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之前看明朝政治体制,废丞相导致文臣,太监,皇帝之间权利制衡,而明朝皇帝从没有真正拿走文臣的权利,必须依靠内阁处理政事。那么明朝皇帝一人无法做到大权独揽,为何清朝可以呢?清朝君主如此独裁,为何政务并未将之压垮而使得其可以不用外放权利呢?


因为它们(满族君主)有一个绝对不会背叛他们,能够凌驾于一切政治社会势力之上的基本盘,满清八旗集团。

另外其实满清皇帝是承受不住的 ,雍正乾隆二人尚可,但是越到后期越明显,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国行政效率之低下,君主愚蠢无知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完全不知道题主在说些什么。

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

康熙初年,四辅政大臣。

乾隆初年,四辅政大臣。

嘉庆初年,太上皇一名。

祺祥年有顾命八大臣,改同治以后有太后和恭亲王。

光绪初年是太后垂帘。

宣统有摄政王载沣。

不知道题主所谓大权独揽是什么意思。

有清一代真正一把抓的也就一个加油干的雍正,身边的宰臣如历代最受宠的御弟怡贤亲王允祥,张廷玉等很有存在感,而且军机处也是雍正创立的。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忙活不过来,自然有人帮你忙活,叫内阁大学士还是叫军机大臣,有那么重要吗?


你这问的就是有问题的。

在朱瞻基以前,朱高炽,朱棣,朱允炆,朱元璋,

他们都可以不用文官亲自上阵操持公务。

朱瞻基发明这一套只是为了自己清闲,能玩。

因为朱元璋定下来的必须娶贫困家庭女孩充实后宫。

朱棣定的圈禁皇族。

导致朱瞻基时必须独自面对文官集团,

他拉太监进程序是让太监替自己干活,替自己抗雷的。

而不是必须。


满清的帝王术独一无二。就此一家。

和元朝不一样的是,虽然都是以夷治国,但又很大的差别。

元朝基本不管汉族大地主内部的事。

只要江南给足够的物资钱粮就行。

思想文化建设更是不怎么抓。

满清这种奇葩因为太依赖崇祯,所以十分珍惜这次的机会。

表现在三点:

  1. 重视长期不懈的文化暴力洗脑+物理毁灭:君臣大义高于华夷之辩。
  2. 给内满外汉打扮成满汉一体。
  3. 把崇祯作为反面,高度加强皇子的幼年教育。规定必须到南书房统一学习。

其实君臣大义高于华夷之辩这个系统工程完成后,华夏文化10条命去了9条。

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满清的世界只有死一般沉寂。

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后来的华夏。


满清把各个公主不停地嫁给草原上的蒙古人、然后又用宗教、属地圈养他们。

造成蒙古人口的急剧下降。

蒙古人对满清没有好感。

这个奇葩的政权为了做到大权独揽,没什么下限可言。

到了满洲国、汪精卫,他们有的还重现辫子。

直到现在,这些人还有历史意义。当然是反面的。

满族人早就融入了重生后的华夏,华夏也用宽容的胸怀容纳了各族人民。

但现在有些人值得我们警惕,深思。


清朝一开始实行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奴隶制度,八旗旗主是最大的奴隶主,而他们又是清朝皇帝的奴隶。

所以从满清法理上讲,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隶,所以奴隶主可以随意取走自己奴隶的生命和财产权力。

这只是说满清皇帝有这种几乎不加限制的权力,但实际治国中显然皇帝不可能什么都管,什么都做,那会累死的,只要处理大事情,做最终决定就可以了。

其实单纯只是掌握权力只要把两个东西握在手上就行了:财权和人事权。有些人肯定要说军权,但你好好想想,其实军权就是人事权的一部分。

只要抓住了这两个统治基本就能维护住了,有志向的皇帝会考虑一下扩展疆土啊之类的,要是没啥追求的皇帝那就无所谓了,管那么多还累的慌,只要自己是皇帝有权力就够了,至于底下人怎么贪污怎么祸祸老百姓,他才懒得管呢,至少这样的统治下,统治阶级整体不会造他的反,反而会维系他的统治。


清朝雍正之后实际还是二元体制,只不过皇帝和军机处这一元很强大也很强势,另外六部和上书房、总理衙门这一元比较涣散弱势。

但弱势的六部和总理衙门还能做到中央日常事务决策权力的补充,所以小事六部和总理衙门能决定,大事基本都通过军机处直接报到皇帝那了。当然也有时候军机大臣压住事不报,跟六部串通架空皇帝的决定权,等事情闹大了再找别的理由让皇帝烦。

所以你看,强势如乾隆和慈禧晚年也面临著不断有闹大的事情等著摆平的尴尬局面。军机处这一套其实跟明朝的厂卫有共同的作用,就是让下面的事可以制度化的直接让皇帝知道。但军机大臣其实还没有太监可靠,欺骗皇帝知情不报的活比太监还溜。只是军机大臣可以名正言顺的制约内阁和六部,这是厂卫做不到的。


谁跟你讲:明朝皇帝一人无法做到大权独揽…?

谁又跟你讲:清朝皇帝不依靠内阁处理政务…?

帮我打死他。


主要是底下人基本活得下去了,折腾有更高的容错率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大的压力也压不垮一个混子


根本承受不了。

在庶族官僚集团兴起的背景下,如果不想走宋朝的权相体制,大权独揽就是唯一的出路。

一个人能单挑一个集团吗?并不能。

区别只是明朝只持续了一代就开始被文官耍的团团转,清朝坚持了好几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