。


動力電池價成本還居高不下


主要原因是鋰電池配套相對比較貴吧,其它的應該相差不多,主要還是電池技術的不夠完善,價格降不下來,新能源的高速電動汽車還是很貴的,低速的電動汽車還是比較便宜的,如果是低速的話需要裝上一台增程器,以確保外出時電量不足的情況下還能夠正常往返,不至於半途沒電而舉步維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